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家銘
Liu, Chia-Ming
論文名稱: 以丹青寓吉凶—《天竺靈籤》圖文關係與圖像解讀
The Fortune-telling Images: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Iconography of Tianzhu lingqian
指導教授: 林麗江
Lin, Li-Ch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天竺靈籤南宋版畫視覺文化圖像研究軌革卦影
英文關鍵詞: Tianzhu lingqian, woodblock prints of Southern Song, visual culture, iconography, Guige gauy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AH.004.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宋本《天竺靈籤》因為較早的成書年代、圖文並茂的內容以及書本形式的裝幀,受到世人注意。為了理解這件作品在美術史中的位置,本文嘗試以各種面向切入《天竺靈籤》的討論,包含版本、內容來源、圖像風格與圖像義涵。過去的研究大多聚焦於南宋本,對於其他版本或是版本之間的關聯則較少討論。因此,第一章連結了《天竺靈籤》的各種版本,試圖觸及此研究課題內的各種版本,包含較為人知的南宋本、近年陸續有圖版釋出的洪武本,以及日本學界熟知且公認來自《天竺靈籤》的《元三大師百籤》。
    《天竺靈籤》使用了圖文並呈的形式,而非現今常見的僅以文字呈現的詩籤。經檢索宋代算命的研究資料以及相關史料,可以確認始自北宋中期一種名為「軌革卦影」的算命術,在內容與形式上應該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天竺靈籤》。透過比對兩者的圖、文內容,可以確認《天竺靈籤》汲取了部分「軌革卦影」術使用圖像來表現算命結果的形式。對於《天竺靈籤》版畫的研究,可分為對籤圖的風格、題材或圖像涵義的討論。第三章從籤圖的風格和題材出發,發掘當中來自南宋繪畫的風格與題材,用以框圍《天竺靈籤》製作的時、地。進一步,鎖定刊刻洪武本的書坊,尋找此書坊活動的時期以此推敲南宋本《天竺靈籤》的出版者。最後,回到學界討論最多的,對於《天竺靈籤》圖像涵義的詮釋。除了解釋單一圖像的涵義之外,本文將《天竺靈籤》圖像常見的變化方式分類,歸納出畫面中圖像組合與構圖的邏輯。《天竺靈籤》使用象徵性圖像的作法不僅在後世被繼續沿用,各種圖像也是南宋視覺文化的呈現。

    The Southern Song edition of Tianzhu lingqian was known by people due to the relatively early date, the form of both text and picture, and the book form of it. The editions, source of content, style and meaning of images are issues of this paper, aim to help positioning the book in the history of art. Past researches focused mainly on the Southern Song edition, and less discussion were made to other editions or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ditions. Therefore, the first chapter links different editions of Tianzhu lingqian, includes the well-known Southern Song edition, Hongwu edition (1385) partially released in recent years, and Genzan Daishi omikuji mostly known and recognized by Japanese scholars.The content of Tainzhu lingqian includes both image and text which is seldom to be seen in present days. By searching the researches of divination history and literatures of Song Dynasty,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a fortune-telling technique called Guige guaying practiced since the middle of Northern Song should have affect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ianzhu lingqian.
    Studies of the images of Tianzhu lingqian were generally based on two ground, one was of the style and theme, the other was of the meaning. The third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style and theme of images in Tianzhu lingqian, explores its connection with Southern Song painting, which helps to narrow down the time and space of its production. Further, the publisher of Hongwu edition gives a clue to look for the publisher of Southern Song edition, through its publications and active years. Finally, the most discussed issue of Tianzhu lingqian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s of images. In addi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s,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common changes, and sorts the general types of combin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mages. The use of symbolic images in Tianzhu lingqian not only adopted by books in later dynasties, but also presents the visual culture of the contemporar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宋代版畫研究回顧 1 一、南宋杭州刻書研究 2 二、宋代佛經扉畫研究 3 三、其他版畫及書籍研究 5 第二節 《天竺靈籤》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重點與論文架構 11 第二章 形塑一本《天竺靈籤》 15 第一節 《天竺靈籤》的種類與繼承 15 一、南宋本《天竺靈籤》 15 二、洪武本《天竺靈籤》 18 三、日本《元三大師百籤》 20 第二節 《天竺靈籤》內容的來源 21 一、生成時地與使用方式 22 二、「以丹青寓吉凶」的「軌革卦影」術 23 三、「圖文並茂」的卦影術 28 第三節 從口傳到書本、從繪畫到版畫 32 一、普及的算命服務 33 二、吸引顧客的表現手法 36 三、固定的版式與內容 38 小結 40 第三章 南宋本《天竺靈籤》生成時地再探 41 第一節 籤圖中的不同風格 41 一、畫面風格 42 第二節 《天竺靈籤》與南宋繪畫 46 一、南宋視覺文化中的《天竺靈籤》 47 二、《天竺靈籤》與南宋繪畫 48 三、籤圖的構圖 51 第三節 《天竺靈籤》與十三世紀的杭州 53 小結 55 第四章 《天竺靈籤》圖像解碼 57 第一節 圖像與文字的轉譯機制 57 一、單一圖像的含意 58 二、圖像的變化與新意 61 第二節 《天竺靈籤》的母題與敘事手法 66 一、圖像的組合 66 二、圖像單元與母題的延續 73 第三節 圖像意義再發現 75 一、圖像的歷史脈絡 76 小結 81 結論 85 參考書目 89 表格 97 圖版 111

    一、古籍
    (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欽定四庫全書》。
    (北宋)蘇軾,《東坡志林》,中國基本古籍庫。
    (北宋)朱彧,《萍洲可談》,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
    (南宋)宗鑑,《釋門正統》,CBETA。
    (南宋)志磐,《佛祖統紀》,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洪邁,《夷堅志》,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董嗣杲,《西湖百詠》,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南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市:大立,1980。
    (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市:大立,1980。
    (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市:大立,1980。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市:大立,1980。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市:大立,1980。
    (元)周密,《癸辛雜識》,中國基本古籍庫。
    (明)釋廣賓,《杭州上天竺講寺志》,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
    (明)劉世傑,《增補鬼古源流断易天機》,嘉靖十七年寶善堂刻本。
    (宋)魏泰,《東軒筆錄》,中國基本古籍庫。
    (宋)周煇,《清波雜志》,中國基本古籍庫。
    (宋)佚名,《分門古今類事》,中國基本古籍庫。

    二、專書
    中日文
    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市:法鼓文化,2009。(Chün-fang Yü,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śva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戈思明主編,《雷峰塔:秘寶與白蛇傳奇展》,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05。
    北京圖書館編,《西諦書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李清泉,《宣化遼墓:遼墓藝術與遼代社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何傳馨主編,《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宣化遼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吳曉玲編,《西諦書跋》,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8。
    林柏亭主編,《大觀:宋版圖書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
    林國平,《籤占與中國社會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邵曉峰,《中國宋代家具:研究與圖像集成》,南京市: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周心慧編,《中國古代佛教版畫集》,北京:學苑,1998。
    周蕪編,《中國版畫史圖錄》(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____、周路、周亮編,《建安古版畫》,福州:福建美術,1999。
    姜青青,《《咸淳臨安志》宋版「京城四圖」復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徐小蠻,《中國古代插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徐光冀,《中國出土壁畫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翁連溪、李洪波主編,《中國佛教版畫全集》(二)、(三)、(四)、(五),北京市:中國書店,2014。
    婁子匡編校,《天竺靈籤木刻》,收入《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九輯161卷,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1976。
    宿白,《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
    ____,《白沙宋墓》,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2。
    曹婉如,《中國古代地圖集:戰國—元》,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0。
    陳野,《南宋繪畫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陳鐸,《建本和建安版畫》,福州市:福建美術,2006。
    黃明延,《中國旗幟圖譜》,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2003。
    黃能馥、陳娟娟編,《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賀西林、李清泉,《中國墓室壁畫史》,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張十慶,《五山十剎圖與南宋江南禪寺》,南京市: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下),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揚之水,《物中看畫》,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6。
    彭慧萍,《虛擬的殿堂:南宋畫院之省舍職制與後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楚啟恩,《中國壁畫史》,北京市: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0。
    鄭振鐸編,《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______編,《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______編,《中國版畫史圖錄》,北京市:中國書店,2012。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宋金壁畫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劉心明編,〈天竺靈籤〉,收入《子海珍本編˙大陸卷》(第一輯:術數類),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
    黎志添編,《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薛冰,《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插圖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戴爭,《中國古代服飾簡史》,台北:南天書局,1992。
    龐緯(Werner Banck),《中國靈籤研究》(Das chinesische Tempelorakel),臺北市:龍記圖書有限公司,1976。
    韓森著,包偉銘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上海市:中西書局,2016。(Hansen, Valerie,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90.)
    大野出,《元三大師御籤本の研究—おみくじお読み解く》,京都:思文閣出版,2016。
    松本榮一,《燉煌畵の研究》,京都市:同朋社,1985。
    奈良國立博物館編,《聖地寧波:日本佛教1300年の源流》,奈良市:奈良國立博物館,2009。
    酒井忠夫等編,《中國の靈籤と藥籤集成》,東京都:風響社,1992。

    西文
    Chia. Lucille,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Cambridge, MA: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fo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Ebrey. Patricia Buckley, Huang. Shih-shan Susan, ed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Leiden: Brill, 2017.
    Edgren. Sören, Chinese Rare Books in American Collections, New York City: China House Gallery,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1984.
    Hegel. Robert E., 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Lee. Hui-shu, Exquisite moments: West Lake & Southern Song Art, New York: China Institute Gallery, 2001.
    Strickmann. Michel, Chinese Poetry and Prophecy: The Written Oracle in East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Twitchett. Denis,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in Medieval China, New York: Frederic C. Beil, 1983.
    Weidner. Marsha, eds., 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Yü. Chün-fang and Susan Naquin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進香,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三、期刊、專書章節及會議論文
    中日文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期,(2001.9),頁76-89。
    宋亞莉,〈宋刊本《天竺靈籤》略探〉,《東方論壇》,第2期(2016),頁45-51。
    李清泉,〈空間邏輯與視覺意味—宋遼金墓「婦人啟門」圖新論〉,《美術學報》(2012.2),頁5-25。
    吳哲夫,〈宋代圖書出版業—市場與版權〉,《故宮文物月刊》,297期(2007),頁102-109。
    ______,〈宋代圖書出版業—品牌與行銷〉,《故宮文物月刊》,296期(2007),頁78-86。
    芮詩茗,〈宋代軌革卦影淺探〉,《周易研究》,2009年01期,頁76-81。
    林聖智,〈近十年中國佛教美術的研究動向(1998-2008)—英文、日文部分〉,《藝術學研究》第六期,(2010.5),頁231-246。
    板倉聖哲,〈南宋宮廷畫家的歷史認識—以馬遠為中心〉,收於《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網站:https://www.npm.gov.tw/hotnews/9910seminar/ch3.html (檢索日期:2018年5月9日)。
    侯印國,〈南宋臨安甫尹家書籍鋪所刻書及其流傳考〉,《國家圖書館館刊》,103年1期,頁127-146。
    徐吉軍,〈南宋杭州的印刷業概述〉,收於中國古都學會編《中國古都研究》(第三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頁261-274。
    郝紅星,〈壁畫說故事,一部宋代生活的立體書—登封唐裝宋代壁畫墓賞析〉,《典藏古美術》,297期(2017.6),頁138-143。
    康保成,孫秉君,〈陜西韓城宋墓壁畫考釋〉,《文藝研究》,2009年11期,頁79-88+169-171。
    許媛婷,〈南宋書籍的出版地域與行銷市場〉,《故宮文物月刊》,332期,2010,頁90-101。
    ______,〈南宋時期的出版市場與流通空間—從科舉用書及醫藥坊書的出版談起〉,《故宮學術季刊》,第28卷第3期,2011,頁109-147。
    崔巍,〈山東省莘縣宋塔出土北宋佛經〉,《文物》,1982年12期,頁39-42。
    芮詩茗,〈宋代軌革卦影淺探〉,《周易研究》,2009年01期,頁76-81。
    陳德馨,〈《梅花喜神譜》—宋伯仁的自我推薦書〉,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五期,1998,頁123-152。
    黃士珊,〈 唐宋時期佛教版畫中所見的媒介轉化與子模設計〉,收於石守謙、顏娟英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北市:石頭出版社,2014,頁385-434+448。
    張秀民,〈五代吳越國的印刷〉,《文物》12期,1987,頁74-76。
    ______,〈宋代刻工刊書考〉,《印刷科技》,10:4,1994,頁76-111。
    張嘉樽,〈從《市擔嬰戲》中貨郎擔上貨物探討貨郎的多重身分〉,《書畫藝術學刊》,14期(2013.7),頁389-415。
    曾啟雄、林長慶,〈宋代雕版書籍之魚尾造形研究〉,《設計學報》,第七卷第1期,2002,頁75-86。
    彭慧萍,〈南宋宮廷畫師之供職模式研究〉,《故宮學刊》,Vol.3,2006,頁230-251。
    華喆,〈《思溪藏》刊行者王永從事基略考〉,〈中國典籍與文化〉第82期no.3,2012,頁56-59。
    廖咸惠,〈祈求神啟—宋代科舉考生的崇拜行為與民間信仰〉,《新史學》15卷4期,2004,頁41-92。
    ______,〈探休咎:宋代士大夫的命運觀與卜算行為〉,收於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市: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頁1-44。
    ______,〈體驗「小道」—宋代士人生活中的術士與術數〉,《新史學》,20卷4期,2009,頁1-58。
    劉燕萍,〈淫祠、偏財神與淫神―論《夷堅志》中的五通〉,《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5期(2008.9),頁25-54。
    大野出,〈元三大師御鬮諸鈔考〉,《日本語と日本文学》,no.32,2001年,頁11-24。
    井手誠之輔,〈日本の宋元仏画〉,《日本の美術》418号,2001,頁1-98。

    西文
    Edgren. Söre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No. 61, 1989, pp. 1-212.
    Bush. Susan, Thunder Monsters, Auspicious Animals, and Floral Ornament in Early Sixth-Century China, Ars Orientalis, Vol. 10(1975), pp. 19-33.
    Huang. Shih-Shan Susan, Tianzhu Lingqian: Divination Prints from A Buddhist Temple in Song Hangzhou, Artibus Asiae, Vol. 67, No. 2 (2007), pp.243-296
    _____. Imagining Efficacy: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Buddhist and Daoist Pictorial Art in Song China, Orientations, Vol. 36, Issue 3, Apr 2005, pp. 63-69.
    Lin. Li-chiang, “A Study of the Xinjuan hainei qiguan, a Ming Dynasty Book of Famous Sites,” in Jerome Silbergeld, Dora C.Y. Ching, Judith G. Smith, and Alfreda Murck ed., Bridges to Heaven: Essays on East Asian Art in Honor of Professor Wen C. Fong. Princeton: P.Y.and Kinmay W. Tang Center for East Asian Art,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association wi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779–812.

    四、學位論文
    中文
    陳德馨,〈《梅花喜神譜》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惠如,〈宋代杭州地區圖書出版事業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彭慧萍,《「南宋畫院」之省舍職制與畫史想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05年。
    童文娥,〈李嵩《嬰戲貨郎圖》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彭喻歆,〈北京坊刻版畫之奇葩—明弘治《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註釋西廂記》版畫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潘星吟,〈宋代詩讖說研究〉,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昱全,〈北宋《御制秘藏銓》版畫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亭蓉,〈北宋二十四孝行故事之圖像模式及文本成形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英文
    Liao. Hsien-huei, Popular Religion and the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Song Elite 960-1276, Ph.D. dissertation, UCLA, 2001.

    五、網路資源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名人館∕鄭振鐸∕西諦藏書展:http://www.nlc.cn/newhxjy/mrg/mrg_zzd_xdcsz.htm(檢索日期:2018年1月7日)。
    籤詩網:http://www.chance.org.tw/ (檢索日期:2018年4月22日)。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網站∕會議資料:https://www.npm.gov.tw/hotnews/9910seminar/ch3.html (檢索日期:2018年5月9日)。
    e國寶∕陸信忠∕《十王圖》:
    http://www.emuseum.jp/detail/100092/000/000?mode=detail&d_lang=zh&s_lang=zh&class=&title=&c_e=®ion=3&era=¢ury=&cptype=&owner=&pos=17&num=6 (檢索日期:2018年6月22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