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智凱 Vincent Chung |
---|---|
論文名稱: |
反陳腐性:【康熙來了】的類型、明星史與觀視身分 Against banality: The genre, history of stars and spectatorship of KangXi Lai Le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3 |
中文關鍵詞: | 類型 、觀視身分 、小S 、綜藝節目 、假仙 、笑聲 |
英文關鍵詞: | genre, spectatorship, Dee Hsu, variety show, camp, laught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2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類型這項概念應解讀成是一個爭取詮釋權的過程,透過將【康熙來了】(2004-, 中天綜合台)安置在綜藝節目、談話性節目、綜藝談話性節目的系譜來觀看,論述在一個類型定義彼此相互混淆,卻又亟需釐清的過程裡流動。而該節目的興起歷史被小S與蔡康永這兩位台灣社會備受爭議的公眾人物/明星的明星史給脈絡化。
由於「亦莊亦諧」這項論述是「綜藝節目」這項類型與其他次類型之間所難以拿捏的文本特質,【康熙來了】說明類型無法將之獨立進行闡述,整體演藝圈/文化工業在「綜藝節目」所遭受的道德撻伐,也一同說明了該類型的產製在「搞笑」與「知性」的難以兼具。而這種希望創造雙贏局面的慾望是受到了道德的迫使。圍繞該節目的感覺結構同時以深度模式將「年輕世代」此一【康熙來了】幻想的觀視身分範疇建構成媒體批評中的陳腐客體,低估小S與蔡康永在笑聲中隱藏的反諷、諧擬、假仙等政治姿態。
The unsteadiness of genre should be conceptualized as a discursive process which involves the negotiation of interpretation power. By geneogically situating KangXi Lai Le (2004-, CtiTV) among the genres of varity show, talk show and variety-talk show to watch, the discourse circulates in a confusing and indistinctive process of genre’s definition. The history of star of Dee Hsu and Kevin Tsai, the two debatable celebrities/public figures in the Taiwan, contextualize the emergence of this programme.
Since the genre of variety show and other sub-genres are inaccessibl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lding the seriousness and facetiousness simutaneously’, the moral reproaches against the production of ‘variety show’ in showbiz/culture industry have epitomized this unreachablen claim. Morality gives the pressure on the embrace of fun and gravity. By exerting the ‘depth mode’,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that surrounds this programme construcs their imagined spectatorships, the young people, as a banal ‘object’ in the media criticism. It underestimates the politics and positions of irony, mimic and camp which are implicit in the laughters of Dee Hsu and Kevin Tsai.
SOS(1997)。《SOS超猛青春》。台北:皇冠。
SOS(1998)。《SOS東京拼裝大地圖》。台北:平裝本。
Mai, E.(2010)。〈小S徐熙娣:惡女良妻〉,《ELLE她雜誌》,No. 222。
mytube(2008)〈談話性綜藝節目〉。上網日期:2012年7月6日。取自http://blog.yam.com/mytube/article/16531080
〈〈玉玲瓏〉發燒,復古風狂掃,〈超級星期天〉直墜谷底〉(2001.06.03)。《獨家報導周刊》。
〈日本綜藝清倉 台灣綜藝接手〉(2001.03.18)。《獨家報導周刊》。
〈名嘴氾濫只是媒體慘況的前奏〉(2012.07.17),《立報》。
〈電視金鐘獎入圍名單〉(2000.09.04)。《台灣日報》,15版。
〈Makiyo事件 暴露電視圈惡習〉(2012.02.12),《中國時報》,A17版。
【康熙來了】節目製作小組(2005)。《康熙來了》,台北:平裝本。
小S(2009)。《心機母女》。台北:平裝本
王雨晴(2006.12.19)。〈綜藝節目競爭激烈 主持人各擅勝場〉,《中國時報》,D3版。
王雨晴(2008.06.11)。〈《大賤諜》打敗《大小愛吃》 《B咖》小甜甜 放話為小S復仇〉,《中國時報》,D1版。
王雨晴(2008.06.16)。〈王偉忠:康永小S「不像樣」 才子vs.無厘頭美眉 反讓節目更好玩〉,《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08.06.16)。〈王偉忠:康永小S「不像樣」 才子vs.無厘頭美眉 反讓節目更好玩〉,《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08.06.16)。〈綠葉陳漢典 最愛挨小S罵 為節目扮李小龍 反被星爺當怪人〉,《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08.07.21)。〈「B段班」搶攻綜藝 A咖賀詞比酸〉,《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08.11.13)。〈小S請辭《星光》 蔡康永同進退 建議找吳宗憲阿雅 沈春華幫忙代班〉,《中國時報》,D4版。
王雨晴(2009.03.11)。〈《康熙》禁挖「不能說的祕密」 姓名寫本子 影射某藝人 詹仁雄下令停錄〉,《中國時報》,D4版。
王雨晴(2009.07.02)。〈草蜢金曲秀 被陳珊妮冷表情嚇到 藍正龍陳喬恩臭臉 小S猛虧〉,《中國時報》,D2版。
王雨晴(2009.09.12)。〈有志一同 蔡康永挑戰傳統 不想訪問大人物 看飆未來有共鳴 主持不怕被說八卦〉,《中國時報》,D3版。
王雨晴(2009.11.25)。〈10點綜藝No.1 巫啟賢把妹 撇小S選王若琳 《康熙》大勝《誰當家》 收視多一百萬人次〉,《中國時報》,D2版。
王雨晴(2011.01.22)。〈小S破台語像韓文 金主就愛這調調 開年添廣告 吸金約2千萬〉,《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11.01.22)。〈小S破台語像韓文 金主就愛這調調 開年添廣告 吸金約2千萬〉,《中國時報》,D6版。
王雨晴(2012.05.30)。〈小S返《康熙》收視有線綜藝No.1 微博粉絲破2000萬 華人明星第2名〉,《中國時報》,D5版。
王偉忠、吳承樺(製作人)(2005年9月27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製作人)(2007年1月12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製作人)(2009年4月29日)。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製作人)(2011年8月9日)。大學生了沒。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孫樂欣(製作人)(2008年7月16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陳彥銘(製作人)(2011年8月31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劉德蕙(製作人)(2004年1月15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偉忠、詹仁雄、劉德蕙(製作人)(2004年5月3日)。康熙來了。台北: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王筱瑞(2000.07.13)。〈姊妹花 向姐妹淘叫陣〉,《聯合晚報》,10版。
王曉晴(2009)。〈只要不搞砸人生,什麼我都能接受 順勢改變 徐熙娣〉,《Cheers雜誌》,No. 100。
卡維波(2001.08.13)。〈後院偷拍 戳破偽善面目〉,《中國時報》,15版。
卡維波(2004)。〈公共電視與公關電視〉,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頁213-226。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市:巨流。(原書Best, S. &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朱梅芳(2002.05.11)。〈另類ASOS,百戰百勝衣點靈;每周送衣給觀眾,口直心快成特色,主持娛樂百分百,收視率所向無敵 〉,《中時晚報》,星話麻辣燙。
朱梅芳(2004.12.30)。〈OL 最哈「韓」劇青少年喜歡「康熙」和兩代〉,《中國時報》,D2版。
朱梅芳(2005.11.13)。〈綜藝、歌唱音樂節目 清音樂無敵手 康熙搭配完美討喜〉,《中國時報》,D2版。
朱梅芳(2006.12.21)。〈「國光幫」惹麻煩 「大哥大」1票險勝 「乃城」默契佳 「康熙」表現不如過往〉,《中國時報》,D6版。
朱梅芳(2010.10.12)。〈狄鶯:娶曾雅蘭 最沒福氣 批她靠講侯昌明壞話出名〉,《中國時報》,D1版。
朱錦華(2011.09.26)。〈你Hold得住嗎?〉,《聯合報》,R16版。
何春蕤(1995)。〈秦晴、陳文茜、黎明柔──聲音表演的性別政治〉,黎明柔(著),《非常話題˙我爸跳起來》,頁2-5。台北:商周文化。
何春蕤(2004)。〈綜藝節目是性剝削嗎?──反對媒體分級制度〉,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頁227-233。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軒憶(2003.11.01)。〈金鐘亂「獎」!拿榴槤比九層塔〉,《聯合報》,D4版。
吳永佳(2010)。〈你怎麼說話,決定你是誰〉,《Cheers雜誌》,No. 118。
吳素柔(2000.10.11)。〈陶晶瑩主持記者會一把罩 問的問題比記者勁爆〉,《中央通訊社》。
吳素柔(2000.10.25)。〈影劇圈多事之秋 演藝風氣有待各界向上提升〉,《中央通訊社》。
吳素柔(2003.09.24)。〈電視金鐘獎公佈入圍名單〉,《中央通訊社》。
吳翠珍(1999)。〈兒童牛肉場〉,《廣電人》,no. 51。
吳禮強(2012.02.08)。〈以前看會不會 現在拚敢不敢 通告藝人浮濫 成娛樂圈亂源〉,《中國時報》,A3版。
呂盈潔(2012.02.10)。〈Ma鬧事波及蔡康永 陶子緩頰兩碼事〉,《聯合報》,C2版。
宋小海、李應平(2007.06.05)。〈龍應台vs.林懷民 台灣的文化力在哪裡?〉,《中國時報》,E7版。
宋志民、洪秀瑛(2009.03.13)。〈「康熙」未爆彈 批踢踢按圖索驥 Makiyo爆料不指名 網友大解碼 楊丞琳放冷箭?稱不回應天馬行空的想像〉,《中國時報》,D2版。
宋志民、洪秀瑛(2009.03.13)。〈「康熙」未爆彈 批踢踢按圖索驥 Makiyo爆料不指名 網友大解碼 楊丞琳放冷箭?稱不回應天馬行空的想像〉,《中國時報》,D2版。
李天保(2000.10.07)。〈金鐘獎綜藝戲劇新聞熱門獎項 得獎者實至名歸〉,《中央通訊社》。
李天保(2001.09.29)。〈電視金鐘重要獎項獲獎者評審認實至名歸〉,《中央通訊社》。
李天鐸譯(1993)。〈類型研究與電視〉,R. C. Allen(編),《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頁131-153。台北市:遠流。(原文Feuer, J. (1987). Genre study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pp. 113-133). London: Methuen.)
李安君(2004.03.24)。〈網友都說:小S真性感 她改走豔星路線 再跳「徐老師」? 她會害羞〉,《中國時報》,D6版。
李安君(2004.04.11)。〈大小S 大膽 媽媽捏冷汗 她們挺藍 媽媽找保鑣 她們批布袋戲 王偉忠猛哈腰〉,《中時晚報》,6版。
李安君(2005.07.09)。〈「國光幫幫忙」紅翻天 廣告、戲劇都上門 庹宗康、屈中恆、孫鵬 脫光光撈錢〉,《中國時報》,D2版。
李性蓁(2006.01.06)。〈電力蔡康永〉,《中國時報》,E7版。
汪宜儒(2006.12.07)。〈上「康熙來了」難招架辛辣話題 ELVA怕卸妝 更勝聊情傷〉,《中國時報》,D8版。
沈國屏(1997)。〈張菲:我是非常有文化的人 大家應該視我為國寶〉,《新新聞》,No. 518, 519(合刊)。
周嘉瑩(2008.07.10)。〈金城武太帥 林志玲看呆心動〉,《聯合報》,D2版。
林玉梅(2007)。《台灣同性戀商品化現象初探—以《兩代電力公司》及《麻辣天后宮》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宇玲(2002)。《電視綜藝節目的性別反串文化》。台北:華之鳳科技 。
林安寧(1995.07.22)。〈非常話題 非常聳動 節目中她問:你會捉姦嗎?〉,《中國時報》,21版。
林妤函(2011)。《女性當家?─談話性節目《今晚誰當家》中的大老婆意識與當代儒家式的「家庭」展演》,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延瑜(2007)。《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台上顛鸞倒鳳的成因》,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9)。〈惡質綜藝節目把台灣變成虐待狂與被虐待狂國度〉,《廣電人》,No. 49。
林南谷(1999)。〈日本節目擄獲民眾芳心〉,《廣電人》,No. 51。
林淑燕(2004.12.22)。〈逆向思考 帶來無限想像空間〉,《工商時報》,31版。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林瑞益(2000.09.26)。〈金鐘獎系列─綜藝節目獎口味多元化評審取捨難〉,《台灣日報》,15版。
林瑞益(2002.08.27)。〈91年電視金鐘獎入圍名單〉。《台灣日報》,23版。
邱家宜(2000)。〈當吳宗憲現象變成新新聞現象〉,《目擊者》,Vol. 19。
邱莉玲(2004.08.20)。〈消費族群顯像 當迷世代的笨化與衝突(上) 青少年酷文化報告以及廣告行銷上的運用〉,《工商時報》,31版。
柯裕棻(2003)。《青春無法歸類》。台北市:大塊文化。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 107-138。
洪秀瑛(2005.06.03)。〈那裡買衣?幾點起床?早餐吃什麼… 不談政治 話家常〉,《中國時報》,02版。
紀璋(2011.07.04)。〈秀場三十年看盡人間滄桑〉,《蘋果日報》,A15版。
胡乃文(2012.03.07)。〈談話節目蓬勃 影響層面廣〉,《喀報》。
胡乃文(2012.03.16)。〈談話性節目 本質在哪裡〉,《喀報》。
胡婉玲(製作人)(2009年8月30日)。台灣演義。台北:民視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孫榮光(2009)。《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的客家再現:以《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大小愛吃》、《冰火五重天》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研究計畫)。
徐紀琤(1988.06.01)。〈黃子佼、陶晶瑩、卜學亮全靠她一手拉拔 張小燕淨說忠言為徒護短 樂當老母雞〉,《中國時報》,28版。
徐紀琤(1999.12.28)。〈電視綜藝 四分天下:張菲重整旗鼓、吳宗憲穩住江山 就看明年〉,《中國時報》,26版。
徐紀琤(2001.01.18)。〈祖武配阿雅 SOS搭哈林:老葉配嫩枝 綜藝主持新鮮事〉,《中國時報》,26版。
徐紀琤(2001.02.25)。〈何處是藝人的家〉,《中國時報》,26版。
徐紀琤(2001.08.29)。〈是找人還是愚人?綜藝節目一窩蜂 誰把觀眾當豬頭〉,《中國時報》,28版。
徐熙娣(2002)。《小S牙套日記》。台北:平裝本。
徐熙娣(2002a)。《徐老師一分鐘瘦身操》。台北:巧伯特。
徐熙娣(2006)。《小S之懷孕日記》。台北:時周。
柴智屏(2000)。〈綜藝節目的創意與製作〉,《廣電人》,No. 62。
祝志傑(製作人)(1998年3月16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祝志傑(製作人)(2001年1月10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祝志傑(製作人)(2001年2月7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祝志傑(製作人)(2004年1月2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祝志傑(製作人)(2006年9月15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祝志傑(製作人)(2006年9月16日)。娛樂百分百。台北: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袁蕾、張健(2005.07.21)。〈真情下台 搞怪當道 電視媒體:娛樂到“底”?〉,《南方周末》。
馬婷(2012.10.26)。〈台灣綜藝圈“三王一后”時代終結 便宜好用的新人逐漸上位〉,《信息時報》,C3版。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小虹(2006)。〈我們都似台灣人〉,《中外文學》,35(6): 85-134。
張文輝(2004.09.16)。〈中天爆烏龍 金鐘獎 ”康熙”不來了〉,《聯合報》,D1版。
張守一(1999.05.07)。〈王偉忠組幫派當老大﹖: 綜藝界「家族」愈來愈多 排擠現象浮出檯面〉,《中國時報》,26版。
張孝勍(1999.04.18)。〈小燕家族〉,《中時晚報》。
張孝勍(1999.07.12)。〈藝人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晚時報》。
張芳榮(2002.05.24)。〈陶晶瑩 性愛告白:交男友最在意那話兒長短 鼓勵婚前先試試 Size合不合〉,《獨家報導周刊》。
張芳榮(2003.02.07)。〈大哥大出招 張菲周日開新節目封殺張小燕〉,《獨家報導周刊》,二月號。
張夢瑞(2004)。〈錦歌繁弦夢一場──「秀場文化」話滄桑〉,《光華雜誌》,Vol. 29, No. 2,本土文化專欄。
曹秀雲(2004.08.20)。〈怪ㄎㄚ 一肚子「大便」 八歲至廿歲當迷兒 看似笨又不笨 懶散卻認真〉,《中國時報》,A7版。
曹姮(2012)。〈守倫理知分寸 日本名嘴不亂講〉,《全球中央雜誌》,no. 45。
曹衛東等譯(2001)。《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原書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homas Burger in association with Frederick Lawrence, Trans.]. Cambridge: the MIT P.)
梁岱琦(1994.8.1)。〈不當'花瓶' 想當'水桶' 徐氏姊妹 展露作詞才華〉,《聯合晚報》,9版。
粘嫦鈺等人(2000.09.04)。〈今年評審有共識:不要蛋白質〉,《聯合報》,D2版。
許若薇(1996.10.04)。〈歌壇新世代青春偶像SOS徐氏姊妹,確定月底將主持中視新綜〉,《中時晚報》。
郭力昕(2004.06.19)。〈敢於相信台灣、想像未來〉,《中國時報》,A4版。
陳世昌(2003.12.17)。〈小S配蔡康永 全家都說讚!〉,《中國時報》,D2版。
陳世昌(2004.04.08)。〈康康評比綜藝天王 張菲是高等貨 吳宗憲最搞笑〉,《中國時報》,D8版。
陳世昌(2004.04.27)。〈蔡康永撐腰 花瓶小S直說好賺〉,《中國時報》,D1版。
陳世昌(2005.01.29)。〈康熙今年肯定不會跳槽〉,《中國時報》,D6版。
陳世昌(2005.03.24)。〈中天付千萬酬勞 續訂小S一年〉,《中國時報》,D2版。
陳世昌(2006.09.01)。〈小S含淚告別「娛百」〉,《中國時報》,D2版。
陳世昌(2006.10.12)。〈康熙卸妝比賽 女藝人真敢! 周采詩「素顏」 嚇壞小S 小禎熊貓眼 想放棄通告費走人〉,《中國時報》,D1版。
陳世昌(2006.10.28)。〈入圍金鐘獎主持人 小S、蔡康永一吐怨氣 得獎充滿期待 等著和林志玲競豔〉,《中國時報》,D2版。
陳世昌、王雨晴(2006.06.01)。〈各台一姊 皆具「后」望 誰是張小燕接班人?答案是…〉,《中國時報》,D4版。
陳世昌、黃尚智(2004.11.26)。〈綜藝二王一后初聚首 名嘴加入 都是強對手〉,《中國時報》,D4版。
陳光興(2001)。《消失的國界?全球化,民族國家與文化形式--全球化與消費社會的形成:南韓與台灣的比較研究(2/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2-H-007-009-K9)。新竹: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陳孝凡(2000.08.20)。〈專家學者體檢電視綜藝節目 胡淑雯:充斥性別歧視 林照真:消費者是共犯結構〉,《中國時報》,26版。
陳怡潔(2010)。《台灣綜藝節目的性別呈現與媒體規範--以康熙來了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旻宏(2005)。〈台灣綜藝談話性節目之娛樂探討~以「康熙來了」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No. 49。
陳芳旒(n.d.)。〈帶出台灣談話節目新趨勢〉。取自《經理人月刊》,網址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813
陳映如(2000.09.04)。〈有線電視台出頭公視包辦近三分之一入圍獎項吳宗憲上榜惹爭議〉,《台灣日報》,15版。
陳盈紡(2001.08.20)。〈九十年電視金鐘獎入圍名單〉,《台灣日報》,21版。
陳德愉(1997)。〈上電視公開隱私成新流行 綜藝節目又出現抄襲風〉,《新新聞》,No. 520。
陳薇后(2003.01.05)。〈葷素不忌「雜食性」媒體人──蔡康永〉,《經濟日報》,23版。
陳麗芬(執行製作人)(2005年4月6日)。真情指數。台北: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彭舜、楊韶剛譯(2000)。《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臺北市:知書房。(原書Freud, S. [1905]. 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ssten.)
曾珮玟(2003.09.25)。〈綜藝大哥大痛批金鐘 吳宗憲責評審忘了小市民 張菲指綜藝與談話性節目亂混一通〉,《台灣日報》,23版。
曾偉禎等譯(1997)。《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台北市:遠流。(原書Kaplan, E. A. (1983). Women anf films: Both sides of camera. New York: Routledge.)
黃宗慧(2001)。〈性、笑話、潛意識:從精神分析的觀點看淫穢笑話的愉悅/踰越性〉,《中外文學》,30(3): 205-232。
黃宗慧(2004.09.06)。〈惡搞文化來了?〉,《中國時報》,A15版。
黃宗慧(2007)。〈愛美有理、奢華無罪?從台灣社會的皮草時尚風談自戀、誘惑與享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5: 67-116。
黃尚智(2005.10.13)。〈獎項分不清 綜藝人也苦 〉,《中國日報》,A5版。
黃尚智(2005.11.14)。〈金鐘爆爭議 張菲轟評審、蔡康永 不滿大哥大被批老掉牙、指蔡未出席 欠缺競賽精神〉,《中國時報》,D6版。
黃尚智(2006.01.21)。〈預測2006最ㄏㄤ綜藝 4製作人鐵口直斷〉,《中國時報》,D7版。
黃尚智、陳世昌(2005.11.13)。〈康熙中了!小S喜極而泣 菲哥難破魔咒 當場翻白眼〉,《中國時報》,D2版。
黃威融(1997)。〈小心!電視遙控器上的每個按鈕都在引爆商戰〉,《新新聞》,No. 520。
黃葳威(2009)。《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性別議題表現案例分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8年度委託研究報告,GRB之系統編號:PG9808-0194)。
楊芳枝(2004)。〈美麗壞女人:流行女性主義的歷史建構政治〉,謝臥龍(編),《知識型構中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頁455-485。台北市:唐山。
楊長鎮(2005.08.21)。〈從Negro到土台客〉,《中國時報》,A15版。
楊瑪利(2002)。〈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天下雜誌》,No. 251。
萬年生(2012)。〈你仍有夢想,卻害怕去實現? 主持天后小S:永遠要有16歲不顧一切的勇氣〉,《商業週刊》,No. 1273, April。
葉君遠(2003.10.01)。〈菲哥批金鐘評審:從上而下的傲慢〉,《聯合報》,D2版。
葉君遠(2003.11.02)。〈格局太小 小心被邊緣化〉,《聯合報》,D2版。
葉君遠(2005.05.31)。〈小S抱球步紅毯?訂婚、結婚下月完成 懷孕沒?她說是今年最大目標〉,《聯合報》,D1版。
葉君遠(2007.03.22)。〈製作現瓶頸 「女狼俱樂部」收攤 戈偉如、苗可麗驚訝:怎會這樣?〉,《中國時報》,D6版。
葉君遠(2007.04.19)。〈網路爆紅揚名大陸 「康熙」立足台灣 對岸大獎送上門〉,《中國時報》,D2版。
葉君遠(2008.03.23)。〈宣傳期的藝人通告費低,一次1350元〉,D6版。
葉君遠(2008.07.20)。〈任人蹂躪惦惦賺 王彩樺 月跑50通告 吞蟲扮醜 年撈700萬〉,D6版。
葉君遠(2008.07.22)。〈她說的與事實有出入 張菲願與羅霈穎對質十年仇 點頭當通告藝人 喊價8~12萬〉,D3版。
葉君遠(2008.08.04)。〈吳宗憲跑通告賺外快 6萬元起跳〉,D1版。
葉君遠(2009.06.04)。〈小S撲上趙又廷 趙樹海說教滅慾火〉,《中國時報》,D5版。
葉君遠(2011.04.27)。〈被選為最不想看的藝人馬國賢當場變臉〉,《聯合報》,C3版。
葉君遠(2012.03.03)。〈談話節目避談喝酒、夜店 民怨沸騰「麻辣天后宮」、「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 沒節目敢再觸碰荒唐醉事〉,《聯合報》,C2版。
葉君遠(2012.03.05)。〈岳母嫌醜又摳門 黃國倫沒面子〉,《聯合報》,C2版。
葉雅竹(2010)。〈30代:幸福二次方──小S徐熙娣〉,《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No. 73。
廖蒼松(1997)。〈綜藝節目類研討記錄(金鐘獎薪傳研討會特別企劃)〉,《廣電人》,No. 30。
管中祥(2002.05.23)。〈「馬妞報報」精神長存〉,《立報》。
管中祥(2004.04.08)。〈誰需要金鐘獎〉,《台灣立報》,2版。
管中祥(2005.05.14)。〈祖師爺光彩謝幕,綜藝節目能否好走?〉,《媒體小舖電子報》。取自http://enews.url.com.tw/enews/33210#sec1
劉子鳳(1994.11.29)。〈徐氏姊妹 課業SOS〉,《聯合晚報》,11版。
劉復亭、溫懷智(監製)(2004年5月22日)。兩代電力公司。台北: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蔡康永(2009.07.17)。〈我還是會用「娘」字〉,《中國時報》,A24版。
蔡康永(2010)。《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台北市:如何。
蔡菁怡(2012.02.11)。〈網友轟康熙 王偉忠:沒事可愛 出事變可恨〉,《聯合報》,C2版。
鄭郁欣譯(2009)。《笑聲與嘲弄:幽默的社會批判》。台北:韋伯文化。(原書Billig, M. [2005]. Laughter and ridicule: Towards a social critique of humour. London: Sage.)
盧非易(2001)。《台灣電視節目資料庫之建構與節目類型變遷初探(2/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2-H-004-033, NSC 90-2412-H-004-004)。臺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盧智芳(2004a)。〈反著看他,就對了〉,《Cheers雜誌》,No. 42。
盧智芳(2004b)。〈蔡康永談蔡康永〉,《Cheers雜誌》,No. 42。
蕭蔓(1996)。〈序:要學壞,哪需要黎明柔!〉,黎明柔(著),《非常話題2:做愛做的事》,頁24-26。台北:商周文化。
鍾起惠(1997)。〈談話性新聞節目分析〉,《廣電人》,No. 30。
鍾智凱(2012年7月)。〈Bobee/Bo peep Bo peep?:台灣B咖藝人的文化與/或親密政治〉,「2012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中市:靜宜大學。
簡妙如(2008a)。〈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 1-60。
簡妙如(2008b)。〈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 95-124。
魏玓(2003.09.26)。〈跟吳宗憲保持距離〉,《台灣立報》,2版。
關尚仁(1999)。〈看優質綜藝 休閒有品質〉,《廣電人》,No. 51。
Alasuutari, P. (1992). ‘I’m ashamed to admit it but I have watched Dallas’: The moral hierarchy of television program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4(4), 561-582.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D. Couling, Trans.). London; New York: Methue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2)
Attallah, P. (1991). Of homes and machines: TV, technology, and fun in America, 1944-1984. Continuum, 4(2): 58-97.
Austin, J. L.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J. O. Urmson and M. Sbisà [Eds.])
Barthes, R. (1972). Mythologies. (A. Lavers, Trans.) London: Jonathan Cape.
Baudelaire, C. (1995)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Phaidon Press. (Trans. J. Mayne)
Baudrillard, J. (1988). The system of objects. In M. Poster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pp. 10-2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
Beck, U & Beck-Gernsheim, E. (2002). Individu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ed individualism and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London: Sage.
Bennett, J. (2010). Television personalities: Stardom and the small screen. London: Routledge.
Bird, S. E. (2003). The audience in everyday life: Living in a media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Britton, A. (1991). Stars and genre. In C. Gledhill (Ed.), Stardom: Indistry of desire (pp. 198-106). New York: Routledge.
Brunsdon, C. (1989). Text and audience.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 E.-M.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pp. 116-129).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Davis, S. & Mares, M.-L. (1998). Effects of talk show viewing o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3): 69-86.
deCordova, R. (1991). The emergence of the star system in America. In C. Gledhill (Ed.), Stardom: Industry of desire (pp. 17-29). New York: Routledge.
Douglas, M. (1975). Implicit meanings: Essays in Anthropology. London: Routeldge & Kegan Paul.
du Gay, P. (1997). Introduction. In P. du Gay, S. Hall, L. Janes, H. Mackay & K. Negus.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pp. 1-6). London; Thousand Oaks: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
Dyer, R. (1991). A star is bor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uthenticity . In C. Gledhill (Ed.), Stardom: Indistry of desire (pp. 132-140). New York: Routledge.
Dyer, R. (1998 [1979]). Stars. (New edn.) London: BFI.
Dyer, R. (2002 [1992]). Only entertainment. (2nd edn.) New York: Routledge.
Dyer, R. (2004 [1986]). Heavenly bodies: Film stars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Ellis, J. (2000). Seeing things: Television in the age of uncertainty. London; New York: I.B. Tauris.
Ferriss, S. & Young, M. (2008). Introduction: chick flicks and chick culture. In S. Ferriss & M. Young (Eds.), Chick flicks: Contemporary women at the movies. (pp. 1-25). New York: Routlede.
Geraghty, C. (2000) Re-examining stardom: Questions of texts, bodies and performance. In 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pp.183-201). London: Arnold; New York: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P.
Gerow, A. (2010). Kind participation: Postmodern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with Japan's telop TV. In M. Yoshimoto, E. Tsai, and J. B. Choi (Eds.), Television, Japan, and globalization (pp. 117-150). Ann Arbor, MI: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 of Michigan.
Gledhill, C. (1985). History of genre criticism. In P. Cook (Ed.), The Cinema book (pp. 252-259).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Gledhill, C. (2000). Rethinking genre. In 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pp.221-243). London: Arnold ; N. Y.: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P.
Haarman, L. (2008). ‘Performing talk’. In A. Tolson (Ed.), Television talk shows: Discourse, performance, spectacle (pp. 31-64).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all, S. (1990). 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 57-72.
Hosokawa, S. (2010). The uses of routine: NHK’s amateur singing contes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M. Yoshimoto, E. Tsai, and J.B. Choi (Eds.), Television, Japan, and globalization (pp. 51-72). Ann Arbor, MI: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 of Michigan.
Hutchby, I. (2006). Media talk: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broadcasting. Maidenhead, UK: Open UP.
Illouz, E. & John, N. (2007). ‘Oprah Winfrey and women’s autobiography: A televisual performance of the therapeutic self’. In J. Harris & E. Watson (Eds.), The Oprah phenomenon (pp. 87-99). Lexington: UP of Kentucky.
Illouz, E. (2003a). Reinventing the liberal self: Talk shows as moral discourse. In R. H. Brown (Ed.), The politics of selfhood: Bodies and identities in global capitalism (pp. 109-14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Illouz, E. (2003b). Redeeming consumption: On Lowenthal’s ‘‘The triumph of the mass idols’’. In E. Katz et al. [Eds.], 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Are there any? should there be? how about these? (pp. 90-102). Malden, MA, USA: Blackwell Publishers.
Kellner, D. (1994). Introduction: Jean Baudrillard in the fin-de-millennium. In D. Kellner (Ed.), Baudrillard: A critical reader (pp. 1-23). Oxford;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Kristeva, J. (1980).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P.
Kuhn, A. (1984). Women’s genres. Screen, 25(1): 18-29.
Langer, J. (1997). Television’s personality system. In T. O’Sullivan & Y. Jewkes (Eds.),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pp. 164–171). London; N. Y.: Arnold.
Lindgren, S. (2007). From flâneur to web surfer: Videoblogging, photo sharing and Walter Benjamin @ the Web 2.0. Transformations, 15, http://www.transformationsjournal.org/journal/issue_15/article_10.shtml
Liu, Y.-L. & Chen Y.-H. (2004). Cloning, adaptation, import and originality: Taiwan in the global television format business. In A. Moran & M. Keane (Eds.), Television across Asia: Television industries, programme formats and globalisation (pp. 54-73).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Lowenthal, L. (1961). Litera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
Marshall, P. D. (1997). 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Martin, F. & Lewis, T. (2012). Lifestyling women: Emergent femininities on Singapore and Taiwan TV. In Y. Kim (Ed.), Women and the media in Asia: The precarious self (pp. 53-76). Basingstoke : Palgrave Macmillan.
Martin, F. (2013). ‘A tangle of people messing around together’: Taiwanese variety television and the mediation of women's affective labour. Cultural Studies, 27(2): 207-224.
McKee, A. (1997). ‘The aboriginal version of Ken Done…’. banal aboriginal identities in Australia. Cultural Studies, 11(2), 191-206.
McRobbie, A. (1991). Feminism and youth culture: From ‘Jackie’ to ‘Just Seventeen’. London: Macmillan.
Mittell, J. (2004).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elevision genre theory. In R. C. Allen & A. Hill (Eds.), The television studies reader (pp.171-181).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Modleski, T. (1986). Femininity as mas(s)querade: A feminist approach to mass culture. In C. MacCabe (Ed.), High theory/low culture: Analysing popular television and film (pp. 37-52). New York: St. Martin's P.
Morris, M. (1990). Banality in cultural studies. In P. Mellencamp (Ed.), Logics of television: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pp. 14- 43). Bloomington: Indiana UP; London: BFI Books.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6-18.
Neale, S. (1990). Questions of genre. Screen, 31(1):45-66.
Neale, S. (2004). Definitions of genre. In P. Simpson, A. Utterson & K. J. Shepherdson (Eds.), Film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 II), (pp. 105-129).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robyn, E. (1993). Sexing the self: Gendered position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cheurer, T. (1985), The variety show. In B. G. Rose (Ed.), TV genres: 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pp.307-327). Santa Barbara, CA: Greenwood.
Shah, N. (2009). Now Streaming on your nearest screen: Contextualizing new digital cinema through Kuso.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 3(1): 15-31.
Shattuc, J. M. (1996). The talking cure: TV talk shows and women.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Sontag, S. (2001 [1966]).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Picador U.S.A.
Spigel, L. (1992).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Chicago: U of Chicago P.
Stacey, J. (1993). Textual obsessions: Methodology, history and researching female spectatorship. Screen, 34(3): 260-274.
Stacey, J. (1994). Star gazing: 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tacey, J. (2006). Feminine fascinations: A question of identification? In P. D. Marshall (Ed.),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pp. 252-285).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Stevens, C. S.& Hosokawa S. (2001). ‘So close and yet so far: Humanizing celebrity in Japanese music variety shows, 1960s-1990s’. In Brian Moeran (Ed.) Asian media productions (pp. 223-246). Richmond, Surrey: Curzon.
Tkacik, M. (2001.05.14). Jacky Wu. Time. (Asia Edition). Vol. 157, No. 19.
Tolson, A. (2006). Media talk: Spoken discourse on TV and radio. Edinburgh: Edinburgh UP.
Tolson, A. (2008a). Introduction: The talk show phenomenon. In A. Tolson (Ed.), Television talk shows: Discourse, performance, spectacle (pp. 1-5).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Tolson, A. (2008b). Talking about talk: The academic debates. In A. Tolson (Ed.), Television talk shows: Discourse, performance, spectacle (pp. 7-3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Tsai, E. (2007). Caught in the terrains: An inter‐referential inquiry of trans‐border stardom and fandom.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 135-134.
Williams, R. (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Chatto & Windus.
Williams, R.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P.
Yang, F.-C. (2002). Variety shows: Exploring the genre of the ‘most local show’ in Taiwan. Dong Hwa Journal of Humanistic Studies, 4: 295-330.
Yang, F.-C. (2005). From variety shows to body-sculpting commercials: Figures of audience and the sexualization of women/girls. In J. N. Erni & S. K. Chua (Eds.), Asian media studies: Politics of subjectivities (pp. 183- 206). Malden, MA: Blackwell.
Yang, F.-C. I. (2008). The genrification of “Korean Drama” in Taiwan. China Information, 22(2): 27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