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妍彣
Chen, Yen-Wen
論文名稱: 學習科技影響下之師生關係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Technology-A study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沈姍姍
Shen, San-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學習科技師生互動權力關係
英文關鍵詞: Learning Technology, teacher's power,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3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科技影響下的師生關係,試著對學習科技進入教師之後,為教師與學生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進而了解師生互動以及教師在教室當中的權力運作是否產生改變。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小學之學習科技使用情況。
    二、 探討在學習科技應用後,對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影響。
    三、 探討在學習科技應用後,教師在教室中權力的變化。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台北市的學習科技指標學校為研究場域,挑選一個五年級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師生訪談輔以一個月的參與觀察。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 學習科技發展讓教與學更豐富與多元,卻又受限於某些缺失導致困境。
    二、 學習科技使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
    三、 教師為學習科技運用之關鍵角色。
    四、 使用學習科技後教師權力並未削弱,但學生被授予較大的自主權。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effects of lea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tried to learn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volved. And then we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op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e study field is the model school of stu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aipei, We chose a fifth-grade clas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nducted depth interviews supplemented by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in a month.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echnology makes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re diverse and abundant, but is limited by its defect.
    2.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The teachers are the keys of technological implementation.
    4.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technology, teachers’ power does not diminish, while the students’ autonomy increases.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錄…………………………………………………………………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學習科技的發展………………………………………………11 第二節 學習科技在台灣發展…………………………………………21 第三節 學習科技下師生關係…………………………………………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44 第四節 研究流程………………………………………………………47 第五節 研究方法………………………………………………………51 第六節 研究倫理………………………………………………………53 第四章 研究討論與結果……………………………………………55 第一節 科技小學運用學習科技之現況…………………………………55 壹、 科技的淘汰換新………………………………………………55 貳、 運用學習科技的優點與缺失…………………………………60 參、 科技小學學習科技發展之困境………………………………73 第二節 學習科技下的師與生……………………………………………77 壹、日常生活中的師與生…………………………………………79 貳、科技帶來後的微改變-教學互動歷程…………………………90 第三節 教室中權力的運作關係…………………………………………98 壹、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變化………………………………………98 貳、 權力關係的運作………………………………………………100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1 參考文獻……………………………………………………………115 中文部分…………………………………………………………115 英文部分…………………………………………………………119 附錄…………………………………………………………………121

    中文文獻
    王永賢(2004)。結合資訊融入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於國中數學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朱金鳳(2013)。國中生知覺師生情緒智力與師生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臺北:臺灣書店。
    李智威(2012)。美國與台灣小學教師教學師生互動個案研究-權力的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宋曜庭、張國恩、侯惠澤(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台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1),32-57。
    林文正(2006)。青少年網路成癮因素及預防之道。教育研究,15,109-119。
    林珈伃(2013)。電子書包導入之個案研究。佛光大學,高雄市。
    林美紅(2009)。國小師生互動調適歷程之研究。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立凱(2009)。從人權教育理論探討師生關係之建構 以教師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怡君(2013)。班級中師生互動之探究 以幼兒知覺班級兩位老師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武佳瀅(2011)。班級內教師權力運作的微觀政治分析。中等教育,62(3),114-131。
    周燦德(1997)。我國大學師生關係之研究:概念建構與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姜禮能(2002)。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翁宏霖(2010)。運用電子白板提升師生互動品質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總綱。2014年10月26日,取自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total.shtml
    教育部(2002)。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2014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e2008/910903/910903-3.htm
    教育部(2008)。資訊教育白皮書。2014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USERFILES/%E6%95%99%E8%82%B2%E9%83%A8%E4%B8%AD%E5%B0%8F%E5%AD%B8%E8%B3%87%E8%A8%8A%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2008-2011.PDF
    台北市(2014)。台北市數位教育雲計畫。2014年11月23日,取自
    http://www.doe.taipei.gov.tw/ct.asp?xItem=73359485&ctNode=71548&mp=104001
    黃秋惠(2003)。如何以學習科技落實學習品質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黃孟毅(2008)。增強實境應用在國中生態系單元之質化研究-考量小組競爭與活動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國禎(2008)。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益仁(2002)。臺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之實施與需求探討----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前後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張國恩(2001)。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載於何榮桂、戴維揚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頁136-161)。臺北市:師大。
    張建成(2002)。批判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三民。
    張霄亭(2009)。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 上冊。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陳儒晰(2004)。資訊科技與學校教育的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奎熹(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昌裕(2000)。教訓輔層面的師生關係。訓育研究,39(2),50-56。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
    鄭惠敏(2008)。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自然科教學之教學信念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劉福鎔(1996)。小學教師的A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學生生活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正山(2008)。交互白板環境下國小數學領域教學設計的互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藍菊梅、陳筱萍(2007)。網路成癮的衡鑑。學生輔導,103,135-148。
    謝振奇(2005)。班級中權力互動的社會脈絡研究—以兩個五年級的班級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羅綸新(2002)。多媒體與網路基礎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市:博碩文化。

    英文文獻
    Apple, M. W. & Jungck, S. (1998). You don’t have to be a teacher to teach this unit: Teaching, technology, and control in the classroom. In Bromley, H. & Apple, M. W.(Eds.), Education/technology/power: Educational computing as a social practice(pp.133-154).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pple, M. W. (1998).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The hidden effects of computers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Beyer, L. E. & Apple, M. W.(Eds.),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2nd edition)(pp.314-336).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pple, M. W. (2003). Is the new technology part of the solution or part of the problem in education? In Darder, A., Baltodano, M. & Torres, R. D.(Eds.), The critical pedagogy reader(pp.440-458).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Brush, T. (2003),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PT3),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1), 39-40.
    Blau, P. M. (1986).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8).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 Proven guidelines for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2nd ed. ).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Delamont, S.(1976). Interactionin the classroom (2nded).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iddens, A. (1997). Sociology.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Kyriacou, C. (1986). Relationships with pupils. In C. Kyriacou (Ed.), Effect teaching in school. Oxford: Blackwell.
    Manke, M . P. (1997). Classroom power relations: Understanding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1baum.
    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2004). Retrieved from http://nationalgrideducation.com/
    Peggy A. Ertmer & Anne T. Ottenbreit-Leftwich (2010). Teacher Technology Change: How Knowledge, Confidence, Beliefs, and Culture Inters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42(3), 255-284.
    Rist, R. and Hewer, S. (1988). Implementing Learning Technology. Learning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itiative.
    Reiser, R. A. (2007).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R. A. Reiser & J. V. Dempsey (Eds),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2nd ed., pp. 17-34). New Jersey. Upper Saddle River.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
    Waller, W.(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