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麗蓉 |
---|---|
論文名稱: |
清代高雄平原寺廟與地方社會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高雄平原 、庄廟 、聯庄廟 、香火 、祖籍別信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2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祖籍對於清代台灣社會有區分族群的作用。一般認定:不同祖籍,大多有其鄉土守護神的信仰,如同安人信奉保生大帝,漳州人信奉開漳聖王,南安人信奉廣澤尊王等。清季的《鳳山縣采訪冊》詳載鳳山縣境內的寺廟資料,這些寺廟主要為庄廟的性質,且有其延續性。本文利用1926年底調查的祖籍別資料,與庄廟主祀神兩相比對,檢驗是否符合一般人的認定。檢驗結果,不完全符合,祖籍別不是庄眾選擇主祀神的唯一因素。
進而探究高雄平原主要神祇寺廟之分布。高雄平原的媽祖廟主要不是在港口,而是分布於府治大道的據點,尤其是在街市。高雄平原境內玄天上帝廟甚多,且主要分布於鄭氏時期的屯墾區,與鄭氏政權早期的拓墾有很大的關聯。就如阿蓮鄉境內的土庫北極殿為36庄聯祀,聯祀範圍正是鄭氏時期嘉祥里的區域。而三山國王則聚集橋頭鄉西南側,與潮州人的信仰有關聯。此外保生大帝的輪祀情形最多;王爺廟為高雄平原內數量最多,分布在有港汊地形的庄社之外,也有分布在府治大道。然而在府治大道上的寺廟,其香火為外來客遺留的情形較多。
再者,分析庄廟形成類型,一為私家崇祀演變為公眾信奉的主祀神。各家私奉神祇眾多,然而為何某些私家神祇信仰能脫穎而出,演變為庄眾的信奉對象,進而董建為庄廟,成為庄眾的信仰中心。其中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靈驗事蹟,尤其在庄社面臨瘟疫或天災人禍的威脅時,神祇的靈驗與否往往會成為庄眾信奉的要因。這也說明神祇信仰要存在於群眾社會中,是需要靈驗事蹟,亦即信仰與靈驗事蹟是相輔相成的。
另一類型為外來客遺留香火所建置之庄廟。過客遺留的香火,掛在樹上,發光顯靈,被庄眾供奉地方神祇。臺灣許多地方的寺廟由來有雷同的傳說,頗值得探討。此外既為過客遺留香火,一旦有靈異現象,常被解讀為神祇有駐留的意願,庄眾若經濟能力許可,大多能建廟奉祀該神祇,縱使庄中已建有庄廟亦然。就如大湖庄在乾隆40年(1775年)已建有保生大帝廟(長壽宮),然在林爽文事件(1786年)後,王爺神像顯現靈異,大湖庄再度於興建王爺廟來奉祀之。
除了庄廟之外,清季的高雄平原亦有從清代延續至今的聯庄廟,各處聯庄廟的聯祀活動有其時代背景因素,如土庫北極殿的36庄有鄭氏拓展的歷史淵源;角宿天后宮的13庄聯祀活動,與林姓「唐山祖」組織中成員的拓展與分布有所關聯;圍仔內慈濟宮的13庄聯祀為同安籍居民的聯結;彌陀港彌壽宮的聯庄則與官設鹽場有關;九甲圍三庄聯祀是小庄依附大庄聯祀的類型。籬仔內青雲宮的信仰源起與庄中黃姓望族有關,而黃姓望族的族人擴散於鄰近庄社,對於青雲宮的聯祀情形應有關聯;而王公廟庄廣應廟聯祀活動,是上述幾個聯庄廟中,聯結性最強的,推測這個聯庄組織與清末該區域較少寺廟有關。
整理高雄平原的聯庄廟聯祀活動,可發現這些聯庄廟的平日聯結較為薄弱,大多僅在聯庄廟有醮期活動時,所轄的庄眾才需要參與。然而醮期的舉行並不固定,都因主祀神顯現靈異,解讀為神明有建醮的意願後,才舉行聯祀活動。其餘時間都以各庄廟的祭典活動為主,包含中元普渡也為庄廟各自普渡。這或許是鄉庄形成的發展較早,較有機會建立自家的庄廟,造成各庄獨立自主性較強。所以這樣的聯庄廟,僅能算是廣義的聯庄廟
藉由大範圍,數量多的寺廟資料,加以進行探討,可凸顯高雄平原庄社信仰中心建置的特色。而這特色與鄭氏早期拓墾有關,各籍人士生活在一庄社中,墾殖定居後,祖籍區別的色彩較為薄弱,對所處的庄社認同較強。庄民崇祀主祀神以靈驗為主要條件,倘若庄內無此條件,則尋求外地著名寺廟的分香或分靈。由此可知,庄眾的福祉大過於原鄉的信仰。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南投:省文獻會,1997。
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省文獻會,1996。
不著撰人,《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南投:省文獻會,1996。
王瑛增,《重修鳳山縣志》,台北:大通,1987。
丸井圭治郎,《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捷幼影印本。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譯本),台中市:省文獻會,1991。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
江日昇,《 臺灣外記》,南投:省文獻會,1995。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南投:省文獻會,1996。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南投:省文獻會,1993。
沈有容,《閩海贈言》,南投:省文獻會,1994。
李丕煜,《鳳山縣志》,台北:大通,1987。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高雄市.高雄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
夏琳,《閩海紀要》,南投:省文獻會,1995。
施琅,《靖海紀事》,南投:省文獻會,1995。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省文獻會,1994。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省文獻會,1996。
陳秋坤、蔡承維,《大崗山地區古契約文書匯編》,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6。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省文獻會,1993。
楊英,《從征實錄》,南投:省文獻會,199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物權編》卷三,南投:省文獻會,1994。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表》,臺北:臺灣總督府,1928。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省文獻會,1993。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南投:省文獻會,1983。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省文獻會,1993。
藍鼎元,《平臺紀略》,南投:省文獻會,1997。
二、專書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王賢德,《高雄市寺廟文化專輯(一)道教部分》,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1993。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台北縣 : 稻鄉, 1997。
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台北市:臺原,2000。
石萬壽,《路竹鄉志》,高雄縣:路竹鄉公所,1985。
冉福立(Kees Zandvliet)著 ; 江樹生譯,《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台灣老地圖》,台北市:漢聲,1997。
吳明訓,《高雄發展史三十六講》,高雄市:佳興,2003。
吳進喜,《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吳進喜,《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一冊),南投:省文獻會,2000。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卷1(土地志•地理篇),臺北:省文獻會,1957。
沈同來,《重修大社鄉志》,高雄縣:大社鄉公所,2006。
林美容,《高雄縣民間信仰》,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凃順從,《南瀛古廟誌》,臺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陳秋坤、蔡承維,《大崗山地區古契約文書匯編》,高雄縣:高雄縣政府,2006。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舊地名探索》,高雄市政府:高雄市,1982。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文化資產採訪專輯》,高雄市政府:高雄市,1982。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發展史》,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8。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8。
梁華璜、張守真,〈高雄市寺廟建立與聚落發展之關係研究〉收入於臺灣南部寺廟調查小組,《臺灣南部寺廟調查暨研究報告》,臺南:成大歷史學系,1997。
曾玉昆,《高雄市地名探源》(增訂版),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2004。
曾景來,《臺灣的迷信與陋習》,臺北市:武陵,1998。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1993。
陳國川,《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陳捷先,《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6。
陳漢光、賴永祥合編,《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5。
溫振華,《高雄縣開墾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溫振華,《高雄縣平埔族發展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張珣、江燦騰合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研究典範的追尋》,臺北:南天,2003。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
增田福太郎原著,江燦騰主編,黃有興中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2005。
劉益昌,《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葉振輝,《高雄市社會發展史(移民篇)》,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
鄭水萍 ,《後勁記事》,高雄市: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2000。
簡炯仁,《高雄縣岡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文建會:高雄縣,2002。
戴炎輝,《清代台灣的鄉治》,臺北:聯經,1979。
韓家寶(Pol Heyns),《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2。
三、期刊論文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3(1972年9月),頁1~38。
石萬壽,〈明鄭以前二層行溪中下游流域的漢移民與系譜〉,《史聯雜誌》7,(1985年12月),頁47~54。
石萬壽,〈康熙以前臺澎媽祖廟的建置〉,《臺灣文獻》40:3(1990年9月),頁1~28。
石萬壽〈鄭氏的兵鎮〉,《台灣文獻》,54:4(2003年12月),頁123~152。
吳進喜,〈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24(1995年1月),頁93~124。
邱彥貴,〈臺灣客屬三山國王信仰淵源新論〉,收入於張珣、江燦騰合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2003),頁176~225。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1,(1987年3月)頁53~81。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1987年12月),頁53~114。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南港:中研院三民所,1988),頁95~125。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990年6月),頁41~104。
林美容,〈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台灣的民間佛教〉,《思與言》33:2(1995年6月),頁1-40。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地方社區-高雄縣媽祖廟的分析〉,收入《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省文獻會,1997),頁91~114。
林美容,〈高雄縣王爺分析:兼論王爺信仰的姓氏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000年6月),頁107~133。
林衡道,〈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收入於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頁249~389。
胡巨川,〈高雄市的古匾額〉,《高市文獻》17:2(2004年6月),頁76~102。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台灣北部之祭祀範圍〉,《台灣文物季刊》9:4(1960年12月),頁14~29。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6月),頁59~68。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9月),頁191~206。
康豹,〈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台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70(1991年3月 ),頁95~211。
陳仁勇,〈高雄市龍水地區的開發探討〉《高市文獻》,19:2(2006年6月),頁111~128。
陳紹馨〈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臺灣之福建移民〉《臺北文獻》2( 1962年12 月 ),頁10~16。
張崑振,〈由清代官祀天后宮體系看臺灣官祀天后宮建築的幾點特色〉,《臺灣人類學刊》,6:1(2008年6月),頁133~162。
溫振華,〈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1980年12月),頁91~107。
溫振華,〈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形成試探〉,《史聯雜誌》4,(1984年1月),頁10~20。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88,(1989年6月),頁1~42。
鄭喜夫,〈「永曆18年臺灣軍備圖」之由來〉,《臺北文獻直字》155( 2006年3月 ),頁27~43。
蔡淵洯,〈光復後台灣地區有關清代台灣社會史研究的檢討〉,《思與言》23:1,﹙1985年5月﹚,頁71~92。
蔡淵洯,〈清代雲林地區民間宗教之發展(1683~1895)〉,收入於顏尚文、李若文主編《「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2000),頁668~687。
劉枝萬,〈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1(1989年3月),頁79~103。
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臺北文獻》4、5、6(1963年6、9、12月) 頁101-120、頁45-110、頁48-66。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1(1994年3月),頁15~29。
謝貴文,〈高雄市的保生大帝信仰〉,《高市文獻》20:1(2007年3月),頁154~173。
簡榮聰〈玄天上帝信仰發展及其人文考辨〉,《臺灣文獻》,46:2(1995年6月),頁121~131。
四、學位論文
林東賢,〈高雄燕巢鄉角宿天后宮祭祀圈與信仰圈之研究〉,台北大學民俗藝術所碩論,2004。
曾怡菁,〈大高雄地區的街市發展〉,臺灣師大歷史所碩論,2004。
陳翰霖,〈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99。
陳致中,〈1945年以前半路竹聚落空間之構成〉,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論,2008。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臺大歷史所碩論,1999。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葉宛錡,〈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臺灣師大地理所碩論,2000。
劉慧蘭,〈十九世紀以前湖內鄉社會經濟發展〉,臺灣師大歷史所碩論,2003
蘇坤輝,〈十九世紀以前岡山地區的土地利用〉,成功大學歷史所碩論,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