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柏森
Wang, Po-Sen
論文名稱: 從天道到心性--張栻思想研究
From Way of Heaven to Human Nature: Zhang Shi’s Thought
指導教授: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口試委員: 游騰達
Yu, Teng-Ta
陳佳銘
Chen, Chia-Ming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口試日期: 2022/06/0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張栻南軒察識涵養格物致知理一萬殊太極
研究方法: 比較研究內容分析法系統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73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天道、心性與工夫,全面性研究張張栻思想內容,以期全面性了解其思想後,藉此明白其思想系統。

    本研究從宋代切入,透過宋代儒學思潮著手,透過了解其當代背景,藉此更深入明白張栻的學術與思想。由於南宋學術基本上接續北宋而來,故先分析北宋儒學興起之因開始談起。由於宋學的發生原因牽涉到多方多面,實難以三言兩語道盡,因此本文透過政治、思想與書院教育三方面,進行簡易的說明宋學得以興盛之因。之後則從張栻生平著手,對於其成長背景、求學經過、仕官經歷與諸儒交遊等進行深刻地認識,對於其從學父親、師事胡宏、書院講學、學術交流與官場活動等進行了解。其後就其學術淵源與治學偏好進行討論。

    張栻的天道思想一章,一共包含三部分,分別是太極、天理與道器。關於太極論的部分,探討了其對無極與太極關係的看法、與太極為萬物生化根源、如何參與陰陽動靜。最後探討張栻如何藉由理一萬殊的發揮,使太極賦予了其他範疇,拓展了太極論的解釋。在討論張栻論及天理時,先探討了太極與理的關係,除此之外,本節亦探討了張栻理的內涵與特徵,並與朱熹論理互相參照,認為朱熹時常以理來詮釋天道創生,且更為深刻,而張栻本人則無此類興趣。本章最後一節為探討張栻論道與器。筆者以為,雖然張栻無明確指出太極即道,但從太極表述為道,在張栻思想系統中是可行的。關於道與器,張栻認為道與器有形上形下之別,卻又強調道與器不相離,是以道與器並非異體,但出於重視形下世界的原因,張栻又認為器先而道後,道必須藉由器方能實行,而道內具於器之中。因此張栻強調道器須並觀。

    本研究的第四章,則探討張栻對心性的體會與工夫。在討論性的部分,筆者首先探討了性在其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其後探討張栻如何透過太極「理一萬殊」之理論,造成氣稟各異,得以解釋惡的可能。因此張栻肯定復性、復善之功,是以其強調學習與教育的重要性,最後則探討本善之性的具體表現。在討論張栻對心的部分,則先探討了心在其思想系統中的地位。張栻之心之所以具有本體意義,在於其強調「天、心、性」為一,心與理一。最後則討論張栻「心為仁」的部分,張栻認為「虛明知覺的心」能夠體認、以應萬物,進而認識萬物背後之理,推道至極,心便能「萬善可備」,此處之心便是仁。最後一節則探討張栻的認識與工夫修養論。本章主要分為兩部分,「格物致知」與「察識涵養」兩部分來討論。在「格物致知」的部分,先探討張載與程頤對知吾固有內容的看法,進而與張栻對照。張栻之知具有先驗性,包含了「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的內容,張栻除了在物上求格外,心上亦須講格,透過這兩條路徑進行工夫便能明白天理,與其他宋儒不盡相同。最後則討論其「察識涵養」的認知修養工夫,一開始張栻所重視的乃是「察識端倪」,從已發後的應對處著手。其後經過一番思索改變想法,認為「察識涵養」並重,二者乃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並透過而「持敬主一」的工夫具體操作。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價值-------------------------------------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一、臺灣學界研究概況------------------------------------------------2 二、中國學界研究概況------------------------------------------------4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版本選擇---------------------------------7 一、研究範圍--------------------------------------------------------7 二、版本選擇--------------------------------------------------------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9 一、 研究方法--------------------------------------------------------9 二、 研究架構安排---------------------------------------------------10 第二章 宋代儒學發展與張栻------------------------12 第一節 宋代儒學思潮與南宋儒學----------------------------12 一、 宋學儒學思潮興起之因與特點-------------------------------------13 二、 南宋儒學概述---------------------------------------------------17 第二節 張栻的生平及其學術淵源----------------------------19 一、 張栻生平-------------------------------------------------------19 二、 張栻的學術淵源與治學偏好---------------------------------------26 第三章 張栻的天道思想----------------------------35 第一節 張栻論太極---------------------------------------35 一、 太極與無極的關係-----------------------------------------------36 二、 太極為生化的根源-----------------------------------------------37 三、 太極的動靜、陰陽、五行-----------------------------------------40 四、 理一萬殊的發揮--太極即是中道、性-----------------------------43 第二節 張栻論天理----------------------------------------45 一、 理與太極的關係-------------------------------------------------46 二、 理的內涵與特徵-------------------------------------------------47 第三節 張栻論道器----------------------------------------50 一、 道與太極-------------------------------------------------------50 二、 道與器的關係與特點---------------------------------------------51 第四章 張栻對心性的體會與工夫--------------------56 第一節 張栻論性------------------------------------------56 一、 性的地位-----------------------------------------------------56 二、 天地之性--至善之因-----------------------------------------58 三、 氣稟之性--惡之可能-----------------------------------------61 四、 性的表現-----------------------------------------------------65 第二節 張栻論心------------------------------------------67 一、 心的地位-----------------------------------------------------67 二、 心與理一-----------------------------------------------------69 三、 應事物的虛靈知覺之心-----------------------------------------71 四、 心為仁-------------------------------------------------------72 第三節 張栻論認識與工夫修養------------------------------74 一、 格物致知-------------------------------------------------------75 二、 察識涵養-------------------------------------------------------80 第五章 結論--------------------------------------90 參考文獻-----------------------------------------93

    一、 古籍(依成書年代先後排列)
    〔魏〕王肅:《孔子家語》,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2009年,影印康熙《曲阜孔
    氏刻本》。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
    〔宋〕歐陽修:《易童子問》,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年。
    〔宋〕歐陽修撰、楊家駱主編:《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1。
    〔宋〕邵雍:《邵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宋〕蘇軾撰、李之良箋注:《蘇軾文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宋〕張浚:《張魏公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17冊,
    1983年。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熹:《知言疑義》,《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續集》,《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宋〕張栻:《南軒易說》,《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張栻:《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張栻:《太極圖說解義》,《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張栻:《新刊南軒先生文集》,《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張栻:《南軒先生孟子說》,《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張栻:《南軒先生論語說》,《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 年。
    〔宋〕晁公武:《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書目類編》70冊,
    1978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臺北:大華書局,1979年。
    〔宋〕葉適:《水心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64冊,
    1983年。
    〔宋〕李心傳:《道命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魏了翁:《鶴山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73冊,
    1983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8
    冊,1983年。
    〔明〕黃宗羲〔清〕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清〕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1冊,1983年。
    〔清〕王開琸:《張宣公年譜》,《張栻年譜》,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清〕王懋竑:《朱子年譜》,《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二、 今人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立新:《開創時期的湖湘學派》,臺北:紅葉文化事業,2003年。
    王立新:《從胡文定到王船山--理學在湖南地區的奠立與開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王麗梅:《張栻的思想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田浩:《朱子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
    申緒璐:《人能弘道--二程語錄與洛學門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與岳麓書院》,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湖南:湖南大學學出版社,2004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教育思想與教育論著選讀》,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任仁仁、顧宏義:《張栻師友門人往還書札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邱燮友等注:《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3年。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林繼平:《宋學探微》兩冊,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姜海軍:《宋代易學文獻匯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谷嘉:《張栻與湖湘學派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代湘、方紅姣:《湖湘學派的起源與流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曾亦:《湖湘學派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下冊,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北京:新華書店,2011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蔡方鹿:《一代學者宗師─張栻及其哲學》,成都:巴蜀出版社,1991年。
    蔡方鹿主編:《張栻與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三、 學位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列)
    簡宗修:《張南軒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謝仁真:《析論朱熹輿張的仁說及其論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鄒錫恩:《張栻《癸巳論語解》思想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郭恩秀:《外修內攘--張栻的治學與從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杞怡靜:《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年。
    李宜芳:《張栻書院教育志業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陳嬿卉:《胡宏與張栻思想比較研究--以本體論、工夫論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四、 期刊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列)
    張立文:〈未發已發之縱貫〉,《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5月,頁499-598。
    田浩:〈朱熹與張栻論仁〉,《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5月,頁601-614。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頁159。
    王麗梅:〈論張栻與周敦頤的關係〉,《鵝湖月刊》第28卷第12期,2003年6月,頁58-62。
    姚艷霞:〈張栻主教岳麓書院的特點及其現代啟示〉,《大學教育科學》總第95期第1期,2006年,頁72-74。
    朱與墨、劉哲明、肖霄:〈張栻書院教育思想對湖南一師早期師範教育的影響〉,《教師教育研究》第21卷,第3期,2009年5月,頁48-52。
    蔡方鹿:〈張栻經學探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57期第5期,2007年,頁87-92。
    楊軼男:〈略論兩宋書院對理學的傳播〉,《濟南大學學報》,第17卷,第2期,2007年,頁54-58。
    李兵:〈書院學術研究條件的分析及現代啓示--以南宋書院爲例〉,《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9期,2008年9月,頁49-61。
    陳代湘:〈朱熹與張栻的學術交往及相互影響〉,《東南學術》第6期,2008年,頁82-87。
    劉哲明、朱與墨:〈張栻的書院教育思想及其傳承--從城南書院到湖南一師〉,《船山學刊》,復總第73期,第3期,2009年,頁56-59。
    王麗梅:〈周敦頤理學宗主地位的確立--張栻在周敦頤理學宗主地位確立過程中之作用與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3期,2009年11月,頁155-165。
    陳代湘:〈朱熹與張栻的思想異同〉,《湖湘論壇》總第130期第6期,2010年,頁71-76。
    陳逢源:〈道南與湖湘--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義理進程分析〉,《東華和學》第15期,2012年6月,頁89-129。
    蘇鉉盛:〈朱子與張南軒的仁說論辨〉,《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12年12月,頁38-45。
    宋彥陞:〈關於宋代「重文輕武說」的幾點反思〉,《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9期,2013年6月,頁341-368。
    陳逢源:〈從「中和」到「仁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愛之理,心之德」之義理進程考察〉,《東吳中文學報》第29期(2015年5月),頁15-32。
    肖永奎、舒也:〈張栻的性論思想辨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3期,2015年5月,頁69-73。
    殷慧、郭超:〈傳道、濟民、修己--張栻的禮學思想析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16-20。
    陳林:〈朱子工夫思想的內在發展理路─以已發未發為視角〉,《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50期,2015年10月,頁30-70。
    陳來:〈乾道後期道學理論的建構〉,《現代儒學》(四),北京:三聯書店,2021年2月,頁3-44。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