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志傑
論文名稱: 《周易》哲學詮釋的轉化—自先秦至魏晉時期
指導教授: 莊耀郎
Chuang, Yao-L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易》學《周易》詮釋學《易緯》虞翻王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17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研究《周易》自先秦以至魏晉時期,哲學詮釋轉向或變化的痕跡。著重在後一時期的哲學內容與前一時期的哲學內容的比較,從中分判後一時期哲學內容較之於前一時期是轉向還是變化。
    以哲學範疇中的宇宙論及本體論、方法論、人性論、工夫論、人性論等為主要討論範圍,分析自《易經》起,經過《易傳》併入成為《周易》,再經過漢代《易》學,以至魏晉時期,其中《易》學內容在各範疇中的實際樣態。最後將各時期不同樣態之《易》學,與《周易》哲學做一比較,以求出該時期《易》學哲學之轉變情形,也看出《周易》哲學大河之流貫軌跡。
      本文的論述是從三轉折點來談《周易》哲學的轉化問題,三轉折就必須卻涉及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分別是《易經》時期、《易傳》時期、兩漢時期、魏晉時期。而三個轉折,就在這四者變化轉換之間。
    本文將這種哲學向度與高度的轉向或變化的情形分為三種樣態:一「轉型生化」(照著講))、 二「轉動進化」(接著講) 、三「轉向分化」(另外講)。依照這樣的判準來判定《周易》哲學詮釋的轉向或變化。
    本文論證了《易經》乃卜筮之書,不包含哲學思想,即使有極樸素之思想,也僅止於一卦之內,由《易經》之編輯者有意所為。也論證了《易經》就是最具文本開放性的一種文本,本不屬於何門何派,唯有如此,也才成其為大。也才能孕育《易》學大江灌流四方,滔滔不絕。
    其次在漢易方面,分西漢、東漢二期,各以三位代表性人物或文本,進行《易》學哲學追索,尋找出各家在《易》學哲學特出之處。然經有漢一代,《易》學多停於象數範圍旋繞,未能在哲理上有長足進步,唯宇宙論一事,開前人之所未見,創《易》學之新路徑。
    在魏晉《易》學方面,以王弼為首的魏晉《易》學,高舉掃象數大纛,衷心於義理之論述,故所能用以與《易傳》比較之哲理相對的多,同時解較豐富了《易》學哲學。
    分判之後,概可釐清《周易》哲學自先秦以至魏晉,其哲學向度與高度之轉變。有助於在縱觀《周易》哲學長河時,全觀流域、析分支脈。並可作為後續宋元以至明清《周易》哲學研究之先導。
    經此分析比較,大體呈現《易》學大河流貫之情形,也妥貼了解諸種哲學理論在《易》學流傳過程中的起伏高低,後來者或可藉此更進一步,涉及其他學術面向,戮力向前。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設定……………………………… 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檢討……………………… 3 一、專說方面……………………………………… 3 二、通說方面……………………………………… 4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判準 …………………… 7 第一節 方法與進路………………………………… 7 第二節 詮釋學的運用……………………………… 8 一、前理解………………………………………… 10 二、間距…………………………………………… 16 三、視域融合……………………………………… 18 四、文本的開放性………………………………… 19 第三節 轉化型態的判定…………………………… 20 一、轉型生化(照著講)…………………………… 21 二、轉動進化(接著講)…………………………… 22 三、轉向分化(另外講)…………………………… 24 第三章 《易》學哲學之建構 …………… 27 第一節 《周易》之形成…………………………… 27 一、卜筮之書……………………………………… 27 二、《周易》的哲學意涵 ………………………… 30 第二節 《周易》哲學之建構……………………… 37 一、《周易》本體論之建構 ……………………… 37 二、《周易》方法論之建構 ……………………… 67 三、《周易》人性論之建構 ……………………… 71 四、《周易》工夫論之建構 ……………………… 72 五、《周易》人生論之建構 ……………………… 86 IV 第四章 漢代《易》學哲學的轉化 ……… 101 第一節 西漢《易》學哲學之特徵………………… 101 一、孟喜《易》學哲學…………………………… 101 二、京房《易》學哲學…………………………… 106 三、《易緯》哲學 ………………………………… 113 第二節 東漢《易》學哲學之特徵………………… 119 一、鄭玄《易》學哲學…………………………… 119 二、荀爽《易》學哲學…………………………… 123 三、虞翻《易》學哲學…………………………… 126 第三節 漢代《易》學哲學對易傳的轉化………… 130 一、宇宙論的轉化………………………………… 131 二、方法論的轉化………………………………… 131 第五章 魏晉《易》學哲學的轉化 ……… 135 第一節 魏晉《易》學哲學的特徵………………… 135 一、魏晉《易》學之本體論……………………… 135 二、魏晉《易》學之方法論……………………… 142 三、魏晉《易》學之人性論……………………… 148 四、魏晉《易》學之工夫論……………………… 152 五、魏晉《易》學之人生論……………………… 160 第二節 魏晉《易》學哲學的轉化………………… 176 一、本體論的轉化………………………………… 176 二、方法論之轉化………………………………… 177 三、人性論之轉化………………………………… 179 四、工夫論之轉化………………………………… 180 五、人生論之轉化………………………………… 182 第六章 結論 …………………………………… 185 參考文獻 …………………………………………… 191

    一、古典文獻(以時代先後為序)
    【魏】王弼、孔穎達:《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
    【晉】王弼:《老子註》,臺北:華正書局,民85年3月。
    【晉】阮籍:《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民68年3月。
    【晉】郭象:《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76年6月4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年2月。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宋】程頤‧朱熹:《易程傳‧易本義》,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圖書有限公司,民63年9月。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4月。
    【清】張惠言:《易義別錄》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65年。
    【清】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65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65年。
    【清】黃奭:《漢學堂叢書》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65年。
    【清】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臺北:崧高書社,民74年4月。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民83年8月。
    【清】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民83年8月。
    【清】朱彝尊 著、許維萍等 點校、林慶彰等 主編:《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1999。

    二、近人專著(以姓氏筆劃為序)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7年9月。
    王靜芝:《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年11月。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年4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民83年6月。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王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 2003年8月。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鼎淵文化,2004年5月。
    王化平:《帛書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王新春:《易》學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孔繁:《魏晉玄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2月。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廣文書局,民66年1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9年11月。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8年10月。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7月。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廣文書局,民66年1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4年4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2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民57年5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52年6月。
    牟宗三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唐篇】,臺北:牧童出版社,民67年3月。
    牟宗三主講 盧雪崑錄音整理:《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7月。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4月。
    米歇爾‧福柯 佘碧平 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艾柯 等:《詮釋與過度詮釋》,上海: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艾柯:《誤讀》,上海:新星出版社,2009年2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藍燈出版社,民80年9月。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9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中西比較》(第三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7月。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臺北:康得出版社,2008年3月。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學生書局,民79年6月。
    何玉蔚:《對「過度詮釋」的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4月。
    何衛平:《解釋學之維―問題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汪民安:《福柯的界綫》,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4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臺北:聯經出版社,民84年1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馬拉亞研究發展基金會,民91年2月。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亞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7月。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李建中、高華平:《玄學與魏晉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年月1995年10月。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年月2006年1月。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4月。
    李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學》,香港:三聯書店,2013年1月。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7 8年3月。
    辛旗:《中國歷代思想史 參‧魏晉南北朝隋唐卷》,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2年12月。
    里克爾著 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5月。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11月。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5年4月。
    林麗真:《王弼及其《易》學》,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民66年2月。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7年7月。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年月2004年11月。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年月民91年10月。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年月1997年7月。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月2005年8月。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 上》,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5月。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 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5月。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周紹賢:《魏晉清談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6年2月。
    周紹賢、劉貴傑:《魏晉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年7月。
    周紹賢:《漢代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2月。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吳雁南等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吳克峰:《易學邏輯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吳前衡:《傳前易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侯敏:《易象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1月。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6年7月。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2003年10月。
    洪漢鼎 譯:《真理與方法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上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洪漢鼎 譯:《真理與方法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下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9月。
    姜廣輝主編:《經學今詮初編》,瀋陽:遼寧出版社,2000年6月。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9年4月。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5年6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1年5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民64年。
    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民66年。
    徐芹庭:《易經源流(上冊)》,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徐芹庭:《易經源流(下冊)》,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徐芹庭:《兩漢京氏陸氏易學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徐芹庭:《魏晉南北朝四十三家易學》,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4月。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民84年10月。
    徐斌:《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民82年7月。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
    孫劍秋:《易學新論》,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4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年11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1年10月。
    陶磊:《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9月。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華正書局,民94年2月。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民79年6月。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民79年6月。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1月。
    高晨陽:《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年月2012.01。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
    高新民:《易學史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高達美著 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曹峰:《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12月。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陳仁仁:《戰國楚竹書《周易》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陳碧:《《周易》象數之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8月。
    陳榮:《周易與創新思維》,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4月。
    陳凱東:《象說周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0年8月。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9月。
    陳榮華:《葛達美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
    許杭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2月。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4年5月。
    章啟群:《意義的本體論─哲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章偉文:《易學歷史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2年11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6年9月。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9年3月。
    梁韋弦:《漢易卦氣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月。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民2001年12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5年7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1月。
    張善文:《歷代易家考略》,臺北:鼎淵文化,2006年2月。
    張善文:《歷代易學要籍解題》,臺北:鼎淵文化,2006年2月。
    張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5月。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張政烺:《張政烺論易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張汝金:《解經與弘道—易傳之形上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1月。
    湯用彤等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民84年8月。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4月。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亞研究發展基金會,民91年6月。
    黃慶萱:《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64年11月。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11月。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
    賀昌群等著:《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民84年8月。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
    程元敏:《三國蜀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8年5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民82年2月。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民85年11月。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喜馬拉亞研究發展基金會,民91年3月。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1月。
    葛晉榮:《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82年4月。
    鄔昆如:《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3月。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民88年9月。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7年11月。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8月。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89年1月。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1月。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7月。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10月。
    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劉玉建:《漢代易學通論》,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01月。
    劉玉平:《易學思維與人生價值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月。
    劉玉平:《易學思維及其文化價值》,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9年3月。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
    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潘德榮:《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0月。
    潘德榮等編:《東西哲學與本體詮釋 成中英先生七十壽誕論文集》,臺北:康徳出版社,2005年10月。
    潘德榮等編:《對話與和諧—伽達默爾詮釋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 9年10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學生書局,民77年8月。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6年8月。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民82年12月。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年2.06月。
    鄧立光:《周易象數易理發微》,上海:上海辭書,2008年8月。
    盧建榮:《魏晉自然思想》,臺北:聯鳴文化有限公司,民69年7月。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研究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研究 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6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91年3月。
    戴君仁:《談易》,臺北:台灣開明書店,民84年3月。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
    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三民書局,民75年2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1年11月。
    嚴正:《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嚴平:《高達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6年4月。
    蘭甲雲:《周易卦爻辭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三、期刊及學位論文
    (一)單篇論文
    莊耀郎:〈魏晉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中國學術年刊》23期。
    莊耀郎:〈王弼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國文學報》23期,民83年6月。
    莊耀郎:〈言意之辨與玄學〉,《哲學與文化》30卷4期,2003年4月。
    周大興:〈何晏玄學新論〉,《鵝湖學誌》22期,1999年6月。

    (二)學位論文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67年6月。
    莊耀郎:《王弼玄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年6月。
    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7年6月。
    陳明彪:《牟宗三的漢代易學觀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5年6月。
    謝綉治:《魏晉象數易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7年6月。
    鄭玉姍:《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8年6月。
    喬家駿:《孟喜、焦延壽、京房及其易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98年6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