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文嘉 Lo, Wen-Chia |
---|---|
論文名稱: |
跨國女性移工的角色與形象探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Role and Image |
指導教授: |
簡瑛瑛
Chien, Ying-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 、女性移工 、階級 、跨國移工 、新移民 |
英文關鍵詞: | Women Migrant Worker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6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選取華人電影中三部以「跨國移工」為主題,揭示當前社會階級、移工、性別、跨國文化議題的代表作進行評論。三部電影中所論述的觀點包括跨國移工、女性家庭幫傭和國際移民、社會階級的歧視,分別探討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幫傭問題的處境與角色。本研究透過電影分析《爸媽不在家》(2013)、《桃姐》(2011)和《印尼女傭尤尼希》(2003)三部電影與文本比較分析,以及蒐集相關研究資料及文獻,嘗試紀錄和分析跨國移工與女性幫傭必須面對的一些家庭、階級和身份認同等問題。在家庭方面,女性幫傭面對社會價值觀的父系家族觀念,以及自命擔負起維繫家族繁衍的責任,其經濟上必須表現出「經濟獨立」,尤其是電影《爸媽不在家》中的Teresa和《印尼女傭尤尼希》,她們在海外工作為家庭所需要的金錢援助。她們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包括簽證問題、與社會相容的問題、種族歧視問題、國籍問題、身份認同問題等,這些問題很值得研究和探討。在本文中,筆者仔細比較三部電影的相同、相似與異同之處,尤其三部電影皆是以"女性幫傭與移工"為主軸,藉此機會提出臺灣社會對待女性移工、幫傭、階級等社會問題,這三部電影中的女性主人翁,皆展現了女性的勞動力、活力和親和力,通過親切的電影圖像,面對生活壓力及不平等的待遇,努力在異地社會生存及生活下去。
In this paper, we closely analyze the follow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recent films regarding how female foreign laborers are treated in Taiwan: "A Simple Life" (2011), "Yuning's Return" (2003), "ILO ILO" (2013). These three films reflect well-meaning endeavors that cast migrants through the usage of genial cinematic images, which equate them as family members. Meanwhile, the audience is encouraged to identify with the protagonist (the workers) and to develop cinematic intimacy with the characters. Our assessment of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 takes place withi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ve logic of domestic/healthcare work, namely the paradox of being “like a family, but not quite”.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se films’ filmmakers attempt to include the migrant laborers as “one of the family,” such benign efforts are entangled with complex border management. As a result, in examining these three films we inquire into the unsettled tensions between congenial affirm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constrictive governance of migrant labor for the state’s regulatory purpose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1. 丁祈方、曾姝瑜(2012)。《綜觀電影螢幕配額制減半後的韓國電影產業》,「銘傳大學2012新媒體傳播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銘傳大學傳播學院。
2. 小野(2011),翻滾吧,臺灣電影。台北市:麥田出版。
3. 王君琳(2006),〈二00五年「亞洲女性移民/移工NGO組織者國際工作坊」行動發聲〉,《婦研縱橫》,第77期,頁1-17。
4.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頁100-127。
5.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3月,頁99-127。
6. 王宏仁、沈倖如(2003),〈融入或逃離?『越南新娘』的在地反抗策略〉,《臺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蕭新煌主編,臺北:中研院亞太研究中心,頁249-284。
7. 王志弘(2011),我們有多元文化城市嗎?臺北都會區東南亞族裔領域化的機制、類型與作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頁31-84。
8. 王孟平、張世澤(2007),移民社會學觀點下外籍新娘問題的省思,北臺灣學報,第30期,頁271-288。
9. 王明珂(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
10.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但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頁93-136。
11.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 卷1 期,頁3-36。
12. 白秀雄、李建興等合著(1995),《現代社會學》,台北:五南。
13. 成之約(1997),〈外籍幫傭政策及其影響的探討〉,《勞工行政》,第109期,頁51-60。
14. 成露茜(2002),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頁48。
15. 余德慧等譯(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台北:桂冠。
16. 吳秀照(2006),層層控制下不自由的勞動者:外籍家戶勞動者勞動條件、勞雇關係及管理政策析論,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頁1-48 。
17. 吳音寧(2006),《江湖在哪裡》, 台北:印刻,頁69-124。
18. 吳偉立(2010),《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台北:群學。
19.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頁6-12。
20. 吳新華(1993),〈適應的概念分析〉,《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6,169-188。
21. 李天鐸,劉現成(2009)。《電影製片人與創意管理-華語電影製片實務指南》,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22. 李天鐸、黃建翰(2007),〈光影幻象與漢江奇蹟-臺灣與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比較〉,《電影欣賞》,133期,頁8-25。
23. 李其維(1995),《皮亞傑心理邏輯學》,台北:楊智。
24.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做「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頁215-248。
25.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3 卷1 期,頁37-62。
26. 杜聲鋒(1988),《皮亞傑及其思想》,台北:遠流。
27. 沈秀華(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 : 政治寡婦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28. 沈慶鴻(2004),從保護令聲請經驗思考大陸配偶婚姻暴力上的處境,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309-313。
29.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23,445-470。
30. 周興隆(2009),台灣跨國婚姻研究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80期,頁1-35。
31. 林秀麗(2001),〈私領域裡的勞動力買賣與危機─從臺中地區菲籍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談起〉,《社區發展季刊》,頁207。
32. 林秀麗(2003),〈私領域裡的勞動力買賣與危機─從臺中地區菲籍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践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200-212。
33. 林津如(2000),〈「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臺灣社會研究》,第39期,頁93-151。
34. 林津如(2000),「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頁93-151。
35. 林津如(2010),《 娶外配的男性都是大男人?以女性主義民族誌方法重新解讀男性陽剛特質》,台北:巨流,頁147-180。
36. 林津如(2011),〈女性主義縱橫政治及其實踐:以臺灣邊緣同志為例〉,收錄於游素玲 (編)《 跨國女性研究導讀》, 台北:五南,頁17-41。
37.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164,頁92。
38. 邱貴芬(2002),〈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開展〉,《中外文學》,366:186-209。
39. 金冠軍(2009),電影創意產業,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40. 唐宜楨、陳心怡、劉邦立(2010),淺論女性新移民社會關懷-以人權為主軸。社區發展季刊,130:頁144-150。
41. 夏曉娟(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頁153-196。
42.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第4期,頁10-21。
43.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52。
44.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頁50-90。
45.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期,頁50。
46.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7-166。
47.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頁1-27, 229-252。
48.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移工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唐山發行,頁276。
49. 殷海光(2009),《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0. 馬克.柯里(MarkCurrie)(2003),《後現代敘事理論》,寧一中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1. 馬財專(2001),論全球及區域化勞力轉移對台灣政策發展之影響:一個結構性的初探,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1-38。
52. 高淑貴(1997),〈對成之約博士「外籍幫傭政策及其影響的探討」的因應與建議〉,《勞工行政》,第109期,頁61-64。
53. 張耿榕(2001),〈細說外傭管理問題,談臺灣經驗〉,《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3期,頁20-24。
54. 陳志柔、余德林(2005),〈臺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臺灣社會學》,10,95-148。
55. 陳麗如(2010),跨國遷移、家與歸屬感:以印尼籍女性為例,2010台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
56. 曾碧淵(1994),《外籍勞工在台工作生活管理概況與問題之探討》,勞工之友第523期,頁8-11。
57. 曾碧淵(1994),《外籍勞工在台工作生活管理概況與問題之探討》,勞工之友第524期,頁20-24。
58.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臺灣社會學刊,32,頁1-58。
59.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頁37-107。
60. 曾嬿芬、吳介民(2006),夾縫中的公民:成員身分跨國化的政治,台灣社會學會2006年會,頁1-25。
61. 曾耀農(2004),《中國近期電影後現代性批判》,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62. 焦興鎧(2000),〈論規範外籍家事勞工之國際勞動基準〉,《勞資關係》,第19卷第5期,頁25-46。
63. 焦興鎧(2005),〈保障外籍家事工作者勞動權益國際基準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35期,頁147-180。
64. 黃振家,宗靜萍等(譯)(2007),《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原者:Roger D. Wimmer,Joseph R. Dominick),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5. 塗翔文(2010),《桃姐》與香港電影的本土危機,幼獅文藝,699期,頁116-119。
66. 楊遠嬰(2003),《現代性、文化批評和中國電影理論—八九十年代電影理論發展主潮》,羅藝軍主編,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下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頁549-565。
67. 楊遠嬰(2012),《電影理論讀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頁22。
68. 葉月瑜(2007),〈中國和泛亞電影-一個批判性的評價〉,《電影欣賞》,133期,頁58-67。
69. 葉月瑜(2007),〈東亞螢幕工業:全球化、市場化與區域發展〉,《電影欣賞》,133期,頁6-7。
70.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月刊,第76期,頁30-40。
71. 葉毓蘭(1997),《如何健全外籍勞工在台心理調適》,職業訓練局編著,臺灣省八十六年度外籍勞工心理調適與工作適應研討會資料。
72. 趙彥寧(2004),〈 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臺灣社會學刊》,32期,頁59-102。
73. 齊隆壬(2013),《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書林出版有限公司,頁93-111。
74. 劉梅君(2000),「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 頁59-89。
75. 劉黃麗娟(2000),〈從家事勞動的本質看外籍幫傭與外籍監護工的保護〉,《勞資關係》,第19卷第6期,頁25-51。
76. 劉黃麗娟(2001),〈外籍家事勞工之聘僱、管理、法律規範與保護機制之探討〉,《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3期,頁3-7。
77. 劉黃麗娟(2001),〈外籍幫傭及外籍監護工對國內就業之影響〉,《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3期,頁14-19。
78. 劉黃麗娟(2001),《外籍幫傭及外籍監護工對國內就業之影響》,19:3 ,頁14-19。
79. 潘淑滿(2003),通往彼岸的紅地毯:新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頁27-28。
80.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30-44。
81. 蔡孟良(2001),〈外籍監護工之開放政策與問題初探〉,《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3期,頁8-13。
82. 蔡明田、余明助(1998),臺灣地區外籍勞工跨文化適應問題分析,勞資關係論叢,7,頁153-185。
83. 蔣國基(1996),〈淺論外籍家庭幫傭之工業倫理問題〉,《勞工之友》,552期,頁20-23。
84. 薛承泰(2000),〈外籍家事勞工聘僱與管理現況之問題〉,《勞資關係》,第19卷第5期,頁6-24。
85. 薛承泰(2000),《外籍家事勞工聘僱與管理現況之問題》,勞資關係月刊,第221 期。
86.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頁173-211。
87.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第48期,頁169-218。
88.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8,頁45-94。
89. 藍佩嘉(2004),〈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僱用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臺灣社會學》,第8卷,頁43-97。
90.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34,頁1-57。
91.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34:頁26。
92.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頁51-52。
93.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頁52。
94.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第34卷,頁1-57。
95. 藍佩嘉(2005),《新富雇主、跨國移工、認同政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96.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4,頁107-150。
97.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4:頁110-130。
98.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4期,頁107-140。
99. 藍佩嘉(2008),〈誰是「外勞」?〉,《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臺北:行人,頁91-130。
10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101. 藍愛國(2004),《後好萊塢時期的中國電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02. 羅伯特 艾倫著,李迅譯(1997),《電影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03. 羅曉南(1997),《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文化。
104. 蘇雅雯(2007),析論台灣新移民問題,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4期。
105.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台北:印刻,頁213-228。
106.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台北:印刻,頁213-228。
107. 顧玉玲(2009),〈移工運動的主體形塑 以「家事服務法」推動過程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頁343-350。
108. 顧玉玲(2009),〈移工運動的主體形塑 以「家事服務法」推動過程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頁355-365。
109.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藉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0。
110. 龔尤倩(2005),在他眾到我眾間的游移:我的外勞經驗與置身投入,應用心理研究,26,頁189-233。
111. 龔宜君(2006),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83-100。
學位論文
1. 王立文(1995),《在台菲籍女性勞工之工作滿意與海外適應-以兩顯示器製造廠之外勞為例》,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守華(2012),跨國婚姻移民在台無證居留現象之研究:以東南亞外籍配偶為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3. 王咏琳(2011),《初探晚近電影中對於女性藝術家形象的塑造──以〈揮灑烈愛〉、〈喬治亞.歐姬芙〉、〈皮相獵影〉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4. 王美麗(2009),《澎湖縣越南新移民女性文化調適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5. 王珮瑾(2007),《當越南媳婦遇上臺灣婆婆:臺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6. 古瑞玲(1990),《外籍勞工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甘珮姍(1999),《臺灣企業派外人員跨文化訓練有效性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 成之約、辛炳隆、劉黃麗娟(2001),〈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引進對國內就業影響之初探〉,《外籍勞工、經濟發展和勞動市場變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系暨勞工研究所。
9. 何雅婷(2012),女性婚姻移民在台灣—以宜蘭縣南方澳漁村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10. 余宜家(2015),重新組織照顧:家庭照顧網絡與外籍看護,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1. 利百芳(2012),跨文化長河─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經驗之敘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2. 吳佳穎(2007),誰鐐銬住了移工?─越南移工在台的勞動狀況。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13. 吳晉瑋(2012),她們為什麼逃跑?從外籍勞工逃跑現象檢視我國看護類移工政策,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4. 李捷群(2012),流動節點的國族意象: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品牌治理術,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15. 汪振昌(2002),《外派人員海外適應及其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大陸設廠之臺灣筆記型電腦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周宗劼(2012),從台灣少年小說看新移民的生命歷程:理想的「他者」,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17. 周怡伶(2013),誰反對勞動移民?以臺灣、日本、韓國為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18. 周炳言(2009),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學業成就三年追蹤及其與配偶親職角色支持狀況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19. 林如昕(2009),政黨輪替後的外勞政策2000~2006,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20.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21. 林宜宏(1996),《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林明宏(2002)《我國企業外派人員適應因素及指標建構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3. 林漢岳(2008),《國際遷移的另一種視野:東南亞籍男性婚姻移民來臺灣之生活適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林慧蓉(2009),順從與異議:印尼女性家庭看護工在台之勞動形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25. 林麗雯(2004),《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26. 侯石城(2003),《外籍勞工海外適應問題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施奈良(2005),《異文化交融的危機?基隆市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國民學校適應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28.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29. 高景彬(2000),《駐外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對海外適應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政府機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康亞佩(1999),《臺灣地區外籍勞工適應問題因素分析及其甄選之意義》,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張佩雯(2000),《外籍家庭幫傭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張芸菁(2009),台越跨國婚姻仲介過程的性別政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學位論文。
33. 張春媛(2008),我要活得更好-一個家庭女性移工在新加坡的故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學位論文。
34. 張琦德(1996),《中美日海外派遣人員之訓練、領導及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張歆宜(2008),真實或虛構?:中國籍配偶的「虛偽結婚」跨界行動記述,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36. 莊明芳(2006),《在台外籍幫傭海外適應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莊婷(2013),在台外籍勞工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38. 郭瑜純(2000),《外籍幫傭個人屬性與生活型態關聯性之探索性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陳威有(2003),《外派大陸人員海外適應力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陳美芝(2011),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中新移民族群意象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41. 陳虹穎(2008),台北車站/小印尼:從都市治理術看族裔聚集地,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42. 陳國維(2009),影響醫院內外籍看護工生活與工作適應之因素探討,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陶孟仟(2009),台灣移民在中國的子女教養和學校選擇,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44. 彭美琪(2009),《婚姻移民女性文化適應:以台北市、彰化縣大陸籍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45. 曾至楷(2013),仇恨性言論的容忍與禁止-比較法的觀察,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46. 曾惟農(2009),跨國移工傳播權初探─以台灣東南亞籍移工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47. 黃正嘉(2011),全球化城市的跨界想像:從當代臺北城市書寫談起,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48. 黃靖涵(2012),《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49. 楊大概(2007),台灣社會對外來移民態度之研究-- 以外事警政及警界外事人員為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
50. 葉司治(2011),新移民女性消費行為之研究 ─以桃園縣外籍配偶輔導班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學位論文。
51. 葉秋紅(2009),在台外籍移工的匯款、消費行為以及對台灣品牌產品接受度之分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52. 劉秋英(2003),《國際核心勞動基準在臺灣實踐狀況之分析--以外籍幫傭就業歧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劉淑菁(2012),被忽略的過客-在台印尼伊斯蘭教家庭看護工宗教踐行的困境與應對,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位論文。
54. 潘宜羚(2011),影響移民工作人對東南亞籍女性配偶態度之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學位論文。
55. 談如芬(2012),臺灣外籍配偶形象建構之研究—主流意識型態國族論述之反思,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56.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57. 賴加華(2007),外籍專業人士在台工作及其相關權益之探討--以外籍英語教師為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學位論文。
58. 戴德勇(2003),《激勵措施對工作投入之影響-以台商外派幹部至大陸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9. 鍾群珍(1995),《臺灣中部地區菲籍外勞心理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60. 簡曉娟(2011),暴動?抗暴?論移工團體與新聞媒體對「高捷泰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互動分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61.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62. 羅兆婷(2006),檢視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污名現象:以高捷泰勞抗爭事件為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63. 羅鴻雁(2009),《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希臘、羅馬史之教學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64. 蘇雅雯(2008)《臺中市國小四年級新移民子女數學學業表現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65. 蘇銘德(2013),新北市三重區越南女性新住民文化適應 與生活消費型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學位論文。
66. 顧鳳姿(1993),《資訊業駐外經理海外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相關電影和電視劇
1. 李靖惠(導演)(2012),《麵包情人》[電影],麵包情人電影有限公司、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
2. 莫愛芳(導演)(2007),《娘惹滋味》[電視],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3. 許鞍華(導演)(2012), 《桃姐》[電影],山水國際娛樂。
4. 陳哲藝(導演)(2013),《爸媽不在家》[電影],Fisheye Pictures。
5. 凱瑟琳.史托基特(原著)、塔特.泰勒(導演)(2011),《姊妹》 [電影],美國加州環球市:夢工廠。
6. 黃惠偵(導演)(2006),《八東病房》[電視],台北:臺灣國際勞工協會。
網路引用資料
1. 《聯合早報》(2013), 陳哲藝:拍電影不是為了賺錢 但希望可以糊口,2015年10月19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iloilomovie
2. 「《爸媽不在家》,好看在哪?」,中國電影資料館,,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fa.gov.cn/gywm/dsj.htm
3. 「《爸媽不在家》:孩子不認爸媽」,北方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en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1/04/08/000083206.shtml
4. 「爸媽不在家,一道家常好菜」,中國網,,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5/dybn/947344.htm
5. 「爸媽不在家,家的缺席」,新華網,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1/11/content_2201947.htm
6. 「爸媽不在家-電影大道」,E視網,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etandtv.com/newspage2/htm2005-1/200514164646588805.shtml
7. 「從《爸媽不在家》中看出新加坡電影的軟實力」,南方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ent/celeb/fengxiaogang/news/200311190118.htm
8. 「最熟悉的陌生人,《爸媽不在家》」,銀海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filmsea.com.cn/document/law/200103190249.htm
9. 王文君(2012),「少爺仔」談《桃姐與我》,2015年10月01日,取自:http://hk.epochtimes.com/b5/12/6/15/159525.htm?p=3
10. 王振愷(2014),小人物的普世性:《爸媽不在家》,放映週表,2016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fan.asp?F_No=1156
11. 王寶云(2012),李恩霖談桃姐與我走過的日子,晴報,2015年10月01日,取自:http://www.etnet.com.hk/mobile/tc/columns_article.php?id=9410
12. 李卓倫 (2013),《爸媽不在家》:籠中小雞以小見大,2015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filmcritics.org.hk/%E9%9B%BB%E5%BD%B1%E8%A9%95%E8%AB%96/%E6%9C%83%E5%93%A1%E5%BD%B1%E8%A9%95/%E3%80%8A%E7%88%B8%E5%AA%BD%E4%B8%8D%E5%9C%A8%E5%AE%B6%E3%80%8B%EF%BC%9A%E7%B1%A0%E4%B8%AD%E5%B0%8F%E9%9B%9E%E4%BB%A5%E5%B0%8F%E8%A6%8B%E5%A4%A7
13. 李怡芸(2015),陸最後一批自梳女 不到50人,中時,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09000941-260301
14. 南方日報(2011),自梳女 保尊嚴自由南洋賺錢養家,2015年10月20日,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239
15. 聞天祥(2011),桃姐 A Simple Life,2015年10月1日,取自:http://movie.kingmedia.com.tw/movie_critic/?r=6310&c=BA0001
16. 「《桃姐》,細膩真摯」,星辰在線,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202.103.114.124:9100/gate/big5/www.csonline.com.cn/life/yule/yulejrykt/t20050114_287753.htm
17. 「《桃姐》,最平凡的感動」,大紀元,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6/2/n94533.htm
18. 「《桃姐》,細節中見真情」,東方新聞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0306/class014800007/hwz898340.htm
19. 「《桃姐》,主僕情懷」,大紀元,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4/4/n72393.htm
20. 「《桃姐》,回首方知情深重」,大紀元,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7/19/n601049.htm
21. 「《桃姐》,人生貴在安心」,銀海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studa.com/newpaper/2003-4-2/20034295225.asp
22. 「編劇用親身經歷演繹《桃姐》 」,人民電子報,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renminbao.info/323/16617.htm
23. 「冷靜、樸實的『桃姐』」,銀海網,2016年1月4日,取自:http://theric.pixnet.net/blog/post/160097258-%E5%86%B7%E9%9D%9C%E3%80%81%E6%A8%B8%E5%AF%A6%E7%9A%84%E3%80%8E%E6%A1%83%E5%A7%90%E3%80%8F
24. 「《印尼女傭尤尼希》」,女影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2151
25. 「《印尼女傭尤尼希》」,臺灣電影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zhongguoxijuchang.com/zhuanti/zt0205jh60-yawyzthsdjh3.htm
26. 「印尼女傭尤尼希 Yuning’s Return」,新華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17/content_2709294.htm
27. 「淘金夢?之《印尼女傭由尼希》」,人民網,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ent.people.com.cn/BIG5/42075/3354109.html
28. 「《印尼女傭尤尼希》外籍配偶面面觀:社區經驗」,性別與社會研究室,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4-11/10/content_2201067.htm
二、 英文部份
1. Aguilar, Delia M.(1987). “Women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Philippines.” Alternatives 12: 511-526.
2. Ahmad, A.(2010). Explanation is Not the Point: Domestic Work, Islamic Dawa and Becoming Muslim in Kuwait. Th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11, 293-310.
3. Ahmed, S.(2008).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romise of happiness. New Formations, 63(winter 2007/2008), 121-137.
4. Bauböck, R.,G. Brochmann (eds.),T. Hammar. (eds.)(1999). Mechanisms of Immigration Contro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uropean Regulation Policies.Oxford:Berg.
5. Birrell, R.(1981). An Issue of People: Population and Australian Society.Melbourne:Longman Cheshire.
6. Black, J.S.& Mendenhall, M.E.(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pp225-247.
7. Borjas, G.(1989). Economic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3,457-485.
8. Bourdieu, P.,J. G. Richardson. (ed.)(1986).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
9. Brah, A.(2001). Re-framing Europe: gendered racisms, ethnicities and nationalisms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Europe. In J. Fink, G. Lewis & J. Clarke (Eds.), Rethinking European Welfare: Transformations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pp. 207-230). London: Sage.
10. Brettell, C. B. (eds.),J. F. Hollifield (eds.)(2000). 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New York:Routledge.
11. Brochmann, G.,T. Hammar.(1999). Mechanisms of Immigration Contro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uropean Regulation Policies.Oxford:Berg.
12. Brubaker, R.(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 Butler, J.(2009). 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London: Verso.
14. Calavita, K.(1992). Inside the State: The Bracero Program, Immigration, and the I. N. S..London:Routledge.
15. Catharina P. W.(2008). Female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religion and subjectivity the case of Indonesian domestic worker. Asia Pacific Viewpoint, 49(3), 344-353.
16. Chiou Shwn, W.(2000). Helping foreign brides feel at home. The Taipei Times.(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2000/06/18/story/0000040475.)Chitra, Sankaran(n.t.)EN5209-Recent development in post-colonial theory lectture1.(http://courses.nus.sg./course/ellcs/personal/en5209.html)
17. Christiansen, D.(1996). Movement, Asylum, Borders: Christian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0,7-17.
18. Cockburn, C.(1998). The Space between Us: Negotiating Gender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Conflict. London: Zed Books. Ch. 1 & 8.
19. Collins, P. H.(2004). Ch. 3, Black Sexual Politics: African Americans, Gender and the New Racism, pp. 87-116.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 Cooke, Fadzilah M.(1986). “Australian-Filipino Marriages in the 1980s: The Myth and the Reality.” Research Paper No. 37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ustralian-Asian Relations, the School of Modern Asian Studies, Griffith University.
21. Costas, D(2000). The End of Human Rights. Oxford: Hart Publishing.
22. Crabtree, S. A. & Husain F. & Spalek B.(2008). Islam and social work: Debating values, transforming practice. Policy Press.
23. Cruz G. T.(2006). Faith on the edge religion and women in the context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Britain & Ireland school of feminist theology, 15 (1), 9-25.
24. Darkenwald, G.G.& Merriam, S.B.(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pper& Row.
25. Dirlik, A.(1994). The postcolonial Aru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20(Winter).
26. El Guindi, F.(2005). Gendered resistance, feminist veiling, Islamic feminism. Ahfad Journal, 22(1), 53-78.
27. Freeman, G.(1995). Modes of Immigration Politics in Liberal Democratic Stat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9(4),881-902.
28. Freeman, G.,Bob Birrell.(2001). Divergent Paths of Immigration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7(3),525-551.
29. Friedan, B.(1965). Yhe Feminine Mystique. Harmondsworth:Pelican.
30.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31. Glodava, Mila and Richard Onizuka.(1994). Mail-Order Brides: Women for Sale. Fort Collins, CO: Alaken, Inc.
32. Graves, N.B.(1984). Adaptation of polynesian female migrants in New Zealand. Women in the Cities of Asia: Migration and Urban Adaptation, ed. by James t. Fawcett et al.,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pp.363-393.
33. Guiraudon, V. (eds.),C. Joppke (eds.)(2001). Controlling a New Migration World.New York:Routledge.
34. Hammar, T. (ed.)(1992). European Immigration Policy: A Comparative Stud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 Havighurst, R.J.(1963). Changing status and roles during adult life cycle. In sociolological Background of Adult Educatio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36. Heath, S. B.(1986). The functions and uses of literacy. In. S. D. Castell& A. Luke, & K. Egan.(eds.).Literacy, society and schooling: a Rea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26.
37. Heisler, M.(1992).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New Europ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Institu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6(2),596-622.
38. Held, D.(1987).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9. Herbert, U.(1990). A History of Foreign Labor in Germany, 1880-1980.Ann Arbor,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40. Hirschman, C. (eds.),P. Kasinitz(eds.),J. De Wind (eds.)(1999). Th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 American Experience.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41. Hochschild, Arlie(2000). The nanny chain. The American Prospect ,11:32-36.
42. Hollifield, J. F.(1992). Immigrants, Markets, and Stat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stwar Europ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3. Hsia, Hsiao-Chuan(1997). Selfing and othering in the “Foreign Bride”phenomenon-A study of class,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between Taiwan men and Indonesian women,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D. Dissertation.
44. Hugo, G.(2002). Indonesia: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bility: Implications for the Spread of HIV/AIDS. UNDP South East Asia HIV and Development Office, UNAIDS and ILO, Indonesia.
45. Jacobson, D.(1997). Rights Across Borders: Immigr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tizenship.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6. Joppke, C.(1997). Asylum and State Sovereignty.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30(3),259-298.
47. Joppke, C.(1998). Why Liberal States Accept Unwanted Immigration.World Politics,50(2),266-293.
48. Joppke, C.(1999). Immigr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Great Britai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9. Keskinen, S.(2009). "Honour-related violence" and Nordic nation-building. In S. Keskinen, S. Tuori, S. Irni & D. Mulinari (Eds.), Complying with Colonialism. Gender, Race and Ethnicity in the Nordic Region (pp. 257-272). Surrey & Burlington: Ashgate.
50. Kurthen, H.(1995). Germany at the Crossroad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Challenges of Immi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9(4),914-938.
51. Lai, Tracy.(1992). “Asian American Women: Not for Sale.” In Margaret L. Andersen and Patricia Hill Collins (eds.) Race, Class, and Gender: An Anthology.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52. Lan, P. C.(2003). Negotiating Social Boundaries and Private Zones: The Micropolitics of Employing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Social Problems,50(4),525-549.
53. Lan, P. C.(2003). Political and Social Geography of Mirginal Insiders: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Taiwan.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12(1-2),99-126.
54. Marshall, T. H.(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55. Marshall, T. H.(1954). A Note on Statu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56. Martin, D.(1996). Labor contractors: a conceptual overview. Asian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5(2), 18-201.
57. Massey, D. S.(1999).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ole of the Stat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5(2),303-322.
58. McLaren, P.(1998).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59. Mernissi, F.(1994). Dreams of Trespass: Tales of a Harem Girlhood. New York: Basic books.
60. Meyers, E.(2000).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Policy: A Comparative Analysi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4(4),1245-1282.
61. Mohanty, C. T.(2006). Ch. 9, Feminism without borders: decolonizing theory, practicing solidarity, pp. 221-251.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62. Narayanasamy, A.(2004). The puzzle of spirituality for nursing: A guide to practical assessment.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13(19), 1140-1144.
63. Payne, M.(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3rd ed.). Chicago: Lyceum Books.
64. Roszak ,T.(1979). Person-Planer: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 Gollancz.
65. Santing Writers& Nagar, R.(2006). Playing with Fire: Feminist thought and activism through seven lives in Ind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66. Sharon, W.C.(1987). Learning to Love Yourself. Deerfield Beach: Health Communications.
67. Sim, A.(2007). Women in transition: Indonesian domestic workers in Hong Kong.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8. Speck, P.(1998). Spiritual issue in palliative care. In D. Doyle, G. W. C. Hanks, & N. MacDonald,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805 - 814.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