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月芳 |
---|---|
論文名稱: |
臺灣出版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之研究(1986-2003) |
指導教授: | 吳志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5 |
中文關鍵詞: | 歷史 、中國通史 、兒童讀物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史類兒童讀物可說是歷史教育最早的一環,其內容及品質會影響兒童對歷史的興趣及其歷史知識,因此本文針對1986-2003年臺灣出版之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探討各套書的編輯、出版理念,與其內容的正誤及史觀。
優良的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須具備兒童性、趣味性、歷史性及教育性等四大特質。本文以這四個特點來考察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之內容,得出下列結論與建議:
一、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的出版理念,其首要考量為「市場需求」,其次才是「推廣歷史教育」、「正確性」及「趣味性」。
二、各套書撰寫情形可分著作、編輯、翻譯三種,大部分的套書作者、編輯、譯者均無史學的專業背景,因此有出版社請學者或教授掛名監修、審訂、主編等,但內容仍有錯誤。
三、本文探討各套書的內容,發現文字使用上常見的缺失有注音符號錯誤、錯漏字、不稱專有名詞、稱號錯誤,以及錢幣的單位錯誤等;內容方面,則發現年代錯誤,引用稗官野史,違背史實等三大缺失;插圖安排方面,常見的缺失為圖文融合不佳、圖文不相關及圖旁未加說明。手繪插圖常出現的缺失包括服裝及髮式錯誤、違背史實及不合常理。
四、考察各套書呈現的史觀,發現臺灣本土作品呈現「大中國思想」,取材自中國的作品依循了中國的「中國史觀」,翻譯自日本的作品則呈現與臺灣史觀不同的日本立場。
五、作為教科書輔助讀物的「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兒童性」與「趣味性」相當重要,「歷史性」與「教育性」更是不可或缺,文字使用、史實書寫及插圖安排務求正確,史觀則需以臺灣為主體。
徵引書目
一、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
1.三豐出版社製作編輯群,《圖說中國歷史》,台北:三豐出版社,1998年。
2.日本集英社原著;牛頓編譯中心編譯,《漫畫中國的歷史》,台北:牛頓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套書共有10冊,包括:《大黃河與萬里長城》、《項羽與劉邦之之戰》、《三國志中的英雄》、《結合南北的大運河》、《長安與絲路》、《中國的文藝復興》、《成吉思汗與蒙古大帝國》、《中國的大航海時代》、《鴉片戰爭與動亂的中國》、《新中國的誕生》)。
3.日本集英社原著;張高維,張鼎文化工作室編譯,《中國的歷史》,台北:泉源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套書共有11冊:包括《大黃河與萬里長城》、《項羽與劉邦之戰》、《三國的英雄豪傑》、《連貫南北的大運河》、《長安與絲路》、《中國的文藝復興》、《成吉思汗與蒙古大帝國》、《中國的大航海時代》、《鴉片戰爭與動盪不安的中國》、《中華民國的誕生與復興》、《中國的歷史人物事典》)。
4.江金太、廖風德撰寫;蕭今津、王寶純插圖,《春秋時代(二)》,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6年初版。
5.呂正惠撰寫;劉南雄插畫;David Wright英譯,《隋唐五代》,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3年6月初版。
6.呂興昌撰寫;李建明插畫;David Steelman英譯,《宋遼金》,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4年10月初版。
7.林能士撰寫;曹甄插畫,《近代(一)》,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9年11月二刷。
8.林能士撰寫;林晉插畫;羅佳德英譯,《近代(二)》,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9年11月二刷。
9.林慧連主編,《中國歷史》,台北:華園出版有限公司。(未註出版年代)(套書共有20冊,包括《大黃河》、《萬里長城》、《楚漢風雲》、《漢的榮光》、《桃園三結義》、《三國鼎立》、《分裂時代》、《大運河》、《大唐天威》、《長恨歌》、《北宋王朝》、《偏安江南》、《成吉思汗》、《蒙古帝國》、《鄭和下西洋》、《大明之死》、《清宮秘院》、《鴉片風波》、《慈禧太后》、《風雲人物》)
10.林聰舜撰寫;黃維明插畫;Victor Mair英譯,《秦漢》,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3年6月初版。
11.長澤和俊監修;松平喜美江、山本弘道、三上修平立案構成;貝塚ひろし、荘司としお漫画,《中国の歴史》,東京:集英社,1998年3月23日初版。
12.花旗出版有限公司編輯群,《圖說中國歷史》,台北:花旗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1月。
13.吳大平撰寫;林希哲插畫;Phil Newell、賀桂芬、鞠文惠英譯,《中華民國的故事(二)》,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1年6月初版。
14.吳圳義、廖風德撰寫;楊恩生插畫;羅佳德英譯,《史前中國》,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6年6月台初版。
15.吳涵碧,《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版]》,台北:中華日報社,1986年3月初版。(套書共有第一冊到第二十七冊)
16.吳涵碧,《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本]》,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套書包括第一冊到第五十冊)
17.孟慶江等編輯,《畫說中國歷史》,台北: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初版。(套書共有30冊,包括:《遠古的傳說》、《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桀無道與商湯革命》、《武王伐紂與周公東征》、《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統天下的秦始皇》、《項羽和劉邦楚漢相爭》、《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新朝皇帝王莽》、《中興漢室光武帝》、《三國的分合》、《五胡亂華與南北大分裂》、《曇花一現的隋朝》、《李淵父子與唐朝的建立》、《燦爛的大唐世界》、《一代女皇武則天》、《藩鎮與黨爭》、《唐末及五代十國》、《宋太祖黃袍加身》、《王安石變法》、《岳飛和十二金牌》、《成吉思汗》、《跨越歐亞的蒙古帝國》、《專制的明太祖》、《鄭和七次下西洋》、《滿洲興起與清人入關》、《清初的太平盛世》、《貽禍無窮的鴉片戰爭》、《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辛亥革命與清朝的覆亡》、《大黃河與萬里長城》)
18.高明士主編,《[兒童版]中國歷史演義》,台北:好兄弟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套書包括:第一冊至第六冊)
19.徐玉虎、張哲郎撰寫;周宇棟插圖,《春秋時代(一)》,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6年初版。
20.張瑩、高源清主編,《彩繪中國歷史全集》,台北:牛頓出版公司,1992年3月初版。(套書共有20冊,包括《遠古時代》、《夏、商、周朝》、《春秋時代》、《戰國時代》、《秦朝》、《西漢時代》、《東漢時代》、《三國時代》、《晉朝》、《北朝》、《隋朝》、《唐朝(上)》、《唐朝(下)》、《五代十國》、《宋朝(上)》、《宋朝(下)》、《元朝》、《明朝》、《清朝(上)》、《清朝(下)》)
21.陳衛平,《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初版。(套書共有15冊,包括:《神話時代.開天闢地—夏.大禹治水》、《爭強好勝的春秋時代》、《自稱始皇帝的秦王政》、《兩漢之間的新朝》、《南北的分裂與融合》、《五代十國與兒皇帝》、《金朝女真人漢化》、《和尚皇帝朱元璋》、《明朝最後的奮鬥》、《清朝一百天的革新》)
22.楊儒賓撰寫;王建明插畫;倪豪士英譯,《三國魏晉南北朝》,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9年11月三刷。
23.廖風德撰寫;李奇茂插畫;羅佳德英譯,《三代》,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1年6月初版。
24.廖風德撰寫;林順雄插畫;羅佳德英譯,《中華民國的故事(一)》,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91年6月初版。
25.劉昊主編,《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台北:小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1986年6月初版。(套書共有10冊,包括:《盤古開天闢地》、《爭強好勝的春秋時代》、《自稱始皇帝的秦王政》、《兩漢之間的新朝》、《南北的分裂與融合》、《五代十國與兒皇帝》、《金朝女真人漢化》、《和尚皇帝朱元璋》、《明朝最後的奮鬥》、《清朝一百天的革新》)
26.閻沁恆、廖風德撰寫;賴士杰、楊恩生插圖,《戰國時代》,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7年8月台初版。
27.閻沁恆、廖風德撰寫;賴士杰、楊恩生插圖,《戰國時代(二)》,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989年9月台初版。
28.魏崇新等著,《故事版資治通鑑》,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月初版。(套書包括第一冊至第二十冊)
二、文獻
1.王更生注釋,《晏子春秋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初版。
2.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市:臺灣商務,1979。
3.司馬遷,《史記》,北市:臺灣商務,1968。
4.班固,《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頁18。
5.陳壽,《新校三國志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3月。
6.脫脫,《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張延玉等,《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歐陽修,《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9.魏徵等,《隋書》,台北:文學出版社,1974年5月臺一版。
10.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11.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聯經,1980。
三、專書
1.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
2.王明雪主編,《臺南歷史深度旅遊》(下),台北:遠流,2003,頁303。
3.王家儉,《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
4.王雪門等,《兒童讀物研究》,台北:小學生雜誌畫刊社,1965年初版。
5.王爾敏,《史學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77。
6.王樹槐,《庚子賠款》,台北:中央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3月初版。
7.中華民國七十年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中國民國新聞年鑑》,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81年9月1日。
8.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 隋唐五代繪畫],台北:錦繡,1989年8月。
9.司琦,《兒童讀物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0月初版。
10.江仁傑,《解構鄭成功》,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4月。
11.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1998。
12.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3。
13.李文海、劉仰東,《太平天國社會風情》,台北:雲龍,1991。
14.李闡,《漫畫美學》,台北:群流出版社,1998年1月。
15.余淑姬,《卅年來台灣地區兒童讀物出版量的分析》,台北:啟元,1981年8月初版。
16.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鄉,2005年4月初版。
17.林漢達、曹余章編著,《上下五千年》,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1月第二版。
18.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1983。
19.吳安家,《中共史學批判論集》,台北:幼獅,1979。
20.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台北:南天,1989。
21.柏陽,《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8月。
22.孫鎮東,《國旗國歌國花史話》,台北:傳記文學,1981。
23.徐徹,《慈禧大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初版。
2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臺二版。
25.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三版。
26.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閱覽典藏組,《全國兒童圖書目錄三編》,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6年6月初版。
27.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語文教育學系,《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師院,1997。
28.張勝彥等,《臺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初版。
29.張熠,《世界國旗國徽國歌圖鑑》,台北:天衛文化,2005。
30.黃大維,《如何成為編輯高手—圖書出版編輯實務》,台北:冠學文化,2003。
31.黃麟書,《秦皇長城考修正稿》,台北:東門文化基金會,1992。
32.陳木杉,《大陸學界編寫「台灣歷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8月初版。
33.陳美智,《台灣地區科學類兒童讀物調查研究(1985-1994)》,台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34.陳捷先,《不剃頭與兩國論》,台北:遠流,2001。
35.葉立誠,《台灣服裝史》,臺北:商鼎文化,2001。
36.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37.傅樂成,《隋唐五代史》,台北:眾文,1994。
38.葛琳,《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台北:康橋,1980。
39.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2版。
40.鄭明進等,《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天衛文化,1996年。
41.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4月增訂六版。
42.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初版。
43.簡又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上),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
44.羅伯布雷克(Robert Blake)著;張青譯,《怡和洋行》,台北:時報,2001,頁89-90。
45.羅爾綱,《湘軍新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4月。
46.戴玄之,《義和團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
47.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5月。
48.魏建猷,《中國近代貨幣史》,中國:黃山書社,1986年10月初版。
四、學位論文
1.王振勳,《三十年來台灣地區兒童讀物出版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84年6月。
2.朱采慧,《試論國中歷史教科書的圖表與圖示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
3.李美玲,《臺灣兒童讀物插畫近五十年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04。
4.邱坤芳,《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3年。
5.許毓峰,《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系研究所,2005。
6.黃瓊玟,《「中華兒童叢書」與國家認同形塑(1965-2002)》,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
五、期刊論文
1.王仲孚,〈堯舜傳說試釋〉,《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臺北:五南,1996,頁301-353。
2.毛一波,〈清廷對鄭成功的賜葬建祠和追諡〉,《臺灣文獻》,卷12期1,1961年3月,頁32-36。
3.未著作者,〈注重出版商譽,尊重出版權益—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界》,期34,1988,頁68-69。
4.司琦,〈兒童讀物的意義和重要〉,《兒童讀物研究》,1983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1-4。
5.江文雙,〈談兒童讀物的插圖〉,《兒童讀物研究》,台北:小學生雜誌畫刊社,1965年初版,頁169-173。
6.朱金甫、周文泉,〈從清宮醫案論光緒帝載湉之死〉,《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3期,頁3-13。
7.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期3,1977年9月,頁41-46。
8.黃秀霜、李坤崇、吳鐵雄,〈國立編譯館新編國語科第二冊教科用書之評析—語文教育學者之意見調查〉,《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3月,頁40-53。
9.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晩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3,2000年6月,頁77-158。
10.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28,1997年12月,頁1-77。
11.洪文珍,〈兒童讀物插畫之研究〉,《書評書目》,期84,1980年4月,頁43-50。
12.吳志鏗,〈清初前期薙髮易服令的施行〉,《師大歷史學報》,期23,1995年6月,頁169-202。
13.吳志鏗,〈多元的歷史解釋與宏觀的歷史教育—比較郭廷以與魏斐德對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解釋〉,《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頁265-282。
14.馬忠文,〈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頁129-136。
15.郭麗玲,〈兒童讀物的特質與類別〉,《社教雙月刊》,期52,1992年12月,頁50-56。
16.施正鋒,〈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頁19-141。
17.施正峰,〈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國家認同論文集》,台北:稻鄉,2001,頁145-180。
18.張耀宗,〈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期26,2007,頁195-214。
19.陳玉金,〈臺灣科學圖畫書研究—以《漢聲小百科》為例〉,《兒童文學學刊》,期10,2003年11月,頁97-126。
20.陳芳明,〈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2002,頁135-155。
21.鄧嗣禹,〈「勸世良言」與太平天國革命之關係論中英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99-124。
22.蘇振明,〈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期91,1998年4月,頁1-10。
23.戴寶村,〈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國家認同論文集》,台北:稻鄉,2001,頁123-144。
六、報紙
1.羊憶玫,〈劉建志敏銳的眼善感的心—畫出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中華日報》,1994年5月29日,兒童專刊。
七、網站資源
1.中國期刊科技導報:http://cnki50.csis.com.tw/kns50/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8
2.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http://www.tienwei.com.tw
3.英國政府網站:http://www.royal.gov.uk/output/Page5017.asp
4.《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網址:http://dict.concised.moe.edu.tw
5.國立台東大學:http://www.nttu.edu.tw/
6.博客來網路書店之牛頓出版社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ub_book.php?pubid=new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