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宣慈
WU, HSUAN-TZU
論文名稱: 在臺外籍教師於課堂之跨文化溝通策略研究
The Research on Foreign Teacher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Classroom
指導教授: 黃靖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外籍教師跨文化溝通溝通策略課堂觀察
英文關鍵詞: foreign teach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trategy, classroom observ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6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東西方外籍教師在臺灣的教學場域中,所使用之跨文化溝通策略傾向,並試圖探究其溝通策略的使用是否受到本身文化背景之影響。二位研究對象分別是來自西方文化,在某企業的員工進修英語班兼職的加拿大籍教師(TC);以及來自東方文化,在民間日語補習班教課的日籍教師(TJ)。
    本研究採用文獻回顧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及內容分析法。研究發現整理如下:
    一、 溝通表現與策略之比較
    (一) 二位研究對象在開場、問與答及結束等大致是使用相同的方式,如皆運用閒聊於課程之中,以讓學生有機會發言。
    (二) 在一些特殊事件上較能體現出兩者的差異,如課程或溝通中出現一些問題時,TC習慣用幽默化解,TJ則傾向直接道歉。
    (三) TC使用率最高的前五項溝通策略依序為「手勢」、「迂迴陳述」、「限定性語聲」、「近似陳述」和「拼字」;TJ的前五名則是「視覺輔助」、「迂迴陳述」、「近似陳述」、「語碼轉換」及「身體動作」這五項策略。此外,兩人對溝通策略中之迴避策略都極少使用。
    二、 影響溝通策略之因素
    (一) 在文化方面,如碰觸、非正式空間表現等皆受研究對象母國文化影響。
    (二) 教學方法方面,研究對象考量到教學而使用身體動作、限定性語聲及語碼轉換等策略。
    (三) 在台灣學生特質上,TC的迂迴陳述、近似陳述、拼字策略,以及TJ的視覺輔助策略等等,皆是為配合台灣學生的學習習慣而生。
    (四) 較為特殊的發現為,TC的手勢策略同時受到文化及教學兩方面之影響。
    對於後續研究及跨文化教學場域,本研究亦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tendenc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aken by foreign teachers (the oriental vs. occidental background) teaching in Taiwan, as well as finding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two research subjects, TC, from Canada, teaches advanced English for the staff of a Taiwanese enterprise; TJ, from Japan, teaches Japanese at a civilian cram school.
    To meet the aims, this study undertakes literature review,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wo main aspects:
    1.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strategies
    (1) For the opening, Q & A, and ending of their language classes, both research subjects adopted similar approaches such as causal conversation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and practice target languages.
    (2)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re wer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ubjects. For examples, TC tended to resolve problems popped up in class with a sense of humor, while TJ tended to apologize directly.
    (3) The top f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of proportion) that TC used are: gesture, circumlocution, voice qualifiers, approximation, and spelling. TJ’s top five are: visual aids, circumlocution, approximation, code switching, and body movement. Both of them rarely performed avoidance strategies.
    2.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1) As far as cultural attributes are concerned, the research subjects carried out strategies including touching and informal interactions in the ways echoing their native cultures separately.
    (2) To assist teaching, body movements, voice qualifiers and code switching were adopted by the research subjects.
    (3) To cope with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studen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dop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Specifically, TC frequently used circumlocution, approximation, and spelling, while TJ utilized plenty of visual aids.
    (4) The heavy volume of gestures performed by TC was brought together with bot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is correspondence is unique.
    Finally included in this paper are further studie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cross-cultural teaching contexts.

    摘 要 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貳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溝通 7 第二節 跨文化溝通 17 第三節 東西方文化差異 35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資料蒐集 41 第二節 資料分析 47 第三節 資料編碼 48 第四節 研究的信效度 50 第五節 初步觀察 57 第肆章 觀察場域紀錄 64 第一節 開場 64 第二節 問與答 67 第三節 結束 70 第四節 特殊事件 72 第五節 非正式空間表現 82 第六節 本章結論 83 第伍章 溝通策略使用情形 85 第一節 加拿大籍教師TC溝通策略之使用 85 第二節 日籍教師TJ溝通策略使用 103 第三節 本章總結 12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結論 12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38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6)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金永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 K. Padgett)。台北:紅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王金安(2008年9月)。淺談英語交際策略教學實踐的研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5。取自http://down.hi138.com/yingyu/yingyuxiangguan/201104/304414.asp
    方宏凱(2004)。台灣大專學生英語即席演講之策略技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所,高雄。
    古富禎(2004)。校長帶領教師成長團體促進數學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碩士班,新竹。
    江秀姿(2003)。中級到高級程度日語學習者的會話分析─以淡江二技學生的實例為主─(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台北市。
    江星穎(2011)。大一學生口語溝通策略使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台中市。
    江碧鳳(2007)。大學生在英語辯論中產生的口語錯誤及溝通策略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雲林。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台北:楊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朱春梅(2007)。從中英文廣告看東西方文化差異。考試周刊,39,154-156。
    朱冠群(2005)。中美思維方式的差異及其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市。
    余光雄譯(2002)。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原著:Brown, H.D.)。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年:2000)
    何炳德(2009)。以英語為母語及非母語之國小英語教師協同教學在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台北市。
    汪琪(1984)。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
    李宜玲(2008)。外籍勞工之生活適應與跨文化溝通對工作態度之影響研究-以彰化縣傳統製造業外籍勞工之管理者觀點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彰化。
    李婉妤(2006)。跨文化華語拒絕策略研究─以美加籍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李睿羚(2009)。台灣大學生英語口語焦慮和口語溝通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
    吳元君(2008)。台日文化差異比較研究—以職場文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高雄。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著:Patton, M. Q.)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吳為善編(2011)。跨文化交際概論學習指導。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照智(2004)。國小六年級不同學習風格學童在科學教室中的師生互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嘉義。
    呂純如(2005)。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或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台北。
    呂智忠(2003)。國家文化特質與消費倫理信念對消費者採購仿冒品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花蓮。
    呂萬和、熊達雲、王智新譯(2008)。菊與刀。(原作者:R.Benedict)。台北:笛藤。(原著出版年:1946)。
    杜靜、石艷華(2008)。言語交際語言學的一般理論。載於岑運強(主編)。言語交際語言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京含(2011)。跨文化溝通與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以華語文教師在韓國教學經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
    林玫秀(2005)。日中両語の文化比較研究―日本語と中国語との曖昧さをめぐって―(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台北。
    洪于晴(2011)。口語溝通策略與語言能力和工作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台南。
    洪淑華(1994)。關於日語初學者之中間語言─由會話來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台北市。
    唐哲茂編(1987)。辭海。台南:綜合。
    許力生(2006)。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袁蜀賢(2009)。科技大學應英系學生之跨文化敏感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台南。
    徐胤文(2003)。以大學英文系學生與教授之觀點探討口語溝通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英文學系,新北市。
    徐嘉蓮(2010)。以英語為外語的大學生參與跨文化溝通課程之文化覺知與跨文化敏感度的實證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雲林。
    孫海燕(2011)。由日本文化看日語曖昧表達(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海洋大學日本語言文學系,山東。
    翁鋒儒(2007)。台灣英語系大學生之口語溝通策略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
    張有智(2007)。視訊會議協助台灣大學生跨文化溝通之價值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桃園。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齡云(2009)。透過部落格發展跨文化溝通能力:三位台灣國小學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所,台北市。
    郭育芳(2011)。在台日系企業之跨文化溝通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高雄。
    陳俐均(2007)。跨文化溝通對外籍勞工情感性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教育與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陳彥豪譯(1999)。非語言傳播。(原作者:M. L. Knapp & J. A. Hall)。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2)。
    陳秦女(2009)。印尼外籍勞工與台灣雇主跨文化溝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嘉義。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陳瑱玲(2013)。東西方對困難議題的媒體倡議─以緩和安寧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傳播研究所,花蓮。
    陳碧鳳(2006)。兩位國中數學教師幾何教學概念的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所,台北。
    莊立民、陳志龍(2007)。服務業組織創新擴散模式之研究─以台灣直銷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0(1),1-25。
    莊惟智(2008)。探討護理人員與外籍看護工之跨文化溝通(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花蓮。
    黃安琪(2006)。溝通策略在跨文化視訊會議內之應用:以淡江大學英文系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英文學系,新北市。
    黃明智(2004)。『英語史懷哲』跨文化溝通及英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黃雪貞(2011)。高職英文老師對跨文化溝通知能之自我知覺及其對文化教學之意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彰化。
    黃道琳譯(1983)。文化模式。(原作者:R. Benedict)。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34)。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閏建華、劉建剛(2001)。外籍教師在中國的英語教學透視。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107-109。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曾湘茹(2009)。文化接觸:台灣大學生與非英文母語外籍生的跨文化溝通與文化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新竹。
    萬曉艷(2010)。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解讀中西方幽默。黑河學刊,149(1),59-60。
    趙虹嫣(2009)。一位美籍學生跨文化溝通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趙紅霞(2011年9月)。淺談小學英語課堂體態語應用。中國科技教育‧理論版,5。取自http://www.chinaqking.com/yc/2011/172315.html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蔡忠良(2009)。淺談日語的曖昧表達及其形成的原因。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1(1),34-37。
    劉珣(2005)。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容秀(2010)。以民族誌方法研究在台移工其跨文化溝通能力(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桃園。
    劉喜萍(2007)。從日語的道歉用語看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內肛科技,7,48&109。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 Babbie)。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0)。
    劉顯才(200)。中西課堂體態語的交際功能及文化差異淺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4(2),95-98。
    盧宛青(2008)。網路會議中台灣南部大學生對美國文化認知之言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
    駱彥融、曾武清(2004年7月)。從跨文化的角度探討上下司關係溝通模式─以本土、外商金融業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澳門。
    羅文淇(2007)。當代雜誌廣告中女性角色的幽默式訴求研究─以產品類別、角色描繪與文化特性角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新北。
    嚴竹華(1999)。溝通能力與溝通態度對溝通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桃園。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案例。台北:巨流。
    顧曰國(1992)。禮貌、語用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4,10-17。
    顧嘉祖編(2002)。跨文化交際─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二、英文部份
    Argyle, Michael. (1975). Bodily Communication . London : Menthuen.
    Bailey, K. D. (1993).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社會研究方法論)。新竹:台灣毅力書局。
    Bennett, Janet M., Bennett, Milton J. & Allen, Wendy (1999).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 CARLA Working Paper: Vol 15. Culture as the Core:Integrating Culture into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pp. 13-45). Minneapolis: CARLA.
    Bialystok, E. (1990).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 Psychological Analisis of Second-Language Use . Oxford:Blackwell.
    Birdwhistell, R. L. (1970). Introduction to Kinestics. Phi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rown, L. (1961). Communication Facts and Ideas in Bussiness, Englewood Cliffs, N.Y.: Prentice-Hall.
    Canale, M., & Swain, M.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 1-47.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IT Press.
    Corder, P. (1977). Simple codes and the sour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nitial heuristic hypothesi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 1-10.
    Corder, P. (1981). Bodily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V.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 London : Edward Arnold.(高遠導讀 2000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Dörnyei, Z. (1995). On the Teach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ESOL, 29(1), 55-85.
    Denzin, N. K. (1978). Sociological methods : a sourcebook. New York :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13, Feb 24). Communi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29024/communication
    Færch, C. & Kasper, G. (1983).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London : Longman.
    Gerbner, G. (1973). Cultural indicators: The third voice. In G. Gerbner, L. Gross & W. Melody (e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policy. New York: John Wiley.
    Gold, R. L. (1969). Roles in Sociolocial Field Observations. In George McCall and J. L. Simmons, J. L. (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pp.30-39).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pp.41-5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udykunst, W. B. (1994). Bridging differences: Effective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 Thousand Oaks:Sage.
    Gumperz, J. (1981). The linguistic base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D. Tannen(ed.), Text and Talk (pp.323-334). Washi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Hall, E.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Hall, E.T. (1966). The Hidden Dimension.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Hall, E.T. (1976).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Doubleday.
    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London: Sage.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Canada: Addison-Wesley.
    Hymes, D. (1966).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Kasper, G.. (1992). Pragmatic Transfer.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39(3), 318-337.
    Kellerman, E, Ammerlaan, T, Bongaerts, T., & Poulisse, N. (1990). System and hierarchy in L2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In Scarcella, R.C., Andersen, E.S., & Krashen, S.D.(eds.), 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 (pp.163-178) .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Kinue Hirano. (1987).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Typologies, and Empirical results. 上越教育大學研究紀要, 6(2), 53-65.
    Lasswell, H.D.(1984).”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In L.Bryson (ed),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Y.: Harper and Bros.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ofland, J., Snow, D. A., Anderson, L., & Lofland, L. H .(2006).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Mehrabian, A.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hicago, IL: Aldine.
    Pressy, A. D. & Selassie H. G. (2003). Are cultural differences overrated? Exam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international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 2(4), 354-368.
    Robert, C. & Yan, W. (2005, August). Why would a duck walk into a bar? 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humor and culture in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Honolulu, Hawaii, USA.
    Ruesch, J. & W. Kees (1970).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Shannon, C. E.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 of Illinois Press.
    Sheldon, W. (1954). Atlas of man: A guide for somatotyping and adult male of all age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hih, Yu-hewi. (1999). Conversational polite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語言禮貌與外語教學)。台北市:文鶴書局。
    Tamanaha, M. (2003). Interlanguag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of apologies and complaints: The performances of Japanese L2 speakers in comparison with Japanese L1 and English L1 speak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les.
    Tarone, E. (1977). Consciou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A progress report. In H. D. Brown, C. A. Yorio, & R. H. Crimes (Eds.), On TESOL 77: Teaching and learning ESL. Washington: TESOL.
    Tarone, E. (1980).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eigner talk, and repair in inter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30, 417-431.
    Tarone, E. (1981).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ESOL, 15(3), 285-295.
    van Ek, J. (1986). Objective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bourg: Counail of Europe.
    Váradi, T. (1980) Strategies of target language learner communication: Message adjustment [J]. 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8(17):59-72.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