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羿安
Chen, I-An
論文名稱: 臺灣學生在中國大陸985工程高校之學校適應
Taiwanese Students’ School Adjustment in Project 985 Universit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指導教授: 許殷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臺灣學生中國大陸學校適應因應策略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students, the mainland of China, school adjustment, coping strategi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7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大陸經濟逐漸強盛,兩岸交流漸增,許多報章雜誌開始討論「中國崛起」之議題,而中國大陸方面也在近年持續公布相關優惠政策吸引臺灣人前往就學、就業,可以發現臺灣學生西進中國大陸就讀高教之現象日益明顯。儘管有相關研究在探討其前往就學之動機,關於他們的學校適應卻鮮少被關注。
    因此,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從網路平台徵詢十五位就讀985高校之臺灣學生為研究主體,針對其赴中國大陸的就學動機、適應問題,以及因應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臺灣學生赴中國大陸就學動機主要受到文憑主義影響。
    二、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分期主要包含蜜月期、調適期與熟悉期,在文化衝擊上相對較少。
    三、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問題主要包含學習適應、人際適應與日常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與人際適應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四、臺灣學生主要採取「問題取向策略」與「閒置取向策略」來因應學校適應問題。
    五、臺灣學生學校適應會受到中國大陸高教優惠政策影響,可能導致更大的學習適應困難。

    As China’s economy has matured,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 is developing vigorously. Media have noticed and begun to discuss “the Rise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s continuously announced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attract Taiwanese to study and work there. Taiwanese students enter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lthough some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discussed their motivations for going to China,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ir adjustmen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is 15 Taiwanese students who study in Project 985 universit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ho are recruited to jo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Internet.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on the motivation, adjustmen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se stud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motivation of Taiwa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s mainly credentialism.
    2.Taiwanese students’ school adjustment process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several periods, including the honeymoon period, adjustment period and familiarization period. Besides, Taiwanese students feel relatively fewer cultural shocks.
    3.Taiwanese students mainly fac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terpersonal difficulties and daily life adaptation. Learning and interpersonal difficulties take a longer time.
    4.Taiwanese students mainly adopt “problem-oriented strategy” and “idling-focused strategies” to respond to adjustment proble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5.Taiwanese students’ school adjustment is affected by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The policy change may result in more significant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臺灣學生留學中國大陸之發展狀況與相關政策 13 第二節 學校適應與因應策略的探討 22 第三節 臺灣學生赴中國大陸的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41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0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5 第一節 臺灣學生選擇到中國大陸留學的原因 55 第二節 在中國大陸就學後所面臨的適應問題 63 第三節 臺灣學生面對適應問題產生的因應策略 8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17 參考文獻 119 附錄 127

    中文部分
    ZGH(2018年2月25日)。在陸的深刻體會。【線上論壇】2018年4月2日,取自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forum/viewtopic.php?t=26396
    丁美麗(2009)。泰國在台留學生跨文化適應、休閒行為涉入、參與動機、阻礙與滿意度影響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王雅玄、陳幸仁(1998)。符號互動論-社會學方法論之應用。菁莪,10(2),49-58。
    王逸雲(2009)。男性軍官角色態度與婆媳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桃園市。
    王嘉州、李侑潔(2012)。赴陸交流對台灣學生統一意願之影響。社會科學論叢,6(2),1-34。
    王彥翔(2015)。赴陸之交換台生的跨文化生活適應(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臺北市。
    王慧豐(2008)。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學童抗逆能力、因應策略與其學習適應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市。
    王思海(2011年3月31日)。北京高考:臺籍和見義勇為考生分別加10分和20分。新華社。取自http://www.gov.cn/jrzg/2011-03/31/content_1835787.htm
    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2017)。教育部印發通知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標準。2017年7月5日,取自https://www.gatzs.com.cn/gatzs/dt/201707/20170705/1617817698.html
    中國台灣網(2019年9月12日)。31條措施各地實施細則。取自http://www.taiwan.cn/local/tebietuijian/dfzt/gdcs/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年12月6號)。“985工程”學校名單。取自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0612/t20061206_12883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無日期)。“985工程”簡介。取自http://www.moe.gov.cn/s78/A22/xwb_left/moe_843/201112/t20111230_128828.html
    机秀玲(2012)。學習適應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2),141-155。
    李侑珊(2019年6月7日)。陸高考 今1031萬考生上陣。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608000148-260301?chdtv。
    余宗勳(2005)。國小六年級學童成就動機、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余郁雯(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衝突因應策略、負向情緒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何慧玥(1993)。大專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邱雅萍、蘇中南(2019)。在臺外籍生跨文化適應問題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中原大學馬來西亞學生為例。中原企管評論,17(1),39-58。
    李孟珍(2007)。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社會學習領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市。
    李侑珊(2019年6月7日)。陸高考 今1031萬考生上陣。旺報。民108年6月7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607000155-260301?chdtv
    吳伊凡、藍佩嘉(2012)。去中國留學:旅中臺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台灣社會學刊,50,1-56。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周雅蓉(2003)。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5-79)。臺北市:巨流。
    周祝瑛(2002)。留學大陸Must Know第一本專業的大陸留學解析報告。臺北市:正中書局。
    林進財(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林平(2012)。想像的階層流動:中國大陸台灣學生的就學就業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5(3),57-83。
    林育德(2012)。赴陸交換學生經驗對認同的影響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林政逸、曾俐文(2014)。海峽兩岸招收對岸高等教育學生政策之比較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紀要,1(1),25-46。
    林蕙淇、徐淑敏(2015)。臺灣學生赴中國大陸就學政黨傾向之個案研究。國教新知,62(1),34-4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孫若蜜(2018年3月16日)。台北女大生赴陸念大學!讚爆「4年只花65萬」:高三生必知。ETtoday新聞雲。2018年3月16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16/1131484.htm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縣。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郭添財(2013)。我國增加大陸學歷採認對臺生及陸生之影響。臺灣教育,682,48-51。
    崔慈芬(2003)。你的北京學姐:大陸輕鬆求學101。臺北市:寶瓶文化。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91)。學習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陳美春(2007)。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文化戰略與作為研究(2002-2007)(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陳震隆、楊釗(2015年10月5日)。第一學期就被當!台大狀元「北大衝擊」。東森新聞。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xTWuF76-Y
    陳奎憙(2000)。學習社會學Sociology of Learning。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39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曹長清(2009)。大學生區域流動視野下的大陸臺灣學生:以上海兩所高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市。
    梁松寒(2007)。就讀內地大學之臺灣大學生的生活適應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廣州市。
    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雅涵(2016)。跨文化適應與經驗:在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南投縣。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6)。教育部擴大採認26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學歷。2016年4月27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FAAF2C5FE9B356F1
    教育部(2019)。106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investigate/high_graduate/106/106_graduate.pdf
    教育部(2015)。教育統計簡訊及互動式圖表集刊。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Brief_Chart/104brief_chart.pdf
    教育部(2018)。臺生赴境外(包括中國大陸)就學人數年度統計表。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500/News.aspx?n=2D25F01E87D6EE17&sms=4061A6357922F45A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19)。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019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gwytb.gov.cn/wyly/201911/t20191104_12214930.htm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佑如(2001)。留學北大。臺北市:希代。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教師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一童(2019)。陸生來臺跨文化適應與社會支持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臺北市。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游騰穎(2001)。台灣地區學生赴北京高等院校就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新北市。
    程晏鈴(2018年4月11日)。六千位台生在對岸讀大學 競爭有多殘酷?天下雜誌,645,98-102。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9)。每月國際貿易情勢分析。2019年11月4日,取自https://www.trade.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591
    趙梅如(1989)。國中學生教師信任感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劉勝驥、楊慧文(2002)。臺灣學生留學大陸之現況研究。中國大陸研究,45(6),49-79。
    劉勝驥、陳英杰、楊慧文(2002)。臺灣學生在中國。高雄市:復文。
    劉國兆(2009)。國中生的學校生活適應策略與同儕文化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2),167-185。
    蔡品蓁(2012)。臺灣與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學生國際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監察院(2018)。107教調0016。取自https://www.cy.gov.tw/CyBsBox.aspx?CSN=1&n=133&_Query=b3ba3557-585a-41a7-8f7e-2a4d9c04a65e
    歐申談(譯)(1993)。G. Thomas著。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新北市:新雨。
    駱俊宏、許秀月、陳國彥(2010)。以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非預期懷孕青少女的學習適應。臺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8,89-103。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蕭弘德(1999)。台灣學生在北大。新北市:生智文化。
    魏有德(2019年5月18日)。影/港澳台僑聯考18日登場 1502名台籍考生參加。ETtoday新聞雲。2019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18/1447477.htm%202019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藍佩嘉、吳伊凡(2011)。在「祖國」與「外國」之間:旅中的臺生的認同與畫界。臺灣社會學刊,22,1-57。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8)。教育統計資訊。2018年4月24日,取自https://reurl.cc/5gv22n

    英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Hill.
    Ang, R. P. (200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ventory using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4(1),55-73.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Transaction.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Prentice-Hall.
    Boocock, S. S. (197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learning. Houghton Mifflin.
    Black, J. S., & Mendenhall, M. E. (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2(2), 225-247.
    Davidson, H. H., & Lang, G. (1960).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teachers' feelings towards them related to self perception, school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9, 107-108.
    Davidson, L. E. (2015). Linked without linking: The role of mainland China's Taiwanese students in cross-strait unification. AsiaNetwork Exchange, 22(2), 2-19.
    Erwin, P. (1998).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aylor & Francis.
    Folkman, S., & Lazarus, R. S. (1988). Coping as a mediator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466-475.
    Gebhard, J. G. (2012).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problems and behavio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2(2), 184-193.
    Gerrig, R. J., & Zimbardo, P. G. (2005). Psychology and life. Prentice Hall.
    Jiang, X. (2010). Chinese engineering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n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sanowski, V. (2009).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Status report 2009. OBHE.
    Lysgaard, S. (1955).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 45–51.
    Miller, C. M. L., & Parlett, M. (1976). Cue-consciousnes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A sociological reader, (pp.143-150) Routledg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November 27).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0.
    Smith, R. A., & Khawaja, N. G. (2011). A review of the acculturation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5(6), 699-713.
    Woods, P. (1980). (Ed.). Pupil strategies. Croom Helm.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Routledge.
    Wagner, B. M., Cohen, P., & Brook, J. S. (1996).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Moderators of 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1, 347-374.
    Verbik, L., & Lasanowski, V. (2007).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Patterns and trends. OBH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