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惠鈴
Huang Hui Ling
論文名稱: 青少年與兒童讀物年度好書評選之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為例
The Research on the Yearly Award of Good Books for Children and Teenagers—Examples of the China Times and United Daily News(2000—2007)
指導教授: 吳祖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青少年與兒童讀物《中國時報》《聯合報》好書評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4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7年報禁解除,報紙內容朝多元發展,大量增刊的情況造就了《中國時報》1988年創立了〈開卷版〉,《聯合報》〈讀書人版〉也於1992年因應而生,兩報於每年年底有年度好書的評選活動。這個由報紙媒體所選出的好書書評或好書獎項,對讀者選擇閱讀的圖書有很大的影響力,對銷售更具關鍵性。
    兒童閱讀是目前各界重視的一個活動,閱讀對成長中的孩子,是一件影響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重要課題,雖然台灣圖書出版銷售逐年下滑,但是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讀物在政府教育機關、學校、家長的重視下,成為出版業關心的一環。
    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與深度訪談的過程,有幾項重要發現:
    一、《聯合報》與《中國時報》辦理年度好書的評選活動,兩報的評選程序不同,建立的指標意義也不同,但是兩者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很大,對出版公司圖書銷售占有很大影響因素。
    二、得獎圖書以國外版權書比例較高。
    三、在出版趨勢上,台灣自製圖書越來越少,閱讀者的國際視野增強,但是本土性的讀物與孩童生活較接近性的讀物卻越來越少。
    四、面對國外授權圖書充斥的市場,台灣出版公司以及創作者需有一番新的思考,以期未來出版出更優質的讀物為目標。
    五、好書評選的活動應該有更嚴謹的程序,並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
    六、報業媒體面對閱報率等現實問題的衝擊,此類版面經營更加艱辛,期待有更多媒體加入類似的好書評選活動,以提升青少年與兒童的閱讀素養。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1 第四節 研究問題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5 第七節 研究步驟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8 第一節 青少年與兒童閱讀探討 18 第二節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之評選制度探討 26 第三節 國內外好書評選獎項的現況 30 第四節 傳播媒體對書評與好書評選的影響 32 第五節 購書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38 第六節 好書評選的產製探討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方式 49 第三節 研究實施 52 第四節 研究甘特圖 6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61 第一節 年度好書評選分析 62 第二節 年度好書評選的問題 73 第三節 年度好書評選對圖書銷售面的影響 84 第四節 得獎之青少年與兒童讀物的發展趨勢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附錄(一)《中國時報》2000年至2007年得獎書 108 附錄(二)《中國時報》2000年至2007年評審名單…………………………113 附錄(三)《聯合報》2000年至2007年得獎書………………………………114 附錄(四)《聯合報》2000年至2007年評審名單……………………………119 附錄(五)國際知名的出版獎項………………………………………………121 附錄(六)台灣兒童書的出版評選獎項………………………………………123 附錄(七)《中國時報》評審參與次數統計…………………………………127 附錄(八)《聯合報》評審參與次數統計……………………………………128 表目錄 表 1:研究樣本的異同比較 7 表 2:書評對購書行為與影響 10 表 3:《哈利波特》所創下的紀錄 13 表 4:研究問題分項 59 表 5:內容分析類目表 60 表 6:兩報同年重複書單: 66 表 7:《中國時報》開卷版八年期間出版公司之排名 67 表 8:《聯合報》讀書人版八年期間出版公司之排名 67 表 9:評審重複情況 69 表 10:重覆書單 70 表 11:獲獎作者排名統計 72 表 12:《中國時報》開卷版八年得獎書國內外版權統計 73 表 13:《聯合報》讀書人八年得獎書國內外版權統計 74 表 14:訪談重點 77 圖目錄 圖 1:研究步驟 22 圖 2:研究方法架構圖 53 圖 3:訪談架構圖 62 圖 4:訪談內容之交集 63 圖 5:訪談者之代碼圖示 64 圖 6:兩報入選圖書數量 67 圖 7:《中國時報》所選出的好書國內外版權比重 74 圖 8:《聯合報》所選出的好書國內外版權比重 75

    參考文獻
    AC尼爾森公司(2005)。AC尼爾媒體研究收視調查。
    中時資料室(2008)。《中國時報》。存檔報紙。3月29日、4月1日、4月
    15日。2008年1月。
    中時電子報(2008)。http://news.chinatimes.com/。2008年1月。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2008)。http://children.cca.gov.tw/award/intro.php?id=B008。
    2007.12-2008.5。2008年1月。
    王文杉(2008)。永續經營,擁抱未來。《聯合報系》系刊,4月號。頁10。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五南出版社。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幼獅出版社。
    王乾任(2004)。如何開墾一片書評田地。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8期,6月。
    王乾任(2008)。當前台灣圖書零售通路行銷戰之我見。台灣出版資訊網。
    王開平(2003)。好聽的故事怎麼說。《聯合報》。文化版,4月27日。
    王錫璋(1998)。世紀之書。國家圖書館館訊。77期(8月),頁30-34。
    台灣出版資訊網(2008)。http://www.tpi.org.tw/User/uMapNews.aspx?parentid=151。
    2007.12-2008.5。2008年1月。
    市立圖書館(2007)。好書指南。2006年年度好書大家讀。2-3月。
    市立圖書館(2008)。好書指南。2007年年度好書大家讀。2-3月。
    札誌(2008)。成本控制預算緊縮下的報紙。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 aid=1664145。3月15日。
    全國新書資訊網(2008)。http://lib.ncl.edu.tw/isbn/。2007.12-2008.5。2008年1月。
    行政院主計處(2007)。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2007年12月底。

    何應傑(2002)。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端淑(2005)。從暢銷書排行榜談圖書消費之終極與閱讀之起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月號,頁21。
    吳燕惠(2001)。網路讀者書評對讀者角色的衝擊:以亞馬遜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7月,頁85-120。
    李美麗(2001)。《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童書書評的內容分析。南華大學
    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1996)。最佳書獎報導。《聯合報》,文化版,3月31日。
    卓妙容譯(2003)。打造暢銷書Making the List。Michael Korda原著。商周出版。
    周兆良、楊智凱(2005)。抓住抓住報紙讀者的心-台灣報紙媒體讀者轉換因素探討。銘傳大學廣電學系。
    周玲霞(2004)。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昆布(2008)。閱讀觀察─以美國為例。blog。blog.sina.com.tw/6130/。2008.02-04。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美姿(2007)。2007閱讀大調查。遠見雜誌,8月號。
    林婉君(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林新倫(2004)。台灣地區圖書出版產業行銷通路策略與績效之研究。世新大學
    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雅(2004)。1987年至2003年信誼基金會以外—台灣民間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與時代意義。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1998)。啟動書評時代,《中國時報》,文化版。4月16日。
    南方朔(2008)。開卷20 紙本的浪漫。《中國時報》,文化版。3月30日。
    封德屏(2005)。讓每一個孩子唱自己的歌。文訊雜誌。九月號,頁2。
    施美玲譯(1998)。大眾傳播研究方法。Michael Singletary原著。五南圖書。
    洪蘭(2005)。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聯合報》。聯合副刊。10月1日。
    洪蘭(2006)。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台北講座。03月21日。
    美國教育快遞電子報(2008)。http://www.tw.org/edunews/index2.html。3月10日。

    胡怡君(2001)。曹俊彥與台灣圖畫書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拂(1998)。為年度的桂冠擊鼓。《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2月28日
    徐召勛編(1994)。書評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頁14-20。
    徐淑卿(2001)。千中選一嚴謹評薦。《中國時報》,開卷版。1月7日。
    殷允芃(2008)。教育特刊專刊。天下雜誌。
    郝明義(2001)。開卷好書頒獎。《中國時報》,開卷版,12月23日。
    高希均(2001)。出版業依然在風雨中展現豪情。《聯合報》,文化版。1月3日。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2007)。天下文化主辦。台北,福華會館。12月12日。
    張子樟(2008)。訪談大綱預先檢視。郵件寄送。台北。5月5日。
    張易(2008)。如何把台灣出版之光推上國際。《聯合報》,讀書人版。2月17日。
    張淑瓊(2007)。2007台灣童書出版回顧要豐收,先要拔草澆水。《聯合報》,
    讀書人版。12月23日。
    張錦華等譯(1995)。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傳播符號學理論。
    John Fiske(1982)原著。遠流出版社。
    教育部(2007)。哈利波特暢銷書影響美國青少年閱讀習慣 。出處來源:
    《紐約時報》。教育部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國際新聞專刊,267期。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324。2007-08-02。
    麥可‧柯達(Michael Korda)著、卓妙容譯,《打造暢銷書》,台北:商周,2003年2月。
    莊耀輝、徐嘉政、陳薇后(2000)。童書翻譯之文化現象。兒童文學學刊第 4 期:

    臺灣童書翻譯專刊。天行文化出版。
    陳玉金(2008)。2007年臺灣兒童讀物出版觀察。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7年1月號,P52。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元(2006)。圖書出版市場概況。2006出版年鑑。新聞局。
    陳柔森(2008)。電腦郵件詢問。台北。4月25日。
    陳海泓(1999)。兒童讀物、閱讀課和圖書館館藏對兒童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機會均等之理論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陳穎青(2007)。老貓學出版。時報出版公司。
    曾志朗(2006)。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天下文化出版。
    曾淑賢(2002)。兒童圖書館經營問題探討。書苑季刊45期,頁9-17。
    湯芝萱(2008)。版面經營。電子郵件詢問。9月10日。
    黃光玉教授等譯(2004)。Arthur Asa Berger原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
    風雲論壇出版社。
    黃振家(譯)(2006)。大眾媒體研究。Wimmer,R. D. & Dominick, J. R.著。
    學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聞局(2001)。2000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2)。2001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3)。2002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4)。2003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5)。2004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6)。2005出版年鑑。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7)。2006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8)。2007圖書出版業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行政院新聞局。
    楊美雪(2006)。研究方法。上課講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
    楊錦郁(2005)。今年童書很異類:側記2005年最佳童書決審。《聯合報》,
    讀書人版。12月25日。
    萬瓊月(2002)。國小學生兒童讀物之閱讀興趣、 閱讀態度及閱讀推動方案之
    研究-以龍峰國小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興台(2007)。美國青少年的閱讀時間減少。台灣立報,文化版。12月2日。
    誠品好讀(2007)。關於暢銷書排行榜。誠品好讀,52期。
    誠品編輯部(2007)。誠品2006報告。誠品書局。
    誠品書店編(2004)。《誠品報告2003:新競爭年代的閱讀紀事》。台北:
    誠品。2004年11月。
    誠品書店編(2005)。《誠品好讀》,「暢銷書排行榜,數字背後的故事」
    專題。台北:誠品。2005年3月。第52期。
    詹美涓(2005a)。2005管窺童書現象。《聯合報》,讀書人版。12月25日。
    詹美涓(2005b)。讀書人2005最佳童書專號。《聯合報》,讀書人版。12月25日。
    劉瑋婷(2005)。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創作者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漢初(2005)。以大量閱讀增進語文能力。文訊雜誌。九月號,頁34。
    劉維公(2005)。圖書出版產業調查。民眾購書行為分析。新聞局。
    潘莉娟(2006)。網路書評與購書意願之關聯性研究。臺灣大學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
    蔡明燁(2008a)。2007年英國書市回顧。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月號。頁60。
    蔡明燁(2008b)。英國里茲報導。2007英國出版現象年度回顧。《聯合報》,
    讀書人版。2月3日。
    遠見雜誌(2007)。2007閱讀大調查。江逸之整理。254期。8月。
    鄭翰林編譯(2003)。傳播理論簡明辭典。風雲論壇出版社。
    蕭佳傑(2008)。書籍行銷的技術。誠品好讀,3月號。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天下出版公司。
    簡媜(2007)。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印刻出版公司。5月30日。
    繁運豐(2007)。閱讀資源的選擇與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東園分館。

    http://www3.ouk.edu.tw/lgc888/4-3.pdf。3月。
    謝小韞(2006)。閱讀之必要,出版之必要。文訊雜誌。2月號,頁57。
    聯合知識庫(2007)。http://www.udngroup.com/2c/index.jsp。2007年11月-12月。

    聯合報資料室(2007)。存檔報紙。2007年2月-4月。
    藜芙荷編譯(2007)。法國五大方案吸引青少年閱讀。中國讀書商報。12月21日。
    嚴嘉雲 (2005)。《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科學普及書類書評之研究。
    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Harrison, Michael I. (1994)。 Diagnosing Organizations: Methods, Models, and Process, 2nd ed. London: Sage.
    Hayden, J. O.(1968)。The Romantic Reviews, 1802-182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aren,Brooks(2008)。 Consuming Innocence: Popular Culture and Our Children。ISBN 9780702236457,P352,February 4th,
    McCracken, Grant(1986)。Culture and consumpt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er good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3, P71-84。
    Net and Books 編輯部(2007)。《台灣都會區閱讀習慣調查報告》閱讀的風貌。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頁57-69。
    Norland, Ben(2008)。英國Walker Books經驗。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二樓第二會議室。大會論壇講座,2月12日。
    Philip,Meyer (2004)。The Vanishing Newspaper: 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Pike,Graham & Selby,David(2000)。In the Global Classroom。Publisher: Pippin Publishing。
    Schroeder, Patricia(2007)。教育專題深度報導。美國青少年的閱讀時間減少。立報。12月3日。
    Young, Sherman (2007) 。The Book is Dead (Long Live the Book)。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Woolf, V(1939)。Reviewing。London : The Hogarth Press。P 6-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