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雒怡寧
Lo,Yi-Ning
論文名稱: 人與專業的對話-諮商倫理衝突經驗之質性研究
Acting out of humanity or following the professional guideline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counselors' experience of facing ethical dilemmas
指導教授: 李佩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諮商專業倫理關懷關懷取向倫理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7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諮商心理師在諮商中經驗到的倫理衝突,藉此探究諮商的本質以及對倫理衝突經驗之理解與反思。本研究邀請了三位諮商心理師,兩位實習諮商心理師,以半結構的方式進行深度訪談。以現象學的哲學為研究基礎,並使用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分為以下幾點:
    倫理衝突經驗內涵是(一)發現專業角色的核心是人性情感,專業角色因此瓦解(二)衝突是內在遇見與再看見的循環(三)自我與專業的對話幫助形成倫理決定,拓展對倫理的認識。
    從衝突經驗中的內涵,了解到諮商的本質是「人」與「人」的遇見,不只是諮商心理師與案主的相遇,而治療的核心是關係,也就是關懷。
    從諮商專業倫理衝突經驗中,帶來對自己與專業的理解與反思是(一)理解專業的堅持,但是也看見自己為何堅持(二)發現倫理不只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更是一種感情。
    由本研究的五位研究者,所感受到的衝突與掙扎,由現在的自己出發,對當時的理解與看見,呈現出兩個現象是(一)看重諮商專業倫理裡的規範,諮商學習者容易陷入焦慮不安的情況(二)實踐關懷取向的倫理。
    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論與發現,分別對諮商專業工作者與諮商專業倫理教育課程之授課者、修課者、諮商專業督導、受督者提出若干建議。

    中文摘要 i 目次 i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倫理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15 第二節 衝突經驗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1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度 54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0 第一節 小志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60 第二節 辰昀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76 第三節 小紀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93 第四節 思良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107 第五節 湘柔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120 第五章 研究者的反思與綜合討論 136 第一節 怡寧在諮商工作中面對倫理衝突的經驗 136 第二節 綜合討論 14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0 第一節 結論 16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63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64 參考文獻 168 中文部份 168 西文部份 172 線上資料……………………………………………………………………….177 附錄 175

    中文部份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
    王智弘(1999)。諮商倫理量表編制、教學方案設計與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智弘(2005)。諮商專業倫理之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87-98。
    石元康(1998)。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臺北:三民。
    白美正(譯)(2011)。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原作者:Stephen A. Mitchel ,Margaret J. Black)。臺北:心靈工坊。
    余安邦、余德慧(2008),導論-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載於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2011)。社會心理學(原作者: 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Robin M. Akert)。臺北:揚智。
    余德慧(2008), 序一:倫理療癒-為現代心靈柔適求一解,載於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余德慧、李維倫、林耀盛、余安邦、陳淑惠、許敏桃、謝碧玲(2004)。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253-325。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李孟潮、李迎潮(譯)(2013)。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原作者::Rogers, C)。大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佩怡(2003)。助人者與癌症末期病人關係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佩怡(2006)。臨終諮商倫理初探-照顧癌末病人個我經驗之反思與建構。哲學與文化。33(4)。33-56。
    李佩怡(2013)。榮格個體化思想: 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道。臺北:天馬文化。
    李淑珺(譯)(2004)。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面對個案的專業倫理(原作者: William J. Doherty)。臺北:心靈工坊。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2),1-17。
    宋文里 (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師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Roger, C)。臺北:桂冠。
    周平、楊弘任(2007)。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高雄:復文圖書。
    周雪璉(2011)。企業諮商人員專業倫理衝突經驗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火旺(2009)。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
    林玉華、樊雪梅(譯)(2004)。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原作者:Bateman,Anthony)。臺北:五南。
    林家興、王麗文(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進階。臺北:心理。
    林遠澤(2008a)。療癒性的交談:論交互主體性的護病互動關係。護理雜誌,55,1,14-19。
    林遠澤(2008b)。心理治療的詮釋學轉向與生活世界的溝通合理化要求:論哈伯瑪斯對於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方法論反思,載於余安邦主編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109-145。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孟祥森(譯)(1994)。愛的藝術。(原作者:Erich Fromm 1986)臺北:志文出版社。
    林蔚芳(1992)。輔導員專業倫理中的多趨衝突。諮商與輔導,84,6-8。
    林曉玉(2007)。軍中諮商心理師陎對自殺個案倫理衝突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79。
    金樹人(2014)。如是深戲:觀.諮商.美學。臺北:張老師文化。
    洪梅禎(2008)。臨床心理師遭遇倫理困境之心理現象。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胡中宜(2002)。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倫理決策過程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17-132。臺北:巨流。
    英冠球(2010)。《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性倫理學的觀點看。哲學與文化,5,19-40。
    翁開誠(2000)。我對倫理、諮商與諮商教育之粗論,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三),81-101。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十八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曉風(2014)。念你們的名字散文-張曉風散文。大陸:浙江文藝。
    陳文玲(1991)。學校輔導教師諮商倫理信念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游淑華(2006)。衝突與建構-親子衝突的互動與意義建構歷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游惠瑜(2009)。關懷取向的專業倫理教育。哲學與文化,36(6),103-115。
    黃慧英(1995)。道德之關懷。臺北:東大圖書。
    黃囇莉(2006)。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臺北:揚智。
    楊明磊(2000)。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光輝(譯)(2012)。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原作者:Pervin, L. A., & Cervone, D.)臺北:雙葉。
    葉紹國(1996)道德推理中關懷導向與正義導向思考之區辨及其在中國社會實踐的特徵。本土心理學研究,5,264-311。
    詹德隆(1997)。倫理決定、情緒影響及德行培育的互動關係,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二)。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劉焜輝(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三民。
    潘小慧(2005)。倫理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甫昌(2007)。臨床倫理病案討論。臺北:橘井文化事業。
    蔡伸鴻(譯)(2001)。真、善、美: 我們據以作判斷的觀念 : 自由、平等、正義: 我們據以行動的觀念。(原作者:Mortimer J. Adler)。臺北:聯經。
    鄭世仁(1984)。國民中小學教師角色衝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簡宇卿(2011)。諮商心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的衝突與因應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西文部份
    Anscombe, G. E. M.(1958).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33,1-16.
    Arkoff, 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Arlow, J. A. (1984). Psychoanalysis. In Corsini R. J. (Ed.),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3rd ed.). Itasca, I11: F. E. Peacock.
    Arthur E. Wise(2005) Establishing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The Essential Role of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56(4),318-331
    Corey, G., Corey, M. S. and Callanan, P.,(200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Australia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王志寰(譯)(2004)。諮商倫理。
    Deutsch, M.(1990). Sixty Years of Confli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Donald A. Schon(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Baker & Taylor Books.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臺北:遠流。
    George K.(2005).What makes therapy therapeutic? Present at the 2st Psychology for the Other Seminar, Seattle University.石世明(譯)(2012)什麼讓治療產生治療性?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8(2),3-17。
    Irvin D.Yalom(2002)The Gift of Therapy: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NY:Harpercollins Baker&Taylor Books. 易之新(譯)(2003)。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臺北:心靈工坊。
    Jordan,A.E.&Meara,N.M.,(1990)Ethic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psychologist:The role of virtues and principle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ch and Practice,21(2),107-114
    Kahn,R.L.,Wolfe,D.M.,Quinn,R.P.,Snoek,J.D.,&Rosenthal,R.A.(1964).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Y:John Wiley & Sons, Ltd.
    Kitchener, K. S. (1984). Intuition,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ethical principles: The foundation for ethical decision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2(3), 43-55.
    Kottow, M. H. (2001). Between caring and curing. Nursing Philosophy, 2, 53-61.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ewin, K. (195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selected paper on group dynamics. New
    Management,1, 237-263
    Loewenberg, M., & Dolgoff, R.(1992). Ethical decis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4th ed.). Itasca:F. E. Peacock.
    Meara, N. M., Schmidt, L. D., & Day, J. D. (1996). Principles and virtues: A foundation for ethical decisions, policy and character.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4, 4-77
    Michael Stocker (1976). The schizophrenia of Modern ethical Theories. Journal of Philosophy,73(14),453-466.
    Milton Mayeroff(1971).On Caring. New York: Harper & Row.陳正芬(譯)(2011),關懷的力量。臺北:經濟新潮社。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rlifonia.
    Parsons, T.(1961). An outline of the social system.(Eds.). Theory of Society . New York: Fress Press.

    線上資料
    徐南麗(2010)。徐南麗教授全球資訊網-教學幻燈片3【28.衝突處理】。取自:http://www.nlhsu.tcu.edu.tw/teach1_3.htm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D%C4%AC%F0&pieceLen=50&fld=1&cat=&ukey=308707345&serial=1&recNo=2&op=f&imgFont=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