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義軒
論文名稱: 埋積河段的分佈、轉變特性-陳有蘭溪北段支流流域的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沈淑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土石流埋積流域分析數值航測系統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6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近年來受到大型颱風、地震的影響,全台山區普遍出現土石流的現象並且造成重大災害,尤以南投縣境內之陳有蘭溪流域為甚。過去國內學界針對土石流作用形成的地形研究多以谷口扇狀地為主,對於土石流造成埋積河谷的空間分佈之研究則較少探討。不同的流域是否會因流域特性的差別而有不同的埋積現象?而這些埋積河段的分佈在再一次的土石流作用之後又有什麼樣的轉變?
    本研究利用數值航測系統與桌上型立體鏡,針對陳有蘭溪流域和社以北的43條支流流域,判釋埋積河段於民國82、87、93年的分佈情形,並透過埋積特性與流域特性的比較與分析,來瞭解埋積河段的分佈、轉變與支流流域特性之間的關係。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埋積河段的長度與流域規模成正比,「主流道長度」和「河道坡降」可良好解釋埋積的長短;埋積河段的比例則可利用「河道坡降」來解釋。不同的埋積類型主要存在著「河道坡降」的差別,而沈積物的粒徑較小時則不易形成埋積河段。賀伯颱風造成的崩塌與土石流對埋積河段的影響多為局部河段的土石移動,而集集地震與桃芝颱風雙重影響造成的崩塌與土石流,使得各支流的埋積河段植被覆蓋消失,表示各支流普遍出現上至下游的全面性土石移動,但對埋積河段的空間分佈則影響有限。集集地震與桃芝颱風提供的崩塌土石雖不虞匱乏,但對埋積比例的影響不若河道坡降的影響大。
    透過埋積河段與底岩河段的臨界坡降的比較,發現研究區內多數支流支流都有埋積河段不穩定的情形,所以易發生溪床土石不穩定的土石流;而新增的埋積河段亦多處不穩定的狀態,在日後大型降雨時可能會向下游搬運,需注意潛在的致災危險。
    關鍵字:土石流,埋積,流域分析,數值航測系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14 第四節 研究區概況 --------------------------------- 24 第二章 埋積河段的分佈與轉變 第一節 民國82年、87年的埋積分佈特性 ----------------- 31 第二節 民國93年的埋積分佈特性 ---------------------- 36 第三節 各流域的埋積分佈類型 ------------------------ 40 第四節 各流域的埋積轉變情形 ------------------------ 42 第五節 小結 -------------------------------------- 52 第三章 埋積特性與流域特性的關係 第一節 埋積長度、面積、比例與流域特性的關係 ---------- 53 第二節 不同埋積分佈類型的流域特性 ------------------- 58 第三節 埋積轉變與流域特性的關係 --------------------- 60 第四節 小結 --------------------------------------- 63 第四章 討論 第一節 崩塌特性對埋積特性的影響 --------------------- 65 第二節 埋積分佈、轉變類型誤判的可能原因 -------------- 67 第三節 地質條件對埋積特性的影響 --------------------- 72 第四節 颱風、地震對埋積特性的影響 ------------------- 77 第五節 從埋積河段的穩定性探討各流域好發土石流的特質 --- 80 第五章 結論 --------------------------------------- 89 參考文獻 -------------------------------------------- 91 附錄 ------------------------------------------------ 97

    王晉倫(2003)土石流潛勢溪流調查與即時防災系統之應用,土石流地質調查及防災對策研討會論文集,8-1~8-12。
    何春蓀 (1986) 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台北縣:經濟部中央地調所。
    李錫堤 (1996) 從地形學的觀點看陳有蘭溪的賀伯風災,地工技術,57,
    17-24。
    李錦發,蘇泰維,邱禎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2004)
    敏督利颱風山崩、土石流災害-陳有蘭溪流域,敏督利颱風山崩、土石流災害,臺北縣: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林世榮 (2001) 南投縣出水溪土石流之工程地質特性研究,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宗(2003)土石流地質調查之現況與展望,土石流地質調查及防災對策研討會論文集,B-1~B-18。
    吳久雄(1998)陳有蘭溪賀伯颱風災後土石流調查分析,台灣省水土保持局。
    吳輝龍、陳文福、張維訓(2004) 集水區地文特性因子與土石流發生機率間相關性之研究-以陳有蘭溪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5(3),251-259。
    連惠邦,趙世照(1996)溪床堆積土體崩壞模式及其土石流化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7(3),175-183。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中心(2001)土石流警戒分區與發生基準值之研究評估成果報告書,表2-3中部重建區土石流發生時間及地點一覽表。
    黃宏斌、廖翊鈞(1991)崩坍對河道沖淤之影響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2(1),69-83。
    陳禮仁、謝正倫(1996)東興泥流災害之調查研究,工程環境會刊,15,47-63。
    陳景堂(1998)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 入門與應用,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台北市。
    陳宏宇、蘇定義、陳琨銘 (1999) 土石流發生機制與地質環境之相關性,地工技術,74,5-20。
    陳宏宇 (2001) 東埔蚋溪及出水溪之土石流的地質特性,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2(4),289-296。
    陳紫娥 (2002) 卑南溪河谷沖積扇之自然環境、土地利用與土石災害之研究,地理學報,32,89-104。
    陳正文、蔡龍珆(2003)土石流誘發因子翠取行為對土石流危險溪流判定之影響-以北橫大溪至明池段為例,中國地質學會九十二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
    陳晉琪、謝正倫、林慶偉 (2004) 台灣中部地區土石流災害溪流之地形特性,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5(1),25-34。
    張瑞津 (1997) 陳有蘭溪流域的地形環境與自然災害之關係,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5,43-64。
    張力仁(2000) 地文特性因子對土石流發生影響/以陳有蘭溪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張守陽(2000)土石流發生相關顯著因子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625-Z-027-001。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 (2001) 陳有蘭溪四個小流域崩塌與土石流發生頻率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4,63-83。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 (2001) 河道形態對大地震及降雨的反應-陳有蘭溪小支流個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625-Z-003-004。
    張瑞津、沈淑敏、劉盈劭、林雪美 (2003) 大地震及降雨對河道形態的影響-陳有蘭溪小支流的個案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1,95-109。
    游繁結、陳重光 (1987) 豐丘土石流災害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18(1),76-92。
    游繁結、林成偉(1991) 土石流堆積特性之初步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2(2),1-20。
    游繁結、賴建信(1994) 不同粒徑組成與土石流發生之關係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5(1),25-31。
    游繁結、賴建信(1996) 不同粒徑組成之土石流流動特性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7(3),213-222。
    游繁結(1998) 土石流特性,八十七年秋季大眾科學講座。
    詹仕堅、孫志鴻(2000)網格式數值高程模型擷取河系集流閾值之探討,地理學報,28,27-45。
    詹錢登(2000)土石流概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詹錢登、黃俊耀(2001)台灣地區土石流發生與降雨特性之關係,兩岸土石流與洪水災害防治研討會論文集,93-104。
    趙秋益 (2003) 台灣中部陳有蘭溪流域的河階地與地形演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齊士崢 (2002) 臺灣山地地區的主要沖積扇階地與地形災害,台大地理學報,32,75-87。
    劉雲漢(2001) 土石流發生之空間特性研究-以陳有蘭溪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劉盈劭 (2001) 地形敏感性的比較研究-以陳有蘭溪北段小支流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有忠(1999)陳有蘭溪流域土石流發育之地質控制,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
    蕭震洋(2003)以類神經網路及數值地形分析潛在危險性的土石流區:南投陳有蘭溪流域為實例,國立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定義 (1998) 南投縣和社溪沿線土石流之工程地質特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Benda, L. (1990) The influence of debris flows on channels and valley floors in the Oregon Coast Range, U.S.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5, 457- 466.
    Benda, L. and Bunne, T. (1997) Stochastic forcing of sediment supply to channel networks from landsliding and debris flow,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2, 2849-2863.
    Bridge, J. S. (2002) Rivers and Floodplains, Oxford: Blackwells.
    Cenderelli, D.A. and Kite, J.S (1998) Geomorphic Effects of Large Debris Flows in Channel Morphology at North Mountain , Eastern West Virginia ,US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3, 1-19.
    Dougals, T. (2000) Buried valley, Encyclopedia of Geomorphology, 106.
    Guggenmoos, H. I.(1996) The meaning of kappa: probabilistic concept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revisited.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49, 7, 775-82.
    Goudie, A. S. (2004) Encyclopedia of Geomorpholog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ovius, N., Stark, C.P., Chu, H.-T. and Lin, J.-C. (2000) Supply and removal of sediment in a landslide-dominated mountain belt: Central Range, Taiwan,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08, 73-89.
    Hooke, J. (2003) Coarse sediment connectivity in river channel system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Geomrophology 56 , 79-94.
    Keller, E. A. (2002) Active tectonics: earthquakes, uplift, and landscape,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Le, C.T. (1998) Applied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Massong, T. M. and Montgomery, D.R. (2000) Influence of sediment supply, lithology, and wood debri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edrock and alluvial channels. GSA Bulletin, 112, 5, 591-599.
    May, C.L. and Robert, E. G. (2004) Spatial and temporal partterns of debris-flow deposition in the Oregon Coast Range, USA . Geomorphology 57, 135-149.
    Montgomery, D. R., Abbe, T. B., Buffington, J. M., Peterson, N. P., Schmidt, K. M., and Stock, J. D. (1996) Distribution of bedrock and alluvial channels in forested mountain drainage basins, Nature, 381. 13, 587-589.
    Montgomery, D. R., and Buffington, J. M. (1997) Channel-reach morphology in mountain drainage basins, GSA Bulletin, 109, 5, 596-611.
    Montgomery, D. R., Panfil, M. S., and Hayes, S. K. (1999) Channel-bed mobility response to extreme sediment loading at Mount Pinatubo, Geology, 27, 3, 271-274.
    Montgomery, D. R.and Buffington, J. M. (2001) Channel Processes, Classification, and Response In:Robert J Naiman, Robert E Bilby(eds.)River Ecology and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Pacific Coastal Ecoregion,Washigton, Springer, 13-42.
    Montgomery, D. R., Massong, T. M., and Hawley, S.C.S. (2003) Influence of debris flows and log jams in the location of pools and alluvial channel reaches, Oregon Coast Range. GSA Bulletin, 115, 1, 78-88.

    Onda, Y. (1992) Influence of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the Regolith zone o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slope processes and slope form, Zeitschrift Fur Geomorphologie N.F., 36, 165-178.
    Peter, W. J. and Jeffrey, B. B. (1993) A Process-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Headwater System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8, 603-612..
    Takahashi, T. (1991) Debris flow, A. A. Balkema Publication, Rotterdam, Netherlands.
    Wohl, E. (2000) Mountain River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Wilford, D.J., Sakals, M.E., Innes, J.L., Slidle, R.C., and Bergerud, W.A. (2004) Recognitnion of debris flow, Debris flood and flood Hazard through watershed morphometrics, Landslides, 1, 61-66.

    參考網站:
    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 (95/07/08)
    內政部營建署網站http://gisapsrv01.cpami.gov.tw/fcu-gis/new/all-I4.htm (95/07/07)
    日本國土地理院地理調査部網站http://www1.gsi.go.jp/geowww/typical/fluvial.html#anchor431655 (94/08/10)
    水土保持局重大土石流災害網 http://debris.swcb.gov.tw/history/ (94/05/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