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霈瑀 |
---|---|
論文名稱: |
戲曲評點之人物形象研究---以牡丹亭為例 |
指導教授: | 蔡孟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7 |
中文關鍵詞: | 戲曲評點 、人物形象 、牡丹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02 下載: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清兩代傳奇《牡丹亭》盛行,沈德符曾云:「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其間,文人亦對《牡丹亭》競相評點,流傳至今,可見評點本有十三種之多。評點之起,固有其形成背景,此時代風氣之共同追求,除可藉評點啟發文意,並可一窺明、清兩代知識階層習慣、理想、觀念;透過評點間之比較,觀察當日思潮狀態。按明萬曆迄清末,《牡丹亭》行世版本近三十種以上,此一被世人視為浪漫主義之作的不朽戲劇,其人物形象透過諸家不同角度之評點,昭顯、衍生更多元之意象,亦呈現《牡丹亭》豐富飽滿之內涵。本論文各章要旨如下:
第一章「緒論」──戲曲評點乃明代文學發展一重要現象,《牡丹亭》亦為當時戲曲評點之「熱點」作品,本文欲藉由結合戲曲評點與《牡丹亭》文本,探討《牡丹亭》人物之形象與意義,揭示戲曲評點之價值與湯作之成就。因此本章將針對《牡丹亭》評點本及《牡丹亭》人物形象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以期在前人基礎上有所擘研。
第二章「戲曲評點的形成建構」──首先探討評點之分期與發展,並列舉各期之特色與評點作品。從政治社會背景、思想轉型變化、八股文盛行、戲曲環境發展、印刷業發達五大相關因素,對明代戲曲評點風氣之興及明、清戲曲評點概況作一探討。對明代戲曲評點,將其分為奠基期、拓展期、深化期,分述各期之發展與特色。對清代戲曲評點,則著重於金聖嘆、毛聲山、吳吳山三大戲曲評點家之探討。
第三章「《牡丹亭》評點的全面開展」──針對明、清《牡丹亭》評點本之特色、批語、貢獻、因襲關係等予以討論,梳理其相應背景,包含「湯、沈之爭」與明、清婦女思想之轉變。又歸納各家評點本之特色,得出明、清《牡丹亭》評點本之五大貢獻,包含:一、「奇幻奇艷,瑰奇愕眙」-揭示浪漫主義;二、「情文飄動,人自軟心」-把握情的意旨;三、「梅柳二字,一靈咬住」-分析情節結構;四、「增減杇塑,飛神吹氣」-評價人物形象;五、「高華流麗,不讓元人」-肯定語言風致。
第四章「《牡丹亭》主要人物形象(上)」──結合明、清《牡丹亭》評點本,對《牡丹亭》主要人物杜麗娘、柳夢梅進行形象分析。依照杜麗娘之特質,分為「忽臨春色,驀地動魂」-慕色之情、「春自繁穠,人自消瘦」-夢而死也、「生死不忘,情之至矣」-死而生也、「鬼可虛情,人須實禮」-情理和諧、「盡孝思者,是情至人」-孝順之情五大部分進行論述。對柳夢梅,則探討其癡情形象及對才的追求。
第五章「《牡丹亭》主要人物形象(下)」──分析杜寶、甄氏、陳最良、春香、石道姑之形象與意義。將杜寶之特質分為威嚴與守理、遺憾與柔軟、政績與忠貞三方面進行探析。甄氏則在於其軟弱慈愛、愁與迷信的性格特色。形象頗具爭議的陳最良,筆者除探究其「腐儒」形象,另針對其「不腐」予以評析。歷來往往被比之《西廂記》紅娘的春香,則以其對比劇中其他人物之性格,呈現其孑然不同的形象。石道姑的部分,探究其真情與老辣的性格,以及其時代意義。
第六章「《牡丹亭》其他人物形象」──對韓子才、小花郎、花神、郭駝子、李全、楊婆、苗舜賓、胡判官、癩頭黿九位人物,結合明、清《牡丹亭》評點本之批語分析其形象,並深究其寓含之現實意義。
第七章「結語」──綜合明、清《牡丹亭》評點本,對其批評形式、收錄內容、正文內容、批評風格等,提出結論,並對本文研究之《牡丹亭》人物形象,做出統整論述。
一、古籍文獻
(漢)班昭:《女誡》,清順治丁亥(四年,1647年)兩浙督學李際期刊
本。
(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收入《四庫筆記小說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收入《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民國二十五年(1936)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影印宋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刊本,國家圖書館
微捲資料。
(宋)司馬光著,王根林點校:《司馬光奏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宋)呂祖謙:《古文關鍵》,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
務,1983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
務,1983年)。
(宋)岳珂:《桯史》,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1966年)。
(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
務,1983年)。
(宋)陸游撰,高克勤校點:《老學庵筆記》,收入《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樓昉:《崇古文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
務,1983年)。
(宋)謝枋得:《文章軌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
務,1983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收入《四庫筆記小說叢書》(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3年)。
(宋)魏了翁:《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收入《宋集珍本叢刊》(北京:
線裝書局,2004年)。
(金)董解元著,(明)湯顯祖評:《董解元西廂》(臺北:臺灣商務,1970
年)。
(元)王實甫著,關漢卿續,(明)湯顯祖、李卓吾、徐渭合評:《三先生合
評元本王西廂》,收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編:《明刻孤本祕笈叢刊》據明
萬曆二十六年(1598)余紹崖自新齋刻本影印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社,2010年)。
(元)王實甫著,(清)金聖嘆批改,張國光校注:《金聖嘆批本西廂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元)施耐庵撰,(明)羅貫中纂,(明)李卓吾評:《忠義水滸傳全書》,
收入《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元)高明著,(清)毛聲山評點:《成裕堂繪像第七才子書琵琶記》,清雍
正乙卯(十三年;1735)金閶書業堂重袖珍刊本,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微
捲資料。
(元)高明著,(明)李卓吾評:《李卓吾批評琵琶記》,《古本戲曲叢
刊》 初集影印長樂鄭氏藏明容與堂刊本。
(元)脫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劉覆:《風雅翼》,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
臺灣商務,1983年)。
(明)王思任:《王季重先生文集》,清道光戊申(二十八年;1848)涇縣潘
氏袁江節署刊同治丙寅(五年;1866)新建吳坤修皖江印本。
(明)王驥德:《曲律》,收入王驥德著,陳多、葉長海注釋:《王驥德曲
律》(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明)王驥德:《新校注古本西廂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
古籍,1995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曲說》,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臺
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曾異撰:《尺牘新鈔》,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臺北:
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楊士奇:《文淵閣書目》,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臺
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李卓吾:《焚書》(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明)李卓吾:《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偉文圖書,1976年)。
(明)抱甕老人輯:《今古奇觀》(湖南:海南出版社,1993年)。
(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臺灣學生,1970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1964年)。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長沙:嶽麓書社,1991年)。
(明)張永明:《張莊僖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
印書館,1986年)。
(明)張瀚:《松窗夢語》,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圖書,
1989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明)湯顯祖:《牡丹亭》,明萬曆丁巳(四十五年,1617)刊本。
(明)湯顯祖原著,(明)沈際飛評點:《牡丹亭還魂記》,明獨深居點定
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室微捲資料。
(明)湯顯祖原著,(明)茅暎、臧懋循評點:《牡丹亭》,《古本戲曲叢
刊》初集影印北京圖書館明朱墨刊本,國家圖書館微捲資料。
(明)湯顯祖原著,(明)臧懋循改評本:《還魂記》(明末吳郡書業堂翻刊
六十種曲本),國家圖書館微捲資料。
(明)湯顯祖原著,(清)冰絲館重刻:《清暉閣批點玉茗堂還魂記》,清乾
隆乙巳(五十年;1785)本。
(明)湯顯祖原著,(清)陳同、談則、錢宜合評:《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
還魂記》,同治庚午重刊(1870);清芬閣藏版。
(明)湯顯祖原著,(清)陳同、談則、錢宜合評:《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
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明)湯顯祖原著,(清)程瓊、吳震生評,華瑋、江巨榮點校:《才子牡丹
亭》(臺北:臺灣學生,2004年)。
(明)湯顯祖原著,(清)夢鳳樓暖紅室重刊:《清暉閣批點玉茗堂還魂
記》,民國八年。
(明)湯顯祖原著,柳浪館批評:《玉茗堂還魂記》(明末葉刊本),國家圖
書館微捲資料。
(明)湯顯祖原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
1995年)。
(明)馮琦撰,陳邦瞻增訂,張溥論正:《宋史紀事本末》,收入《叢書集成
三編》(臺北:新文豐圖書,1989年)。
(明)馮夢龍:《風流夢》,收入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情史》,收入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灑雪堂》,收入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3年)。
(明)葉盛:《水東日記》,收入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
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明)董其昌:《神廟留中奏疏彙要》,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北京:
線裝書局,2005年)。
(明)鄒元標:《鄒公存真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
出版社,2005年)。
(明)碩園刪定,于鐵丘評注《碩園刪定本還魂記評注》,收入黃竹三、馮俊
杰主編《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明)臧晉叔:《元曲選》(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
(明)趙文、黃璿纂修,袁銛續修:景泰《建陽縣誌續集》,收入《四庫全書
存目叢書》(山東:齊魯書社,1996年)。
(明)劉東星:《李氏藏書》,明萬曆己亥(二十七年,1599年)金陵刊本,
國家圖書館微捲資料。
(明)潘之恆原著,汪效倚輯注:《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1988
年)。
(明)鋤蘭忍人選輯,媚花香史批評:《玄雪譜》,收入王秋桂主編:《善本
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影印,1987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明)鍾惺:《鍾伯敬評〈公羊〉〈穀梁〉二傳》,明崇禎間(1628-
1644)刊本。
(明)釋德清:《紫柏老人全集》(台南:和裕出版社,1998年)。
(清)王國維:《古劇腳色考》,收入(清)王國維撰, 趙萬里輯:《海寧
王靜安先生遺書四一種》,民國二十九年(1940)商務印書館石印本。
(清)史震林:《西青散記》(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1995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
2002年)。
(清)吳梅:《中國戲曲概論》,收入王衛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北
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清)吳梅:《瞿安讀曲記》,收入王衛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清)吳梅:《顧曲麈談》,收入王衛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
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清)吳喬:《圍爐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收入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李漁,馬漢茂輯:《李漁全集》(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徐樹錚:《經傳評點》(臺北:國立編譯館,據日本青淵論語文庫藏民
國七年刊本影印,出版年不詳)。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
1989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張琦:《衡曲麈譚》,收入中國戲曲研究所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
成》(北京:中國戲劇,1959年)。
(清)梁章鉅:《制義叢話》(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根據庚辰本程甲本校注《紅樓夢校注》(臺
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陳夢雷編,蔣廷錫等奉敕撰:《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1985
年)。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董含:《三岡識略》,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2000
年)。
(清)嘉慶十二年(1807)敕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民國二十六年偽
滿國務院影印本)。
(清)藍鼎元:《女學》(臺北:文海,1977年影印本)。
無名氏:《辛丑紀聞》,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
編:《中國野史集成》(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影印本)。
二、近、今人專著
(日)青木正兒原著,王古魯譯:《中國近代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
1988年)。
八木澤元原著、羅錦堂譯:《明代劇作家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66
年)。
中國詩學編委會編;施議對,蔣寅,張伯偉主編:《中國詩學》(南京:南
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中國戲曲研究所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1959
年)。
毛效同編:《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王永健:《湯顯祖與明清傳奇研究》(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影印,1987年)。
王道成:《科舉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古本戲曲叢刊編刊委員會:《古本戲曲叢刊》,影印北京圖書館明朱墨刊
本,國家圖書館微捲資料。
田啟霖:《八股文觀止》(吉林:海南出版社,1994年)。
朱恆夫:《宋明理學與古代小說》(江蘇:上海古籍,2005年)。
朱恆夫:《論戲曲的歷史與藝術》(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
朱萬曙:《明代戲曲評點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編:《湯顯祖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1984
年)。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貴豐:《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圖像版印技術之演變(1600-1900)》(臺
北:花木蘭文化,2005年)。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1995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谷風,1987年)。
周育德:《湯顯祖論稿》(北京 : 文化藝術, 1991年)。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孟森:《明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季國平:《宋明理學與戲曲》(北京:中國戲劇,2003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阿英:《紅樓夢戲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俞為民、伏滌修:《戲曲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胡忌:《宋金雜劇考》(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年)。
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徐朔方輯校:《沈璟集》(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徐朔方:《湯顯祖年譜》(江蘇:上海古籍,1980年)。
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1993年)。
徐朔方:《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根ケ山徹:《明清戲曲演劇史論-湯顯祖《還魂記》研究》(東京:創文
社,2001年)。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常建華:《婚姻內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張世君:《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江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庚、王季思等著,常丹琦編:《名家論名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1994年)。
張海鵬、張海瀛:《中國十大商幫》(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
張璉:《明代中央政府出版與文化政策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6
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
北:台灣學生,1999年)。
清代名人書札編輯組編:《清代名人書札》(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許淑華:《兩宋《史記》評點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2004年)。
郭淨:《儺:驅鬼.逐疫.酬神》(臺北:臺灣珠海,1993年)。
陳力:《中國圖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陳旭耀:《現存明刊《西廂記》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陳竹:《中國古代劇作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年)。
陳美雪:《湯顯祖的戲曲藝術》(臺北:臺灣學生,1997年)。
陳美雪:《湯顯祖研究文獻目錄》(臺北:臺灣學生,1996年)。
章培恒、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江蘇:上海古籍,2002
年)。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程華平:《明清傳期編年史稿》(山東:齊魯書社,2008年)。
華瑋、王璦玲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
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亭》(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年)。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仕忠:《琵琶記研究》(廣州:廣東等高教育出版社,1996年)。
黃強:《八股文與明清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彰健編著:《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年)。
黃霖、萬君寶:《古代小說評點漫話》(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楊師振良:《牡丹亭研究》(臺北 :臺灣學生,1992年)。
萬明主編:《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93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葉朗:《中國美學的開展》(臺北:金楓出版社,2002年)。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趙山林:《牡丹亭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
1997 年)。
劉君王告:《馮夢龍傳奇劇本改編藝術-《墨憨齋定本傳奇》之研究》(高
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6年)。
潘群英:《湯顯祖牡丹亭考述》(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9年)。
蔡師孟珍:《琵琶記的表演藝術》(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鄭振鐸:《劫中得書記》(臺北:古典文學,1957年)。
鄭振鐸原著,吳曉鈴整理:《西諦書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鄭憲春:《中國文化與中國戲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盧前:《明清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錢南揚:《漢上宧文存;梁祝戲劇輯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錢穆:《中國文學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1988年)。
謝旻琪:《明代評點詞集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7年)。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江蘇:上海書店,2006年)。
謝雍君:《《牡丹亭》與明清女性情感教育》(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聶石樵:《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典文學,1958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期刊論文
王燕飛:〈二十世紀《牡丹亭》研究綜述〉,《戲劇藝術》第4期,2005
年。
田根勝:〈戲曲評點與明清文藝思潮〉,《藝術百家》第3期,2004年。
朱瑞熙:〈宋元的時文-八股文的雛形〉,《歷史研究》第3期,1990年。
朱萬曙:〈《牡丹亭》藝術美新探〉,《安徽新戲》第1期,1994年。
江巨榮:〈二十世紀《牡丹亭》概述〉,《上海戲劇》第10期,1999年。
余藎:〈文學作品的人物分析〉,《文科月刊》第4期,1986年。
吳承學、李光摩:〈晚明心態與晚明習氣〉,《文學遺產》第6期,1997
年。
吳承學:〈評點之興-文學評點的形成和南宋詩文評點〉,《文學評論》第1
期,1995年。
吳新雷:〈明清劇壇評點之學的源流〉,《藝術百家》第4期,1987年。
吳新雷:〈關於李卓吾評批的曲本〉,《江海學刊》,1963年4月。
吳曉鈴:〈從「呂碩園訂」的《牡丹亭》談到考證工作〉,《光明日報》第6
版,1959年6月7日。
李正宇:〈敦煌遺書中的標點符號〉,《文史知識》第8期,1988年。
夏志清:〈湯顯祖筆下的時間與人生〉,《純文學》第一卷第3期,1967年3
月。
徐朔方:〈湯顯祖與梅毒〉,《文學遺產》第1期,2000年。
徐燕琳:〈《牡丹亭.冥判》和判官戲〉,《藝術探索》,2005年。
陳富容:〈臧懋循批改本《還魂記》之評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
期,2005年5月。
陳慧珍:〈明代《牡丹亭》評點中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之探討〉,《戲曲學
報》第3期,2008年6月。
程芸:〈論湯顯祖「師講性,某講情」傳聞之不可信〉,《殷都學刊》第1
期,1999年。
華瑋:〈性別與戲曲批評-試論明清婦女之劇評特色〉,《中國文哲研究集
刊》第9期,1996年9月。
趙山林:〈《牡丹亭》的評點〉,《藝術百家》第4期,1998年。
趙山林:〈楊葆光及其《牡丹亭》手批本〉,《江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3期,1983年。
劉祥光:〈時文稿:科舉時代的考生必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2
期,1996年6月。
鄭志良:〈袁于令與柳浪館評點《臨川四夢》〉,《文獻季刊》第3期,
2007年7月。
謝裕琳:〈從序跋看前人對《牡丹亭》的評論〉,《臺灣戲專學刊》第3期,
2001年5月。
謝雍君:〈閨閣中多有解人-《牡丹亭》與明清女讀者〉,《溫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1卷第4期,2008年7月。
譚帆:〈戲曲評點研究之檢討〉,《中國文化報》第3版,1999年2月。
四、學位論文
王祥穎:《明代傳奇評點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
年)。
高禎臨:《清初戲曲評點閱讀方法與批評策略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
論文,2010年)。
張曼娟:《明清小說評點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9年)。
陳貞吟:《湯顯祖愛情戲曲取材再創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
博士論文,1995年)。
陳慧珍:《明代《牡丹亭》批評與改編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
論文,2007年)。
盧相均:《湯顯祖之思想及其在紫釵記與還魂記中之驗證》(中國文化大學
中文所博士論文,1997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
集.戲曲卷》(北京:文化藝術 1985年)。
林書萍:《湯顯祖牡丹亭及晚明時期改作與仿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
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徐嫚鴻:《明代陳繼儒戲曲評點本研究:以《六合同春》為討論中心》(國
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徐静嫻:《小說評點中的人物塑造論》(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0
年)。
陳凱莘:《崑劇牡丹亭舞台藝術演進之探討: 以牡丹亭晚明文人改編本及折
子戲為探討對象》(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韻妃:《李贄戲曲評點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
年)。
鍾雪寧:《所謂「湯、沈之爭」的形成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年)。
韓巧玲:《多重肉身─《牡丹亭》杜麗娘的女體論述》(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藍玉琴:《《牡丹亭》人物杜麗娘的女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
論文,2001年)。
鄺采芸:《晚明戲曲理論之發展與轉型: 以牡丹亭的流轉討論為線索》(國
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