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惠帆 Hsiao Hui-Fan |
---|---|
論文名稱: |
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 The Modality of lai and qu 'come/go' in Mandarin Chinese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情態 、趨向 、來 、去 、實然 、非實然 |
英文關鍵詞: | modality, deixis, come, go, realis, irreali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62 下載:1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詞彙「來」、「去」的基本語義和功能是一組成對互補的趨向動詞,「來」是以”終點”為導向,表示位移者的方向是朝著說話人所在地,其終點就是說話人所在。「去」是以”起點’為基準點,表示位移者背離說話者或本人位移前的所在,而不管終點位於何處,都是屬於遠方的一點。若以參照點為圓心,「來」是朝著圓心做向心運動,「去」是以圓心為準做離心運動。不管是離心或向心,「來」、「去」都是具有目的地性移動動詞。
經由認知譬喻的過程,「來」、「去」動作中的位移者成了題旨的概念,終點就是目的、目標的概念,路徑便是移動的過程,而題旨經由「來」、「去」移向目的、目標。而譬喻的轉換使得「來」由遠及近、「去」由近致遠的過程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等等概念的衍生,並產生從空間到時間的譬喻。
經過語法化,「來」、「去」的語法功能轉成標誌表示目的動詞的標記,而其趨向語義也轉化成對事件立場的選擇:實然和非實然情態,實然代表一種主張(assertion),非實然是一種非主張。在篇章中「來」、「去」有作為轉折的作用,起到銜接和連貫的功能。在教學上應該以詞彙、句型和篇章三大方向來教學。
中文書目
方經民,1987a,現代漢語方位參照聚合類型,《語言研究》,第二期。
方經民,1987b,漢語左右方位參照中主觀和客觀,《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方經民,1993a,論方位參照的構成要素,《中國語學》,第240號,東京。
方經民,1999,漢語空間方位參照的認知結構,《世界漢語教學》,第四期。
方經民,1999,論漢語空間方位參照認知過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國語文》,第一期。
石毓智,1992a,《肯定與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性》,台北:學生書局。
石毓智,2000,《語法的認知語意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 北京:商務印書管出版
周生亞,1996,《古籍閱讀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 著作/紀宗仁 協著,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居紅,1992,漢語趨向動詞及動趨短語的語義和語法特點,《世界漢語教學》,第四期。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林孝璘,2002,《台灣華文逗句號研究》,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邱秀華,1997,《國語中"時間就是空間"的隱喻》,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袁毓林,1995,基於原型的漢語詞類分析,《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
袁毓林,1995,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中國社會科學》,第一期。
翁翠霞,2000,《鄒語和邵語的時、態、貌系統之比較與研究》,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高順全,2001,體標記”下來”、”下去”補議,《漢語學習》,第三期。
張佩茹,2004,《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曹逢甫,1993b,從主題-評論的觀點談中文的句型,《應用語言學的探索》,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梅廣,1999,〈解析藏緬語的時制/動貌體系—以羌語為例〉,發表於藏緬語族羌語支語言及語言學研討會,台北:中研院。
許進雄,1995,《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台灣商務印書館。
郭維茹,2000,《句末助詞「來」、「去」:禪宗語錄之情態體系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昌來,2002,《介詞與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陸儉明,1988,關於”去+VP”和”VP+去”句式,《中國語言教學第一屆國際論文集會刊》。
曾心怡,2003,《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湯廷池,2000,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七十一本。
湯廷池,1979,「來」與「去」的意義與用法,《國語語法研究論集》,中國語文篇,台北:學生書局。
楊國文,1994,趨向動詞構句淺析,《中國語文》,第三期。
廖秋忠,1989,空間方位詞和方位參考點,《中國語文》,第一期。
齊滬揚,空間位移中主觀參照”來/去”的與用涵義,《世界漢語教學》,第四期。
劉小梅,2000,國語來、去動詞與物體及事件間的平行語意,《第六屆世華會論文集》。
劉月華,1980,“關於趨向補語‘來、去’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蔣承志,1998,《從語意和句法的關係來探討中文的情態助動詞[來]》,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黎錦熙,1992,《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英文書目
Chafe, Wallace. 1987. 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Information Flow. Coherence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 ed. By Russell S. Tomlin. 21-5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hen, Lilly Lee. 1997. Metaphorical Extension: The Phenomenon of Lai來/khi去 ‘come/go’ in Taiwanese.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論文集. 第三冊。
Dahl, Osten. 1985.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illmore, Charles J. 1997. Coming And Going. Lectures on Deixis. CSLI Publications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S. F. 1977. Space, Time and The Semantics of Lai and Qu. Paper in Chinese Syntax. Taipei: Student Book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C., and S.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 W. L. 1977. Deictic Verb and Directional Verbs in Chinese. Master’s thesis. Taiwan: Fu Jen University.
Lyons, John.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i, Kuang. 2001. The Expression of Time in Tibeto-Burman. GLOW in Asia
Palmer, F. R. 1979. 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 2nd edition Longman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Sweetser, Eve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 James H. Y.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Iconicity in Syntax: 49-7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工具書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1999,《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庄稼嬰,2002,《漢語虛詞學習手冊》,香港: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江藍生、曹廣順編著,1997,《唐五代語言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何主編,1987,《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
鄭良偉主編,1989,《國語常用虛詞及其台語對應詞釋例》,台北:文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I》,台北:正中書局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譚成珠,句法成分移位話題化的特點與語用價值,香港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