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志崙 Chih-Lun Tsai |
---|---|
論文名稱: |
台灣布袋戲「儒」的建構及其社會意涵 Constructing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
指導教授: |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洪仁進 Hong, Ren-J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4 |
中文關鍵詞: | 布袋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布袋戲發展過程中所建構之「儒」的意涵,包括建構
的內容、異同與轉折之處,並據此分析所彰顯的社會意涵。依據布袋戲發展歷程,選取小西園布袋戲之《孫叔敖悔親》,黃俊雄布袋戲之《雲州大儒俠》以及霹靂布袋戲之《霹靂九皇座》作為本研究對象,採取質化取向之深描詮釋法進行研究。關於本研究之發現如下所述:
一、台灣布袋戲「儒」的建構與轉折
(一)布袋戲「儒」的建構
《孫叔敖悔親》建構的儒為:忠君、愛國意識、孝順、同胞愛、從夫的妻子角色。《雲州大儒俠》,則為儒俠、忠君愛國、孝順、忍辱負重、順從的妻子角色,增加了儒俠及英雄式的忍辱負重概念。《霹靂九皇座》,呈現的儒落在「行俠之道武痴精神」及「武俠天下」兩部分。
(二)布袋戲「儒」的轉變
台灣布袋戲發展的三個時期雖然各具特色,然其儒的內涵也有異同。相同之處方面,三齣劇彰顯夷夏之防、儒家倫理以及自我修持的觀念。相異之處方面,
《霹靂九皇座》可視為較大的分水嶺,演變過程為君子儒到小人儒、守經達變之抉擇,以及儒的意涵由濃轉淡的趨勢。
(三)「儒」的轉折與社會變遷
布袋戲的發展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就環境影響因素而言可歸結為三點,一為「政治教化功能」,二為「因應市場環境」,三為「農業倫理到工業倫理」。
二、台灣布袋戲「儒」建構的啟示
就其啟示而言有二點,一為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學習,包括語文能力、儒家倫理與民俗以及藝術文化。二為布袋戲教育功能,包括虛構戲劇的教育性、正面優點及負面限制。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from 1950 to the present. Three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including “Sun Shu-Ao Hui Qin” of the Hsian Hsi Yuan puppet, “The Great Hero of Yuen –Zho, Shi Yen –Wen” of the Huang Hune-Hsung puppet, and “Pili Jiu Huang Zun” of the Pili puppet are selected and the textual analysis based on thick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Confucius values portrayed by the Glove puppetr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I.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in Glove Puppetry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ism portrayed by the “Sun Shu-Ao Hui Qin” includes loyalty, patriotism, filial piety, love for compatriots and a husband-obeying wife. In addition to Ru Xia, loyalty, patriotism, filial piety, the virtue of enduring the disgrace for a great accomplishment, and an obeying wife, “The Great Hero of Yuen –Zho, Shi Yen –Wen” put an emphasis on the idea of Ru Xia and a heroic who characterize with the endurance of disgrace for the fatal mission. Finally,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ism portrayed by “Pili Jiu Huang Zun” includes the spirit of chivalrous and the spirit of Wu Chi.
2. The Transition of Confucianism in Glove Puppetry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ism on three stages in it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has undergone various. In terms of similarity, all the three Glove Puppetry highlight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a and non- China, and emphasized the practice of
the Confucius morality and self actualization. On the contrary, “Pili Jiu Huang Zun” seems to emphasize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rather than Confucius value, and highlight that rule is in use but slippage depending on situation. Overall, it is with a weak concern of Confucianism.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its respond to evolving society
The Confucius value of the Glove Puppetry has been developed largely in relation to historical and social process in Taiwa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Glove Puppetry is underpinned by its changing response to the political ideologies mediated by the state of different period;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agriculture to industry in general and market boom in particular as well.
II The im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The research confirms Taiwanese Glove Puppetry enables audience to learn key competences such as ethics of Confucian, folk culture, traditional poem and art and so on. Furthermore, it also argues that the fictitious drama’s features may result in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fun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中文部分
丁千恬 (2007)。明代中後期戲曲的教化功能研究--以蘇州府為中心。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丁言昭(1991)中國木偶史。上海市:學林出版。
大安出版社編(2005)。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
小西園網站。小西園大事記。檢索日期:2009.04.30。取自http://www.hhypt. .com.tw/ugC_AboutUS04-01.asp?hidMenuType=A。
小西園掌中劇團編(2000)。台灣古典布袋戲藝術人文培育計畫第三年度研習教材-高階篇之孫叔敖悔親。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國時報浮世繪版(1997)。霹靂英雄大補帖:最喜愛的布袋戲人物。台北:時報文化。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開府(1986)。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曉波(1986)。儒法思想論集。台北:時報文化。
甘懷真(2003)。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喜馬
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朱榮智(1986)。孔孟倫理思想與四書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江武昌(1985)。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五洲園黃俊雄先生。民俗曲藝,37,128-135。
江武昌(1990)。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88-126。
江武昌(1991)。光復後台灣布袋戲發展。民俗曲藝,71,52-69。
江武昌(1999)。虎尾五洲園布袋戲之流播與變遷。載於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6-348)。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牟宗三(1982)。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成露茜、羊憶蓉(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新新教育─從澳洲「關鍵能力」教育計畫試探臺灣的教改前景。載於教改通訊,22,14-17。
余英時(1992)。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吳明德(1999)。開創布袋戲新紀元─論「霹靂布袋戲」的藝術成就。載於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4-331)。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吳明德(2003)。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明德(2005)。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之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吳康(1967)。孔孟荀哲學(上)。台北:商務印書館。
呂理政(1990)。台灣布袋戲的回顧與前瞻。民俗曲藝,67-68,4-23。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李晨陽(2006)。多元世界中的儒家。台北:五南出版社。
杜維明(1989)。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出版社。
杜維明(1990)。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出版社。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
杜維明(2002)。我們的宗教:儒教。台北:城邦出版社。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沈平山(1986)。布袋戲:中國掌中藝術。台北:作者自費出版。
周勤(1996)。儒學的超越性及宗教向度-杜維明教授訪談。傾向,7-8,60-78。
周榮杰(1996)。台灣布袋戲滄桑。史聯雜誌,28,53-95。
林安寧編(1999)。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圖鑑典藏特集。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美慧(2004)。 霹靂布袋戲人物上場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茂賢(1990)。臺灣布袋戲劇目。民俗曲藝,67-68,53-67。
房志榮編(1989)。宗教與人生(下)。台北:空中大學。
洪盟凱(2001)。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 (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載於新聞學研究,54,141-166。
侯外盧(1957)。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洛陽丹客(2007)。忠孝節義背後的狼子野心-汗青編。霹靂月刊139,14-17。
紀慧玲(2003)。一切從商業著眼的霹靂布袋戲。傳統藝術,27,21-27。
徐志成(1998)。「五洲派」對台灣布袋戲的影響。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5)。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
張隆基(198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壹山書店。
張得勝(1998)。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節。台北:巨流出版社。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2007)。台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
張瓊慧編(2003a)。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台北:生活美學館。
張瓊慧編(2003b)。許國良與小西園。台北:生活美學館。
陳大齊(1958)。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
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台北: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韻文(2005)譯。Tony Goode原著。透過虛構的稜鏡-戲劇教育與終身學習。
(Through the Prism of Fiction:Drama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台灣教育戲劇劇場國際年會。
陳龍廷(1990)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67-68,68-87。
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廷(1999a)。布袋戲人物的政治詮釋。台灣風物,49(4),171-188。
陳龍廷(1999b)。五十年來的台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4-11。
陳龍廷(2007)。台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章炳麟(1967)。國故論衡。 台北:廣文出版社。
傅偉勳(1995)。現代儒學發展課題試論。載於佛學思想的現代探索。台北:東大出版社。
曾永義(1995)。明代帝王與戲曲。載於台大文史哲學報,40:15。
馮世人(2006)。霹靂布袋戲產業鏈發展指標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堅、許宗力、詹森林、王文宇(2007)。月旦簡明六法。台北:元照出版社。
黃麗生(2002)。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載於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頁257-292)。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游玉玲(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春秀(2006)。細說台灣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強華(2006a)。霹靂奇象攻略本上卷。台北:霹靂新潮社。
黃強華(2006b)。霹靂奇象攻略本下卷。台北:霹靂新潮社。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22-5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電視週刊社(1970)。今日節目介紹-《雲州大儒俠》第七集。載於電視週刊,389,64。
傅樂成(1983)。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圖書。
劉秀婷(2000)。「霹靂」啟示錄。表演藝術,87,44-47。
劉宗賢、謝祥皓(1995)。中國儒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
劉述先(1995)。由當代西宗宗教思考如何面對現代化問題的角度論儒家傳統的宗教意涵。載於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頁1-32)。台北:中央研究院
文哲所。
劉述先(2001)。從比較的視域看世界倫理與宗教對話-以東方智慧傳統為重點。
載於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出版社。
劉還月(1993)。風華絕代掌中藝-台灣的布袋戲。台北:臺原出版社。
蔡仁厚(1988)。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蔡仁厚(1990)。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出版社。
蔡文婷(1998)。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霹靂布袋戲王國。光華雜誌,23(1),144-153。
蔡文婷(2003)。新新人類舊「偶」像。光華雜誌,23(1),154-157。
蔡志崙(2008)。霹靂布袋戲中「疏樓龍宿」的儒生形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慧翎(1990)。台灣布袋戲劇本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宏林(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穆(1957)中國思想史。台北:中華文化會。
閻韜(1994)。孔子與儒家。台北:商務印書館。
魏培賢(1997)。金光再現,生命回春。載於中國時報浮世繪版,霹靂衛星電視台企劃製作。霹靂英雄大補帖:最喜愛的布袋戲(頁280-289)。台北:時報文化。
羅陵(2007)。劍子仙跡疏樓龍宿。霹靂月刊,127,22。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3)。儒教總論。霹靂月刊,91,38-41。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6)。臺灣意象NO.1 布袋戲show台灣。霹靂月刊,127,8-9。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7)。儒教淺論。霹靂月刊,139,38-41。
霹靂網。校園推廣服務資料。檢索日期:2009.04.30。取自http://club.pili.com.tw/-school/clublist.php。
霹靂網。大事年表。檢索日期:2009.06.10。取自http://culture.pili.com.tw/-hero/hwang/hwang_year_001_p1.php。
霹靂網。素還真介紹。檢索日期:2009.06.10。取自http://drama.pili.com.tw/-role/people.php?meng=su。
霹靂網。關於五洲園黃海岱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檢索日期:2009.4.30 取自http://culture.pili.com.tw/hero/hwang/hwang_report_009_p1.php。
英文部分
European Commission(2004).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work programme: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 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ies/2010/doc/basicframe.pdf,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