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宜君 |
---|---|
論文名稱: |
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跨國企業 、進入模式 、本地化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entry mode, loca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出版市場的進入模式、有無針對台灣市場發展本地化策略以及1999年出版法的廢止、2002年加入WTO等政策法令的改變,對於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是否產生影響,以作為後續相關研究驗證及本土出版業者國際化之參考。
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法的資料分析及深度訪談法,首先以資料分析法,瞭解台灣出版產業的現況、跨國出版集團的發展及其對台灣本土出版產業之影響,接著針對已進入台灣出版市場的跨國出版集團在台分公司、代理商或合資公司進行深度訪談,以獲得跨國出版集團進入模式及本地化策略的資料。
本研究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有四點,包括一、出版集團跨國經營的動機。二、1999年廢止出版法及2002年加入WTO等環境因素與跨國出版集團進入模式的關聯為何,如何影響其進入模式及台灣出版產業。三、跨國出版集團進入台灣出版市場的進入模式及其考量因素。四、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是否採行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本地化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第一類為授權本地廠商發行相關產品,第二類為透過購併本地市場原有廠商成立控股公司,第三類為與本地廠商合資出版及第四類為獨資在台成立分公司。
研究結果也發現在跨國出版集團的本地化策略方面,所謂的本地化是以吸引本地讀者及廣告商為主要本地化策略的考量,主要本地化策略包括產品本地化及管理本地化。跨國出版集團的產品本地化策略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1.在產品內容上,雖然引用國際版本的內容,但強調一定比例的本地內容。
2.直接針對本地消費者設計新的產品,像是發行新的刊物,針對本地消費者需求翻譯出版相關圖書等。
3.行銷策略上的本地化,除了針對本地消費者的喜好設計行銷組合外,並與本地的公益團體等合作舉辦關懷本地消費者的活動。
另外,跨國出版集團不論採取獨資、合資或授權發行進入模式,基本上皆採取管理本地化策略,而其本地化程度因進入模式之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異。獨資部分通常經理人為母國公司選派,其餘管理階層本地化;合資公司則總編輯需經母國公司及本地合作廠商同意;至於授權發行則工作人員多為本地人員。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雜誌事業協會編輯部(1998)。《中華民國雜誌年鑑:1950-1998》。台北:中華民國雜誌事業協會。
方世榮(1999):《行銷學原理》。台北:東華書局。(原書 Kolter & Armstrong [1999]. Principles of Marketng (8th ed) )
王文宇(2002)。<企業併購法總評>,《月旦法學》,83:70-85。
王秀珍(2002)。<由WTO談未來圖書出版業之路>,《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7:5-7。
王蘭芬(2000年10月4日)。<日本寶島社台灣愛賣客簽約流行雜誌時尚網站跨國合作哈日女性將可上網賣箇過癮>,《民生報》,第A7版。
古慧玲(1995)。<台灣出版業的國際化與被國際化>,《書香月刊》,45:4-8。
民生報(2001年11月19日)。<SHAPE新纖有型雜誌>,第A4版。
江中明(1997年11月7日)。<讀者鎖定X世代女性雜誌CLEO華克出中文版>,《經濟日報》,第18版。
江中明(1998年6月15日)。<又一國際集團爭食兒童讀物市場 發行米奇雜誌艾閣萌來勢兇>,《聯合報》,第14版。
江中明(1999年4月15日)。<跨國雜誌重視本土需求>,《聯合報》,第14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89年台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新聞局(1996)。《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1997)。《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1)。《中華民國九十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余筱瑩(2001)。《歐洲共同體企業跨國發展規範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青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吳瑞淑(2000)。〈WTO是解藥也是毒藥〉,《出版學刊》,3:16-19。
吳興文(1998)。〈民國八十六年圖書出版業概況〉行政院新聞局編,《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年鑑》,頁71-77。
李天任、藍莘(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原書 Wimmer, R.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Wadsworth, Inc.)
李天鐸(1997)。<亞太媒體全球化神話的建構與解構>,「第五屆電影電視錄影國際學術會議亞太與媒體全球與本土發展趨勢」論文。
李天鐸(2000年12月12日)。〈因應入會 建構優勢媒體平台〉,《中國時報》,第15版。
李永軒(2000)。《跨國廣告代理商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60-1998》。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惠(1999)。<「好萊塢八大」在台灣發展之初探>,「1999年中華傳播研討會」論文。
李瑞怡(2002)。〈淺談台灣的西文雜誌代理現況〉,《出版學刊》,6:43-46。
李蘭甫(1994)。《國際企業論》。台北:三民書局。
沈根榮(1992)。《國際企業的經濟環境》。台北:五南。(原書 Vernon R.& Wells L. [1981]. Manager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NJ: Prentice-Hall.)
谷玲玲、彭芸(1996)。《外來文化與衛星外片頻道的經營策略及產品特性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大陸:河北教育出版社。
周旭華(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文化。(原書 Porter M. P.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林天德(2000)。《國際運動鞋品牌進之進入模式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珊(2001)。<加入WTO對兩岸出版事業交流影響之研究>,行政院新聞局編《行政院新聞局九十年度研究報告彙編(下冊)》,頁455-478。
林恆立(2001年11月1日)。<SHAPE新纖有型雜誌創刊>,《經濟日報》,第37版。
林訓民(2002)。<成為WTO會員對台灣出版業的衝擊與效應>,《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7:3-4。
林雪雲(2000)。《美國圖書出版業集團化現象及其文化與倫理議題之探討》。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銘勳(1990)。《多國籍企業》。台北:遠流出版公司。(原書Ghertman M.[1982]. Les multinationales. PUF.)
林錫勳(2002)。《台灣與大陸物業管理產業結構分析—兼論跨國物業管理公司之進入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惟純(2001)。〈民國八十九年雜誌出版業概況〉,行政院新聞局編,《中華民國九十年出版年鑑》,頁51-55。
姜敬寬(1993)。《時代七十年》。台北:天下文化。
洪震宇(1998)。〈台灣出版業進入集團時代〉,《財訊》,1998年9月號,頁178-180。
徐淑卿(1997年6月5日)。<錢途探勘--跨國雜誌合作模式>,《中國時報》,第43版。
徐開塵(1999年2月11日)。<整合兩岸華文三地資源艾閣萌集團動心動腦>,《民生報》,第19版。
徐雅娟(2002)。《台灣地區跨國音樂集團之品牌策略研究—以影響因素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景民(2000)。《策略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原書 David A. Aaker [1999]. Strategies Market Management (5th ed) . John Wiley & Sons Inc.)
翁景民、曾義明(1995)。<國際進入模式決策之折衷理論暨國際進入模式組合之研究>,《台大管理論叢》,6(2):25-59。
動腦編輯部(2000)。<女性雜誌波濤起伏>,《動腦》,296:34-37。
動腦編輯部(2002)。<反其道而行,茉莉朝中文國際版邁進>,《動腦》,317:100-101。
張海靜(1999)。〈自由與挑戰—出版法廢除後的觀察與思考〉,《文訊雜誌》,159:13-15。
張國雄(2002)。《國際行銷學》。台北:前程企業管理。
張聰欽(2002)。《台灣製鞋產業海外投資當地化策略之研究》。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郁芬、王梅(1992年3月7日)。<赫斯特集團總裁來訪>,《中國時報》,第26版。
梁宇賢(2000)。《公司法論》(第四版)。台北:三民書局。
陳 皓(2002)。《因緣際會:出版風雲四十年,這些人、那些事》。台北:商智文化。(原書 Korda M. [1999]. Another life- A memoir of other people. Success Research Corporation.)
陳文芬(1996a)。<赫斯特總經理格林:將透過台灣像大陸市場揮手>,《中國時報》,4月30日,第24版。
陳文芬(1996b)。<台灣春暉法國樺榭分手了>,《中國時報》,7月2日,第24版。
陳文芬(1996c)。<時尚、紳仕進駐台灣>,《中國時報》,8月17日,第23版。
陳文芬(1997年9月20日)。<華克和澳洲最大出版集團攜手引進澳洲最受新世代歡迎的「CLEO」國際中文版>,《中國時報》,第23版。
陳文芬(2000年10月4日)。<Spring籌辦中文版及網站>,《中國時報》,第11版。
陳文芬(2001年1月1日)。<費加洛月刊法國到台灣>,《中國時報》,第21版。
陳正國(1996)。《外商通訊公司進入模式演進分析—以台灣市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希林(2000年12月11日)。<費加洛月刊中文版下月問世 巴黎時尚台北同步>,《中國時報》,第14版。
陳定國(1974)。《多國性企業經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信元(2001)。〈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國際中文版雜誌〉,《誠品好讀》,12:25-26。
陳信元(2002)。<WTO與兩岸出版發展>,《金石堂2002年特刊》,頁24-25。
陳昭如(2000)。<在眾聲喧嘩中堅持自己的聲音—Vogue、GQ國際中文版的行銷經驗>,《廣告雜誌》,113:114-116。
陳炳宏(2002)。〈跨國媒體集團經營衛星電視頻道之「在地化」策略研究:以衛視中文台(STAR Chinese)及超級電視台(Super TV)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研討會」論文,台北縣:深坑。
陳惠莉、蔣千苓(2001)。《出版大崩壞?!》。台北:尖端出版。(原書小林一博[2001]. Shuppan dai hokai.East Press. Japan)
陳櫻慧(2002)。〈淺談華文出版市場的整合〉,《出版學刊》,6:28-29。
彭 芸(1999)。《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風雲論壇。
黃郁惠(1998)。《台灣外國品牌業者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雷漢聲、邱美惠(1999)。<地主國文化差異因素對跨國服務業公司海外市場進入策略選擇影響之初探—台灣地區國際衛星頻道業者之實證>,《致理學報》,12:63-87。
趙曼君(1996年8月22日)。<美國CNP集團來台進駐中文雜誌市場>,《經濟日報》,第18版。
趙義隆(1993)。<跨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分析(上) >,《電工資訊》,11:78-83。
劉世鼎(1999)。《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1998》。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恬恬(2001)。〈從國際中文版深入大千世界〉,《出版情報》,157:14。
蔡若苓&簡言喻(2002)。〈2001年度十大出版新聞〉,《金石堂2002年特刊》,頁37。
蔡若苓(2000)。〈October出版大事誌〉,《出版情報》,151:15。
蔡若苓(2001a)。〈5月出版大事誌〉,《出版情報》,158:14。
蔡若苓(2001b)。〈11月出版大事誌〉,《出版情報》,164:14。
鄭呈皇(2000)。《跨國傳播集團與台灣影視產業的競爭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林鐘(1997)。〈太陽明天會露臉嗎?民國八十四、八十五年雜誌業概況〉,行政院新聞局編《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出版年鑑》,頁5-1-5-9。
鄭昭鈴(2000)。《女性雜誌行銷策略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茂禎(2002)。〈塑照優質環境迎向競爭挑戰〉,《出版學刊》,6:30-31。
鄭凱元(2001)。《境外衛星電視頻道國際行銷本土化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淑華、劉智惠(2000)。〈E世代出版社資金更多規模更大〉,《出版學刊》,3:12-15。
賴秀姶(1999)。《台灣服務業海外投資進入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如(2000)。《市場之進入障礙分析—以有線電視跨業經營電信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志信(1998a)。〈民國八十六年雜誌出版業概況〉,行政院新聞局編,《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年鑑》,頁137-141。
簡志信(1998b)。<雜誌走向集團化、國際化>,《動腦》,262:50-51。
簡言喻(1999)。〈Taipei Walker 創刊〉,《出版情報》,127:16。
簡言喻(2002)。〈2001年雜誌市場概況—從雜誌十大現象談起〉,《金石堂2002年特刊》,頁130-131。
簡佩萍(1995)。《在台跨國服務業中本土化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啟林、陳建維(1994)。<美、日、歐跨國性企業之發展策略分析>,《管理科學學報》,11(3):339-369。
魏龍泉編(2001)。《美國出版社的組織與營銷》。台北:三思堂。
羅家儀(1998)。《行銷特殊化資產與信譽障礙:對台灣跨國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模式選擇之影響》。國立暨南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參考文獻
Agarwal, S. & Ramaswami, S. N. (1992).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facto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1), 1-27.
Anderson, E. & Gatignon, H. (1986). Modes of foreign entry: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7 (3), 1-27.
Armstrong, G. & Kotler, P. (1999).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5th ed. Prentice- Hall.
Bain, J.S.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tlett, C. A. & Ghoshal, S. (1988). Creation,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Fall 1988:365-388.
Buckley, P. J. & Casson, M. C. (1985). 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Selected papers. London: Macmillan.
Caves, R. E. (1982).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Chang, T. (1995). Formulating adap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a global industry. Internatoinal Marketing Review.12 (6):5-18.
Cowling, K. & Sugden, R. (1987). Market exchsnge and the concept of a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alysing the nature of the firm. British Review of Economic Issues, 9(2), 57-68.
Daly, C.P., Henry, P. and Ellen, R. (1997). The magazine publishing industry. MA:Allyn and Bacon.
Davison, W. H. (1982). Global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Dicken, P. (1998). Global shift: 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 (3rd). London: Paul Chapman.
Dirlik, A. (1996). The global in the local. Glocal/ Local (pp.21-45).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nning, J. H. (1988).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1), 1-31.
Dunning, J. H. (1993).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 global economy.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Cited in K. Cowling & R. Sugden (1994), Beyond capitalism: Toward a new world economic order. London (GB): Pinter Publishers.
Dymsza, W. A. (1984). Trends i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and global environments: A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Winter, 25.
Erramilli, M. K. & Roa, C. P. (1993). Service firms’ international entry-mode choice: A modified transaction-cost analysis approach.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July), 19-38.
Erramilli, M. K. (1990). Entry mode choice in servic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7 (5), 50-62.
Fina, E. & Rugman, A. M. (1996). A test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 The upjohn compan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36(3), 199-213.
Gershon, R. A. (1997).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Aerlbaum Associates.
Gomery, D. (1993). Who owns the media? In Alexander, A., Owers, J., & Carveth, R. (eds.). Media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 pp.47-70). Hillsid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eco, A. N.(1997).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MA:Allyn and Bacon.
Grosse, R. E. & Kujawa, D. (198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Home- wood, IL: Irwin.
Herman, E. S. & McChesney, R. W. (1997). 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m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VA: Cassell.
Hill, C. W., Hwang, P. & Kim, W. C.(1990). 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117-128.
Hymer, S. (1976).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J. H. Dunning (ed.)(1993), 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pp.23-43). Routledge.
Karakaya, F. & Michael, J. S. (1989) . Barriers to entry and market entry decision in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good market. Journal of Marketing, 53:80-91.
Kim, W. C. & Hwang, P. (1992). 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 entry mode choi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1), 29-53.
Laurence, H. & Claire, L. (2001, November 12/14). How to develop and protect an international manazine brand. 2001 2nd Internaltional Magazine Confernence of Taipei. Taiwan: Taipei.
Levitt, T. (1983).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1(3): 92-102.
Lofland, J. (1971).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th (3rd). CA: Sage.
Martinez, J. I. & Jarulloo, J. C. (1990). Different roles for subsidiaries: 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Sp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Nov/Dec 1990: 501-512.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itelis, C. N. (1994). Multinational/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P. Arestis & M. Sawyer (eds.), The elgar companion to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pp.286-291). Hants (GB):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Quelch, A. J. & Hoff, E. J. (1994) . Customizing global marketing. In Global strategies (pp.179-196). Boston, MA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Root, F. R.(1982). 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Lexington(MA) : D.C. Health.
Sandler, D. M. & Shani, D. (1991). Brand globally but advertise locall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9(4), 18-31.
Sugiura, H. (1990). How Honda localizes it’s global strateg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990:53-61
Taylor, S. J. (1998).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Inc.
Teese, D. J.(1981).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arket failture and market power considerations. In J. H. Dunning(ed.)(1993), 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pp.163-182). London: Routledge.
The Nation(2002, January 7/14).The big ten.The Nation.pp.27.
Todaro, M. P. (1997). Economic development (6th ed.). Addison- Wesley, Massachusetts.
UNCTC (1978). Transnational corportions in world development: A re-examinatio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1996).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world development. Boston (MA):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In J. H. Dunning (ed.)(1993), 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pp.44-60). Routledge.
Yeung, H. W. (1998).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business networks: Honk Kong firms in the ASEAN Region.London: Louteledge.
三、線上資料
台北市雜誌出版同業公會。http://www.magazine.org.tw/
國際角川書店(2002)。http://www.walkersnet.com.tw/
陳 蓉(2001)。〈北歐艾閣萌兒童書店亞洲首家連鎖店今天揭幕〉,《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麥格羅希爾(2002)。http://www.mcgraw-hill.com.tw/
經濟部國貿局(2002)。http://www.moeaboft.gov.tw/。
AOL Time Warner(2002)。http://www.aoltimewarner.com/
Next Media(2002)。http://www.nextmedia.com/
The Hearst Corporation(2002)。http://www.hearstcorp.com/
Tom.Com(2002)。http://www.tom.com/
United Nations (2001).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 [Internet ed.]. Available: http://www.unctad.org/wir/contents/wir01content.en.htm.
Weider Publications(2002)。http://www.sh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