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瑋瑩 Huang, Wei-Ying |
---|---|
論文名稱: |
困境、自省、成長與蛻變:七等生小說的生命啟示研究 Dilemma, self-reflection,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A study on the life inspiration of the Qi-Deng-Sheng’ novels.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
口試委員: |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郝譽翔 Hao, Yu-Hsiang 周志煌 Chou, Chin-Huang |
口試日期: | 2025/01/0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畢業學年度: | 11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七等生 、困境書寫 、存在主義 、意志自由 、我愛黑眼珠 、沙河悲歌 |
英文關鍵詞: | Qi-Deng-Sheng, Writing on Adversity, Existentialism, Freedom of Will, I Love Black Eyes, Lament of the Sand River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比較研究 、 文獻分析法 、 文本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50009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擬尋七等生的生平及其對西方文史哲之涉獵為線索,輔以文本細讀並參考各方詮釋觀點進行對話,來理解評價兩極的現代主義作家七等生,不計毀譽,始終堅持寫作,意欲探求之生命哲學與其對人生的經歷及吸收的哲學思維,融入其小說之生命啟示。由緒論敘述研究動機定義研究範圍,並由第二章觀看七等生的生平與文思啟發。七等生的幼年,由於政權交替,父親突然失業,開始過著貧窮與受人卑視的生活,考上師專原只是求得生活溫飽,由於精神的苦悶,在《草葉集》與《普拉特羅與我》裡汲取心靈養分,並與在西方存在主義的的接觸中得到人生哲學思維的啟發,然而敏銳的心與前衛的思維,在發表〈我愛黑眼珠〉後,幾乎要和整個體制衝撞起來,七等生決定離城,〈跳遠選手退休了〉也隱隱宣示了自己的隱遁與將持續對美的堅持,亦即寫作。第三章則由於七等生將自己的個人經歷與哲學思維散入各個類自傳的文本中作一境遇劇之展演出發,以社會邊緣的小人物在社會各層面遭遇的困境,並以存在主義反抗精神,強調意志的自由帶入文本作一演繹,筆者欲由分析其中對困境與哲學思考交織與複沓式的展演,觀看七等生對存在的思索。第四章由〈沙河悲歌〉的人物成長歷程,是小人物由困境而自省而成長蛻變的歷程演繹,並由七等生對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憫,觀看其意欲展現的信仰與作品如宗教的引導,展演一條由心靈內轉與成長的意志自由之路,〈我愛黑眼珠〉複雜的存在思考及〈沙河悲歌〉、〈小林阿達〉的人物心靈成長歷程,自然、自由與神成為意志的自由之精神引領,而〈目孔赤〉則帶出在意志自由之外,人還應有的良知與自我觀看,作為閱讀七等生小說之生命啟示。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life of Qi-Deng-Sheng and his engagement with Wester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By employing close reading and referencing diverse interpretative perspectives, we seek to understand this polarizing modernist writer who persisted in writing regardless of criticism. The study delves into the life philosophy Qi-Deng-Sheng sought to explore,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philosophical insights, which are woven into the life revelations within his novels.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defines the scope of the study, while Chapter Two examines Qi-Deng-Sheng's life and literary inspirations. In his childhood, due to regime changes, his father suddenly became unemployed, leading to a life of poverty and disdain. Initially entering a teacher’s college for basic sustenance, he found spiritual nourishment in "Leaves of Grass" and "Platero and I," and was inspired by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Despite his keen mind and avant-garde ideas,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I Love Black Eyes," he nearly clashed with the entire system, prompting him to leave the city. "The Long Jumper Has Retired" subtly declared his retreat and continued dedication to beauty, namely writing.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how Qi-Deng-Sheng'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re interwoven into various semi-autobiographical texts as a dramatic presentation of his life.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marginalized individuals facing societal challenges, coupled with an existentialist spirit of resistance emphasizing the freedom of will, the text is interpreted to analyze the intertwining and repetitive performance of dilemmas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This analysis aims to observe Qi-Deng-Sheng's contemplation on existence.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 Lament of the Sand River" depicting the journey of a small character's introsp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mid adversity. Through Qi-Deng-Sheng's compassion for society's underprivileged, the study examines his intended display of faith and his works as quasi-religious guidance, presenting a path of inner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through willful freedom. The complex existential reflections in "I Love Black Eyes" and the spiritual growth journeys of characters in " Lament of the Sand River " and "Little Lin A-Da" highlight natural freedom and divinity as spiritual guides for willful freedom. Meanwhile, "Red Eye"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consc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beyond willful freedom, offering life revelations through reading Qi-Deng-Sheng's novels.
一、專書
(一)七等生作品集(依出版年代排列)
七等生:《1966─1971詩五年集》,台北:林白出版社,1972年。
七等生:《離城記》,台北:晨鐘出版社,1973年。
七等生:《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跳出學院的圍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隱遁者》,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來到小鎮的亞茲別》,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等人著:《女與男》,台北:拓荒者出版社,1976年。
七等生:《白馬》,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七等生:《城之迷》,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七等生:《精神病患》,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七等生:《情與思》,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七等生:《放生鼠》,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七等生:《散步去黑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七等生:《銀波翅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七等生:《老婦人》,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
七等生:《譚郎的書信──獻給黛安娜女神》,台北:圓神出版社,1985年。
七等生:《重回沙河:一九八一年生活札記.攝影》,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
七等生:《耶穌的藝術》,台北:洪範書店,1979年。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續記》,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七等生:《兩種文體──阿平之死》,台北:圓神出版社,1991年。
七等生:《沙河悲歌(外一章)》,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七等生:《思慕微微》,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一:初見曙光》,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二: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三: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四:離城記》,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五: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六:城之迷》,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七:銀波翅膀》,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八:重回沙河》,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九:譚郎的書信》,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卷十:一紙相思》,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年。
(二)其他專書(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卡繆著、嚴慧瑩譯:《反抗者》,臺北:大塊文化,2018年。
卡爾.榮格著、溫澤元、林宏濤譯:《榮格論現代人的心靈問題》,臺北:商周出版社,2022年。
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臺北:大塊文化,2021年。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米蘭.昆德拉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臺北:皇冠文化,2021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吳氏圖書,1995年。
希梅內斯著、黃新珍譯:《小毛驢與我》,臺北:漫遊者,2023年。
余 華:《我只知道人是什麼》,臺北:麥田出版社,2018年。
高宣揚:《存在主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
張恆豪:《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公司,1977年。
張恆豪:《認識七等生》,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張誦聖著、林麗裡譯:〈解嚴後台灣文學場域的新發展〉,收於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台灣文論選譯(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張瑞芬、鍾文音:〈上岸或漂流,上床或幻滅——擺盪在家族與情愛斷裂的時間旅者〉,,由徐筱薇記錄整理,收錄於《徬徨的戰鬥——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07年。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斯賓諾莎著、賀麟譯:《倫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頁222。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臺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舒明月:《大師們的寫作課》,台北,先覺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傅佩榮著:《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臺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
傅佩榮著:《西方哲學心靈 第三卷》,新北市:立緒文化,2023年。
雷 頤:《薩特》,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
鄔昆如:《西洋哲學十二講》,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廖淑芳:《天使與橋者──七等生小說中的友誼》,新北市:遠景出版社,2017年。
劉紹銘:《靈臺書簡》,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
劉洪濤著:《勞倫斯小說與現代主義文化政治》,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潘德榮著:《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噶林著、何欣譯:《存在主義導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
(三)譯著專書(依字母順序排列)
Albert Camus(加繆)著、呂永真譯:《反抗者》,上海:上海譯文,2010年。
D.A.Gallagher著、陳鼓應譯:〈亞斯培〉《存在主義增訂本》,臺北:商務,1988年。
松浪信三郎著、梁祥美譯:《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
二、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七等生:〈真確的信念——答陳明福先生(關於《我愛黑眼珠》)〉,《中外文學》第5卷第1期,1976年6月,頁140-157。
七等生:〈自傳〉,《小說新潮》第1卷第1號,1977年3月,頁175~176。
七等生:〈善唱洗淨的悲歌〉,《書評書目》第66期,1978年10月,頁42-46
七等生:〈名家推薦小說「結婚」——剖析〈結婚〉一文〉,《光華雜誌》第11卷第1期,1986年1月,頁99-103。
七等生:〈作家臉譜:他不是我?〉,《聯合文學》,第12卷第9期,1996年7月,頁28~29。
心 岱:〈七等生記――我確信天使是啞默者〉,《小說新潮》第1卷第1號,1977年3月,頁219-240。
王仲偉:〈七等生《思慕微微》〉,《1997年臺灣文學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原會,1998年6月。
王靖丰:〈七等生小說中的特異修辭〉,南華大學文學所研究生學刊《文學前瞻》第六期,94年7月,頁57~72。
余光照撰文/林東亮攝影:〈七等生帶你上酒家:通霄陶醉通宵〉,《Play boy雜誌》,1999年3月號,頁55~61。
呂正惠:〈自卑、自憐與自負——七等生「現象」〉,《文星》第114期,1987年12月,頁116-122。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1988年12月,頁181-209。
呂素端:〈佛洛伊德〈作家與白日夢〉之理論檢討與應用——以七等生小說〈我愛黑眼珠〉為例〉,《國文天地》第13卷12期,1998年5月,頁69-77。
李立平:〈七等生小說的理念世界與宗教情懷〉,《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5卷第9期,2004年9月。
李瑞騰:〈期待晴子而出現妓女──試論七等生《我愛黑眼珠》〉,收入《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聯經出版社。
吳孟昌:〈永恆的自我追尋——論七等生小說中的浪漫主義特質〉,《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8卷,2008年5月,頁25-43。
法 蘭:〈沙河悲歌〉,《書評書目》第42期,1976年10月,頁30-33。
亞 青:〈一則故事兩種寫法──以陳映真的〈唐倩的喜劇〉和七等生的〈期待白馬而顯現唐倩〉為例〉,《中外文學》第七卷第6期,1979年2月,頁142-149。
周 寧:〈論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中外文學》第33期,第1975年2月,頁142-145。
周本冀:〈多情勝造景──由七等生的「重回沙河」談起〉,《當代》第6期,1986年10月,頁104~109。
林于弘:〈〈我愛黑眼珠〉〈我愛黑眼珠續記〉裡晴子的角色與性格的變化〉,《台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2期,2002年4月,頁53~56。
林麗雲:〈孤獨的追尋者──七等生〉,《張老師月刊》第15卷5期,1985年5月,頁68~71。
金恆杰:〈失去純真的小晴子——評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續記》〉,《聯合文學》第53期,1989年3月,頁195-198。
胡為美:〈七等生要追求心靈創作的自由〉,《婦女雜誌》105期,1977年6月,頁24~28。
胡錦媛:〈書寫自我:《譚郎的書信》中的書信形式〉,《中外文學》第22卷11期(總263期),1994年4月,頁71-96。
洪銘水:〈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的道德挑戰〉,後收入張恆豪編《認識七等生》,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117-124。
洪銘水:〈七等生的道德架構〉,收入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97年,頁91-110。
封祖盛:〈臺灣現代派小說評析: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臺灣現代派小說評析》,1986年5月,頁26-39。
高天生:〈在火獄中自焚的藝術家——論七等生的小說〉,《文學界》六期1983年4月,頁141-151。
高全之:〈七等生的道德架構〉,《中外文學》第42期,1975年11月,頁182-198。
馬 森:〈隱藏在本土的一塊美玉──談七等生的小說(上、下)〉,《時報雜誌》第143期/144期,1982年8月/9月,頁53-55/頁53-54。
馬 森:〈三論七等生〉,收於氏著《燦爛的星空:現當代的小說主潮》,聯合文叢,1997年。
馬 森:〈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聯合文學》第191期,2000年9月,頁68-78。
夏志清:〈台灣小說裡的兩個世界〉,收於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
郝譽翔:〈愛與憐憫的悲歌-閱讀七等生〉,《幼獅文藝》第553期,2000年1月,頁42-45。
淡江中文所:〈洪水:在人性與社會現實中滾動──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及其「續記」的討論〉(七等生作品解讀座談會紀錄),1988年11月13日。
陳文芬:〈文學原鄉:七等生在通霄〉,《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1月,頁150~161。
陳芳明:〈六0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頁151-163。
陳明福:〈李龍第:理性的頹廢主義者---再論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中外文學》,4卷11期,1976年4月,頁148-165。
陳昌明:〈論七等生的〈精神病患〉---賴哲森的心態研究〉,《文心》第5期,1977年6月,頁49-52。
陳國城:〈剖視現代文學之象徵主義——引證七等生作品〈十七章〉〉,《成大青年》第24期,1972年4月,頁29-38。
陳國城:〈「自我世界」的追求──論七等生一系列作品〉,後收入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頁77-89
陳媛裕:〈我看七等生《放生鼠》〉,《文心》第4期,1976年6月,頁90。
陳麗芬:〈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另類想像──以七等生為例〉,收於陳氏著《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年。
許達夫:〈一九七0年代台灣小說裡主體性的尋求〉,東海大學《苦悶與蛻變:
60、70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1111、12日。
梁景峰:〈沙河的夢境與真實:七等生梁景峰對談記錄〉,《台灣文藝》第55
期,1977年6月。
康來新:〈廣角的關懷──評七等生《老婦人》〉,《聯合文學》第7期,1985
年5月,頁153-154。
張信吉:〈七等生論〉,《台灣文藝》第102期,1986年9月,頁122-137。
張恆豪:〈七等生小說的心路歷程〉,《小說新潮》第一號,1977年3月,頁
195-218。
張恆豪:〈楊逵與七等生的文學緣〉,《文訊》,2021年3月,頁91-98。
尉天驄:〈隱遁的小角色〉,《純文學》第43期,1970年7月,頁89-91。
尉天驄:〈隱遁者的剖斷面:給七等生做的速寫——《放生鼠》序〉,《放生鼠》
序(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頁1-4。
郭 楓:〈橫行的異鄉人——序《巨蟹集》並談新小說〉,《巨蟹集》序(台北:
新風出版社,1972.01),頁1-6。
黃克全:〈〈我愛黑眼珠〉之寓義轉化過程〉,《益世》第15期,1970年12月,
頁44-47。
黃克全:〈恐懼與顫怖,論七等生〈我愛黑眼珠〉中李龍第生命信仰之辯證性〉,
《文外文學》第8卷第2期,1979年7月,頁142-164。
黃克全(金沙寒):〈不完整就是我的本質──釋七等生的《離城記》〉,《書
評書目》第82期,1980年2月,頁65~73
黃克全:〈關於七等生的《老婦人》〉,《文訊》第17期,1985年4月,頁124-129。
黃克全:〈七等生小說自然、自由、神〉,《文訊》第30期,1987年6月,頁
141-149。
黃浩濃:〈隱遁者的心態〉,《小說新潮》第1號,1977年3月,頁177-193。
黃浩濃:〈隱遁者的心態---論七等生〉,《小說新潮》第1期,1977年6月,
頁177-193。
彭瑞金:〈離城小說家與夢幻出版家的邂逅:《七等生全集》出版〉,《台灣文學館通訊》第2期,2003年12月,頁65。
凱文•巴略特(青春譯):〈七等生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哲學、神學與文學理論〉,《台灣文藝》第96期,1985年9月。
雷 驤:〈〈僵局〉之凝聚及其解脫〉,《現代文學》第48期,1972年11月,頁41-44。
雷 驤:〈芒刺〉,《台灣文藝》第55期,1977年6月,頁140-145。
塗靜慧:〈七等生研究資料目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3期,2000年1月,頁36~46。
楊 牧:〈七等生小說中的幻與真〉《七等生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頁229-244。
楊 照:〈「自戀書寫」中完成的自我──重讀七等生的小說《思慕微微》〉,收於楊氏著《在閱讀的密林中》,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年,頁119~124。
楊熾宏:〈關於七等生〈僵局〉的一點隨想〉,《台灣文藝》第55期,1977年6月,頁146-149。
楊錦郁專訪:〈短篇小說寫作經驗談——世界性的文學觀:七等生答客問〉,《文訊》第36期,1988年6月,頁92-93。
葉石濤:〈論七等生的小說〉,《葉石濤評論集》,台北:蘭開書局有限公司,1968年9月,頁23-31。
葉石濤:〈論七等生的《僵局》〉,《現代文學》第43期,1971年4月,頁153-156。
廖淑芳:〈七等生作品中的個人觀、群體觀及其形成過程〉,《文學台灣》第3期,1992年06月,頁168-200。
廖淑芳:〈七等生短篇小說「大榕樹」的啟悟主題〉,《光武學報》第19期,1994年4月),頁265-272。
廖淑芳:〈青春啟蒙與原始場景:論「青年」小說家七等生的誕生〉,《光武通識學報》創刊號,2004年3月,頁55-78。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第511期, 1996年7月,頁81。
齊暖暖等:〈以孤絕自燃的靈魂——七等生專訪〉,《文心》第5期,1977年6月。
劉紹銘:〈七等生「小兒痲痺」的文體〉《靈臺書簡》,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頁39-44。
劉慧珠:〈從《沙河悲歌》到《一紙相思》──論七等生小說追尋/神話原型的再現與變貌〉,收於第七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文訊雜誌社編印,2003年。(後改寫為〈由家族史的探索到抒情主體的建構──七等生中、近期小說中的追尋神話原型〉,收入《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七期,2006年9月,頁1-28。
蔡英俊:〈窺伺與羞辱---兼論七等生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文星》第114期,1987年12月,頁123-129。
蔡源煌:〈隱遁者的日記──評七等生《譚郎的書信》〉,《聯合文學》第17期,1986年3月,頁211。
歐崇敬:〈論七等生小說歷程及其作品的心理哲學意涵〉,《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12期,2008年10月,頁145-172。
謝金蓉:〈我不想讓人覺得我有做大事的使命感——訪作家七等生〉,《新新聞》週刊第274期,1992年6月7日。
謝金蓉:〈夢幻七等生,孤獨有了補償〉,《新新聞》第868期,2003年10月23日。
謝金蓉:〈七等生——最具哲學深思的小說家〉,《新新聞》第868期,2003年10月23日。
鍾淑貞:〈孜孜不倦的七等生〉,《幼獅文藝》64卷6期,1986年12月,頁43~49。
鍾肇政:〈徬徨一代的靈魂〉,自由青年,第5卷第5期,1966年3月,頁22。
鍾肇政:〈文學使徒七等生〉,收於七等生《白馬》(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頁1-7
蕭義玲:〈愛、疏離與暴力--論七等生〈精神病患〉的疾病與醫療之路〉,《文與哲》第13期,2008年12月,頁299-339。
蕭義玲:〈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認同》(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頁247-304。
蘇峰山:〈七等生的夢幻——兼論社會學的實在論〉,《臺灣文學評論》第1卷 第1期,2001年7月,頁41-58。
三、報紙(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七等生:〈清晨的願望〉,《聯合報》副刊,1963年4月14日。
七等生:〈寫作者的職責〉,《聯合報》副刊,1976年7月23日。
七等生:〈書簡(答讀者對小說《城之謎》的看法)〉,《聯合報》副刊,1978年4月13日。
七等生:〈何必知道我是誰──再見書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8版,1981年1月10日。
七等生:〈我的文學行程〉,《聯合報》副刊,1985年11月17日。
七等生:〈關於愛情的手記〉,《聯合報》副刊 ,1989年11月9日-11月11日。
七等生:〈回想當年〉,《自由時報》副刊,1998年10月5日。
王釋瑩整理:〈文學創作的延續──七等生談畫鋪子〉,《自立晚報》副刊,1995年2月14日。
采 昇:〈引人沈浸於富含愛的哲思中〉,《中央日報》副刊,1998年7月24日。
阮慶岳:〈永遠現代的作家――七等生〉,《中央日報》副刊,1998年7月24日。
阮慶岳:〈聖通霄──白馬以及屏息的遠方〉,《聯合報》副刊,2003年11月17日。
弦外音:〈七等生的《沙河悲歌》〉,《臺灣日報》副刊,1976年11月24-25日。
東 年:〈迷失的人無法找尋迷失的他人〉,《聯合報》副刊,1997年10月13日。
柳 亭:〈七等生的談僵局〉,《民生日報》副刊,1976年12月13日。
思 忘:〈寫作成就了愛戀〉,《中央日報》副刊,1998年7月24日。
徐淑卿:〈七等生彈奏一曲蒼邁的戀歌〉,《中國時報》副刊,1997年10月2日。
馬 森:〈我看「譚郎的書信」〉,《中國時報》副刊,1985年9月7日。
馬 森:〈七等生的情與思〉,《中國時報》副刊,1985年10月2日。
馬 森:〈夢與真實之間──七等生的囈語〉,《自由時報》副刊,1998年10月5日。
張恆豪:〈七等生——冥想的寫實主義者〉,《中國時報》海外版副刊,1983年9月。
張殿製作:〈回到沙河──重建閱讀現場:七等生/通霄〉深度報導,《聯合報》
副刊,1998年4月13日。
張國立:〈一個叫七等生的人〉,《中華日報》副刊,1986年6月11日。
陳萬益:〈七等生與翁鬧〉,《中央日報》副刊,1998年7月24日。
陳義芝:〈洪水過後〉,《自由副刊》,2018年08月28日。
黃克全:〈管窺七等生及其〈我愛黑眼珠〉〉,《中國時報》海外版副刊,1977年2月2日)。
黃克全:〈精神與自然──七等生小說中的男女關係〉,《中國時報》副刊,1981年1月10日。
黃克全:〈七等生散論〉,《商工日報.春秋副刊》,1985年11月25-28日。
黃克全:〈從僵局到銀波翅膀看七等生小說之本質〉,《金門日報》,1993年6月19日。
黃 啟:〈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灣新聞報》副刊,1992年2月2日。
彭瑞金:〈離城的隱遁者――剖析七等生現代主義小說〉,《中國時報》副刊,1998年10月11日。
葉石濤:〈論七等生的小說〈放生鼠〉與〈精神病患〉〉,《台灣日報》副刊,1967年12月21日。
廖淑芳:〈自我鞭撻的文學偏執者〉,《自由時報》副刊,1998年10月8日。
劉玉招:〈他用藝術靈魂書寫——追憶我的哥哥七等生〉,《中國時報》副刊,2021年3月16日。
劉紹銘:〈三顧七等生〉,《聯合報》副刊,1976年7月23日。
瑪 瑙:〈隱遁的小角色〉,《聯合報》副刊,1976年7月24日。
蘇 沛:〈七等生/創作是為了自我排遣〉,《聯合報》副刊,1999年2月10日。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年代排序)
廖淑芳:《七等生文體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0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4年。
葉昊謹:《七等生書信體小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陳季嫻:《「惡」的書寫──七等生小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張雅惠:《在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廖淑芳:《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吳孟昌:《自我治療的書寫旅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劉慧珠:《在介入與隱遁之間──七等生文學中的沙河象徵》,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 年。
王晴達:《七等生及其小說作品之生命意義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廖瑛瑛:《反抗權威與認同危機──七等生和《文學季刊》文人集團的交往及決裂》,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朱隆興:《小說家七等生的詩風:隱逸與邊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林政志:《教師身分與隱遁者—七等生作品中的恥感、罪感與自我技術》,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顏廷晉:《七等生小說中的兩性與愛情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康宸甄:《時代的靈光:七等生寓言小說與張照堂早期影片的生成路徑與思想蒙太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王莉蘋:《七等生居城時期小說中的孤獨意識》,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宋繼昕:《不眠: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夜晚書寫──以白先勇、李渝、七等生作品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五、電影作品
朱賢哲:《削瘦的靈魂》,(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六、網路資源
吳致良:〈遙寄七等生,幾段交誼的回望:阮慶岳《一紙相思》新書會ft南管吟唱家吳欣霏、建築師徐顥〉,2022年05月17日。網址: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280
趙曼汝:〈七等生,不可不知的狂狷憂鬱文青始祖——專訪《削瘦的靈魂》導演朱賢哲〉,日宿媒體,2021年3月11日,網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