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秋如
Liao,Chiu Ju
論文名稱: 危險的專業?公部門兒少保護社工職場暴力經驗探究
Is It Dangerous Work?–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Workplace Violence Experiences in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Protection Field
指導教授: 劉曉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職場暴力兒少保護工作法定社會工作
英文關鍵詞: Workplace Violence, Child and Youth Protection Social Worker,, Statutory social wor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兒少保護工作礙於具有法定職務規範,以及法定時效的要求,缺乏足夠的職場暴力教育訓練與危機辨識能力,常使從事兒少保護性社工員在進行處遇時陷入多重的職場暴力風險而不自知。本研究為了再現受訪社工在兒少保護實務領域的職場暴力經驗,根據內政部兒童局頒佈之「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流程」所載明之服務階段,透過12位受訪社工的職場暴力經驗,呈現兒少保護社工在「接案評估時期」、「緊急安置/危機處遇時期」、「中長期處遇服務時期」、「未安置個案之處遇追蹤、評估時期」等四個工作階段中呈現遭遇的職場暴力內容。
    本研究發現包括兒少保護社工經驗的職場暴力類型與來源,經歷職場暴力後的個人狀況,以及實務上的對應機制等三方面,以下分述之。(一)社工員認為的職場暴力類型與來源:暴力類型依據受訪者經驗分為:身體攻擊、精神威脅行為(細分為言語威脅與心理威脅兩種),其他非人為因素造成之傷害,例如被狗追咬、交通路況、到災害區域訪視、ON CALL等。暴力來源則有:人為造成,例如:與案件有關的施暴者(個案、個案家屬、照顧者與案件關係人、其他專業人士、媒體、民意代表等)。法定傳染病、組織與法令政策因素。(二)經歷職場暴力後的個人狀態:受訪者個人狀態有:身心創傷反應、擔憂自己家人安危、想離職或轉換業務,也有人更堅信身為兒少保社工的使命,在執行兒少保護工作時義無反顧的投入。(三)社工員個人的實務對應機制:將負向經驗轉化成正向改變,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與工作方法。運用正式與非正式資源,減少自身再度遭受職場暴力機會。依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分別對個別工作者、機構、與兒少保護系統三系統提出建議。

    Due to the statutory duties, norms, and the time limitations about cases processing,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rotection are at risk from multiple resources as the result of lack of adeq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bout workplace violence. In order to represent social workers’ workplace violence in the field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rotection, the researcher according to the "children and the juvenile protection work process" enacted by the Interior Department of Children Council classifies the twelve interviewees’ workplace violence experience into four stages, They are assessment, emergency placement/crisis managing process, medium and long-term service process, and non-placement case track and evaluation process.

    The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is about the types and sources of workplace violence. Based on their experience, types of workplace violence cover physical attacks, mental threats, and other injuries, such as dog bite, traffic accidents, visit to the disaster regions, and ON CALL situations. Sources of violence cover human-induced violenc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factors. The second is social workers’ personal states after experiencing workplace violence. Some of them hav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auma response, some worry about the safety of their families, some are thinking about retirement or changing work, and some are becoming more convinced to the mission of the profession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protecting children’s safety. The third is individual ways of responding workplace violence. Some of the respondents turn negative experiences into positive ones, and some adjust their mentality and methods of work. The aim is to redu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possibilities of being subject to workplace violence by using available formal and inform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study stat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ndividual workers, agencies, and juvenile protection scheme.

    第一章 緒論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4 壹、 高流動率的兒少保護性工作 14 貳、 低工作待遇與福利 16 參、 法定社會工作 17 肆、 職場潛藏的危機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0 第一節 職場暴力的定義與類型 20 壹、 職場暴力的定義與類型 20 貳、 誰是職場暴力的高危險群 22 參、 職場暴力的相關對策及政策 24 第二節 兒少保護社工員職場暴力議題 27 壹、 臺灣兒少保護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 27 貳、 法定社會工作 30 參、法令賦予兒少保護社工「執法者」的角色與衝突 32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遭受職場暴力的現況 36 壹、 社會工作者遭受暴力的現況 36 貳、 社會工作者受到職場暴力後的情緒反應 39 第四節 臺灣社會工作者之職場暴力策略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質性研究取向 46 壹、 現象學方法論 46 貳、 深度訪談法 47 參、 研究步驟 50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法 52 壹、 受訪對象的選取 52 貳、 受訪者的描述 53 參、 資料收集方法與步驟 57 第三節 研究嚴謹性與研究倫理 59 壹、 確實性 59 貳、 可轉換性 59 參、 可靠性 59 肆、 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兒少保護社工的職場暴力經驗 61 第一節 接案評估時期 63 壹、 澍亭 63 第二節 緊急安置/危機處遇時期 67 壹、 彭彭 68 貳、 桃儷 70 參、 小麗 74 肆、 小儒 76 第三節 個案安置後的中長期處遇服務時期 83 壹、 小澄 83 貳、 沛佩 85 參、 心潔 87 肆、 珍珍 88 第四節 未安置個案之處遇追蹤、評估時期 93 壹、 芠媽 93 貳、 珉雅 95 參、 小杰 97 第五章 研究發現和討論 10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0 壹、 社工員認為的職場暴力類型與來源 100 貳、 經歷職場暴力後的個人狀態 106 參、 社工員個人的實務對應機制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4 壹、 個別工作者的對應機制 114 貳、 機構層面的對應機制 116 參、 兒少保護系統的建議 11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21 壹、 研究者的反省 121 貳、 研究過程的限制 122 參考書目 123 壹、 中文文獻 123 貳、 英文文獻: 125 附錄一 研究參與同意書 12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8 附錄三 保護性社工人員資格要件及職務範疇認定基準 129 附錄四 研究者整理之中文文獻 133 表目錄 表一、 內政部社會工作福利人員數 15 表二、 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舉報來源 15 表三、 受訪者基本資料 55 表四、 暴力警號 113 圖目錄 圖一、研究步驟 51 圖二、研究者及12位受訪者V.S國內兒少保護政策時序圖……………………56 圖三、臺灣兒少保護社工實務的服務流程對照表 62

    參考書目
    壹、 中文文獻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內政部兒少保護實務篇-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人員手冊。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台北市。
    王增勇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秀燕(2008)。從社會工作者面臨暴力來源與類型探討國內對工作者人身安全維護政策。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3,25-44。
    王麗馨(2008)。公部門保護性業務社會工作人員關於個案暴力攻擊類型、因素及因應對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
    吳毓婷(2003)。保護性業務社工員專業才能裝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宜真(2009)。醫院社會工作者遭遇個案暴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工學刊,17,1-42。
    汪文聖(2001)。現象學與科學哲學。臺北:五南。
    邱仕杰(2002)。兒童保護的理念與政策之執行:保障親權與保護兒童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嘉義縣。
    林賢文(2004)。從兒童受虐致死事件探討社工員之角色與創傷-以台北市為例,「快樂兒童、活力老人、健康社區-建構台灣社會福利的新願景」國際研討會,台北,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
    周清玉、曾冠鈞(2011)。保護性社工人力與工作條件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1),47-78。
    邱琇琳(2005)。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施偉隆(2009)。從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研究的省思。新竹教育大學人文學報,2(1),127-152。
    徐雅嵐(2008)。高風險社會工作專業人員之個案暴力風險知覺與人身安全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元媛(2009)。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工作人員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工作態度與遭受職場暴力之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怡如(2002)。非自願性專業關係中之抗拒行為—兒保社工人員之觀點。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麗欣(2002)。台灣地區民眾犯罪被害與被害恐懼感之研究-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CYUT91-P-004。
    陳武宗(2003)。名實之間――社工師國考後專業教育發展之省察,社會變遷中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
    陳國棟(2004)。如何處理有暴力傾向的人士。2004香港公務員事務局「 如何處理有暴力傾向的人士」研討會。
    陳圭如(2005)。社會工作者遭受服務個案暴力攻擊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8,209-216。
    陳圭如、孫世維譯(Christina E.Newhill原著)(2007)。個案暴力與社會工作實務。 臺北:心理。
    陳文慶(2008)。精神科醫院之職場暴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文慶、胡海國、林宜平、郭育良、蘇德勝、王榮德(2010)。精神科醫療工作來自病人的職場暴力。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8(1),152-162。
    曾平鎮(2003)。淺談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福利期刊,5,91-100。
    馮燕, 郭靜晃, 秦文力(1992)。兒童福利法執行成效之評估。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如杏(2008)。社工人身安全議題之探討,追求公平正義社會。社會工作專業 的挑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黃彥宜(2009)。保護性業務一線社會工作者職場暴力之初探:權力的觀點。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79-118。
    楊士隆(2003)。職場暴行:原因、型態與預防對策。透視犯罪問題,2,15-27。
    廖秋芬(1997)。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東海大學,台中市。
    劉蕙雯(1998)。高雄市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工作疲乏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劉淑莉(2007)。國內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者工作安全需求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鄭麗珍(2007),社會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議題關注與因應提議。高風險家庭處遇之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建構研討會論文集。亞洲大學,台中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宏進(2007)。臺灣社會工作員之人身安全、被害恐懼感與預防之道。高風險家庭處遇之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建構研討會論文集。亞洲大學,台中市。
    蔡佳容(2010)。社會工作者經驗暴力威脅之風險-以婚姻暴力防治工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雅芳(2008)。兒少保社工遭遇職場暴行之經驗與影響探究—以縣府社工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貳、 英文文獻:
    Atkinson, JC(1991).Worker reaction to client assault.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 62(1):34-42.
    Anderson,K.(2011). Workplace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nurses and midwives say NO. Australian Nursing Journal,19(1),26-29.
    Boyd, N. (1995). Violence in the workplace in British Columbia: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 Criminology, 37, 491.
    Beaver, H. W. (1999). Client violence against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Frequency, worker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worker job satisfaction, burnout, and health.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Burry, C. L. (2002). Working with potentially violent clients in their homes: What child welfare professionals need to know. Clinical Supervisor, 21(1), 145-153.
    Crofoot, T(2007).Safety Concerns.MSW Field Educ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Work,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Cunningham, M.(2003).Impact of trauma work on social work clinicians: empirical findings. Social Work, 4(48),451-459.
    Griffin WV(1995).Social worker and agency safety. In R Edwards & J Hopps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pp2293-2305).Washington, DC:NASW Press.
    Green,R., Gregory,R., & Mason, R.(2003).It’s no picnic: personal and family safety for rural social workers.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6(2),94-105.
    Hasenfeld, Y. (1987).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 469-483.
    Horwitz, M. (1998). Social worker trauma: 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 protection social workers.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Social Work, 68(3), 363-377.
    Kim, H.(2011)Job conditions, unmet expectations, and burnout in public child welfare workers: how different from other social worker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33,358-367.
    Kindy,D., Petersen,S., & Parkhurst, D. (2005).Perilous work: nurses’ experiences in psychiatric units with high risks of assault.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19(4),169–175.
    Koritsas, S., Coles, J.,& Boyle, M.(2010).Workplace violence towards social worker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0(1),257-271.
    Littlechild, B.(1997)."I needed to be told that i hadn't failed': experiences of violence against probation staff and of agency support".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27,219-240.
    Macdonald, G. & Sirotich, F.(2001).Reporting client violence. Social Work, 46(2),107-114.
    Newhill, C.N. (2006).Client violence toward social workers - a practice and policy concern for the 1990s. Social Work, 40(5),631-636.
    Palmer, S. E. (1983). Authority: An essential part of practice. Social Work, 28(2), 120-125.
    Shields, G., & Kiser, J. (2003)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Directed toward Human Service Work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84(1), 3-20.
    Smith,M. (2006).Too little fear can kill you. staying alive as a social worker.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20(1),69-81.
    Soderfeldt, M., Soderfeldt, B., & Warg, L. (1995). Burn out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40(5), 638-646
    Stanford,S.(2010).‘Speaking back’ to fear: responding to the moral dilemmas of risk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0,1065-1080.
    Stanley, T. (2007).Risky work: child protection practice.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30,163-177.
    Stewart Collins.(2007). Statutory Social Workers: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Coping, Soci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38,1173-1179.
    Tina K.,& Sally.(2000).Preventing workplace violence: toward a best practice model for work in the communit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sis). RDNS RESEARCH UNIT, South Australi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