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田家安
Tien, Chia-An
論文名稱: 城市棒球隊選手生涯規劃之現況探究
The Exploration of Career Schemes of City Baseball Team Players
指導教授: 洪聰敏
Hung, Tsung-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棒球隊生涯規劃選手訓練
英文關鍵詞: Baseball Team, Career Scheme, Player Trai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81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各城市棒球隊組成之餘,規劃選手未來就業的謀職能力,予以穩定工作及收益的同時,將是年輕棒球選手將來選擇職業棒球或業餘棒球環境主要參考的依據。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各城市棒球隊選手生涯規劃與發展的現況、各城市棒球選手的現職工作對未來生涯發展之助益、各城市棒球隊選手自我第二專長培育與未來就業之規劃及各城市棒球隊期望母企業提供未來生涯規劃之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之訪談,以台北市政府、台北縣政府、桃園縣航空城、台中市威達超舜電信棒球隊等4支球隊共12位選手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每位選手皆有個人的生涯規劃,其生涯規劃的方向亦都很明確。二、未來生涯發展主要的方向,就是以基層教練的方向為主,因為這是選手的專長、專項,主要讓選手發揮所學的這些專長,帶到基層去發揚棒球這個運動,進入學校擔任專任教練這個工作。三、選手面對未來運動退休後的生活或是第二專長的培養,選手自我培育的方向主要分為在學時教育師資的培育、個人興趣志向的培育、各城市政府的培育三個面向為主。四、各城市政府提供多元就業機會,有多元職訓輔導可讓選手多增加個人的視野,並且提供選手一個良好的就業管道,以及給予相關就業的方向與職場技能,使選手在心理上無後顧之憂的去面未來的職場,對選手乃是一項重要的福祉。

    The most significant references for the young baseball players who plan to choose professional or amateur baseball team in the future is to map out their competence of job hunting, an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of stable jobs and incom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us is to scrutinize the status quo of career schemes and developments of city baseball team players, simultaneously to probe whether the current experiences would benefit to the future career development, check if the players cultivate the second professionals and job hunting plans for the future life, and eventually to survey whether the headquarters offer the career schemes to the play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come from the semi-structure interviews which are comprised twelve baseball players selected from the teams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Taoyuan Aerotropolis, and Taichung Vee Telecom respectively. The outcomes are as follow:
    First, each player possesses their own career scheme, and each career scheme is unequivocal.
    Second, the main orientation of future career scheme is to be fundamental coaches; those players are good at playing baseball, and are able to enhance baseball to rudimentary school as standing at the position of fundamental coaches. Third, as for the retired life 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econd professional, both options are established by the foster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fostering of personal interests, and the fostering of levels of governments. Forth, each city government offers pluralistic job counselling, and those chances are competent to improve personal visions of job hunting; players thus own a good channel of job seeking, possessing skills of searching jobs, and eventually having confident spirits to confront job markets.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 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 v 目次 ………………………………………………………………………………………… vi 表次………………………………………………………………………………………… vi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問題………………………………………………………………………6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對象………………………………………………………………7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六節 名詞解釋………………………………………………………………………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成棒運動的發展…………………………………………………………9 第二節 生涯規劃與發展 ……………………………………………………………17 第三節 相關研究 ……………………………………………………………………30 第叁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48 第一節 本研究各城市棒球隊選手之基本資料 ……………………………………48 第二節 各城市棒球隊選手生涯規劃與發展之現況 ………………………………50 第三節 各城市棒球隊選手現職工作對未來生涯發展之助益 ……………………57 第四節 各城市棒球隊選手自我第二專長培育及未來就業之規劃 ………………62 第五節 各城市棒球隊選手期望母企業提供未來生涯規劃之展望 ………………6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80 引用文獻………………………………………………………………………8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88 附錄二 訪談逐字搞 ……………………………………………………………………89

    一、中文文獻
    王丁林、鄧建中(2009)。運動員之生涯規劃,亞東學報,第29期,341-346頁。

    何守正(2008)。SBL超級籃球聯賽球員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哲欣(2006)。留我不留?談全球化浪潮之下臺灣棒球人才外流的現象。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吳佳勳、林正祥、賴毓芳(2010)。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觀。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
    展趨勢研討會專刊,133-140。

    吳淑卿、解德春(2007)。大專甲組運動員的訓練、學業與生涯規劃。嶺東體育暨休閒
    學刊,5,1-8。

    李欣靜(2006)。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李維仁、李謀周、蔡慧敏(2007)。大專甲組羽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淡江體育,10,
    71-80。

    李鍾桂(1995)。彩繪生命藍圖:談生涯規劃。中國青年救國團團務通訊,573。

    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
    程研究所,新竹市。

    林邦遠(2009)。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發展之研究(1987~200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台東大學,臺東市。

    林佑儒(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金樹人(1998)。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天馬。

    周文祥(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5(3),60-68。

    洪聰敏主編陳薇婷等撰稿(2002)。成功的運動員。台北:台北市政府。

    卓俊伶(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及其教育的批判性思考。本文發表於2003年運動
    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習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馬文山(2010)。退役羽球男子甲組選手職場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
    科技大學,高雄市。

    洪聰敏(2003)。運動員的生涯轉換。2002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討會(70)。
    運動心理學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體育中心。

    紀俊吉、蘇慧慈(2006)運動員應有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86,127-132。

    許瀞心(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許瀞心(2004)。我國女子足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
    學院,台中市。

    梁淑玲(1993)。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臺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
    析(1895-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世義(2009)。高中學生運動員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張維唐(2009)。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添洲(1993)。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北市:滄海。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啟發(2007)。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陸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國立台
    灣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逸誠(2005)。大學體保生其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苹苹(2004)。大專運動員生涯規劃與未來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
    229-237頁。

    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分認
    同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煜、王琦正。如何追求成功:職業運動員生涯發展之探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
    報。第十期,2001,39-56頁。

    黃銘淳(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臺北市:桂冠。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
    體學報,11,181-192。

    詹俊成(2003)。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楊珮琳(2007)。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研究。已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主民(2003)。運動員生涯與重要他人角色的一些期望與建議。本文發表於2003年運
    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習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黎天生(2007)。全國中等學校桌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黎天生、李光武、黃崇儒、陳建利、陳堅雄(2007)。探討協助學生運動員生涯發展的
    可行方向。北體學報,15,214-22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劉育靜(2005)。大學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與生涯阻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1994)。從生涯發展論終身教育的推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
    革(頁349-376)。臺北:師大書苑。

    謝佳男(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蕭智真(2006)。體育學系學生學習動機與生涯發展之研究-以私立輔仁大學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羅鴻仁、管世弘、涂鵬斐(2011)。大專棒球運動員生涯發展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11,71-84。

    蘇鈺婷(2001)。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二、 英文文獻
    Coakley, J. J. (1983). Leaving competitive sport : retirement or rebirth?, Quest, 1 - 11.

    Delong, T. J. (1982). Reexamining the career anchor model. Personnel, 59, 50-61.

    Danish, S. J. (1983). Musing about personal competence: The contributions o f sport, health
    and fit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 , 221-240.

    Fox, K. R., & Corbin, C. B. (1986). An extension to a model of physical involvement: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bilities. In J.
    Ginzberg, E., Ginsburg, S. W., Axelrad, S., & Herma, J.L (1951).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rr, E. L., & Cramer, S. H. (1996).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
    Systematic approaches (5th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Hinits, D. R. (1988). Role Theory and The Retirement of Collegiate Gymnas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Nevada - Reno University, publish in Micofilm co., 1988.

    Igbaria, M., Greenshaus, J. H., Parasuraman, S., “Career Orientations of MIS Employe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MIS Quarterly, June 1991,

    Kuzel, A. J. (1992).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1-44). Newbury Park, CA: Sage.

    Lerch, S. H. (1981). The adjustment to retirement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In S. L. Grendorfer & A. Yiannakis (Eds) , Sociology of Sport: Diverse Perspectives .West Point, N. Y. : Leisure Press, 139 - 148.

    Orlick, T. (2000).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 : how to win in sport and life through mental
    training(3rd ed.).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Pearson, R.E., & Petitpas, A. (1990). Transitions of athletes:Developmental andpreven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9, 7-10.

    Reynolds , M. J. (1981). The effects of sports retirement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former
    football player. I n S. L. Grendorfer & A. Yiannakis (Eds), Sociology of Sport : Diverse Perspectives. West Point, N.Y. : Leisure Press, 127-137.

    Rosenberg, E. (1981). Gerontological theory and athlete retirement. IN S. L. Grendorfer & A. Yiannakis (Eds), Sociology of Sport: Diverse Perspectives. West Point, N.Y. : Leisure Press, 1981, 118-125.

    Snyder, E. E. & Spreitzer, E. (1978). Disengagement from athletic career. In Social Aspects
    of Sport. N. J. : Prentice Hall, 84 - 88.

    Webb, W. M. Nasco, S. A., Riley, S , & Headrick, B. (1998). Athlete identity and reactions to retirement from sport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1(3), 338-362.

    三、線上資料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2009)。棒球簡介。2009年11月27日,取自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官
    方網站,網址http://61.64.50.3/~ctba/about_2.php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2009)。請下載2009年協會盃全國成棒年度大賽賽程線型圖。2009
    年10月27日,取自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官方網站,網址
    http://www.ctba.org.tw/news_detail.php?id=1402

    台灣棒球維基館(2009)。甲組成棒春季聯賽。2009年11月27 日,取自台灣維基館網
    站,網址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5%85%A8%E5%9C%8B%E6%88%90%E6%A3%92%E7%94%B2%E7%B5%84%E6%98%A5%E5%AD%A3%E8%81%AF%E8%B3%BD#.E6.AD.B7.E5.B1.86.E6.A6.82.E6.B3.81
    台灣棒球維基館(2009)。中華民國棒球協會。2009年11月28 日,取自台灣維基館網
    站,網址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A3%92%E7%90%83%E5%8D%94%E6%9C%83#.E7.B5.84.E7.B9.94.E7.B0.A1.E4.BB.8B

    洪偵源(2008)。中華職棒》職棒20年 中信鯨不玩了。2008年11月11日,取自麗台
    運動報新聞,網址http://www.ltsports.com.tw/main/news.asp?no=63654&N_Class=2

    楊紹強(2009)。根除打假球 從經濟學下手。2009年11月2日,取自商業週刊官方網站,
    網址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8224&p=3

    李振邦(2008)。旅外球員不回國 政府球團有責任。2008 年12 月3 日,取自雅虎奇摩新聞,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8/115/1a9m3.html

    行政院體委會(2009)。「棒球振興計畫(草案)報院」新聞稿。2009年3月30日,取
    自行政院體委會新聞稿網址http://www.ncpfs.gov.tw/news/news-1.aspx?No=695

    蘇信全,《自立門戶,自創品牌,賺辛苦錢》。
    (http://tw.myblog.yahoo.com/jw!8jfAmkqfERiQSAC_QZ_z/article?mid=991,200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