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靈芝 |
---|---|
論文名稱: |
「然」尾雙音節情態副詞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情態 、情態副詞 、引導碼 、當然 、居然 |
英文關鍵詞: | modality, modal adverbs, procedural encoding, dāngrán, jūrá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7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們使用語言與別人交流,以建立、保持人際關係,或者影響別人的行為,亦或者表達自己對事物的主觀判斷或評價,這都與情態(modality)密切相關。本文先討論了情態的定義,認為情態指的是「命題或事件在可能世界中的表達」,並從說話者的角度出發,參考謝佳玲(2002)對情態的分類,將情態副詞分為認知情態副詞(epistemic modal adverbs)、義務情態副詞(deontic modal adverbs)和評價情態副詞(evaluative modal adverbs)這三類,並討論情態副詞在句法中的表現。
情態副詞的功能主要表現在語用層面,本文主要從Sperber&Wilson(1986,1995)的關聯理論、Blakemore(1987, 2002)關於引導碼 (procedural encoding)的討論、Leech(1987)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Brown & 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論(Face-saving Theory)理論等重要語用理論等討論情態副詞在話語交際中扮演的角色。我們首先探討了「然」尾雙音節情態副詞,再從其中選出「居然」與「當然」作為深入研究對象,分別討論其核心語義、句法搭配與特徵及語用上的表現。此外,在討論「居然」時,也比較了「居然」與「竟然」、「果然」的差異;在討論「當然」時,特別分析其在會話中扮演的角色。
People u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others, or to express their subjective judgments or evaluations, and these are associated with modality. We first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modality, and we claim that modality refers to “The expression of propositions or events in the possible world". From a speaker’s perspective, and based on analyses of Hsieh (2002), we divided modal adverbs into three categories: epistemic modal adverbs, deontic modal adverbs, and evaluative modal adverbs.
The functionality of modal adverbs is mainly seen in the aspect of pragmatic. From Sperber & Wilson’s (1986, 1995) Relevance Theory, Blakemore’s (1987, 2002) theory on Procedural Encoding, Leech’s (1987) discussion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Brown & Levinson’s (1978) Face-saving Theory etc, important discussions about their performance in pragmatic, we can discuss the type of role modal adverbs play during discourse. We discussed disyllabic modal adverbs with ‘rán’ ending first, and form these phrases we chose ‘jūrán’ and ‘dāngrán’ as our subjects of discussion, we discussed their core meanings, syntax us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way they are expressed during language usage. Also, whilst discussing ‘jūrán’, w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ūrán’, and ‘jìngrán’ and ‘guǒrán’; whilst discussing ‘dāngrán’ , we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role is played during conversation.
中文期刊與書籍
丁崇明(2001)。論詞語疊連式不禮貌語言。語言文字應用第3期,64- 69。
丁邦新(譯)(1968)。趙元任著。中國話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于婷婷(2005)。試論「竟然」和「居然」的區別。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11期,132-133。
尹華穎(2008)。略說反義詞判定標準。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第2期,16-17。
王力(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俊仁(2010)。現代漢語「說」類重述標記語用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楚臻(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興才(2009)。「然」的詞尾化考察。漢語學報第三期,47-54。
冉永平(2006)。語用學:現象與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史金生(2003)。語氣副詞的範圍、類別和共現順序。中國語文第1期,17-31+95。
江庭宜(2009)。漢語「說」類引導碼之分類和語用功能分析。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兆熊(2005)。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曉亞(1994)。現代漢語感嘆句初探。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14+124-127。
朱葉丹(2010)。英語模糊限制語與「消極面子」的維護。長治學院學報第4期,20-23。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4期,268-275+320。
李英哲、盧卓群(1997)。漢語連詞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點。湖北大學學報(4),49-55。
李泉(2002)。從分佈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文研究2002年第2期,85-91。
李靜延(2003)。從「形容詞狀語」探討「漢語狀語」。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叢禾(2003)。漢語推導中的程式性意義探析。外語教學第5期,1-7。
李寶倫;潘海華;徐烈炯(2003)。對焦點敏感的結構及焦點的語義解釋(上)。當代語學第2期,1-11+93
束益琴(2008)。現代漢語焦點及其表現手段。揚州:揚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叔湘(1955)。關於漢語詞類的一些原則性問題,收錄在中國語文雜誌社編《漢語的詞類問題》,頁131-173。北京:中華書局。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4)。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福祥(2004)。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18-24。
何自然(1998)。語用學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2003)。語用學講稿。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平(2001)。漢語會話中的反饋信號。當代語言學第2期,119-126+157。
吳麗君(2004)。口語詞匯與書面語詞匯教學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版)第3期,14-19。
洪波(1998)。論漢語實詞虛化的機制。收錄在《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建平(2007)。漢語副詞「竟」的產生、發展及分化。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81-84。
姜望琪(2009)。語篇語義學與評價系統。外語教學第2期,1-5。
姜匯川、許皓光、劉延新、宋鳳英編(1989)。現代漢語副詞分類實用詞典。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
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高名凱(1985)。漢語語法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高書貴(2006)「幸虧」隱含的轉接功能與語義轄域。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424-428。
孫幫俊(2008)。疑問句及其非疑問語用功能。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2期,117-118。
袁毓林(2003)。句子的焦點結構及其對語意解釋的影響。當代語言學第4期,323-338+380
徐杰(1999)。疑問範疇與疑問句式。語言研究第2期,22-36。
徐烈炯;潘海華(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馮棉(1995)。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第6期,31-37。
張伯江、方梅(1996)。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張亞軍(2002)。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斌(2001)。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社。
陳懷萱(2004)。漢語反問句的形式與意義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陸儉明(1993)。現代漢語句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儉明(2005)。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1979)。國語語法研究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2000)。漢語語法論集。臺北:金字塔出版社。
賀陽(1992)。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67-71。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彭利貞(2007)。現代漢語情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郁純(1999)。漢語能願動詞之語義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程福慧(2007)。論英語交際中的情態與禮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66-70。
溫鎖林(2001)。現代漢語語用平面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葉信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秀芳(2002)。論句法結構的辭彙化。語言研究第3期,56-64。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 (2003)。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62-70
趙元任(1985)。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81)。國語語法。台北市:學海出版社。
黎錦熙(1947)。新注國文語法(十二版)。上海:商務印書館。
鄧守信(2005)。漢語語法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社。
謝佳玲(2002)。漢語的情態動詞。新竹: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顏慎慧(2010)。華語「可是」、「但是」和「不過」的言談語用功能之探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秀芬(2004)。「也」的語義語用分析與教學語法。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龔娜;鄒勇明(2008)。「然」的語法化探析。玉林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44-49。
英文期刊與書籍
Biber, D.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New York: Longman.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New York, USA: Blackwell.
Blakemore, D.(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Oxford; OX, UK ;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Blakemore, D.(1997). Restatement and exemplification:A relevance theoratic reassessment of elaboration.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 5(1), 1-19.
Blakemore, D.(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P. and Levinson, S(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Halliday, M.A.K. & Ruqaiya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gman, London
Leech, G. N., (1987). Meaning and the English Verb (2nd ed.). London/New York: Longman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Li&Thompson. (2003). Mandarin Chinese.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Quirk, R.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NY: Longman.
Sacks, H., Schegloff, E.A., Jefferson, G. 1974. 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Language, 50, 696-735.
Schiffrin, D. (1987).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and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perber, D. and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Thompson, Geoff & Susan Hunston. (2000).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Susan Hunston & Geoff Thompson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s (pp.1-2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D., & Sperber, D. (1993). Linguistic form and relevance. Lingua, 90, 1– 25
Xu, L. (2004). Manifestation of information focus. Lingua, 114, 277-299.
網路資料
蔣嚴,形式語用學與顯義學說--兼談顯謂與漢語配價研究的關系,99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docin.com/p-8015211.html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