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毓敏
Yu-Min Lin
論文名稱: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桃園國際英語村為例
The vacant school space reuse in Taoyuan County International English Village
指導教授: 許添明
Sheu, Tian-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國際英語村閒置空間再利用
英文關鍵詞: International English Village, vacant space, reu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少子化時代的來臨,學校遭遇學齡人口數減少、招生不足,以致校園產生空間閒置等問題;同時在國際化的競爭下,基礎語言能力成為日益重要的溝通工具。桃園縣結合了空間閒置與國際化的議題,利用空餘教室首創全國國際英語村,試圖化解少子化所生之校園閒置空間、資源浪費與國際化競爭之危機。本研究試圖探究桃園縣運用校園閒置空間推動國際英語村在規劃設計、執行及經營與維護管理的現況、困境,以對地方政府研擬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國際英語村的方式提出建言。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綜合文件分析、訪談大綱與三角檢證之結果,獲致下列結論:
    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規劃執行原則,著重「教育需求」、「空間安全性」、及「空間整體規劃」。
    二、 再利用後空間經營與維護管理可能面對「人力替換頻繁」、「經費拮据」與「使用率降低」等問題。
    三、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可透過「尋求外部資源」解決問題,並以「多元經營」方式使空間更有活力。
    四、 地方政府以政策性推動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宜採資源集中方式進行,朝結合學校特色與在地文化等發展方案,並由學校專門人力負責後續經營與維護管理
    本研究從上述研究結論,對地方政府以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國際英語村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reach is to examine the vacant school space reuse in Taoyuan County International English Village in the situa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planning, designing, implementation,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and interview,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he six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planning and executing principles of the vacant school space reuse should include the needs of education, safety of space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space.
    2.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reused space may face problems like frequent changes of manpower, short of budget, and lower utility rate.
    3. The vacant school space reuse can solve problems by seeking outside resources, and energize the space through pluralistic operation.
    4. It is better for the vacant school space reuse to be reused in a collective-resource way and should move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cultures. It should also be managed by specialized manpower at school.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概念與重要議題 9 第二節 國際英語村建置理念與現況 41 第三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研究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9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7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規劃執行情形 79 第二節 再利用為國際英語村之經營與維護管理 99 第三節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問題處理與未來想望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7 壹、 中文部分 127 貳、 英文部分 13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33

    壹、 中文部分
    公共工程履約權責劃分及管理應注意事項(2002)。
    王麗卿、何明泉(2001)。公有閒置空間的文化再生-藝文展演空間企劃與經營管理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逢甲大學主辦聯合舉辦之「第五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取自http://researcher.nsc.gov.tw/public/mythanita/Attachment/83261124771.pdf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4)。提升公有建築物工程品質訓練班教材。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0)。政府採購法令彙編(第23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無日期)。公共工程履約管理。取自http://erp.pcc.gov.tw/pccap2/BIZSfront/upload/article/c6c_6_1_3.pdf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技術鑑定委員會(無日期)。公共工程生命週期基本概念。取自http://che.caece.net/html/semimonth/vol103/Cheng1.ppt
    何昕佳、萬怡君(2008)。整倂裁撤學校再利用活化步驟模式建構初探-以國民中小學為例[電子版]。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成果發表研習會論文集(103-118),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臺北市:濤石文化。
    吳清山(1999)。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之可行性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157-179。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吳清山、林天祐(2006)。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李金娥(2006)。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以高雄市新上國小為例。臺灣教育,637,45-47。
    沈芷蓀(2001)。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之設計思維。載於張玉璜(主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2-3.1 - 2-3.5)。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沈豔(2009,3月2日)。日本閒置校舍利用有法可依。中國教育報。取自http://www.jyb.cn/world/gjgc/200903/t20090302_245237.html
    林上祚、顏瓊玉(2009,4月21日)。閒置教室設「英語村」6億砸下去。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904/20090421346039.html
    邱彥瑄(2005)。從教育行銷理論淺談國民中小學之學校經營。教育趨勢導報,13,1-9。
    桃園縣中壢國民小學(無日期)。桃園縣國際英語村-中壢村。取自http://163.30.129.135/joomla/
    桃園縣立文昌國民中學(無日期)。桃園縣國際英語村 文昌村。取自http://www.wcjhs.tyc.edu.tw/year95/ev/ev_index.asp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9)。打造學校品牌,活化校園空間 桃縣三校獲獎!。取自http://163.30.192.132/gov_news_detail.asp?e_paperid=1322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無日期)。快樂英語村。取自http://iev2.tyc.edu.tw/news.php。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2008)。中壢英語村情境教室配置圖。桃園縣:作者。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無日期)。桃園國際英語村計畫緣起。取自http://ev.dewey.com.tw/data/homepage/a.html
    張子超(2000)。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31-34。
    張茂源(2004)。淺析國民小學的學校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1(6),85-89。
    教育部(2004,7月23日)。閒置校園活化再利用政策。教育部電子報,49。取自http://vp.eden.org.tw/news/policy.htm
    教育部(2007,7月19日)。特色學校發展方案。教育部電子報,265。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22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55/%E6%A0%A1%E5%AE%89%E6%89%8B%E5%86%8A.pdf
    教育部(2009,5月31日)。生命再起-教育部致力推動活化國中小廢校後閒置校舍。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2537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空間活化再生資源網。取自http://revival.moe.edu.tw/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臺北市:巨流。
    陳木金、溫子欣(2008)。打造擁抱自然與健康的校園空間:以政大楓香步道的規劃建設為例[電子版]。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成果發表研習會論文集(89-102),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姿吟(2008,8月26日)。研擬國民中小學整併處理原則,確保學生就學權益。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edu.tw/eje/news.aspx?news_sn=2011&pages=9&site_content_sn=4414
    陳桂蘭(2007)。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惠茹(2008)。校園閒置空間的新生命-以屈尺國小及新泰國小為例。載於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陳詩芸(2007)。閒置校園再利用作業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傅朝卿(2001)。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載於張玉璜(主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1.1 - 1-1.10)。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傅朝卿(無日期)。再利用理論建構與設計策略。取自http://country.kscg.gov.tw/Documents/DOCS-2/108-1.pdf
    湯志民(1999)。境教與校園創意設計。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吳兆棠博士紀念學術講座」手冊(頁6-17),花蓮市。
    湯志民(2001)。學校空間革新趨向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e世紀的校園新貌(頁7-34)。臺北市:作者。
    湯志民(2005)。學校建築用後評估:理念、實務與案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習(頁35-81)。臺北市:作者。
    湯志民(2006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第3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b)。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五南圖書。
    湯志民(2008)。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電子版]。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舉辦之「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成果發表研習會論文集(頁3-63),臺北市。
    湯志民(2009)。校園活化:閒置空間再利用。教育研究月刊,184,5-19。
    黃世孟(1999)。國民小學校舍建築空間規模規劃基準之建立與應用。載於黃世孟(主編),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頁97-111)。臺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孟(2000)。論用後評估與建築設計之規劃研究。載於黃世孟(主編),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頁145-154)。臺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孟(2005)。校園規劃理念與實踐:大學總務長日記。臺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孟、郭斯傑、詹添全(2004)。學校建築維護綜合指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211-E-002-092),未出版。
    黃怡雯(2007)。面對少子化現象學校行銷的涵義與因應策略[電子版]。學校行政雙月刊,49,271-287
    黃海鳴(2003)。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操作參考手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天鐸(2003)。建築物維護管理系統之建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萬知新(2005)。閒置校舍再利用之探究,載於劉春榮(主編),學校建築:現代化vs.國際化(頁181-197),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詹紹威(2005)。臺中縣市高級中學校園創意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臺大營建知識網(無日期)。營建工程維護管理知識。取自http://www.c-km.org.tw/maintenance/Untitled(2).html
    鄭晃二(2001)。地方閒置空間的經營與管理-鄉鎮主題展示館之發展機會。載於張玉璜(主編),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5.1 – 2-5.6)。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蕭麗虹、黃瑞茂(2003)。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謝宗哲(譯)(2005)。設計活動吧!以學校空間為主軸所進行的Study(Kazuhiro Kojima著)。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魏嘉甫(2003)。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專題演講-營建管理服務的爭議處理。技師報,335。取自http://www.twce.org.tw/twce/paper/301-400/335.htm

    貳、 英文部分
    Boyd, K. A. (2007). Second chance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9(13),162-165.
    Clark, D. (2008). From eyesore to opportunity: Adapting anolder building for a new use. Buildings, 102(4),88-91.
    Coffey, A. B.(1992). Revitalization of school facilit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Tennessee.
    Craven, J.(2008). What is “Adaptive Reuse”? [Online forum]. Retrieved form http://architecture.about.com/od/preservation/g/reuse.htm
    James, B .A.& Jeffrey. S. A. (1998). Hidden opportunities. American School and University, 70(12),131-133.
    National School Boards Foundation(2005). Facility planning: Facility planning seque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nsba.org/sbot/toolkit/Sequence.html
    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vention(n.d.). Historic schools renovation vs. replacement & the role of a feasibility study.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eservationnation.org/issues/historic-schools/additional-resources/school_feasibility_study.pdf
    Spector, S. (2003). Creating schools and strengthening communities through adaptive reus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facilities.org/pubs/adaptiveuse.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