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雅婷
Ya-Ting Chang
論文名稱: Facebook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為例
Incorporating Facebook Community into Visual Art Pedogogy: A Case Study on Taipei Long Me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林仁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Facebook國中視覺藝術教學學習社群
英文關鍵詞: Facebook, Junior High School Visual Art Pedagogy, Learning Community Grou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42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Facebook社團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於國中視覺藝術教學的可行性,並藉此了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成效及感受為何。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國中九年級兩個班級學生65人為研究對象,設計適合於Facebook發展的視覺藝術課程、並擬定帶領策略,以作為設立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之基礎。
    研究資料蒐集兼顧量化與質性方法,量化研究工具包含:學生視覺藝術學習動機前後測問卷、學生知識分享行為調查前後測問卷、學生視覺藝術社群學習成效問卷、學生視覺藝術學習社群滿意度調查問卷。質性資料包括學生在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中的作品呈現、頁面討論分析,另以訪談、教室觀察等資料,來瞭解學生對於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的看法。其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Facebook社團能提供多項學習功能以建置視覺藝術學習社群。
    2.課程設計與帶領策略是經營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重要的關鍵。
    3.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融入教學能有良好的學習反應。
    4.肯定Facebook視覺藝術學習社群具有對視覺藝術教學之意義與價值。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incorporating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o visual arts pedagogy in junior high school using Facebook groups and sought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ir feedbacks and responses under such activities. Utilizing action research and using two 9th grade classes, sixty-five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is research designed a visual arts curriculum applicable to Facebook and formulated a leading strategy that will form the foundations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Research data gatherings encompass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ols included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motivations pretest-posttest surveys, students’ visual art learning communities effectiveness surveys, and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satisfaction surveys.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d the presentations of students’ artworks on Facebook learning groups and analysis of page discussions, assisted with personal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seeking to comprehend students’ opinions and viewpoints regard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into visual arts pedagog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Facebook groups can provide various learning functions in
    constructing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2.Curriculum design and leading strategy are important keys
    to managing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communities.
    3.Incorporating Facebook visual art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o teaching generates positive learning feedbacks and
    responses
    4.Affirm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s of Facebook visual arts
    learning groups to visual arts pedagog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Web2.0與網路學習環境 ................................. 9 第二節 學習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 .................................35 第三節 知識分享 ............................................45 第四節 學習動機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時間 ...................................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61 第四節 研究場域 ........................................... 6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65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蒐集方法 ................................... 71 第七節 Facebook社團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設計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7 第一節 Facebook社團功能分析與建置歷程 ........................ 87 第二節 Facebook社團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學習反應 ................ 106 第三節 平台對話內容分析與訪談結果 ........................... 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5 第一節 結論 ............................................. 155 第二節 建議 ............................................. 159 參 考 文 獻 ............................................. 160 附 錄 .................................................167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
    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王千倖 (2003)。以「網路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之行動研究。師大
    學報,48(1),119-142。
    江旻峻(2006)。Web 2.0時代網路發展策略—從整合性關係建立網站之觀點出
    發。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伍振鶩(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芳齡譯(2011)。Facebook臉書效應(原作者:David Kirkpatrick,
    2010 )。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永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李煙長(2000)。國小學童網路化寫作學習社群之建構與實施。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秉蓉(2007)。線上助教帶領大學探究式網路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呂益彰(2000)。網路學習社群於大學實施之實證研究─社群的使用、影響使用
    的因素及對學業成就的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吳靜吉、程炳林(1992)。「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39,59-78。
    吳坤璋(2000)。結合學習策略與電腦網路於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20-
    27。
    林茂欽、林大豐(2005)。網路學習社群在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大專體育,77,
    57-62。
    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Web 2.0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學報,41(1),171-198。
    林蘋、陳素緩、蘇東福(2005)。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崑山科技大學
    學報,2,73-84。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佳靖(2004)。 數位化學習滿意度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
    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新富(2003)。行動研究法在班級經營的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0,315-
    339。
    周斯畏(1999)。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中華管理評論,11(2),89-96。
    洪明洲(1997)。創造組織學習。臺北市:桂冠。
    莊世爵、蔡今中(2004),中學生對於網絡學習環境觀感之調查-實際與期望之差
    距,南大學報,38(2),4-20。
    許玉潔(2010)。網路平台的參與度對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章佩玉(2012)。運用社會學習理論於Facebook學習社群進行知識分享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2008-2011。台北市:教育部。
    陳玉婷(2008)。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中臺
    學報,20(2),67-87 。
    陳珮庭(2009)。網路課程線上帶領活動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小學圖書館
    概論課程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
    黃惠仙、陳姚真(2001)。網路合作學習的互動歷程與學習角色分析-「教學系
    統設計」網路課程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2001年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國際
    研討會,台中逢甲大學。
    湯代錄、賴建俊、邊振興(2007)。網際網路的變革 – Web2.0理念與設計。臺
    北市:文魁資訊。
    高碧玉(2005)。網路學習社群互動策略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惠仙(2002)。網路學習者互動歷程之研究-以文本溝通為例。中正大學教育所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家齊、蔡達人(2003)。團隊多元化與知識分享、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 。臺大
    管理論叢。13(2),233-280。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德銳等(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高點文化。
    張基成、唐宣蔚 (2001)。大學網路學習社群之實施研究—相關問題、教學策略
    及實施模式。成人教育學刊,4,161-190。
    張基成、童宜慧(2001)。網路化學習檔案之設計方法與建構模式。第五屆
    (2001)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暨第十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917-924,6 月8 日至10 日,中壢:中央大學。(NSC 88-2511-S-
    032-001﹚

    張純瑗(2007)。網路學習環境中自主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國小
    三年級自然科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世忠,謝幸芬(2008)。教育行動研究的反思理論與實踐原則。教育資料與
    研究,85,83-108。
    張基成(2003)。網路社群之經營與管理。T&D飛訊,8,1-11。
    葉志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
    葉靜惠(2003)。高職網路學習社群系統建構與評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
    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孝榮(1989)。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楊深耕(2001),塑造學習社群的學校,社教雙月刊,104,28-34。
    楊睿杰(2005)。如何經營網路學習社群。研習論壇,51,39-45。
    溫廷宇(2011)。網路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黎士群(1999)。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以Unix系統管
    理人員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
    劉怡姍(2007)。Web2.0概念應用於數位課程網路學習社群經營機制之探討。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
    劉鼎昱(2007)。網路學習環境之互動性對大學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 。嘉南學
    報,33,429-446。
    蔡岳吟(2007)。以價值網路觀點探討Web 2.0平臺價值創造-以Facebook社群
    網站為例。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昭儀譯(2007﹚。梅田望夫著。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台北:
    先覺。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 (2003)。課程政策決定。台北: 五南。
    鄭雅中(2007)。應用線上帶領策略於網路學習社群討論之設計與實施。國立臺
    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
    歐用生(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賴怡君、張瑜芳、劉旨峰(2009)。Facebook使用動機與其對交友課業之影響。
    「第 2屆Web 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壢市中央大學。
    蕭丞彥(2012)。Facebook使用者的知覺社群價值之研究。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
    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謝佩璇(2004)。科技教具評鑑方法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8,114-124。
    謝雅青(2006)。失業勞工數位學習成效評估之研究—以輔助參加提升數位能力
    研習計畫者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羅言善(2007)。網路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例。國立東華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

    英文部分

    Alavi, M. (1994).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MIS Quarterly, 18(2), 159-174.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ll: Free Press.
    Brown, J. S., & Duguid, P. (2001).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A social-prac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12(2), 198-213.
    Bostrom, R. P.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 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 14(2), 1990, pp.101-109.
    CheckFacebook (2012, May ). Facebook audience in Taiw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Gabelnick, F., MacGregor, J., Matthews, R. S., & Smith, B.
    L. (1990). Learning
    Communities: Creating Connections Among Students, Faculty,
    and Disciplin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 4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cker, Prof. (2013). Using Facebook and Tumblr to Engage
    Students. Retrieved June 2, 2013, from
    http://chronicle.com/blogs/profhacker/using-Facebook-
    and-tumblr-to-engage-students/47221?
    cid=wc&utm_source=wc&utm_medium=en.
    Hull, C. L. (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91-100.
    Heckausen, H. (1985).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Perspective.
    Academic Press.
    Hiltz, S.R. (1993). The Virtual Classroom: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orwood, NJ.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Massachusetts Menlo Park.
    California: Addison-Westly Publishing Company.
    Kochtanek, T. R., & Hein, K. K. (2000). Creating and
    nurturing distributed asynchron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4(4), 208-293.
    Leng, W. (2009). Study on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n
    ope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gement, 4(1), 105-109.
    Mazman S. G. and Usluel Y.K. (2010). Modeling educational
    usage of Facebook. Computers &Education, 55(18), 444-45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and Row.
    McCombs, B. L. (2000). Reducing the achievement gap.
    Society, 37 (5), 29-39.
    Petri, H.L. (1986).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Belmont. California: Wad 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intrich, P. R.,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iga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intrich, P.,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e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Salmon, G. (2000). E-moderating: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Tough, A. (1982). The Adult learning Projects (2rd ed.).
    Ontari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Weber, J. (2000).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 field observation cas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Widener University.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1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9th ed. Belmont, CA: Thompson
    Wadsworth.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