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孟真 Heieh, Meng-Cheng |
---|---|
論文名稱: |
臺師大表演所華文音樂劇人才培育與中國大陸巡演途徑探析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musical training and the ways of musical touring to China |
指導教授: |
何康國
Ho, Kang-Ku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臺師大表演所 、音樂劇人才培育 、中國大陸音樂劇巡演 |
英文關鍵詞: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musical training development, China musical tour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PA.005.2019.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8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華文音樂劇自1987年《棋王》問世後,至今已發展三十多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從最起始的發展方式,主要是依賴產業中劇團作品的推出在做發展的推進,直到十五、二十年後,才真正有學校投身音樂劇產業,進行產業人才培育的工作。
作為現今臺灣第一間以華文音樂劇人才培育為主要發展目標的學校臺師大表演所,從2005年創所以來,至今已十四年的時間,孕育出了百位專業的表演者,本論文的主旨在探討臺師大表演所人才培育之方式、音樂劇作品之實踐,以及近年來與業界密切合作的中國大陸巡演部分途徑探析。從發展、師資、課程、設備…等學校資源,多面向的進行討論,加上與教授、畢業生、在學生的訪談做資料的佐證。
研究結論顯示,學生對於表演所的人才培育成效給予肯定的回饋,但對於師資、課程以及空間方面,仍有更多的空間可再充實、提升。最大的收穫在於表演所能夠提供學生與業界接軌的機會,以及人脈的累積,而在此表演所培育學生的基礎之上,於巡演中國大陸的實際經驗發現,僅管中國大陸表演藝術產業與市場持續成長,但臺灣表演及創作的優勢依然存在,受訪者期望臺師大表演所能夠以更完整的狀態面對,並持續累積相關經驗,得以更順利的經營。
Since the advent of "Chess King" in 1987, Taiwan Chinese musicals have had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method relied mainly on the promotion of new shows. It was until fifteen to twenty years later that the schools dedicated to the musical industry started and carried out the work of cultivating industrial talents.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s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was the first school in Taiwan that aimed to nurture Chinese musical talents. Since it started in 2005, it has help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ver a hundred professional performer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institute’s method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ractice of musical works, and to explore the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ours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faculty, curriculum, equipment, and other school resources will be discussed in multiple aspects, presented with evidence from professors, graduates, and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students give affirmative feedback about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institut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teachers, courses, and space to be enriched and improved. The biggest achievement is that the performance institute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in th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accumulation of contacts. On the basis of the training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the China tours show that the industry is continuing to grow, the advantages of Taiwanese performers and creators still exist,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s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is expected to be able to handle the growth in a more complete state, and continue to accumulate relevant experience to achieve smoother operation.
《PAR表演藝術》編輯部(1997)。〈音樂劇,亞洲發燒!〉,《PAR表演藝術》No.53,頁18。
王千文(2016)。《領帶與高跟鞋》及其藝術表現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悅真(2013)。《從死亡中看見希望—臺灣原創中文音樂劇的生命視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晏如(2012)。〈曾慧誠 音樂劇,就是要「溝通」!〉。《PAR表演藝術》No.234 ,頁84-85。
李瑋琪(2018)。《臺灣原創音樂劇的劇本與音樂探討──以綠光劇團九十年代作品為例》。台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蓓莉(1997)。〈唱作俱佳的生意經〉,《PAR表演藝術》No.53,頁19-21。
林鴻君(2006)。《音樂劇團之經營與發展—以『大風劇團』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巧蓉(2016)。〈原創小戲接軌產業 「知音音樂劇大賞」以劇會友〉。《PAR表演藝術》No.287,頁104-105。
陳尚盈(2017)。愛樂劇工廠之經營管理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茂康(2016)。〈紮實的學習 演唱跳練基本功 多多創作展身手〉,《PAR表演藝術》No.287,頁96。
傅裕惠(2003)。〈打造一個臺灣休閒消費的優質品牌 果陀劇場十五年的經營心路〉。《PAR表演藝術》No.13,頁24-27。
傅裕惠(2004)。〈他的人生地下鐵,老有幸運的意外 專訪劇場導演黎煥雄〉,《PAR表演藝術》No.134,頁33-36。
黃一平(2007)。〈果陀劇場導演 梁志民 把音樂實驗室搬上舞台〉,《PAR表演藝術》No.175,頁52。
黃一平(2007)。〈說我們的故事,唱我們的歌 一路走來「流行」相伴 臺灣音樂劇等待春天再臨〉,《PAR表演藝術》No.175,頁50-51。
黃一平(2007)。〈樂評人、音樂劇編劇 楊忠衡 要讓「劇中有樂 樂中有劇」〉,《PAR表演藝術》No.175,頁55。
黎家齊(2016)。〈華文音樂劇,開唱!〉,《PAR表演藝術》No.287,頁2-6。
盧健英(2005)。〈音樂劇《幸運兒》 黎煥雄在飛翔的自由裡打造恐懼〉,《PAR表演藝術》No.152,頁16-18
盧崇真(2005)。《臺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策略—以非大型劇場的發展為論述架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北安(1997)。〈藝術創作沒有困難,只有挑戰〉,《PAR表演藝術》No.53,頁24-25。
網路資料
大風劇團官方部落格。(2011年5月20日)。擷取自:http://dafengmusical.pixnet.net/blog/post/60256503-11部作品
吳文智。(2007年7月13日)。綠光笑唱《黑道害我真命苦》。擷取自 今週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2/post/200007130002/綠光笑唱《黑道害我真命苦》p.133?utm_source=今周刊&utm_medium=autoPage
李欣恬。(2017年2月20日)。睽違7年 果陀劇場全新音樂劇《愛呀!我的媽》。擷取自 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20005720-260405
汪宜儒。(2018年9月3日)。拓荒者的足跡──描繪臺灣音樂劇模樣。擷取自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901w002
汪宜儒。(2018年9月3日)。臺灣音樂劇好夯,然後呢?。擷取自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901w001
果陀劇場。(2019年01月22日)。擷取自 種子學苑:https://godot.org.tw/site/article/367?b=site%2Fnews
洪玉盈。(2018年10月16日)。專訪躍演劇團藝術總監曾慧誠!「音樂劇」必須被論述才會被認真看待。擷取自:https://www.wowlavie.com/citizens_unit.php?article_id=AE1802098
姜龍昭、柯玉雪。(2005年8月26日)。都是當兵惹的禍。擷取自 自由時報: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31724
郭士榛。(2010年4月4日)。西門町變成百老匯--大風劇團開發文創音樂劇。擷取自 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4528
郭士榛。(2010年4月4日)。永遠是音樂劇製作人。擷取自 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452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2019年01月10日)。擷取自 系所簡介:http://www.gipa.ntn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2019年01月17日)。擷取自 課程介紹:http://pfa.ntua.edu.tw/files/11-1000-156.php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演藝事業系。(2019年01月16日)。擷取自 課程特色:http://acad2.cufa.edu.tw/releaseRedirect02fc.html?unitID=288&pageID=7846
陳茂康。(2017年12月)。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國際演出、共製開新局 表現亮眼。擷取自 PAR表演藝術:http://par.npac-ntch.org/tw/article/doc-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國際演出、共製開新局-表現亮眼-f78o4vj021?fbclid=IwAR1aaTah35y3gnCGDmfsHGz-Tw6BqEvSRj2W4GXpv4IskPprTZVXLgq-LBc
陳雪萍。(2001年11月3日)。綠光劇團大戲「青春小鳥」 金牌陣容打造。擷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iopewq/post/445601
張震洲。(2017年12月13日)。不一樣的音樂劇 《小羊晚點名》會功夫。擷取自 PAR表演藝術:http://par.npac-ntch.org/tw/news/doc-不一樣的音樂劇%E3%80%80《小羊晚點名》會功夫-ewe9afesg9
黃芷琳。(2010年03月31日)。家內事三度浮上檯面─結婚!結昏?辦桌。擷取自 中時電子報:https://magazine.chinatimes.com/unitasaliterary/20100331002887-300607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19年01月25日)。擷取自 展演資訊: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list.aspx
廖佩玲。(2018年10月14日)。受韓國音樂劇啟蒙 立法院逃兵投身台創音樂劇。擷取自 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001insight002/
歌舞浪潮。(2019年01月20日)。擷取自 課程:http://www.fluxwave.com.tw/classlist.aspx
鄭景雯。(2018年9月3日)。要藝術也要商業 開拓音樂劇新格局。擷取自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901w004
鄭景雯。(2018年9月3日)。本土文化滋養他們 他們用音樂劇寫臺灣。擷取自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901w003
廣藝基金會人才發展部。(2018年7月13日)。中學為底、西學為用 果陀劇場的人才培養。擷取自:http://www.qaf.org.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93
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2019年01月15日)。擷取自 課程介紹:http://www.pad.stu.edu.tw/%E8%AA%B2%E7%A8%8B%E4%BB%8B%E7%B4%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