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心如
LIU, HSIN-JU
論文名稱: 書畫鑑藏與晚明江南文人文化:以詹景鳳(1528-1602)為中心的考察
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c Works and Literati Culture of Jiang-Nang Area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A Study Centering on Zhan Jing-Feng(1528-1632)
指導教授: 林麗月
Lin, Li-Yu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詹景鳳晚明江南書畫鑑藏文人文化地域競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採取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取徑,關注晚明新安人士參與江南文人文化的議題,以徽州文人詹景鳳的書畫鑑藏活動為考察中心,希冀擺脫單就鑑藏家個人進行考察的侷限,將詹景鳳的書畫鑑藏活動置放於社會時代脈絡中,以重新檢視其生平經歷與士商網絡,並透過詹氏的鑑賞品評及其地域競爭意識的考察視野,以釐清晚明江南文人文化發展的具體內涵。本文資料之運用,除廣泛地蒐集明人文集、地方志、詩文信札、墓誌銘文、書畫作品及其上的題跋等圖像與文獻資料作為討論的依據外,主要立論的基礎來自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與《詹氏性理小辨》兩本著錄。除緒論與結論外,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二章透過詹景鳳的家世與生平,考察亦賈亦儒的家庭背景如何成為詹氏經營鑑藏生活的助力,並由述介詹氏書畫鑑藏的相關著作,探討詹氏鑑藏活動中人際網絡的經營。第三章分析詹氏在徽州鄉里及留都南京的書畫鑑藏活動,考察詹氏人際網絡在其鑑藏生活中的重要性,並由「鑑多藏少」的論點切入,探究其在晚明江南書畫鑑藏圈中的活躍程度。第四章由晚明江南鑑藏風氣的興盛與書畫作偽手法的多元,探討鑑藏文化在士商的熱烈參與下推展的情形,並經由觀察詹氏的鑑定意見在藝術市場中影響書畫商品價值的高低,析論其書畫鑑定的權威性,並進一步釐清鑑賞家在晚明江南藝術市場中的角色。第五章則透過剖析詹氏筆下晚明鑑藏家群起爭雄的面向,觀察詹氏運用以鄉邦為本位的立場提出「崇徽貶吳」的文化主張,以為其與江南文化中心蘇州展開競爭論述的憑藉。同時,本文將鑑賞家競爭的議題置於明代士人崇尚鄉邦的脈絡中討論,藉由比較詹氏與晚明文人鑑賞家對書畫鑑賞的相關評論,究明當代「地域意識」與「文化競爭」兩者之間的關係。希望透過本文的探討,對吾人瞭解晚明江南文人文化及其地域競爭的隱微曲折有所助益。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0 第二章 賈儒之家:詹景鳳的家世、生平與著作 23 第一節 家世 23 第二節 生平 37 第三節 著作 46 第三章 購求閱玩:詹景鳳書畫鑑藏活動及其人際網絡 55 第一節 鑑多藏少:詹景鳳的書畫鑑賞與收藏概況 56 第二節 詹景鳳在徽州的鑑藏活動與鄉里交遊 66 第三節 詹景鳳在南京的書畫鑑賞與社交網絡 86 第四章 新安具眼:詹景鳳的書畫鑑藏活動與江南的藝術市場 95 第一節 晚明江南書畫鑑藏風氣的興盛 95 第二節 詹景鳳對古代書畫的鑑定 103 第五章 崇徽貶吳:詹景鳳的書畫鑑賞論與文人文化的地域競爭 113 第一節 晚明江南鑑賞家之間的競爭 114 第二節 詹景鳳書畫鑑賞論及其地域意識 124 第六章 結論 131 附錄 詹景鳳年譜暨主要活動記錄 143 徵引書目 147

    一、古籍文獻
    〔明〕王士性,《廣志繹》,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冊13,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王同軌,《耳談類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冊12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王世貞輯,詹景鳳補輯,《畫苑補益》,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藝術類》,冊71,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18年王元貞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續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286,北京商務印書館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收入《叢書集成‧簡編》,冊72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明〕方弘靜,《素園存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121,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文徵明著,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補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文嘉,《鈐山堂書畫記》,收入《叢書集成‧簡編》,冊48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宋〕米芾,《畫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1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朱謀垔,《畫史會要》,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子部‧藝術類》,冊201-20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冊11),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北京:書獻出版社,1988。
    〔明〕李東陽,《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152,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明〕汪砢玉,《珊瑚網》,收入《四庫藝術叢書》,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明〕汪道昆,《太函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册117、118,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吳其貞,《書畫記》,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明〕吳國倫,《甔甀洞續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册123,據武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劉鳳,《續吳先賢讚》,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册95,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元明史料筆記叢刊》,5,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周暉,《二續金陵瑣事》,收入《筆記小說大觀》,16編冊4,臺北:新興書局,1977。
    〔明〕周暉,《金陵瑣事》,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440號,據明萬曆三十八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紀盷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發行,1989。
    〔明〕姜紹書,《無聲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明〕祝世祿,《環碧齋尺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册94,據明吳時元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祝世祿,《環碧齋詩》,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册94,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徐沁,《明畫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袁中郎遊記》,收入《中國學術名著》,六輯册15,臺北:世界書局,1964。
    〔明〕孫鑛,《書畫跋跋》,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冊818,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論》,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冊250,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明〕陳衎,《大江草堂二集》,明崇禎十七年閩中陳氏家刊本。
    〔清〕黃大成纂修,《平樂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199,據清康熙56年刻本影印,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明〕黃姬水,《白下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册186,據原北平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冊817,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庚,《國朝畫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藝術類》,冊73,據山西省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四年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清〕張廷玉等,《新校本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8。
    〔清〕許承堯、李明回、彭超,張愛琴點校,《歙事閑譚》,收入《安徽古籍叢書‧徽學研究資料輯刊》,合肥:黃山書社,2001。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三集‧集部‧別集類》,冊315,影印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明〕湯顯祖,《玉茗堂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3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楊芳、詹景鳳纂修,《殿粤要纂》,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冊41,據明嘉靖刻藍印本影印,北京:書目文獻社,1993。
    〔宋〕詹初,《寒松閣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79,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詹景鳳,《詹東圖集》,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庫藏抄本。
    〔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編》,收入《美術叢書》,5集1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明〕詹景鳳輯,《古今寓言》,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小說家類》,册252,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萬曆9年陳世寶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明〕詹景鳳、王元貞校,《宣和論畫雜評》,上海:神州國光社,1928。
    〔明〕詹景鳳撰,朱維藩訂,王元貞校,《詹氏性理小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子部‧儒家類》,册346、347,影印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明〕董其昌,《容臺別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
    〔清〕廖騰煃、汪晉徵等纂,《休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0號,據清康熙32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宋〕趙希鵠,《洞天清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7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劉元霖、馮生虞、李復陽輯,《品級考》,收入《稀見明史史籍輯存》,輯30,古籍影印本,北京:線裝書局,2003。
    〔明〕蔡獻臣,《清白堂稿》,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陸輯冊22,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經銷,2000。
    〔明〕戴廷明、程尚寬等撰,《新安名族志》,合肥:黃山書社,2007。
    〔明〕韓晟修、毛一鷺等纂,《遂安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571號,據明萬曆四十年修鈔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謝肇淛,《五雜俎》,收入《中國文獻珍本叢書》,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冊343-348,縮印宋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
    不著撰者,《繪事雜錄》,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子部‧藝術類書畫》,册464,影印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4。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卜正民(Brook, Timothy)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合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明詹景鳳草書千字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董其昌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86-,24冊。
    王季銓、孔達合編,《明清畫家印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王耀庭,《古畫》,臺北:幼獅文化,1994。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美術考古叢刊》,4),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石守謙等著,《中國古代繪畫名品》,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
    江兆申,《文徵明與蘇州畫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
    朱惠良著、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雲間書派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
    呂迺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之研究》(《古典文獻硏究輯刊‧四編》,册30),臺北:花木蘭文化,2007。
    汪世清,《卷懷天地自有真——汪世清藝苑查疑補證散考》,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汪世清,《藝苑疑年叢談》,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史學叢書》,18),臺北:臺灣學生,1991。
    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洪再辛選編,《海外中國畫研究文選(1950-1987)》,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夏春梅等譯,《江岸送別 : 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368-1580》,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王嘉驥翻譯,《山外山:晚明繪畫(1570-1644)》,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夏春梅等譯,《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368-1580)》,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佩樺等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陳階晉,賴毓芝主編,《追索浙派》,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
    陳智超,《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考釋》,收入《哈佛燕京圖書館書目叢刊》,第8種,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
    啓功,《啓功叢稿‧題跋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
    啓功,《啓功叢稿‧論文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海外遺珍:繪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海外遺珍:法書》,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書畫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故宮歷代法書全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王耀庭主編,《故宮書畫圖錄》,臺北:故宮博物院,1989-。
    陶明君編著,《中國畫論辭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
    黃貞燕、林銘勇、許景麗執行編輯,《中國美術備忘錄》,臺北:石頭,1997。
    張彬編著,《中國古今書畫家年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楊仁愷,《中國書畫鑑定學稿》,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
    楊國禎,《明史新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鈴木敬編,《中國繪畫總合圖錄》,冊1-5,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趙華富,《徽州宗族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蔣孔陽、高若海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藝術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鑑藏中心研究》,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薛永年主编,邵彥编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鑑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
    (二)期刊論文
    王正華,〈從陳洪綬的〈畫論〉看晚明浙江畫壇:兼論江南繪畫網絡與區域競爭〉,收入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329-367。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期(臺北,2002.12),頁1-57。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期(臺北,2001.09),頁76-89。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臺北,2003.09),頁1-85。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期(臺北,2005.12),頁115-184。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頁1-57。
    王宏鈞、劉如仲,〈明代後期南京城市經濟的繁榮和變化──明人繪《南都繁會圖卷》的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1期,頁99-106。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 22卷1期(臺北,2004.09),頁69-97。
    王鴻泰,〈明清間士人的閒隱理念與生活情境的經營〉,《故宮學術季刊》,24卷3期(臺北,2007.03),頁1-44。
    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新史學》,17卷4期(臺北,2006.12),頁73-143。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期(臺北,2005.12),頁1-54。
    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11卷3期(臺北,2000.09),頁1-48。
    王鴻泰,〈科舉社會中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入甘懷真主編,《文明對話下的中國性與歐洲性》(臺北:中央大學,2005.09),頁200-228。
    王鴻泰,〈商業社會中的城市生活與公眾場域〉,收入甘懷真主編,《文明對話下的中國性與歐洲性》(臺北:中央大學,2005.09),頁230-259。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卷1期(臺北,2004.09),頁69-97。
    石守謙,〈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6 期(臺北,2004.03),頁307-339。
    石守謙,〈古代史籍中的畫史與著錄〉,收入《中國古代繪畫名品》(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頁148-152。
    古原宏伸,〈晚明的畫評〉,收入《中國繪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頁484-501。
    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輯,《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2),頁541-551。
    巫仁恕,〈明清江南市鎮志的園地書寫與文化建構〉,《九州學林》,5卷4期(臺北,2007.12),頁71-119。
    巫仁恕,〈「中國的物質與文化」研究計畫簡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期(臺北,2001.09),90-96。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卷4期(臺北,2006.12)頁217-254。
    巫仁恕,〈江南園林與城市社會——明清蘇州園林的社會史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1期(臺北,2008.09),頁1-59。
    汪世清,〈新安畫派的淵源〉,《朵雲》, 9期(上海,1985),頁67-71。
    沈津,〈明代坊刻圖書之流通與價格〉,《國家圖書館館刊》,1期(臺北,1996.06),頁101-118。
    沈振輝,〈明代私人收藏家百例辨析〉,《東南文化》,1999年2期,頁103-112。
    何惠鑑、何曉嘉著,錢志堅等譯,〈董其昌對歷史和藝術的超越〉,收入《董其昌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頁272-274。
    阮璞,〈對董其昌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之再認識〉,收入《董其昌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頁329-331、336。
    肖燕翼,〈書畫研究:陸士仁、朱朗偽作文徵明繪畫的辨識〉,《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1期,頁27。
    吳琴,〈明清蘇州商品經濟與文物藏家群體〉,《東南文化》,2001年5期,頁48-53。
    林麗月,〈晚明「儒商」與地域社會:《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的考察〉,《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960-1800)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7. 05),頁467-508。
    林麗江,〈徽州版畫《環翠堂園景圖》之研究〉,收入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299-327。
    范宜如,〈吳中地誌書寫——以文徵明詩文為主的觀察〉,《中國學術年刊》,21期(臺北,2000.03),頁417-452。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9),頁144-159。
    徐建融,〈書畫鑑定須除弊端〉,《大美術》,2005年9期,頁104-105。
    凌利忠,〈詹景鳳畫學思想探究〉,《朵雲》,1997年6期,頁170-181。
    凌利忠,〈詹景鳳生平繫年〉,《上海博物館集刊》,2002年9期,頁353-373。
    許敏,〈試析明代後期江南商賈及其子弟的文人化現象——從方用彬談起〉,《中國史研究》,2005年3期,頁157-172。
    郭紹虞,〈明代的文人集團〉,收入《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頁342-434。
    郭繼生,〈吳門繪畫對新安畫派的影響〉,收入《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59-64。
    郭繼生,〈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作為藝術資助人的徽州商人〉,收入《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66-80。
    連瑞枝,〈從鄉紳到地方菁英——兼評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史匯》,3期(臺北,1999.04),頁283-297。
    啟功,〈鑑定書、畫二三例〉,《文物》,1981年6期,頁49-51。
    啟功,〈山水畫南北宗說辨〉,收入《啟功叢稿‧論文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167-183。
    啟功,〈戾家考〉,收入《啟功叢稿‧論文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167-183。
    陳雯怡,〈「吾婺文獻之懿」——元代一個鄉里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新史學》,20卷2期(臺北,2009.06),頁43-114。
    陳階晉,〈追索浙派——從地域的移動談起〉,《故宮文物月刊》,307期 (臺北,2008.10),頁96-107。
    張國標,〈詹景鳳和他的草書《千字文》〉,《文物》,1983年9期,頁91。
    張長虹,〈明末清初江南藝術市場與藝術交易人〉,《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2期,頁20-50。
    張長虹,〈晚明徽商與蘇州藝術市場關係研究〉,《新美術》,2005年3期,頁25-35。
    張長虹,〈晚明徽商對藝術品的讚助與經營——以徽商方用彬為中心的考察〉,《學燈》,2007年2期,頁1-18。
    程君顒,〈晚明畫論、畫史中所見的浙派〉,《輔仁歷史學報》,11期(臺北,2000.06),頁97-132。
    傅申,〈董其昌書畫船水上行旅與鑑賞、創作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5期(臺北,2003.09),頁205-297。
    傅申著、陳瑩芳譯,〈王鐸及清初北方鑑藏家〉,收入《中國繪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頁502-522。
    單國霖,〈明代文人書畫交易方式初探〉,《上海博物館集刊》,1992年6期,頁24-35。
    奧崎裕司,〈日本對董其昌的研究〉,收入《董其昌硏究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頁892-909。
    楊新,〈明人圖繪的好古之風與古物市場〉,《文物》,1997年4期,頁53-61。
    楊新,〈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收入《中國歷代書畫鑑別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頁1-9。
    蔡清德,〈成化至嘉靖年間金陵地區書畫鑑藏家叢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2008年2期,頁75-79。
    劉心如,〈評介Craig Clunas,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1470-1559〉,《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0期(臺北,2008.12),頁195-203。
    錢穆,〈理學與藝術〉,《故宮季刊》,7卷4期(臺北,1973.06),頁1-17。
    薛永年,〈書畫鑑定與鑑定名家要論〉,《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2年2期,頁77-84。
    簡錦松,〈論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之批評立場〉,《文學新鑰》,2期(嘉義,2004.07),頁127-158。
    饒宗頤,〈明季文人與繪畫〉,《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8卷2期(香港,1976.12),頁391-409。
    顧工,〈張丑與明末書畫收藏、賞鑑、著錄之風〉,《中國書畫》,2005年9期,頁52-54。
    (三)學位論文
    左昕陽,〈明末清初歙縣西溪南吳氏書畫鑑藏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碩士論文,2007。
    吳國豪,〈晚明文人的書法生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逸欣,〈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臺北: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馬明辰,〈王世貞的鑑藏活動與山水畫史知識的形成〉,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碩士論文,2008。
    馬孟晶,〈晚明金陵《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陳亮霖,〈晚明松江書派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琳,〈明清時期徽州鹽商與新安籍畫家群關係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史博士論文,2006。
    程君顒,〈明末清初的畫派與黨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黃朋,〈明代中期蘇州地區書畫鑑藏家群體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張雅萍,〈「畫眼」之「正眼」——明代繪畫收藏品在藝術場域與藝術市場的流動性與社會性〉,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曾藍瑩,〈董其昌書法中米芾風格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2。
    劉巧楣,〈晚明蘇州繪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89。
    (四)外文論著
    古原宏伸等著,《文人畫粹編》,東京:中央公論社,1976。
    澤田雅弘,〈明代中期吳中文苑考〉,《日本中國學會報》,35期(東京,1997),頁191-204。
    井上充幸,〈徽州商人と明末清初の芸術市場:吳其貞『書画記』を中心に雑誌〉,《史林》,87卷4号(京都,2004),頁34-65。
    Appadurai, Arjun.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Arjun Appadurai,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63.
    Barnhart, Richard. “The ‘Wild and Heterodox School’ of Ming Painting”, in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eds.,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 365-396.
    Barnhart, Richard. 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Zhe School, Dallas: Dallas Museum of Art, 1993.
    Bush, Susan.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Su Shih (1037-1101) to Tung Chì-chàng (1555-1636),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ahill, James. The Painter’s Practice,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Cahill, James, ed. Shadows of Mt. Huang: Chinese Painting and Printingof the Anhui School,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Art Museum, 1981.
    Ch’ua,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lunas, Craig. 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1470-1559,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1991.
    Esherick, Joseph and Rankin, Mary Backus.,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u, Shen, Traces of the Brush: Stud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Ho, Wai-kam. “Tung Ch’i-Ch’ang’s New Orthodoxy and the Southern School Theory”, in Christian F. Murck ed., Artists and Traditions: 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113-129.
    Ho, Wai-kam ed. The Century of Tung Ch’i-ch’ang 1555-1636, Kansas: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1992.
    Ho, Wai-kam ed. Proceedings of the Tung Ch’i-ch’a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Kansas: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1992.
    Lee, Sherman E and Fong, Wen. Streams and Mountains Without End: a Northern Sung Handscroll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Painting, Ascona, Artibus Asiae Publishers, 1967.
    Thomas, Nicholas. Entangled Objects: Exchange, Material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in the Pacif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Yuhas, Louise. “Wang Shih-Chen As Patron,”in Li Chu-tsing ed., Artists and Patrons: Some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Chinese Painting,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89.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