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邊遠平 |
---|---|
論文名稱: |
高中歷史綜合教學模式研究-以「乙未割台與台民抵抗」的教材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陳豐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4 |
中文關鍵詞: | 歷史教學 、教學模式 、高中歷史 、綜合教學模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本研究希望借重系統論的整體原理,控制論的反饋原理,信息論的有序原理及信息編碼原理,建構出「綜合教學模式」。
綜合教學模式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教學法,而是用整體觀來建構歷史教學,把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量看做一個整體,統一置於一種系統的形式中,加以綜合考察研究,用多元能力的觀念貫穿其中。每個教學組成的項目本身是一個小的整體,這些小的整體互為關連又構成了一個大的整體。也就是說,綜合教學模式是以系統論為基礎,用整體的系統來改革歷史教學,以多元能力訓練為核心觀念,將系統連結起來。以這樣的觀點去研究教學論結構,可以更完整的掌握教學過程中,各種組成相互之間的關係,使教學過程中每一樣措施都能發揮最大功能。
在教學目標分類的部分,以歷史科的特性來說,應該將技能併入認知結構中,而分成認知與情意兩大類即可。在歷史知識的分類部分,根據歷史知識認知的過程、具體的歷史科教育目標、及歷史學者的相關論述,似可將歷史知識歸納為:1史實知識;2 概念知識;3 方法論知識。這樣的分類符合多元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從基礎歷史知識的學習,到高層次歷史研究法,都含蓋在教學目標中,使學生學到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知識,
此外有關認知層次的分類,經由歸納布魯姆、蓋聶、梅里爾的相關理論之後,可簡化成:1 知道;2 理解;3 批判思考等三個層次。將歷史知識的分類與認知層次的分類放在一起,可設計成一個「雙向細目表」,此表可做為教師擬定教學目標的依據,每個目標按照不同的歷史知識分類及不同的認知程度,都可以在表中找到適當的位置。在情意目標的部分,經研究討論後,似可簡化成:1 接受。2 確信。3 性格化三個部分。
教材分析選擇方面,我們可以歸納出六項選擇歷史教材的共同的原則分別為:1精選原則;2結構化原則;3時代及社會的需要;4認知發展程序;5興趣原則;6歷史科教育目標。
教材組織架構分析包含,課前提要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及興趣,儘量用淺顯易懂,且有趣味性的文字來敘述。注釋部分力求清楚明白,將課文教繁瑣的部分置於注釋中交代,教師可依學生程度作補充。問題與討論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有加深加廣的作用,題目設計應力求能充分展現本課主題,讓學生有機會接觸與本課主題相關的知識。最後為增加課文的閱讀性與趣味性,可在課文旁加註,如一些小故事、奇聞軼事、有趣的問題、史料補充、想一想,端看編輯教材的人如何應用。
教材的內容結構分析,首先是有關人物的選擇與分析,要選擇哪些歷史人物進入教材,這要看該人物的歷史地位而定,影響層面越大,時間越久的歷史人物都是教科書應選擇的對象。圖表的部分,在教材中,應充分利用歷史人物圖、歷史地圖、歷史實物、歷史圖畫、漫畫年表,統計表、比較表等,來使繁雜的歷史知識結構化,抽象的歷史知識,具體化。年代、地名、人名、專有名詞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學生必須具備這些基本知識,才能在這個基礎之上,更進一步的發展歷史思維能力。
綜合式的教學設計包含了課堂教學、主題探究及課外活動三個部分,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法的特點,靈活運用,在設計課堂教學教案時,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比較有可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在設計課堂教學教案時就可得知,課堂教學有其侷限,在時間及內容的限制之下,有許多較高層次的目標無法達到,這就要使用主題探究的方式,設計適當的課後作業,讓學生透過主題探究,充分應用史學方法來完成作業,在這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較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歷史教學過程是一種認知過程,而歷史知識有其結構的特殊性,如果能採用「綜合式的教學模式」的觀念,題目是以評量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高低來設計,只要試題所用到的基本知識是學生所學過的,就可以成為考題。考題的重點不全在知識本身,而是在學生使用歷史知識的方法及技巧的成熟程度上,這樣一來才可以配合時代及社會多元的需要,因為學生學到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在情意目標的部分,應該從課程、學習態度、課後活動三個方面來進行評量,而不單單只注重課程學習部分的情意目標評量,才能呈現出綜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果。
當前歷史教學雖然面臨5種種困境,但解決之道端賴歷史教師的毅力與決心。綜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實驗,已提供了克服當前歷史教學困境的理論與方法,只要歷史教師運用得宜,相信一定可以改善當前歷史教學的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參考書目論文
一 書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 編著,《中國歷史》第三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10刷)。
2.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認識指定科目考試–史地篇》,2001年。
3.中國教育協會主編,《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師大書苑發行,1988年)。
4.尤美雲 編著,《細說高中歷史(下)》(台北:建宏書局,2003年)。
5.方炳林,《教學原理》,(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92年1月10版)。
6.王文科,《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3年)。
7.王文科,《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2版1刷)。
8.王仲孚,《高中歷史(下)教師手冊》(台中:康熙圖書網路公司,2004年2月修訂4版)。
9.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中:大同資訊圖書出版社,2001年修訂二版)。
10王仲孚主編,《高中歷史下教師手冊》(台中: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修訂4版)。
11.王仲孚主編,《歷史下教師手冊》(台中: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修訂4版)。
12.王策三,《教學論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3.王鋒全,《歷史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14.王鋒全主編,《歷史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王鐸全、李稚勇,《比較歷史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布隆姆等編,《教育目標分類學-第一分冊:認知領域》(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17.田慧生、李如密,《教學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2刷)。
18.白月橋,《歷史教學問題探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19.皮達生主編,《學與教的心裡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13刷)。
20.石淑清、林真、卓心美,《歷史(下)自學手冊》(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修正三版二刷)。
21.余月琴,《美國中學歷史教育的改革–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22.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社,1997年)。
23.李子健、黃顯華,《課程:范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3刷)。
24.李臣,《活動課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年)。
25.李孝悌主編,《高中歷史(下)》(台北:龍騰文化,2003年)。
26.李坤崇,《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裡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27.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教育資料文摘》,第1卷5期,(1978年),頁101。
28.李筱峰,《我們不做空心人》,(台北:敦理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29.李緒武,《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3版2刷)。
30.李錢朗、于怡萍,《古蹟入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0年4版2刷)
31.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2年)。
32.沈雪林主編,《初中探究型課程實施指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2刷)。
33.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二版)。
34.林生傳,《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35.林生傳,《教育心裡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36.林能士主編,《高中歷史(下)》(台南:南一書局,2004年2月修訂版)。
37.林崇德主編,《歷史地理教育心裡學》(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38.林清山,《教育心理學基礎》,(台北:台灣書店,1986年)。
39.邱順發,《國中認識台灣歷史篇》(台南:翰林出版社,2000年)。
40.金相成主編,《歷史教育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年一版三刷)。
41.金相成主編,《歷史教育學》(浙江:浙江教育初版社,1999年12月3刷)。
42.金相成主編:《歷史教育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版三刷)。
43.施方良,《學習理論》(高雄:麗文出版社,1996年)。
44.施良方著,《課程理論-課程基礎、原理與問題》,(北京: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4刷)。
45.洪敏麟,《臺灣就地名之沿革》,(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6月4版)。
46.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47.孫邦正,《普通教學法》,(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48.孫邦正,《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7月)。
49.殷允凡、伊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發現台灣》,(台北:天下雜誌發行,1995年3月41刷)。
50.郝德永著,《課程研製方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2刷)。
51.郝德永著,《課程研製方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2刷)。
52.國立編譯館主編,《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中正書局,1999年19次印行)。
53.張之洞等撰,《奏定學堂章程》(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0年影印本)。
54.張保華,《中學歷史圖式教學研究與運用》(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5.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4年,22版)。
56.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著,《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五刷)。
57.張廣智,《西方史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3刷)。
58.戚嘉林,《臺灣史(上)》(自立晚報總經銷,1993年9月2版)。
59.戚嘉林,《臺灣史(下)》(自立晚報總經銷,1993年9月2版)。
60.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6年6月)。
61.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41、51、60、72、84年版。
62.教育部,《高級中學歷史第三冊》(台北:教育部,1983年7月)。
63.教育部編印,《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探討美國經驗》(台北:教育部,1996年)。
64.曹俊漢編著,《研究報告寫作手冊》(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18刷)。
65.許雪姬、劉妮玲主編,《高中歷史(下)》(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修正革新三版二刷)。
66.連雅堂,《台灣通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67.郭生玉,《心裡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1990年)。
68.陳冠華,《英國近三十年中學歷史教欲改革之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69.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5年)。
70.陳豐祥,《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71.陳豐祥、林麗月主編,《高中歷史(下)》(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年11月四版)。
72.陳豐祥、林麗月主編,《高中歷史(下)教師手冊》(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年2月3版)。
73.傅朝卿,《日治時期臺灣建築:1895-1945》(台北:大地地理出版,1999年)
74.黃正傑主編,《創造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發行,1996年)。
75.黃光雄,《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1993年增訂一版八刷)。
76.黃光雄編譯,《教學目標與評鑑》(高雄:復文圖書初版社,1987年)。
77.黃政傑,《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78.黃炳煌《教育問題透視》(台北:文景書局,1987年)。
79.楊榮祥,《生物科教學模式研究》(台北:高立圖書公司,1985年)。
80.葉煬彬,《國民中學社會科課程架構研究》,(台中: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1994年)。
81.鄒慧英譯,《測驗與評量–在教學上的應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82.臧嶸,《歷史教材縱橫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83.趙秀玲主編,《歷史教育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2刷)。
84.趙恒烈,《歷史思維能力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85.歐用生,《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出版社,1989年2版)。
86.戴震宇,《臺灣的老火車站》(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2版1刷)
87.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8.聶幼犁,《中學歷史教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89.蘇雅君,《概念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高中「中國歷史的起源」教學單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二、論文
1.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部,〈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工作中的幾個原則問題〉,天津:《歷史教學》,(1956年7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摘選〉,天津:《歷史教學》,(2003年7期)。
3.王立民,〈乙未抗日戰史之回顧〉,《國防雜誌》,第13卷2期,(1997年8月 )。
4.王仲孚 〈國中歷史科的性質與歷史教學的基礎知識〉《台灣教育》,434期,(1987年)。
5.王仲孚,〈再談歷史教學的基礎知識〉,《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6.王仲孚,〈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台北:教育部,11卷6期,2001年4月)。
7.王仲孚,〈論兩岸中學歷史教科書對歷史人物與歷史室件的評價〉,收錄於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6月)。
8.任之初,〈提高認知、更新觀念、研究教學–關於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思考〉,天津:《歷史教學》,1992年第5期。
9.吉林師大附中,〈也談中學歷史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問題〉,《歷史教學》(1962年第二期)。
10李祖壽〈從課程發展看教材編寫之趨勢〉,教育部人指會編,《教材大綱文集》,(1987)。
11.李德藻,〈中學歷史教材插圖教學研究〉,《歷史教學》(1998年6期)。
12.周孟玲:〈知識與實際:英國歷史教學改革的成果與問題淺析〉,新竹:《清華歷史教學》,第五期,(1996年)。
13.周樑楷,〈圖表對歷史教學的效益–以西洋史教學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卷5期(1993年2月)。
14.林慈淑,〈歷史教育的危機與轉機座談會〉,(《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10期,1999年)。
15.范雅蕙,〈日治時期臺灣菸酒專賣事業中販賣權的指定與遞嬗〉,《臺灣風物》,50卷1期(2000年3月)。
16.徐雪霞,〈光復以來初級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歷史意識〉《台南師專學報》,第二十期,民76,頁21
17.張同湘,〈丘逢甲「捲走餉銀十萬兩」謎題試解〉,《南台文化》,2002第4期(2002年12月)。
18.張郁雯,〈情意評量〉,收錄於,《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3刷)。
19.陳文添,〈談乙未八卦山之役〉,《台灣文獻》,別冊第3期(2002年12月)
20.陳伯璋:〈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卷1期,(1991年)。
21.陳雪芬,〈高中學生歷史學習特點及對策〉,《歷史教學》,2002年第11期,(天津:歷史教學編輯部,2002年11月)。
22.陳運通,〈愛國詩人丘逢甲傳奇(上)〉,《中外雜誌》,71卷3期(2002年1月)。
23.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6期,(2001年4月)。
24.陳豐祥,〈情意教學目標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理論與實際〉,(《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第三輯,台灣省教育廳1997年)
25.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台北:教育部,11卷6期,(2001年4月)。
26.湯二清,〈高中學生具體操作及行事操作之推理能力研究〉,《省立教育學院學報》,第四期(1979年)。
27.馮常運、李明海,〈關於歷史科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探索〉,《歷史教學》,(2003年9月)。
28.馮嘉琳,〈歷史教學模式初探〉,天津:《歷史教學》,(2000年第6期)。
29.黃秀政,〈四十年來我國國(初)中歷史科教育–以教科書的編纂為討論中心〉,《教育資料集刊》,第16輯,(1991年)。
30.黃秀政,〈試論現階段中華民國國中教科書的編纂〉,《史學評論》十一期,(1986年)。
31.黃秀政,〈四十年來我國(初)中歷史教育—以教科書的編纂為中心〉《教育資料集刊》,第十六集。
32.黃媛,〈培養歷史思考能力的教學策略〉,《中學教育學報》第4期,(1997年6月)。
33.楊麗祝,〈辯論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鹽鐵論》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學報,第33之1期,(2000年3月)。
34.楊護源,〈丘逢甲與保台抗日運動〉,《臺北文獻》,117期,(1996年5月)。
35.楊護源、黃秀政,〈丘逢甲與1895年反割台運動〉,《興大文史學報》,第26期,(1996年6月)。
36.葉小兵,〈關於歷史教學實驗與方法的理念〉,新竹:《清華歷史教學》,第12期(2001年)。
37.管美蓉,〈當學高中歷史教學與考試的困境-兼論教科書開放編寫後的命題構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6期,(2001年4月)。
38.趙川明,<提升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之我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3卷4期,(1992年12月)。
39.鄭天凱著,《攻台圖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40.鄭瑞明,〈圖表在中學歷史教學上的作用-以《認識台灣(歷史篇)》為例〉,《歷史教學》,二期,(1997年)。
41.聯合報,民國83年1月14日,第三版。
42.聶幼犁譯,〈歷史學科1至4學習階段成就目標和學習大綱–英國倫敦大學地方考試委員會〉,《歷史教學問題》,(1992年第1期)。
43.藤井志津枝,〈從臺灣總督府官至的變遷論抗日運動的鎮壓(1895-1902)〉,臺灣文獻,第38卷2期,(1987年6月)。
三、外文資料
1.Bobbitt,F.,The Curriculum,Boston and Mifflin,1918,p38。
2.Bruner,J.S(1971) : 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 N.Y.:Norton
3.Glaser,R.,Psychology ang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In R.Glaser,ed.,Training,Research and Education.,1962。
4.Robert L. Linn & Norman E. Gronlund: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
5.R.W.Tyler:The Oranization of Learning Experiences,Toward Improved Curriculum The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Taba,H.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Harcourt ,Brace,Jovanovich,1962,pp267。
7.Tyler,R.W.Basic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a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gago Press,1949,pp63-38。
8.Zais,R.S,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New York:Haper&Row,Publishers,1976,pp324。
四、網路資料
1.http://lib.khgs.tn.edu.tw/thesis/sp890911/sp890911-0404.htm 2004.2.3(光華女中圖書館)。
2.http://webca.moi.gov.tw/ 2004.2.15〈台閩地區古蹟資訊網〉
3.http://www.tccg.gov.tw/tour/tour-8.htm 2004.2.7〈台中古蹟導覽〉
4.http://dnastudio.ckitc.edu.tw/dm/ 2004.2.7 〈古蹟巡禮〉
5.http://www.tccgc.gov.tw/ 2004.1.15 〈台中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