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湘筑
論文名稱: 幼兒攻擊行為之初探──以一個幼稚園中班為例
指導教授: 苑寶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幼兒攻擊行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1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在於初探幼兒攻擊行為的表現方式、被攻擊者的反應方式及攻擊行為在幼稚園的情境脈絡下如何發生?並探討教師的角色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影響及高攻擊性幼兒的社會互動情況。
      本研究採自然情境參與觀察的方式,進入心心幼稚園的中浣熊班觀察。過程中以「錄音」、「訪談」、「文件蒐集」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最後將資料加以分析與統整。
      茲簡述本研究的主要發現:
    一、 幼兒攻擊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大致分為三種:
    (一) 肢體攻擊:中班幼兒已出現拍打、踢、搶、捶、推、抓髮及以物打人之動作。
    (二) 口語攻擊:又可分為「以代名詞罵人」、「以一連串字句訓人」及「嘲笑」三種情況。
    (三) 情感孤立:中班幼兒已會利用同儕團體的力量去孤立他人的友誼範圍,造成他人的情緒傷害。
    二、 被攻擊者的反應方式可大致歸為四種:
    (一) 還擊:只是還擊常無法解決幼兒之間的糾紛。
    (二) 告狀:除了以口語向老師告狀外,幼兒也會以眼神或受攻擊的肢體做出「眼神告狀」及「肢體告狀」。
    (三) 消極接受:默默的接受打與罵。
    (四) 積極解決衝突:「準」被攻擊者以他們特有的人際技巧,化解掉可能會被攻擊的情境。
    此外,旁觀者的介入,有時也會改變攻擊事件的後續發展。
    三、 不同情境與幼兒攻擊行為的關係:
    (一) 各種學習活動時段的攻擊表現:當老師所安排的課程活動較緊湊,幼兒會因專注於活動而少有攻擊行為。若有攻擊行為出現,通常發生於課程中工具的分配不均與使用不當。
    (二) 不同銜接時段的攻擊表現:「排隊」時,幼兒常因爭著排第一位而發生攻擊;用完「點心」時的等待空檔,幼兒很容易因無所事事而有打鬧與爭執;「自由活動」時,幼兒常因不願分享玩具而出現攻擊行為。
    (三) 新情境與幼兒之攻擊行為:當新的玩具出現時,幼兒很容易因爭奪玩具而有攻擊行為,當隊伍有新的排法出現時,幼兒也會因搞不清楚狀況而有爭吵、推打之狀況發生。
    四、 教師角色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影響:
      浣熊班由楊老師獨自帶班,在觀察的這段時間,楊老師請產假45天,由林老師代課。觀察發現:兩位老師的教室規範以及對攻擊事件的處理方式,常對幼兒的攻擊文化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五、 攻擊頻率較高的兩位幼兒之發現:
      兩位幼兒顯著的攻擊行為似乎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較多,一位是來自於極端被寵的家庭,一位是來自於家庭環境不利的背景,這兩位幼兒攻擊他人的背後動機也不同,一位是因自我中心思考較強,因不願分享而出現攻擊行為,一位則是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有攻擊行為。這兩位高攻擊幼兒卻有不同的同儕社會地位,探討後發現:幼兒本身的因素及老師無意中為幼兒建立的人際關係可能是造成差異的主因。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10 第三節 觀察內容之決定………………………….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攻擊行為………………………………….12 第二節 影響幼兒攻擊行為之相關因素………….23 第三章 研究歷程……………………………………....29 第一節 研究現場………………………………….29 第二節 我如何進入現場………………………….38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57 第一節 幼兒的攻擊行為………………………….57 第二節 不同情境與幼兒攻擊行為之關係……. ...76 第三節 教師角色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影響……….90 第四節 攻擊頻率較高的兩位幼兒之討論………106 第五節 幼兒打鬧遊戲、衝突行為與攻擊行為之關係…………………………………………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8 第一節 結論………………………………………138 第二節 建議………………………………………154 參考書目…………………………………………………...161 中文部份…………………………………………………...161 英文部份…………………………………………………...164 圖次 圖 2-1:引起攻擊的情境來源……………………………..18 圖 2-2:攻擊行為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22 圖 3-1:浣熊班教室平面圖………………………………..35 圖 3-2:資料蒐集的方法與資料整理的方式……………..44 圖 3-3:資料分析程序圖…………………………………..53 表次 表 2-1:社會學習論對攻擊行為的起源、誘發及維持 因素概要表………………………………………….20 表 2-2:幼兒攻擊行為的各種可能原因……………………28 表 3-1:浣熊班生活作息表…………………………………33

    中文部份
    人格心理學(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民80)。台北:心理。
    王大延(民82)。行為偏異兒童的攻擊與暴力行為與原因探討之定義。學生輔導通訊,24,14-23。
    王櫻芬(民86)。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碩士論文。
    王珮玲(民88)。兒童氣質對學校成就的影響。國教月刊,45,2,12-20頁。
    史密斯 麥基(民90)。社會心理學(莊耀嘉、王重鳴譯)。台北:桂冠。
    「幼兒社會發展研究」--課程筆記(民90)。苑寶貞教授授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課程。
    皮玉鳳(民78)。生氣控制訓練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攻擊的秘密(王守珍譯)(民85)。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3)
    李美枝(民73)。高低攻擊傾向之國小、國中男學生在觀看電視習性、父母教養方式、友伴中地位及學業成就上之比較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7,19-41。
    李亦園(民67)。自然觀察研究。載於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台北:柬華書局。
    李瑞蓉(民85)。不同介入策略對國小攻擊傾向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芳澕(民85)。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慧(民79)。家庭因素與學齡兒童行為的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學童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民85)。教師教學行為與幼兒行為問題關係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10,591-634。
    林佩蓉(民88)。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專案計劃。教育部研究報告。
    林惠雅(民86)。社會行為發展。載於蘇建文主編。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社會與人格發展(林翠湄譯)(民84)。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4)
    林天德(民82)。戀態心理學。台北:心理。
    林珮璇(民89)。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199-220,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未出版。
    邱華慧(民83)。幼教老師和家長對幼兒攻擊行為的認識。幼兒教育年刊,7,103-116。
    洪智萍(民84)。幼稚園大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幼兒社會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師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振華(民74)。國中學生攻擊行為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照(民87)。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兒童發展(黃慧真譯)(民79)。台北:桂冠。
    保心怡(民77)。大班幼兒對幼稚園內規則的認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橋弘子(民86)。日本華得福幼稚園(劉禧琴、吳旻芬譯)。台北:光佑。
    許淑琴(民79)。高低攻擊性兒童對友伴行為歸因與反應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琴(民84)。幼兒非社會性行為的成因與輔導策略探討。幼兒教育年刊,8,135-150。
    陳淑琴(民88)。幼兒衝突行為的化解與輔導實務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1,20-21。
    陳貴玲(民85)。高低攻擊性兒童對道德規範反應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民89)。質的教育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政傑(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張春興(民79)。現代心理學(上)、(下)。台北:東華書局。
    郭隆興(民82)。攻擊性行為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諮商與輔導,88,16-19。
    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民87)。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4)
    張如穎(民88)。角色取替訓練對國小高攻擊性被拒絕學童的社會地位與攻擊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酒雄(民86)。攻擊替代訓練對減少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增進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張文哲(民62)。合作與競爭對國中學生人際吸引、工作成果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鈞(民79)。兒童幽默的發展—對幽默漫畫的欣賞與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紋貞(民8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的關係。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費妮博士(民74)。學前教育(黃慧貞譯)。台北:桂冠。
    語言遊戲(龔淑芳譯)(民83)。台北:桂冠。
    潘英海(民83)。文化識盲與文化糾結:本土田野工作者的「文化」問題。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民國八十三年一月。
    劉佳蕙(民84)。自我效能團體對攻擊傾向兒童之輔導效果實驗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麗芳(民81)。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民84a)。詮釋性研究的一個可能方式:我如何建構婷婷和穎的故事。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資料。
    蔡敏玲(民84b)。眾聲喧嘩中,看誰在說話?幼稚園及小學教室互動方式的節奏與變奏。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八十四年十二月現代教育論壇(三)「節奏與變奏:幼稚園及小學教室互動之可能性」資料,1-20。
    顏肇基(民86)。「傷人」的話語:一個國小四年級班級口語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民64)。母親育兒方式與兒童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8,25-44。
    戴文青(民82)。學校環境的規劃與運用。台北:心理。

    英文部份
    Baumrind, D.(1972).From each according to her ability. School Review, 80, 161-197.
    Bandura, A.(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s:Prentic-Hall.
    Bandura, A.(1983).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aggression. In R.G. Geen & E.I. Donnerstein(Eds.), Aggress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s, Vol.1: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1-40). NY:Academic Press.
    Burdett, K., & Jensen, L.A.(1983). The self-concept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from two socioeconomic areas and two grade level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3), 370-375.
    Buss, A. H. & Plomin, R. A.(1975). A Temperament 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 Wiley.
    Buss, A. H. & Plomin, R. A.(1984). Temperament : Early Developing Personality Trait. Hillsdale, NJ : Erlbaum.
    Buss, A. H. & Perry, M.(1992). The Aggression Questionair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63(3), 452-459.
    Chess, S., & Thomas, A.(1996). Tempera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 New York: Brunner / Mazel, Inc.
    Chess, S., Thomas, A. & Birch, H.G.(1968). Temperament and behavior disorder in children .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oie, J.D., Lochman, J.E., & Hyman, C.(1992).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isorder from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783-792.

    Coie, J.D., Terry, R., Lenox, K., Lochman,J.E., & Hyman, C.(1995). Childhood peer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stable patterns of adolescent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7, 697-713.
    Cummings, E.M., Iannotti, R.J., & Zahn-Waxler, C.(1989).Aggression between peers in early childhood:individual continuity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s. Child Development, 60, 887-895.
    Damon, W.(1977).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child. CA:Jossey-Bass.
    Dodge, K.A.(1994). Socialization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conduct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65(2), 649-665.
    Dodge, K., Pettit, G.D., Mc Claskey, C.L., & Brown, M.M.(1986).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Monographs of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1(2), 213.
    Dodge, K.A., Bates, J.E., & Pettit, G.S.,(1992). Some consequences of early harsh discipline:child aggression and a maladaptiv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yle. Child Development, 63, 1321-1335.
    Eron, L.D., Huesmann, L R. Lefkowitz, M. M., & Walder, L. O. (1972) Does television violence cause aggression ? American Psychologist, 27, 253-263.
    Eron, L.D., Huesmann, L R. Dubow, E., Romanoff, R., & Yarmel. P.( 1987). Aggression and its correlates over 22 years. In D.H. Crowell & I.M. Evans (Eds), Child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 249-262). New York : Plenum Press.
    Freud, S.(1953). Analysis of a phobia in a five-year-old boy(1909).Standard Edition. Vol.10. Ed. And trans. James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Fry, D.D.(1987). Difference between playfighting and seriousfighting amoung Zapotec children.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8(4), 285-306.
    Goodenough, F.L.(1931). Anger in young childre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Guerra, N.G., & Huesmann, L.R. (1995).Stressful events and individual beliefs as correlates of 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aggression among urban childr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3(4), 518-528.
    Hartup, W.W.(1974).Aggression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y, 29, 336-341.
    Hartup, W.W., Laursen, B., Stewart, M.I. & Eastenson,A.(1988). Conflict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9, 1590-1600.
    Hodges, J.J.(1995). Conflict resolution for the young child.(ED394624)
    Huesmann, L.R., Eron,L .D., Lefkowitz, M. M., & Walder, L. O.(1984). Stability of aggression over time and generation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0(6), 1120-1134.
    Huesmann, L.R., & Bachrach, R. S. (1988).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olence in kibbutz and city children. In R. Patterson & P. Drummond (Eds.),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154-176). London: BFI.
    Kauffman, J.M.(1991).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5thed.). New York:Pergamon..
    Kazdin, A.E.(1987). Conduct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 Newbury Park, CA:Sage.
    Kaplan, R.M.(1984).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human aggression research.(44-72). The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Kendall, P.C.(1991). Guiding theory for treat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P.C. Kendall (Ed.), Child and adolescent therapy :Cognitive-behavioral produres(pp3-22).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Lando, H. A., & Donnerstein, E.I.(1978).The effects of a model’s success or failure on subsequent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2, 225-234.
    Lincoln, Y.S. & Guba, E.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sage.
    Lochman, J.E.(1984).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ssessment of aggressive adolescent. In C.R.Keith(Ed.), The Aggressive Adolescent: Clinic Perspective.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Lochman, J.E., White, K. J. & Wayland, K. K.(1991). Cognitive-behavioral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with aggressive children. In P. Kendall (Ed.),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gnitive-behavioral procedures. New York: Guilford.
    Lochman, J.E., & Dunn S.E.(1993). An intervention and consultation model from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a description of the anger coping program.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2(3), 458-471.
    Lorenz, K.(1996). On aggress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Maccoby, E.E., & Jacklin, C.N.(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Stanford,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Minuchin,P.P., & Shapiro, E.K.(1983).The school as a contex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E.M. Hetheringt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Social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Montessori, M.(1912). The Montessori method. Fredericka Stokes Company.
    Nancy, L., & Robert, A.(1994).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s of aggressio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38, 6-18.
    Olweus, D.(1981). Continuity in aggressive and withdrawn, inhibited behavior patterns. Psychiatry and Social Science, 1, 141-159.
    Patterson, G.R.,(1986). Performance models for antisocial boy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332-344.
    Pettit, G.S. & Battes, J.E. (1993).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conduct problems at home and school: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2(3), 403-420.
    Pettit, G.S. (1996).Stability and change in peer-rejected status: the role of child behavior, parenting, and family ecology. Merrill Palmer Quarterly, 42(2), 267-94.
    Piaget,J.(1926).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NY: Harcourt Brace.
    Plomin, Robert; Zahn-Waxler, Carolyn; Schmitz, Stephanie; Fulker, David; Emde, Robert ; & DeFries, John C.(1999). Tempera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during early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3, 333-355.
    Shantz,D. W.(1986). Conflict, aggression, and peer statu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 Child Development, 57, 1322-1332.
    Smetana,J.(1984). Toddler’s social interactions regarding moral and conventional trangressions. Child Development, 55, 1767-1776.
    Swith, P.K., & Boulton, M.(1990). Rough-and-tumble play, aggression and dominace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s encounters. Human Development, 33, 271-282.
    Turiel, E.(1983).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knowle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