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樊玅珍
Maio-Chen Fan
論文名稱: 國家認同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之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指導教授: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國家安全國家認同族群認同制度認同文化認同
英文關鍵詞: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systematic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9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家安全並非是一種靜態的概念,而是隨著時間之動態不斷的演進。因此,國際社會已將「國家安全」擴展成為綜合性安全。由於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表現出臺灣所具有的安全價值與地位;也因為如此,即使整個國際體系已進入全球化的時代,臺灣的安全始終沒有保障。造成臺灣安全威脅與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仍是在於中共對臺的野心。隨著中共的日益強大,鄰近的臺灣勢必是最能感受其威脅性的,而如何才能確保臺灣的安全,是本論文的關注焦點。
    由於臺灣的特殊歷史背景與發展,使得臺灣這塊土地無論在文化與族群上,都是處於一種多元融合的狀況。然而臺灣的國家認同建構一直存在著危機,在歷經了民主化之後,國家認同問題更突顯出其有待解決的迫切性。自一九八O年代中期臺灣民主化歷程展開以來,省籍矛盾、族群衝突、國家認同等問題成為臺灣社會內部爭議最大、影響最廣泛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在經政治動員後往往具有強烈的爆發力,不僅使得族群間造成嚴重對立,威脅政治體系的穩定,甚至進一步與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威脅產生糾結,而成為討論國家安全時不應被忽視的一個課題。
    筆者從「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及「社群主義」三種國家認同途徑,討論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本文是以國內學者江宜樺教授所主張的「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及「制度認同」三個主要層面來討論國家認同的內涵。並由兩蔣時期、李登輝時期及陳水扁時期的三個層面的國家認同之變遷,分析我國當前國家認同問題;並找尋這三個層面與我國國家安全的關聯性,進而分析國家認同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架構…………………………………………………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國家安全理論與相關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國家安全的定義…………………………………………14 第二節 國家安全研究概念與理論………………………………18 第三節 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與來源……………………………24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29 第三章 國家認同的理論架構………………………………………43 第一節 認同意識的形成與轉化…………………………………43 第二節 民族主義的國家認同……………………………………51 第三節 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57 第四節 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64 第四章 我國國家認同問題分析……………………………………73 第一節 我國國家認同形成因素…………………………………74 第二節 兩蔣時代的國家認同……………………………………82 第三節 李登輝時代的國家認同…………………………………90 第四節 陳水扁時代的國家認同…………………………………100 第五章 國家認同與我國國家安全…………………………………111 第一節 我國國家安全內涵的演化………………………………112 第二節 族群認同與國家安全……………………………………118 第三節 制度認同與國家安全……………………………………132 第四節 文化認同與國家安全……………………………………143 第六章 結論…………………………………………………………15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167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目………………………………………………………175 二 外文書目………………………………………………………184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丁渝洲主編(2005),《臺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臺北:遠景基
    金會。
    王在希(2001),<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壇上的講話>,海峽兩岸關係研
    究中心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
    心。
    王海濱譯(1983)、Richard Smoke著,<國家安全事務>,《政治科學大
    全》,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
    王崑義(2001),《全球化與臺灣-陳水扁時代的主權、人權和安全》,臺
    北:創世紀文化事業出版社。
    王笛(2001),<臺灣大眾文化的淵源及其流變>,盧漢超主編,《臺灣的現
    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白曉紅譯(2001),Chris Harman著,《民族問題的重返(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臺北:前衛出版社。
    石齊平(2002),<從九二共識到九二精神>,蘇起等主編,《「一個中國,
    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江宜樺
    (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出版社。(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
    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江炳倫(1990),〈臺灣地區的政治教育〉,《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自立報社文化出版部。
    行政院陸委會編(1999),《李總統登輝特殊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政策說明
    書》,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呂華維(2002),《臺灣的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
    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
    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臺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許火炎
    等著,《臺灣族群政治專題(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
    版社。
    (1998),<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游盈隆主編,《民
    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2006),<認同差異下的政治社區:公民社會可以做什麼?>,「非關藍綠
    715觀點」網站,http://www.twcivilsociety.org/?p=51,
    【2007/4/23】。
    李美華等譯(1998),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
    英出版社。
    李遠哲,<李遠哲跨黨派小組第一次會議致詞>,《中國時報》,2000. 9.3,
    版2。
    李登輝 (1993),<就職三週年記者會答記者問>,《李總統登輝先生82年言論集》,
    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憲榮
    (2001),<中國對臺灣的意圖及臺灣的危機管理>,許世楷、施正鋒編,《臺
    灣前途危機管理》,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2),<亞太區域組織與臺灣國家安全>,《長榮大學學報》,第6卷,第1
    期,頁103-122。
    李麗玲(1995),<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
    >,「臺灣文學工作室」網站, http://ws.twl.ncku.edu.tw/hak-
    chia/l/li-le-leng/sek-su/sek-su.htm, 【2006.10.23】。
    周陽山(2003),<繞過修憲、繞過立院國大>,《聯合報》,2003.10.21
    ,版A15。
    周德富(2004),《中華民國國家安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出版社。
    林火旺 (1995),<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
    《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8),《羅倫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店。
    林正義(1999),<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
    12期,頁1-18。
    林立(2000),<臺灣法律地位解讀方式之爭議與釐清>,黃昭元主編,《兩
    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林佳龍(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
    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林哲夫(1999),<臺灣的國家安全>,《臺灣教授協會論壇通訊》,1999年冬
    季刊,
    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docs /10.html ,
    【2006/5/5】。
    林碧炤 (1999),<臺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頁1-
    15。 (2001),<全球化與人類安全>,《人類安全與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研討會
    》,臺灣綜和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引自
    http://www.disis.org.tw/peaceforum/symposium/200-9/2001-
    09-14.htm,【2006/5/5】。
    林絙妤(2003),《臺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施正鋒 (1999a),《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1999b),<臺灣的族群關係與國家定位>,《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
    版社。
    (2000),《臺灣人的國家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1),<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評述>,臺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小組編,
    《臺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臺北:國史館。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15卷12
    期,頁16-19。
    徐火炎(1996),<臺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年至一九
    九三年間時政研究結果>,徐火炎等箸,《臺灣族群政治專題(臺灣政治
    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息曙光(1993),《世界戰略大格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翁明賢 (1998),《二O一O中共軍力評估》,臺北:麥田出版社。 (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
    翁明賢、吳東林等箸(2004),<當代軍事典範與臺灣國防>,發表於2004
    焦點研討會 -「迎戰全球化、臺灣向前走 Taiwan Go Go Go!」,財
    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臺灣心會主辦,2004年1月1日。
    翁望回譯(1986),<臺灣的躍升:體系國家級世界經濟中的移動>,出自丁
    庭宇編,《臺灣變遷的社會經驗》,臺北:巨流出版社。
    高孔廉(2007),<民進黨進行文化革命,催毀臺灣核心價值>,「國民黨智
    庫」網站: http://www.npf.org.tw/particle-2134-3.html ,
    【2007/6/15】。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99),《亞洲的安全保障》,臺北:國防部聯勤北部
    印製廠。
    國防部編(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編印。
    國家安全會議(2006),《2006國家安全報告》,臺北:國家安全會議編
    印。
    張自學譯(1976),Hans J. Morgenthau著,《國際政治學》,臺北:幼
    獅文化事業公司。
    張亞中 (1998),《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出版社。 (2004),《全球化的臺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臺北:揚智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 ,
    臺北:生智出版社。
    張茂桂 (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8),<談『身分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
    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張燦鍙(2003)<文化:臺灣問題的根源>,「開創臺灣文化基金會」網站,
    http://www.taiwannation.org.tw/taicultr.htm ,
    【2007/3/29】。
    許志雄(1999),<九O年代我國憲政改革的問題>,發表於「海內外臺灣人
    國是會議」,1999年11月12日,
    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991110-a.htm,
    【2006.12.13】。
    莫大華
    (1996),<安全研究之趨勢>,《問題與研究》,臺北:政大國關中心,第
    35卷,第9期,頁48-60。
    (1998),<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臺北:政大國關中心
    ,第39卷,第8期,頁6-15。
    (2002),《亞太安全的理論與實踐—臺灣的角色與作為》,臺北:遠景基金
    會。
    郭俊次(2001),<『文化臺獨』與『臺獨文化』:一個政治觀點>,海峽兩
    岸關係研究中心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
    係研究中心。
    陸鏗、馬西屏(2001),《別鬧了,登輝先生:專訪相關人物談李登輝》,臺
    北:天下遠見文化公司。
    陳孔立(2001),<臺灣「去中國化」的文化動向>,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
    陳志瑋譯(2001),C. 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著,《社
    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陳秀容(1995),<社群的互動與人權:關於社群權利的一種思考>,陳秀容
    、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陳明通等著(2005),《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出版社。
    陳勇(2001),<變天後的臺灣,變化中的臺灣:文化認同,食品文化>,盧
    漢超主編,《臺灣的現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陳星(2004),<文化臺獨誤導臺灣民眾 註定要失敗>,「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2007/4/23】。
    陳朝政(2002),<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國政報告》,臺北:財團
    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福成 (1998),《防衛大臺灣:臺海安全與三軍戰略大佈局》,臺北:金臺灣出版
    社。
    (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彭瑞金(1993),〈臺灣民族運動與臺灣民族文學〉,李鴻禧編,《國家認同
    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彭懷恩(2005),《臺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游盈隆(1996),<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徐火炎等箸,《臺灣族群政
    治專題(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程建人(2000),<我國之外交政策與作法>,《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
    29期,頁374。
    黃昭元(2000),《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黃昭堂編(2004),《臺灣的安全保障與民主》,臺北:臺灣安保協會。
    群策會(2003),<確立臺灣的國家認同>,《臺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
    ,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
    楊永明(2000),<亞太安全環境對臺灣的影響>,《遠景季刊》,第1卷,第
    2期,頁1-30。
    楊開煌(2001),<理解臺獨史觀、解構臺獨教育>,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溫振華(1995),<鄉土教育與新世界觀>,《臺灣時報》,1995.6.30,
    版3,「臺灣教授協會」網站,
    http://taup.yam.org.tw/comm9509/tpdc5928.htm1,
    【2007/3/29】。
    葉定國(2004),《論臺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葛永光(1993),《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臺
    北:正中書局。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一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
    文化公司。
    鄒文海(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稿》,臺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
    靳希民(2000),《國際安全與安全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廖天威(2001),<李登輝的共同體意識>,「國民黨智庫」網站,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C-090-
    262.htm,【2007/3/27】。
    臺灣省新聞處編印(1990),《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臺中:臺灣省新聞
    處。
    趙建民(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臺北:揚智出版社。
    劉小林、張勝軍譯(2000),星野昭吉著,《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
    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
    劉文斌(2005),《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問津堂。
    劉紅 (2006),<法理臺獨的危險依然存在>,「華夏經緯網」,
    http://big5.huaxia.com/la/xzzl/lh/2006/00555485.html,
    【2007/4/23】。 (2007),<法理獨立夢難成真>,「華夏經緯
    網」,http://big5.huaxia.com/la/xzzl/lh/2007/00585731
    .html,【2007/4/23】。
    劉軍生(2004),《建構我國國土安全機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進慶(1998),<臺灣經濟屬性之探討>,《臺灣學術研究會誌》,第一
    期,頁45。
    樊勇明(2001),《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明憲(2004),<由臺灣的國防安全看亞太區域安全合作>,發表於「亞洲
    安保的現狀與展望國際研討會」,2004.10.16。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思〉,《政治科學論叢》,
    第八期,頁51-59。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盧漢超(2001),《臺灣現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蕭琇安(2000),<對臺灣的國際法地位之再省思>,黃昭元主編,《兩國論
    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賴勁麟、周威佑、鍾佳濱(2002),<新秩序下的臺、中關係與臺灣安全>,
    發表於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賴義雄(2004),<論臺灣的防禦性嚇阻戰略及政策>,發表於「亞洲安保的
    現狀與展望國際研討會」,2004.1.17。
    戴寶村(2001),<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臺灣歷史學會主編,《國
    家認同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聯合報,<陳水扁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2004.4.2,版A13。
    薩孟武(1996),《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6版。
    魏嘉男(2002),《國家認同理論與臺灣經驗論述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慎平譯(1999),Andrew Vincent著,《當代意識型態》,臺北:五南圖
    書公司。
    羅福全(2006),<民主、和平、安全:臺灣在亞太區域和平的重要性>,發表
    於臺灣獨立建國聯盟「時事觀點」,2006.3.29。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臺海安全》,臺北:揚智出版社。

    線上資料

    大紀元網站:
    http://www.epochtimes.com/,【2007/4/10】。
    民進黨中央網站:
    http//www.dpp.org.tw/policy/ ,【2007/4/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2007/4/2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
    http://www.apc.gov.tw/chinese/indexMain.js【2007/4/2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indexl.htm,【2006/12/20】。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網站,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89/IA-C-089-
    019.htm,【2007/4/5】。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網站,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a/attitude.htm ,
    【2007/1/2】。
    臺灣公共電視廣播集團網站,
    http://www.tbs.org.tw/#,【2007/4/23】。
    臺灣省政府網站,
    http://www.tpg.gov.tw/a-administrator/intro-01.htm,【
    2007/3/27】。
    臺灣海外網站,
    http://www.taiwanus.net/news/shownews.php?id=45958,
    【2006/12/14】。
    臺灣學生雜誌網站,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a/attitude.htm ,
    【2007/1/2】。
    憲政改造網站,
    http://constitution.president.gov.tw/law/law.htm,
    【2006/12/15】。
    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2007/4/23】。
    聯合新聞網,
    http://issue.udn.com/FOCUSNEWS/LEE/d6.htm,
    【2007/3/27】。

    二、外文書目

    Alagappa, Muthiah (1998), “Rethinking Security”, in
    Muthiah Alagappa ed., Asian Security Practice: Material
    and Ideational Influe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libar, Etienne (1991), Race, Nation, Class-Ambiguous
    Identity, New York: Verso.
    Boerner, Peter (1986), “Introduction”, Concepts of
    Nationalism-An Interdisci- plinary Dialogue. Berlin:
    Auflage.
    Buzan, Barry
    (1983),People,State,and Fear:The Nation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People,State,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Boulder, CO: L.
    Rienner.
    Gary, John (1986), Liber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rew,Raymond (1986),“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 in Peter Boerner,ed., Concepts of Nationalism-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Berlin: Auflage.
    Hughes, Christopher (1997),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Haftendorn, Helga (1991), “The Security Puzzle: Theory-
    Building and Discipline - Build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5,
    No.1, Denver, Colo.: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3.
    Katzenstein, Peter J. (1996),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National Security”,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al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norr, Klause (1973),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Scope
    and Structure of Field”, in Frank N. Trager and Philip
    S. Kronenberg, eds., National Security and American
    Society: Theory, Process, and Policy,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Kohn, Hans (1968), “Nationalism,”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 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1, New York: Macmillan, pp.63.
    Locke,John(1975),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New York: Dover.
    Miller, David (1995), On Nationality. Oxford: Claredon
    Press.
    Ming-hsien Wong & Tung-lin Wu (2003), “Taiwan’s Maritime
    Strategy and the New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Edmonds,Martin and Tsai,Michael M.eds.,Taiwan’s Maritime
    Security,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Ozkirimli, Umut (2000),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oole,Ross (1999), Nation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Rehman, Iqbalur (1992),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Problem
    of Unconvention- al Warfare, Kanishka: Publishing
    House.
    Smith, Anthony D.
    (1991),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Ullman, Richard H. (1996), The World and Yugoslavia's War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Wachman, Alan M. (1994),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New York: M.E. Sharpe.
    Wendt,Alexander(1992),“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Vol. 46, No. 2, Detroit,
    Mich.: Gale search, pp.391-425.
    Winckler, Edwin A. (1992), “Taiwan Transition? ”, in Tun-
    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Colorado: Lynne Rienner.
    Wolfers, Arnold (1952), “National Security as an Ambiguous
    Symbol” ,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7, No.4,
    pp.48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