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惠鈴 Huang Hui Ling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與兒童讀物年度好書評選之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為例 The Research on the Yearly Award of Good Books for Children and Teenagers—Examples of the China Times and United Daily News(2000—2007) |
指導教授: | 吳祖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與兒童讀物 、《中國時報》 、《聯合報》 、好書評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44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7年報禁解除,報紙內容朝多元發展,大量增刊的情況造就了《中國時報》1988年創立了〈開卷版〉,《聯合報》〈讀書人版〉也於1992年因應而生,兩報於每年年底有年度好書的評選活動。這個由報紙媒體所選出的好書書評或好書獎項,對讀者選擇閱讀的圖書有很大的影響力,對銷售更具關鍵性。
兒童閱讀是目前各界重視的一個活動,閱讀對成長中的孩子,是一件影響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重要課題,雖然台灣圖書出版銷售逐年下滑,但是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讀物在政府教育機關、學校、家長的重視下,成為出版業關心的一環。
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與深度訪談的過程,有幾項重要發現:
一、《聯合報》與《中國時報》辦理年度好書的評選活動,兩報的評選程序不同,建立的指標意義也不同,但是兩者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很大,對出版公司圖書銷售占有很大影響因素。
二、得獎圖書以國外版權書比例較高。
三、在出版趨勢上,台灣自製圖書越來越少,閱讀者的國際視野增強,但是本土性的讀物與孩童生活較接近性的讀物卻越來越少。
四、面對國外授權圖書充斥的市場,台灣出版公司以及創作者需有一番新的思考,以期未來出版出更優質的讀物為目標。
五、好書評選的活動應該有更嚴謹的程序,並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
六、報業媒體面對閱報率等現實問題的衝擊,此類版面經營更加艱辛,期待有更多媒體加入類似的好書評選活動,以提升青少年與兒童的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AC尼爾森公司(2005)。AC尼爾媒體研究收視調查。
中時資料室(2008)。《中國時報》。存檔報紙。3月29日、4月1日、4月
15日。2008年1月。
中時電子報(2008)。http://news.chinatimes.com/。2008年1月。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2008)。http://children.cca.gov.tw/award/intro.php?id=B008。
2007.12-2008.5。2008年1月。
王文杉(2008)。永續經營,擁抱未來。《聯合報系》系刊,4月號。頁10。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五南出版社。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幼獅出版社。
王乾任(2004)。如何開墾一片書評田地。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8期,6月。
王乾任(2008)。當前台灣圖書零售通路行銷戰之我見。台灣出版資訊網。
王開平(2003)。好聽的故事怎麼說。《聯合報》。文化版,4月27日。
王錫璋(1998)。世紀之書。國家圖書館館訊。77期(8月),頁30-34。
台灣出版資訊網(2008)。http://www.tpi.org.tw/User/uMapNews.aspx?parentid=151。
2007.12-2008.5。2008年1月。
市立圖書館(2007)。好書指南。2006年年度好書大家讀。2-3月。
市立圖書館(2008)。好書指南。2007年年度好書大家讀。2-3月。
札誌(2008)。成本控制預算緊縮下的報紙。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 aid=1664145。3月15日。
全國新書資訊網(2008)。http://lib.ncl.edu.tw/isbn/。2007.12-2008.5。2008年1月。
行政院主計處(2007)。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2007年12月底。
何應傑(2002)。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端淑(2005)。從暢銷書排行榜談圖書消費之終極與閱讀之起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月號,頁21。
吳燕惠(2001)。網路讀者書評對讀者角色的衝擊:以亞馬遜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7月,頁85-120。
李美麗(2001)。《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童書書評的內容分析。南華大學
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1996)。最佳書獎報導。《聯合報》,文化版,3月31日。
卓妙容譯(2003)。打造暢銷書Making the List。Michael Korda原著。商周出版。
周兆良、楊智凱(2005)。抓住抓住報紙讀者的心-台灣報紙媒體讀者轉換因素探討。銘傳大學廣電學系。
周玲霞(2004)。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昆布(2008)。閱讀觀察─以美國為例。blog。blog.sina.com.tw/6130/。2008.02-04。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美姿(2007)。2007閱讀大調查。遠見雜誌,8月號。
林婉君(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林新倫(2004)。台灣地區圖書出版產業行銷通路策略與績效之研究。世新大學
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雅(2004)。1987年至2003年信誼基金會以外—台灣民間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與時代意義。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1998)。啟動書評時代,《中國時報》,文化版。4月16日。
南方朔(2008)。開卷20 紙本的浪漫。《中國時報》,文化版。3月30日。
封德屏(2005)。讓每一個孩子唱自己的歌。文訊雜誌。九月號,頁2。
施美玲譯(1998)。大眾傳播研究方法。Michael Singletary原著。五南圖書。
洪蘭(2005)。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聯合報》。聯合副刊。10月1日。
洪蘭(2006)。教養的迷思——腦、認知與教育。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台北講座。03月21日。
美國教育快遞電子報(2008)。http://www.tw.org/edunews/index2.html。3月10日。
胡怡君(2001)。曹俊彥與台灣圖畫書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拂(1998)。為年度的桂冠擊鼓。《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2月28日
徐召勛編(1994)。書評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頁14-20。
徐淑卿(2001)。千中選一嚴謹評薦。《中國時報》,開卷版。1月7日。
殷允芃(2008)。教育特刊專刊。天下雜誌。
郝明義(2001)。開卷好書頒獎。《中國時報》,開卷版,12月23日。
高希均(2001)。出版業依然在風雨中展現豪情。《聯合報》,文化版。1月3日。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2007)。天下文化主辦。台北,福華會館。12月12日。
張子樟(2008)。訪談大綱預先檢視。郵件寄送。台北。5月5日。
張易(2008)。如何把台灣出版之光推上國際。《聯合報》,讀書人版。2月17日。
張淑瓊(2007)。2007台灣童書出版回顧要豐收,先要拔草澆水。《聯合報》,
讀書人版。12月23日。
張錦華等譯(1995)。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傳播符號學理論。
John Fiske(1982)原著。遠流出版社。
教育部(2007)。哈利波特暢銷書影響美國青少年閱讀習慣 。出處來源:
《紐約時報》。教育部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國際新聞專刊,267期。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324。2007-08-02。
麥可‧柯達(Michael Korda)著、卓妙容譯,《打造暢銷書》,台北:商周,2003年2月。
莊耀輝、徐嘉政、陳薇后(2000)。童書翻譯之文化現象。兒童文學學刊第 4 期:
臺灣童書翻譯專刊。天行文化出版。
陳玉金(2008)。2007年臺灣兒童讀物出版觀察。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7年1月號,P52。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元(2006)。圖書出版市場概況。2006出版年鑑。新聞局。
陳柔森(2008)。電腦郵件詢問。台北。4月25日。
陳海泓(1999)。兒童讀物、閱讀課和圖書館館藏對兒童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機會均等之理論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陳穎青(2007)。老貓學出版。時報出版公司。
曾志朗(2006)。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天下文化出版。
曾淑賢(2002)。兒童圖書館經營問題探討。書苑季刊45期,頁9-17。
湯芝萱(2008)。版面經營。電子郵件詢問。9月10日。
黃光玉教授等譯(2004)。Arthur Asa Berger原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
風雲論壇出版社。
黃振家(譯)(2006)。大眾媒體研究。Wimmer,R. D. & Dominick, J. R.著。
學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聞局(2001)。2000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2)。2001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3)。2002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4)。2003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5)。2004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6)。2005出版年鑑。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7)。2006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2008)。2007圖書出版業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況調查。行政院新聞局。
楊美雪(2006)。研究方法。上課講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
楊錦郁(2005)。今年童書很異類:側記2005年最佳童書決審。《聯合報》,
讀書人版。12月25日。
萬瓊月(2002)。國小學生兒童讀物之閱讀興趣、 閱讀態度及閱讀推動方案之
研究-以龍峰國小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興台(2007)。美國青少年的閱讀時間減少。台灣立報,文化版。12月2日。
誠品好讀(2007)。關於暢銷書排行榜。誠品好讀,52期。
誠品編輯部(2007)。誠品2006報告。誠品書局。
誠品書店編(2004)。《誠品報告2003:新競爭年代的閱讀紀事》。台北:
誠品。2004年11月。
誠品書店編(2005)。《誠品好讀》,「暢銷書排行榜,數字背後的故事」
專題。台北:誠品。2005年3月。第52期。
詹美涓(2005a)。2005管窺童書現象。《聯合報》,讀書人版。12月25日。
詹美涓(2005b)。讀書人2005最佳童書專號。《聯合報》,讀書人版。12月25日。
劉瑋婷(2005)。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創作者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漢初(2005)。以大量閱讀增進語文能力。文訊雜誌。九月號,頁34。
劉維公(2005)。圖書出版產業調查。民眾購書行為分析。新聞局。
潘莉娟(2006)。網路書評與購書意願之關聯性研究。臺灣大學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
蔡明燁(2008a)。2007年英國書市回顧。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月號。頁60。
蔡明燁(2008b)。英國里茲報導。2007英國出版現象年度回顧。《聯合報》,
讀書人版。2月3日。
遠見雜誌(2007)。2007閱讀大調查。江逸之整理。254期。8月。
鄭翰林編譯(2003)。傳播理論簡明辭典。風雲論壇出版社。
蕭佳傑(2008)。書籍行銷的技術。誠品好讀,3月號。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天下出版公司。
簡媜(2007)。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印刻出版公司。5月30日。
繁運豐(2007)。閱讀資源的選擇與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東園分館。
http://www3.ouk.edu.tw/lgc888/4-3.pdf。3月。
謝小韞(2006)。閱讀之必要,出版之必要。文訊雜誌。2月號,頁57。
聯合知識庫(2007)。http://www.udngroup.com/2c/index.jsp。2007年11月-12月。
聯合報資料室(2007)。存檔報紙。2007年2月-4月。
藜芙荷編譯(2007)。法國五大方案吸引青少年閱讀。中國讀書商報。12月21日。
嚴嘉雲 (2005)。《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科學普及書類書評之研究。
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Harrison, Michael I. (1994)。 Diagnosing Organizations: Methods, Models, and Process, 2nd ed. London: Sage.
Hayden, J. O.(1968)。The Romantic Reviews, 1802-182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aren,Brooks(2008)。 Consuming Innocence: Popular Culture and Our Children。ISBN 9780702236457,P352,February 4th,
McCracken, Grant(1986)。Culture and consumpt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er good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3, P71-84。
Net and Books 編輯部(2007)。《台灣都會區閱讀習慣調查報告》閱讀的風貌。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頁57-69。
Norland, Ben(2008)。英國Walker Books經驗。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二樓第二會議室。大會論壇講座,2月12日。
Philip,Meyer (2004)。The Vanishing Newspaper: Saving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Pike,Graham & Selby,David(2000)。In the Global Classroom。Publisher: Pippin Publishing。
Schroeder, Patricia(2007)。教育專題深度報導。美國青少年的閱讀時間減少。立報。12月3日。
Young, Sherman (2007) 。The Book is Dead (Long Live the Book)。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Woolf, V(1939)。Reviewing。London : The Hogarth Press。P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