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雅芬 |
---|---|
論文名稱: |
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育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4 |
中文關鍵詞: | 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工作歷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42 下載:8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探討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主要針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進行的工作內容、遭遇的困難、因應的方式和工作歷程中的感受與期待。研究者透過訪談、觀察、省思和文件蒐集的方式,整理與分析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從尚未進入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領域,到目前對於擔任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後期待的過程。根據研究目的以「進入的契機」、「轉戰新工作」、「工作如此沉重」、「調整與轉念」和「期待巡迴之路」五部份來說明。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的工作心理歷程包含未知的壓力、邊學邊做的探索、困難與窘境、因應與調整和平衡與期待五個階段。
二、研究者歸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的工作內容,可以分為服務特殊幼兒、與普通班教師合作、與家長溝通指導和完成資源中心的行政工作四部份。工作項目包含協調特殊幼兒的時間、入班觀察特殊幼兒、提供教學和輔導、進行鑑定與評估的工作、與普通班教師合作擬定IEP、諮詢和討論、轉銜工作、與家長溝通和指導、參與相關的會議和研習活動、文書工作記錄和鑑定與評估。
三、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中遭遇的困難,可分為針對獨特工作處境的壓力,包含交通、時間、文書工作、沒有歸屬感、隨時解決問題和成效有限的困難;人際合作困境中,與普通班教師、特殊幼兒、家長、助理員、治療師和輔導教授等都有互動的壓力。
四、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面對工作中的困境,會尋他人的幫忙、採取許多實際的行動策略、運用心理和情緒的調整和理性的思考方式來因應。
五、對於未來工作的期待,服務的特殊幼兒減少、擁有更彈性的時間、普通班教師協同教學、多提供和協助特殊幼兒學習的機會、家長多陪伴和協助特殊幼兒學習、助理員能夠具備特教專業知能、行政人員多關心、輔導諮商能力和技巧的增進、製作教材和轉任其他教師工作的服務經驗。
在探討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研究中,研究者思考平時身為特殊幼兒的教師忽略的部份,也透過研究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找到自己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行政單位、師資培育單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普通班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相關的研究建議。
關鍵字: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歷程
一、 中文部分:
王文科主編(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心理。
王天苗、王雅瑜、黃俊榮、曲俊芳(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教育部特殊工作小組。
王天苗(2001)。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
王天苗(1997)。發展遲緩幼兒融合式幼教模式之建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題計畫。編號:NSC87-2413-H-003-009。
王亦榮(1997)。台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畫巡迴輔導問題及其因應之研究-視障巡迴輔導員的觀點。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5,97-124。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弘智。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臺北市:心理。
王振德(1989)。特殊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南宏。
王瓊婉(2007)。臺北縣幼稚園教師之融合教育支援服務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任宜菁(2003)花蓮縣特殊教育不分類巡迴輔導班實施現況概述。花蓮師院特教通訊,29,5-8。
江淑慧、宋金滿(2004)。學前聽隌巡迴輔導實施現況。聽障教育,3,5-6。
汪美濃譯(1976)。盲童的巡迴教學輔導。臺南市:臺灣省盲生就讀國校計畫師資訓練班。
呂琳(2007)。學前訥輸教育巡迴輔導教師融合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台北市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幼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如鵬(1999)。身心障礙學生在家教育巡迴輔導班的實施-以台中縣為例。特殊教育季刊,70,26-31。
李思儀(2002)。聽障生巡迴輔導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解壓之道。特教園丁,17(3),13-16。
李新民、周俊良、許籃億(2005)。學前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因應策略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1,79-102。
李麗娟(2004)。台灣與英國融合教育支援服務系統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何東墀(2001)。融合教育理念的流念與困境。特教園丁,16(4),8-13。
何東墀(1989)。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1-67。
何華國(200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金門縣教育局(2004)。金門縣視、聽障學生暨發展遲緩幼童巡迴輔導實施計畫。
金祈君(2005)。花蓮縣國小融合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巡迴輔導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吳季芳(2008)。巡迴教師之工作調適與支援需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身心障礙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2。
吳俊容、傅秀媚(2001)。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師院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9103,27-48。
吳淑美(2004)。融合教育教學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
吳淑美(1998)。學前融合班教育教學理念篇。臺北:心理。
花蓮縣教育局(2002)花蓮縣國民中小學(含學前)身心障礙特殊教育班級設班作業要點。
林文田(2008)。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的態度及其角色知覺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坤燦(2001)。資源教室經營-理論與實務。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中心。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臺北師院學報,9,803-832。
林鈺涵(2004)。宜蘭地區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中發展遲緩幼兒的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寶山、林水源(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邱上真(1999)。融合教育問與答。中華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迎千禧談特教」。台北:中華特殊教育學會。
邱曦萱(2007)。學前教師教學之心路歷程-以融合班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永崇(2000)。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3,75-100。
胡雪玲(2007)。認識學前巡迴輔導服務。載於民國96年1月14日國語日報第13版。
屏東縣教育局(2004)。屏東縣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實施要點。
洪儷瑜、林素貞(2001)。特殊教育品質的提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 309-318。
紐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台北:心理。
桃園縣教育局(2003)。桃園縣學前暨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巡迴教育實施計畫。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雄縣教育局(2007)。高雄縣九十六年度學前融合教育巡迴輔導方案實施計畫。
徐享良(2000)。緒論。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心理。
涂淑真(2008)。屏東縣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之實施。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徐蔚君(2007)。床邊巡迴輔導教師之角色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九十八學年度特殊教育統計。
商辛(譯)(2006)梅岡城的故事。臺北市:遠流。
許天威(1996)。加拿大的融合教育運動。加拿大研究, 1, 101-128.
曹玲玲(1998)。特教教師在早期療育中扮演的角色。特殊教育季刊,66,1-3。
曹純瓊 (2001)。學前融合教育。台北:啟英。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慧儒(2006)。國小身心障礙類初任特教教師導入方案內涵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莊慶文(2001)。台南縣國民中小學視覺障礙混合教育計畫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小芬(2006)。「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57-83。
張弘昌(2002)。啟明巡迴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解壓之道。特教園丁,17(3),11-12。
張秀卿(2005)。新制師資培育法公佈前學前特教師資培育制度、課程及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翠娥、劉蔚萍、黃麗蓉(2005)。專業人員巡迴輔導介入收托發展遲緩兒童托育機構實施呈現探討~以高雄市為例。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期刊,8,33-54。
傅思維(2006)。幼稚園普通班老師與IEP的交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秀媚(2001)。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研究。中師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9001,141-156。
黃志雄(2006)。特教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合作與協同教學。特教論壇,1,34-43。
黃世鈺(2002)。學前融合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主譯(2003)。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
黃秋霞(2002)。特教教師工作壓力套牢與解套之道。特教園丁,17(3),43-48。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市:漢文。
黃惠萍(2008)。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班服務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瑞珍(1990)。聽障巡迴輔導教師的角色與任務。特教園丁,6,21-23。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黃嘉紋(2008)。臺北市幼稚園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教育中角色職責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雲林縣教育局(2004)。雲林縣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暫行實施計畫。
程貴聯(2007)。南投縣巡迴資源班教師工作經驗分享。特教園丁,22(3),19-24。
曾恆靜(2008)。學前巡迴輔導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媖楟、劉明松(2006)。學前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實施現況與未來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台東特教,23,12-1。
鄒啟蓉(1998)。臺北市啟智幼兒班回歸主流實施現況與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51-169。
楊智雯(2000)。學齡前融合式教育理念分析探討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中市教育局(2006)。臺中市身心障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要點。
臺中縣教育局(2004)。臺中縣特殊教育巡迴輔導資源班實施計畫。
臺北市文山特殊教育學校(2004)。特殊幼兒學前巡迴輔導工作手冊。台北市南區特教資源中心。
臺北市教育局(2008)。臺北市身心障礙教育工作手冊。
臺北縣教育局(2008)。臺北縣特殊教育幼兒巡迴輔導服務實施計畫。。
廖又儀(2007)。幼教師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困難與因應策略。教師之友,48(2),52-59。
廖永堃、蔣明珊、何雅玲、胡軒瑜、黃子容(2006)。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辦理成效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123-152。
廖永堃、魏兆廷(2004)。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經營現況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6,65-88。
廖鳳瑞譯(1993)。專業的幼教老師。臺北市:信誼。
嘉義縣教育局(2004)。嘉義縣學前暨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巡迴輔導要點。
劉秀美(2005)。特殊教育的在家教育實務探討。國立通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春榮(1997)。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承諾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2,85-95。
劉蔚萍、王銀絲、徐淑珍、卓政翰、紀岑嬌(2003)。學前融合教育專業團隊巡迴輔導:以高縣旗山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輔導模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307-336。
劉明松、曾媖楟(2006)。學前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實施現況與未來之探討~以臺中縣為例。台東特教,23,12-1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月麗(1999)。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配合。特教新之通訊,6(1),1-4。
鄭靜瑩、趙敏泓(民93)。從視障學生的安置談融合教育的施行-以視障巡迴輔導為例。特教園丁,19(4),23-28。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調查結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興傑(1995)。身心障礙學生接受「在家自行教育」之現況與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63-87。
賴怡君(2006)。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現況、期待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 。
蔡昆瀛(2005)。臺北市托育機構特殊需求幼兒巡迴輔導實施成效及需求調查評估。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蔡昆瀛(2000)。談學校融合教育之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國教新知 47,12-7。
蔡瑞美(2000)。回歸主流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的實施現況。特殊教育季刊,75,1-6。
謝佳銘(2006)。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淑珍(2001)。發展遲緩幼兒溝通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簡明建、邱金滿(2000)。教育安置。載於林寶貴等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與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
鍾素香(2000)。美國對「最少限制環境」理念的發展與實踐。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1),143-153。
鍾莉娟(2003)。花蓮縣學前特教(巡迴)教師支持團體-第一年之經驗分享。花蓮師院特教通訊,30,4-7。
羅美珠(2009)。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工作之困境與因應。雲嘉特教,9,71-77。
羅燕琴(2003)。花蓮縣特殊教育之現況與發展。花蓮師院特教通訊,29,1-4。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蘇淑茹(2007)。班級教師和特教班教師合作的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雪玉(2000)。學前融合式教育模式之探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
蘇雪玉(1995)。障礙幼兒混合就讀之學校適應、學校環境及教師因應策略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蘇燕華、王天苗(2003)。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39-62。
蘇燕華(1999)。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燕琴(2003)。花蓮縣特殊教育之現況發展。特教通訊,29,2。
鐘梅菁(2002)。學前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以融合班教師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5,429-452。
鐘梅菁(1999)。學前融合教育之實施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381-395。
二、英文部分
Correa-Torres, S. M., & Howell, J. J. (2004).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itinerant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fiel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8(7), 420-433.
Daly, C., & Edwards, A. (2001). The road more traveled: A narrative look a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itinerant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ists in Queensland state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ew Zealand, 34(1), 65-74.
Faith, H. S. (2001). The itinerant teacher hits the road.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4(1), 60-66.
Harris, K.C.,& Klein, Md. (2002).Itinerant Consultatio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nsultion.13(3),237-247.
Hyde, M., & Power, D. (2004). Th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of itinerant teachers of th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in Australia. The Volta Review, 104(2), 51-67.
Kluwin, T. N., Morris, C. S., & Clifford, J. (2004). A rapid ethnography of itinerant teachers of the deaf.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9(1), 62-72.
Luckner, J. L., & Miller, K. J. (1993). On the road again: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tinerant teaching. Perspective in Education and Deafness, 11(4), 16-18.
Lckner, J.L., & Howell, J(2002). Suggestion for preparing itinerant teache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7(3), 54-61.
Olmstead, J. E. (1991). Itinerant teaching-tricks of the teachers of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Olmstead, J. E. (1995). Itinerant personnel: Asurvey of caseload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89(6), 546-548.
Power, D., & Hyde, M. (2002).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nt of participation of deaf and hard-of -hearing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7(4), 302-311.
Richardson-Gibbs, A. M. (2004).Itinerant Consult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ersonal Reflections From a Practition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5(2), 177-181.
Reed, S. (2003).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itinerant teachers of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children concerning literacy development.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8(4), 333-343.
Sadler, F. H. (2003). The ltinerant specual education teacher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5(3), 8-15.
Scott, B. J., Vitale, M. R., & Masten, W.G. (1998). Implementing i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9(2), 106-119.
Semmel, M. I., Abernathy, T. V., Butera, G. & Lesar, S. (1991).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he 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 Exceptional Children, 58, 9-24.
Strumwasser, K. P. (1998). The itinerant model for educating Visu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her perceptions of role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competenc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Swenson, A. M. (1995). Itinerant teaching: An insider’s view. Review,27(3),113-116。
Trump, G. C., & Hange, J. E. (1996).Teacher perceptions of and strategies for inclusion: A regional summary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 findings (ED 397574).
Wischnowski, M. W., Saimon, S. J., & Eaton,k.(2004).Evaluating co-teaching as a means for successful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a rural district.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erly,64(2),181-195.
Wood, M. (1998).Whose job is it anyway?Education roles in inclusion. Exceptional Children,64(2),181-195.
Yanrger, C. C. & Luckner, J.L.(1999). Itinerant Teaching : The inside story.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4, 30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