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至君 Yen, Chih-Chun |
---|---|
論文名稱: |
新出楚簡疑難字研究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Chi, Hsiu-She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8 |
中文關鍵詞: | 楚簡 、戰國文字 、上博簡 、清華簡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1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7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整體而言,戰國文字具有承上啟下之地位,故對整個文字演變脈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今日戰國文字的研究發展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但很多疑難字形造成研究上的困難,因此為了進一步釋讀楚簡,必須將焦點放在這一個部分。這些與一般書寫規律不同的字形,將是未來研究楚簡很重要的方向。
對於戰國楚簡來說,這些楚簡若是真正出土材料,其所記載的內容,具有相當多的珍貴史料與典籍佚文,但是在文字無法辨識的情況下,除了古代歷史無法重現外,更造成文字與文化的混亂,以及楚簡材料的真偽混亂。在這些楚簡文字與疑難字形無法釋讀的情況下,這些戰國竹簡的來源和內容,更是增添神秘色彩,而這些內容卻對於學術史與漢字演變歷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處理楚簡的辨偽問題,也是必須致力於疑難字形的研究。唯有先釋讀簡文,才能進一步比對其與古籍文獻的差異,從對照古籍的方式來深入研究諸子學說與春秋戰國史的問題。最終必須從整體思想史的發展路線,以及觀點的細部差異,來進一步處理楚簡的辨偽問題。這些相關研究都必須要立足在古文字之上,並且考釋疑難字形,釋讀出簡文的內容。
本論文著眼於此,論文主題選定為疑難字形,對於疑難字形的定義,採取在簡文之中,對於形、音、義三者,尚且不能在簡文中對此三者取得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者,係屬廣義認定。對於新出楚簡的定義,主要以《清華簡》與《上博簡》為選字範圍。
本論文二至九章依照楚文字字形不同的問題,概略可區分為四大部份,分別為:
第一部份:文字書寫特點(第2、3章)
第二部份:漢字書寫規律(第4、5、6章)
第三部份:文字淘汰現象(第7章)
第四部份:同形字現象(第8章)
本文挑選幾個楚簡中能與上述三個面向結合之例證,並與實際字例結合,以新觀點、新的詮釋方法,重新探尋文字定位點,嘗試以新觀點,突破傳統認知,重新作文字考釋。主要從文字起源角度、甲骨文來源、文字字形結構組合方式、文字同形訛混現象與字義訓詁等諸多方面,嘗試討論並嘗試釐清這些疑難字之問題,而不強作定論。
第二到八章依序寫作如下:
第二章 早期字形
第三章 抽象概念
第四章 繁化簡化
第五章 偏旁位移
第六章 對稱概念
第七章 文字淘汰
第八章 字義訓詁
首先,楚簡疑難字形能與目前「古文字考釋方法」結合的實際考釋例子,以這樣的觀點為基礎,本論文將討論重點放在「漢字演變規律」,以這樣的原則下,本文挑選兩個字形,分別為「丨」與「琮」字寫作:
第二章 早期字形
第三章 抽象概念
其次,本論文站在「楚文字書寫規律」的範疇下,挑選四個字形,分別依序為:「矵」、「列」和「毄」三個字形,分別可以在不同的書寫現象下,強調去以新的方式與觀點,嘗試重新探尋楚簡疑難字的歷史定位點,因此本論文從楚文字的「常見書寫規律」、「偏旁位移與改變」與「文字對稱概念」等部份進行文字考釋:
第四章 繁化簡化
第五章 偏旁位移
第六章 對稱概念
「矵」字為常見書寫規律應用之字例,「人」、「刀」與「刃」形之規律,並應用之,本文認為是「假」字,並探詢「假中於河」等楚簡相關文例。
「列」字從偏旁位移來考釋文字,列出《上博五》與《清華簡》相關字形,討論《上博五》簡文中之釋字問題,與《清華簡》字形與其相關文例。
「毄」字在楚簡中有與「東」字混淆之現象,然而從書寫的「十」字脈絡上來看,本論文認為可以從漢字演變規律,追溯其甲骨字形直至戰國字形之縱線脈絡,並且以「對稱概念」的字形角度,來嘗試判別其兩者區別;其次,參以文字「字義」之字用觀點來輔證、嘗試進一步還原、確認其字形是否判別有誤。
最後,第三部份主要以「文字字義」為主,以字義改變與變化的角度來觀察,考釋古文字,因此選出「殺」與「爾」作文字考釋,探尋並強調「字義」在考釋字形之重要性,與實際結合之例證:
第七章 文字淘汰
第八章 字義訓詁
「殺」字主要從甲骨字形,拉出字形上的歷史縱線,觀察出楚簡橫向實際用例,觀察其字義擴大使用,由本來「殺頭」的砍殺義,擴大為強調殺死的「死亡」義,字義不侷限在於殺伐方式的強調,轉而擴大為死亡結果的強調。觀察楚簡用例也由以前戰爭砍頭之義,轉而強調死亡。
其次是語境的改變,字例已顯示突破傳統語境,不受限於傳統用於戰爭語境用法,顯示文字從甲骨到戰國時代,字義在時代變遷下產生了變化,已不再受傳統之侷限,字義使用範圍擴大,顯示文字本身的生命與歷史。
「爾」字於楚文字使用中有所謂「同形字」訛混之現象,這也是歷來研究楚文字常面對的問題,因此本論文嘗試從「字義」角度去判別,討論其文字使用之內涵、語境與字用之例。本文認為跳脫出文字字形的侷限,才能探詢文字真正使用的內涵與意義,強調文字基本功能在於紀錄與表達,以達到溝通的目的,進一步書寫為戰國簡冊,則在當代成為記錄重要內容的方式,並可以流傳後世,與古籍文獻成為後代研究的材料。對於當代思想與文化,具有傳遞與傳承的功能,並對後代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戰國楚簡文字「同形字」現象,可以進一步讓讀者思索與反思,文字字形辨識並非牢不可破,故必須突破傳統視覺之框架,酌參字義、語境與字例,才能在訓讀楚簡與閱讀簡文時,不致於受到字形侷限與混淆,導致全篇文意釋讀有誤,走向錯誤與危險之道路。
一、古籍(依年代順序)
【漢】許慎 《說文解字》(大徐本) 香港 中華書局 1996年
【清】阮元刻本 《十三經注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劃)
(一)、工具書
于省吾編 《甲骨文字詁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李守奎 《楚文字編》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年
何琳儀 《戰國古文字典》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 《包山楚簡》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年
容 庚 《金文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年
高 亨 《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 齊魯書社 1997年
周法高 《金文詁林》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81年
滕壬生 《楚系簡帛文字編》 武漢 湖北敎育出版社 1995年
羅福頤 《古璽文編》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年
曾憲通 《長沙楚帛書文字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年
湯餘惠 《戰國文字編》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二)、專書
于省吾 《甲骨文字釋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王 輝 《秦文字集證》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9年
朱岐祥 《甲骨文研究─中國古文字與文化論稿》 台北 里仁書局 1998年
朱歧祥 《釋古疑今─甲骨文、金文、陶文、簡文存疑論叢》 臺北 里仁書局 2015年
何琳儀 《戰國文字通論》 南京 江蘇敎育出版社 2003年
李孝定 《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臺北 聯經書版社 2008年頁
季旭昇師 《甲骨文字字根研究》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2003年
季旭昇師 《說文新證(上)》 臺北 藝文印書館 2002年
季旭昇師 《說文新證(下)》 臺北 藝文印書館 2004年
季旭昇師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 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7月
季旭昇師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 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
季旭昇師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 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
馬承源主編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6年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12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12月
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2月
陳 劍 《甲骨金文考釋論集》 北京 線裝書局 2007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 中西書局 2010年
荊門市博物館 《郭店楚墓竹簡》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8年5月
唐 蘭 《古文字學導論》台北 樂天出版社 1970年
張光裕、袁國華師 《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9年1月
陳 偉 《郭店竹書別釋》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
陳 偉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年
黃錫全 《汗簡注釋》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0年8月
黃德寬 《古文字譜系疏證》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 《曾侯乙墓》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年7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 《包山楚簡》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年10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 《望山楚簡》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6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 《九店楚簡》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年5月
廖名春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年6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 《睡虎地秦墓竹簡》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年11月
劉信芳 《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9年1月
劉信芳 《包山楚簡解詁》 臺北 藝文印書館 2003年1月
劉 釗 《郭店楚墓校釋》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
饒宗頤 《楚帛書》 香港 中華書局 1985年9月
(三)、期刊論文
李學勤 〈試釋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文物》2006年第9期
李學勤 《清華簡〈保訓〉釋讀補正》《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李守奎 《〈保訓〉二題》 《出土文獻》第一輯 中西書局2010年
孟蓬生 〈「出言又(有)丨,利(黎)民所 」音釋─談魚通轉例說之四〉 《簡帛》第七輯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四)、會議論文
朱岐祥 〈三非三-談甲骨文三筆組合有多的概念〉 第十三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2011年5月14日
李守奎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補釋〉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博簡卷》 武漢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2006年6月
季旭昇師 〈清華一疑難字考評〉 《第二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年5月3日
季旭昇師 〈《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試讀〉 《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博簡卷》 武漢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2006
年6月
(五)、報紙論文
李均明 《說清華簡「假中于河」》 《中國文物報》 2009年7月17日
李均明 《周文王遺囑之中道觀》 《光明日報》 2009年4月20日
李 零 《讀清華簡〈保訓〉釋文》 《中國文物報》 2009年8月21日
李學勤 《周文王遺言》 《光明日報》 2009年4月13日
姜廣輝 《〈保訓〉十疑》 《光明日報》 2009年5月4日
趙平安 《〈保訓〉的性質和結構》 《光明日報》 2009年4月13日
劉光勝 《〈保訓〉之“中”何解 ——兼談清華簡〈保訓〉與〈易經〉的形成》 《光明日報》 2009年5月18日
劉國忠、陳穎飛 《清華簡〈保訓〉座談會紀要》 《光明日報》 2009年6月29日
(六)、網站論文
李 銳 《上甲微之「中」再論》 孔子2000網站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45) 2009年6月24日
武家璧 《上甲微的「砌中」與「歸中」——讀清華簡〈寶訓〉(之二)》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47 2009年5月7日
林志鵬 《清華大學所藏楚竹書〈保訓〉管窺——兼論儒家「中」之內涵》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4 2009年4月21日
林志鵬 〈戰國楚竹書《鮑叔牙與隰朋之諫》“剚民獵樂”試解〉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81 2006年12月09日
季旭昇師 〈《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篤歡附忨”解——兼談“錢器”〉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7 2006年03月06日
范常喜 〈戰國楚簡「矵」字述論〉 復旦網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298 2010年11月2日
胡 琼 〈上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釋讀二則〉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63 2007年5月8日
徐伯鴻 〈說「微矵中于河」句中的「矵」字〉 xbh1947@126的博客 http://blog.163.com/xbh1947@126/blog/static/73027094200992662748734/ 2009年7月6日
徐在國 〈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3) 2009年7月15日
袁金平 〈讀《上博(五)》劄記三則〉簡帛網(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40) 2006年02月26日
陳 偉 〈「刏」字試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網址: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26) 2009年4月15日
陳民鎮 〈釋「叚(假)」〉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32) 2010年11月12日
陳民鎮 〈「朕疾漸甚」芻議〉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33 2010年11月
15日
喜 貞 《楚簡釋讀練習——〈保訓〉》 簡帛網 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9/xizhen002.htm 2009年6月28日
程 燕 〈清華五劄記〉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187#_ftnref4 2015年4月10日
張崇禮 〈釋《吳命》的「度日」》 復旦網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54 2009年1月14日
張崇禮 〈釋楚文字「列」及從「列」得聲的字〉 復旦網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80) 2013年6月28日
楊 坤 《〈保訓〉上甲微「矵中于河」平議》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4 2009年7月15日
廖名春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初讀再續》 孔子2000網站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031 2009年6月21日
趙平安 《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 復旦網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829 2009年6月25日
劉樂賢 〈讀楚簡札記二則〉 簡帛研究 2004年5月29日
蘇建洲 《〈保訓〉字詞考釋二則》 復旦網
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849 2009年7月15日
蘇建洲 〈《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豎刁與易牙為相」章字詞考釋〉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1
2006年03月17日
蘇建洲 〈《上博楚簡(五)》考釋二則〉 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75 2006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