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茹稜 Yan, Ru-Le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信仰文化漫畫—《冥戰錄》之圖像研究 Comic of Taiwan religion culture- A Study of “Apocalypse of Darkness Warfare” |
指導教授: | 蔣旭政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冥戰錄 、漫畫 、讀者 、宗教信仰 |
英文關鍵詞: | Apocalypse of Darkness Warfare, Comic books, Reader, Religious belief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5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0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漫畫作為一種說故事的媒介,可以用來諷刺時政、反映民情,創作者透過圖文兼備的漫畫,表達出自己對社會的想法和理念,讀者透過閱讀,與現實連結引起共鳴。許多學者認為,要讓台灣漫畫在市場間具有競爭力,就「必須要創造出屬於台灣本土的漫畫」,但「本土」不是堅持在特立獨行的畫風技法上,而是在漫畫內容本身要進行「本土化」,利用本土題材喚起在地讀者的認同。
而宗教信仰是台灣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也是最為人熟悉的社會生活,其中,媽祖又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的神祇,媽祖甚至又被稱為「天上聖母」,是台灣民間的重要信仰,媽祖的「慈母意象」,具有母親的特質、慈母的形象,會將對母親的依賴感投射到媽祖信仰上,普受愛戴。
不過韋宗成著作的《冥戰錄》卻翻轉了文化禁忌,將台灣傳統信仰重新包裝,將神明形象進行改編,但卻受到外界抨擊,認為把媽祖汙名化,是對傳統信仰文化的不尊重,不過這樣的指教,卻還是澆熄不了讀者對《冥戰錄》的喜愛與支持。
本研究選擇以《冥戰錄》作為研究讀本,主要探討傳統民間信仰漫畫在台灣的文化脈絡與發展,並分析漫畫中的視覺圖像,以及讀者對於台灣民間信仰漫畫之認同,透過《冥戰錄》傳遞之信仰觀念,如何解讀,又對讀者社會生活產生何種意義與心態轉變,並藉由讀者訪談,思考台灣本土創作的珍貴,讀者對於信仰漫畫的期許,以及其對宗教信仰觀的影響,最後給予以台灣信仰文化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之發展與建議。
本研究將研究發現分為「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剖析。認知層面上,創作者為了突出特定描述對象的特徵,會以神祇本身在民間信仰中的形象及大眾觀感作為改編基礎,後續再選擇重要部分加以誇張或是變形,但也不至於模糊到讓讀者難以分辨。這樣的神祇塑造,不僅使讀者更能產生共鳴、認同,也使宗教信仰文化以親切、有趣的角度來貼近我們的生活。
透過年輕漫畫的結合與闡述,讓神明不再只是人們崇拜的對象,還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時代英雄與靈感來源,讓更多年輕人能從少年漫畫的元素中,學習到台灣傳統信仰的偉大與悠久。
神明信仰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會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詮釋方式,信仰就會有所改變,但只要人們仍舊對神明充滿敬仰,沒有褻瀆之心,透過漫畫創作,再加入現代社會文化的表徵,如場景、飲食、流行用語、社會議題等,不僅能喚起讀者共鳴,引發認同感,還能讓讀者重新去認識這些已經逐漸被現代人所遺忘的傳統或信仰,使民間信仰向下扎根,也透過流行的傳播媒介進行翻轉創新,玩出新花樣。讓漫畫的娛樂性帶有傳遞意義的功能,透過漫畫文本,塑造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關係,也建立起漫畫與社會文化間的認同與連結。
As a media of telling stories, comics can be used to satirize political affairs and reflect 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The creators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nd ideas of society through the comics by pictures and texts. The readers can link with reality through reading.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o let Taiwanese comics competitive among the markets, we must to create Taiwan’s native comic books. “Native”, however, it doesn’t mean unique painting style. Instead, the content need to be “localization” and to raise reader’s identity.
Second, religious belief is deeply ingraine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the most familiar social life. Mazu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most highlighted god in Taiwan's folk beliefs. Mazu, as the most important belief in Taiwan’s folk, is even called “Tianshang Shengmu (Holy Mother Empress of the Heaven)”. Because of the feature of mother and the image of loving mother, Mazu is the belief that people will project their feeling of dependency from Mother.
Nevertheless, the book, "the apocalypse of darkness warfare", has against cultural taboos: repackaging Taiwan’s traditional beliefs and adapting the image of gods. It was attacked by people who think Mazu was stigmatized and did not respect the traditional belief culture. However, it still can’t stop the love and support from readers.
On the premise of Taiwan comics, chose "the apocalypse of darkness warfare" to be subjects as its network population. From reader’s point of view, cultural identity has been classified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by analysis of depth interview and cultural studies.
Study found out that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eople whom is described, creators will adapt the content based on the image of gods and public perception. Then exaggerate some important point, but still easy to distinguish. By this way, reader can have more identific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can be close to our life with warm and interesting way.
The cultural perception of belief comics brought is general identified thinking. As for “sacredness”, respondent won’t feel identification crisis and won’t falter resection of gods even though the external image has been changed. Instead, they agree to lean the great and long-tern history of Taiwan’s traditional belief by the element of comic: besides to be the object people respected, also being the hero of the era and inspiration in min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and explanation with traditional belief culture and comic.
There are different looking of god’s belief in different social cultur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changes the belief. As long as people respect god, via comic with the element of modern social culture, such as scene, food and beverage, fashionable wording, social issues and so on, readers can be resonated with and remember the tradition and belief that have been forgot; meanwhile, folk belief can be deeply built. Furthermore, new image can be appeared by innovation through social media. Let the entertainment of comic be with function to deliver the information; buil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riters and readers, establis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link between comic and social culture through the text.
中文書籍
閻振興、高明聰監修(1987)。《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日昇出版社。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紅葉文化。
文崇一(1993)。《中國人的價值關》。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李闡(1998)。《漫畫美學》。臺北:群流出版社。
林美容(2003)。〈從民間造經傳說的神明經書來分析神聖性的塑造〉,《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洪德麟(1994)。《台灣漫畫40年初探》。臺北:時報文化。
洪德麟(2003)。《台灣漫畫閱覽》。臺北:玉山社。
郭文般(2003)。〈台灣的宗教與社會〉,《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頁130。臺北:學富文化(原書Ranjit Kumar.﹝2000﹞. Research methodology :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徐亮、陸興華(201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Stuart Hall.﹝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張秋菊(2008)。〈台灣漫畫產業的價值共創策略─以「摺紙戰士」為例〉,《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臺北:遠流。
陳仲偉(2006)。《台灣漫畫文化史》。臺北:杜葳廣告。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柔縉(2003)。《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臺北:時報文化。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傳播研究方法》。臺北:威仕曼文化。
黃俊傑、吳光明(1992)。〈古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價值取向的衝突及其解消〉,見漢學研究中心(編)《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楊孝榮(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歐用生(1994)。〈內容分析法〉,黃光雄、簡茂發(編)《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劉還月(2000)。《台灣民間信仰》。台北:聯經。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
中文期刊
葉涵(2007)。〈當代台灣本土連環漫畫中在地文化之表徵〉,《視覺藝術論壇》,2:1-19。
王松木(2014.01)。〈試論日本漫畫的圖像修辭──以井上雄彥《灌籃高手為例》〉,《高雄師大國文學報》,19:73-126。
張珣(2017.03)。〈宗教與文化創意產品:以神明公仔為例〉,《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237-250。
夏春祥(1997.01)。〈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陳仲偉(2011)。〈論文化產業的社會基礎及需求:台日漫畫產業〉,《庶民文化研究》,3:1-39。
陳佳宏(2012)。〈文創產業「創作端」的關鍵成功要素 以霹靂布袋戲、悲慘世界、漫威漫畫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7(4):19-26。
游易霖(2012.07)。〈由消費者行為探討推動臺灣漫畫產業之策略〉,《輔仁大學藝術學報》,1:82-100。
黃淑賢(2002.01)。〈再造全民偶像─本土漫畫產業需要新活力〉,《統領雜誌》,196:42-44。
吳金鍊、曾湘雲(2002.06)。〈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傳播學會》。
揭陽(2005.10)。〈台灣漫畫苦戰〉,《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06:34-35。
揭陽(2005.10)。〈高永:複製日韓臺灣漫畫沒有根〉,《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06:36-37。
揭陽(2005.10)。(逆境求生 出版社不忘拉拔新人),《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06:38-40。
鄧宗聖(2010)。〈當代漫畫研究思潮的過去與現在:評四本當代漫畫研究書〉,《傳播與管理研究》,10(1):111-118。
盧安邦、鄭宇君(2015.07)。〈用方法說故事:議題框架分析方法綜探〉,《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
蘇新益(2007.08)。〈漫畫的意涵與文本元素之探討〉,《出版界》,80/81:77-83。
碩士論文
黃柏鈞(2016)。《「惡」趣與發「畫」:社群媒體上的男同志主體插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念儒(2015)。《台灣本土漫畫發展之研究-以挑戰者月刊(2004~2008)為探討中心》。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碩士論文。
王馨蔓(2014)。《手塚治虫漫畫中佛像圖繪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駿(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分析—以動漫產業為例》。佛光大學應用經濟系碩士班經貿組碩士論文。
徐若惠(2014)。《漫畫《航海王》主要角色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俞(2013)。《從文化認同檢視年輕族群對國片的消費行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尤沛涵(2012)。《國小高年級兒童對漫畫內容中暴力情節的解讀》。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葉佳欣(2012)。《臺灣民間神祇信仰的生命觀之探討》。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廖婉余(2011)。《從聖物到玩物-「去神聖化」與「再神聖化」歷程:以「好神公仔」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叡(2010)。《製造英雄-以葉宏甲漫畫諸葛四郎系列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吉鴻(2010)。《台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形象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文婷(2008)。《傳記圖畫書的文本分析─以女性形象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丹穠(2008)。《運動漫畫的教育意涵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婷婷(2007)。《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新益(2006)。《台灣漫畫出版品文化意涵及產業發展議題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朝陽(2004)。《台日漫畫產業發展比較研究∼以流通制度與環境為考察中心∼》。國立高學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碩士論文。
林憲志(2004)。《暴力漫畫內容分析之研究:以古惑仔漫畫《人在江湖》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奕賢(2003)。《運動漫畫內容與價值觀意涵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錚雲(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王俊杰(2003)。《運動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展(2001)。《漫畫、意識形態與樂趣:關於漫畫書與兒童讀者的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采艷(1998)。《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芳(1998)。《台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
英文書籍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llinois: Free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avid, M. and Sutton, C.D. (2004) 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Fontana, Andrea & James Frey.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pp. 361-376).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iedman, J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Kahle, L.R. & Goff Timmer (1983). A Theory and a Method for Studying Values. (pp. 43-69). In L.R. Kahle (eds.)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Adaptation to Life in America, NY: Praeger.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Fort Worth, TX: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Marshall, C. & Rossman. G.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nning, P. K. & Cullum-Swan (1994). Narrative, content, and semiotics analysis (pp.464-477).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hompson, J.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Varnum, R., & Gibbons, C. T. (2001). The language of comics: Word and image London: Routledge.
Weber, P. W. (1985). Basic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 Sage.
Willems,W(2011). Comic strips and “the Crisis”: Postcolonial laughter and coping with everyday life in Zimbabwe. Popular Communication, 9,126-145.
英文期刊
Barney,J.B.,Firm. (1991). Resours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Jay Berkowitz, Todd Packer (2001) Heroes in the Classroom: Comic Books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4(6), 12-18.
Kawamura, Yuniya. (2006). Japanese teens as producers of street fashion. Current Sociology, 54, 784-801.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171-180.
網站
〈台灣漫畫資訊服務網〉(2019)。
http://www.comicnet.culture.tw/
〈106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取自文化部網頁。
http://mocfile.moc.gov.tw/mochistory/images/Yearbook/2016survey/book1/chapter1.html
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6年12月30日,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727/35984107/
鏡周刊。上網日期:2018年12月9日,取自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08game-weicomic/
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12月30日,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16002366-260405
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9年3月5日,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0000382-260115?chdtv
許敏溶(2014年7月27日)。〈動漫祭 湧4萬人擠爆〉。上網日期:2016年12月30日,取自「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727/35984107/
蕭仁豪(2014.04)。〈恣意的畫筆-台灣漫畫〉,《新活水》,53:18-89。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0日,取自
http://www.gacc.org.tw/archive/magazine/5rS75rC06ZuZ5pyI5YiKNOaciOiZny5wZGYhfiEyMDE0LTA1LTA2IDE1OjQ4OjE0.pdf
吳江泉(2014年11月16日)。〈動漫祭落幕 逾5萬動漫迷擠爆駁二〉。上網日期:2016年12月30日,取自「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16002366-260405
陳默安(2019年6月4日)。〈凝聚台灣三魂七魄的變態魔術師:漫畫家韋宗成〉。上網日期:2019年6月5號,取自閱讀誌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