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馨慧
Huang, Hsin-Hui
論文名稱: 抗戰前後蔣宋美齡在中美外交關係中的角色研究(1936-1950)
A Study of Role Playing about Madame Chiang on U.S.-China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36-1950)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蔣宋美齡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事變
英文關鍵詞: Chiang Soong Mey-ling, World War II, Pearl harb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5下載:2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一生跨越三個世紀,見證並且參與了二十世紀的風雲巨變,她不僅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而且還親身扮演了其中重要的角色;換言之,宋美齡的一生中,有半個世紀的歲月是與中國現代歷史有著緊密關聯。民國十六年十二月一日蔣中正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結褵於上海,他所領導的革命事業也從此揭開新的一頁,宋美齡於私可說是蔣中正先生不可須臾離開的伴侶,於公更是生死與共的革命夥伴。
    二次大戰期間,宋美齡在一九四三年到美國國會及全美各地演講,以其流暢的英語優勢,激勵美國朝野為民主、自由而奮戰,成功地扭轉了美國人對華人的印象,使我國贏得美國的尊重;在對日抗戰期間,她用自己獨特的魅力爭取到了美國人對中國抗日的支持。二十世紀出現了兩股狂飆式的政治風潮,一是共產主義,另一個是法西斯主義,而這兩種風潮在中國激盪出國共內戰;正因如此,宋美齡第二次的訪美行程是在一九四八年,她為了挽救即將滅亡的國民黨政府,再次踏上了向美求援的路途,希望美國政府設法化解,只是宋美齡在這次的訪美過程中也沒有達成她既定目標中的政治任務;殆至一九四九年中國國民黨剿共失敗後,中華民國撤至台灣。
    本論文內容主要針對一九三六至一九四九年期間蔣宋美齡二次訪美行對戰時中美關係的影響,由於戰時中美關係錯綜複雜,並不能侷限於一個個橫切面而不涉及其他國際關係,因此本研究論文的架構是以蔣宋美齡訪美為主軸,與此議題相關的重要理論與問題為框架,分析並探討其對戰時中美關係及戰後中國的影響。本研究在資料蒐集上以相關史料、文件及各種第一手資料為主,並且審慎參酌其他相關著作,力求在立論上提供一個客觀的思考層面。

    Madame Chiang Soong Mey-ling spent all her life over three centuries; she witnessed the worst wars: World War I and World War II, she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World War II. In another words, madam Chiang’s life was related to modern history. She married with Chiang Kai-shek in 1927, he started his revolutionary age. Madame Chiang was not only his intimate companion in private, but revolutionary partner.
    In 1943, Madame Chiang made speeches on American Congress and all over American; she encouraged Americans to fight for democracy and freedom by fluent English, she changed the impression that how America saw China. She strived for American’s support successfully during Sino-Japanese War. The second time that madam Chiang tried to get support from America was 1948, she hoped that American government would help getting perished Kuomintang to solve The Chinese Civil War. However, she didn’t achieve her political target this time.
    This thesis puts emphasis on comparing the two times of Soong’s visiting to America, and figures out how she influen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and China. This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Historic research, Political Analysis, tries to integrate related articles, first hand documents and makes an objective view about 1936-1950.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途徑與方法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1 第四節 預期研究成果 ………………………………… 13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建構 ………………………………… 15 第一節 文獻回顧 ………………………………… 15 第二節 理論建構 ………………………………… 20 第三節 二次大戰前後國際權力結構之變動 ………………………………… 25 第三章 美國對華政策之演變 ………………………………… 37 第一節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總統與國會在外交權上之權力運作 ………………………………… 37 第二節 中立主義的制定與意義 ………………………………… 46 第三節 影響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之因素 ………………………………… 50 第四節 羅斯福與杜魯門總統對華政策 ………………………………… 54 第四章 蔣宋美齡外交角色之形成 ………………………………… 61 第一節 蔣宋美齡的背景分析與人格特質 ………………………………… 61 第二節 西安事變的蔣宋美齡 ………………………………… 66 第三節 抗戰時期的蔣宋美齡 ………………………………… 73 第四節 開羅會議中的蔣宋美齡 ………………………………… 81 第五章 蔣宋美齡第一次訪美 ………………………………… 85 第一節 訪美背景 ………………………………… 85 第二節 訪美過程 ………………………………… 91 第三節 此次訪美的任務 ………………………………… 97 第四節 此次訪美的成果 ………………………………… 100 第六章 蔣宋美齡第二次訪美 ………………………………… 105 第一節 訪美背景 ………………………………… 105 第二節 訪美過程 ………………………………… 110 第三節 此次訪美的政治任務 ………………………………… 113 第四節 此次訪美的成果 ………………………………… 115 第七章 結論 ………………………………… 11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23 參考書目 ………………………………… 127 附錄(一) ………………………………… 135 附錄(二) ………………………………… 137

    1. R. P.巴斯頓 著(2002)。《現代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 T. Christopher Jespersen(2003)。〈彼此瞭解:一九三0與一九四0年代蔣夫人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收錄於《蔣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頁314-332。
    3. 丁伯(2002)。〈蔣介石與張學良的功與過〉《傳記文學》第八0卷第一期,頁78-82。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1988)。《顧維鈞回憶錄,第六分冊》。北京:中華書局。
    5. 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主編(2001)。《國際關係史,現代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 王 丰(2003)。《宋美齡的美麗與哀愁》。台北:華谷文化。
    7. 王亞權編纂(1977)。《蔣夫人言論集,下冊》。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
    8. 王建朗(1996)。《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台北:東大出版社。
    9. 王真(2003),《抗日戰爭與中國國際地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0. 王逸舟(2003)。《全球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1. 包奕誠(2002)。《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2. 石之瑜(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1. Borg, Dorothy(1964),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Boyle, John H(1972), China and Japan at War 1937-1945: the Politics of Collabor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rozier, Andrew J.(1997), The Caus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Malden: Blackwell Inc..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