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學 系 別:地理學系博士
論文名稱: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
指導教授:施添福
研 究 生:陳美鈴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十八萬字,分六章十五節。
本文為釐清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擬透過歷史地理的研究途徑,首先從了解其生態環境入手,次則探討拓墾歷程和傳統聚落的形成,以及影響聚落類型空間特性的因素。再就日治時代以後的人口成長,分析其與農業土地生產力和中心性的關係;再進一步討論政治、經濟因素,對本研究區聚落發展的變遷與聚落階層的影響。得到結論如下:
(一)生態環境的特色:看似均質的平原,受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影響,其生態環境,在日治初期,可分三區:u山為稻作區。?內陸為稻旱作並行區。?近海為農漁區。其土地贍養力,以稻作區最高,農漁區最低。日治後期,嘉南大圳以西,合併成三年輪作區;大圳以東,仍為稻作區。
(二)聚落的形成與聚落形態:嘉義平原在荷鄭時代,今六腳鄉、朴子市早已拓墾,西南部遲至乾、嘉之際才墾成。故康熙末年,30%的地域空間,已有聚落形成;至同治年間,88%的地域空間,主、次要聚落已形成。以此再分化成今日之狀態。市街聚落的持續發展,與清代該地具備的政治、軍事機能有關。
聚落分布形態方面,嘉義平原普遍為集村聚落型,聚集程度極高。集村規模具有空間差異性:稻作區以小型集村居多,稻旱作並行區和農漁區,以中型集村為主,但越近海則大型集村所佔比率越大,此或與居民生活方式有關。至於集村血緣的分布,與拓墾方式有關:西部內陸和近海地區,以單姓集村居多。東部官軍招墾地區,則雜姓集村的比率有偏高的現象。
集村的結構方面:集村之形成之初,先有分散的宗族和地緣團體,形成住屋集團;繼而受傳統土地繼承制度,以及土地所有權多數共有的影響,住屋和土地趨於聚集。而使原型集村者,日益擴大;原型散村者,因人口的繁衍,致成小型或中、大型集村。悀p集村發展出來的大集村:民間社會組織數量較多,同庄意識也甚強烈。建構出一主要中心地標的和諧景觀。?由若干散村或小集村擴張成的大集村:民間社會組織之間,角頭意識與同庄意識共存,呈現中心性與邊緣性地標雜陳的景觀。
(三)聚落發展與公共設施、小租額的關係:聚落人口成長與中心性高低,有顯著的相關:由1905~1915年的中度相關,逐期升高:1915~1935年的兩期,皆係高相關。此表示公共設施之層級和數量,影響聚落人口的成長。但聚落人口成長,與土地小租額相關甚微;僅1925年以後,有明顯的正相關。
(四)生產方式的演變與聚落發展:聚落的發展與糖業的關係,傳統糖在空間分布上,具有均勻散布的特徵。由於集村提供充分的勞力,故糖都在集村附近,因考慮用水及運輸,其區位多沿溪分布。但日治初期縱貫鐵路完成,使得樸仔腳等舊集散地,乃倏然衰退;鐵路沿線的新集散站和次要的轉運中心,聚落規模得以持續發展。於是聚落發展,進入另一新階段。新式糖廠興起後,農村專業化的生產,致過剩的勞力大量移出,絕大多數鄉村聚落衰退;多數的鄉街,也隨之衰退。以糖廠為中心的鐵路網,則強化其附近市街的中心性。
日治後期,透過水利組織的運作,原本清代以一個集村為中心的社會組織,或以一糖為中心的經濟活動組織之空間範圍,轉變為以一個供水區(150甲)為基礎之空間,擴大為一個監視所的區域,甚至一個街庄、一郡的範圍。整合成以嘉義街和朴子街為中心的兩個經濟活動空間;而以管理層級最高的嘉義街,為全區之中心。這樣的空間組織形態,強化了各級行政中心的中心性,也深化了聚落間的階層性關係。
聚落階層方面,清代嘉義平原的最高級中地,為嘉義街,第二級中地為新港街(笨港街),第三級中地,則為各軍事中心中或地區性之交通中心,其下為最底層的村落;其空間結構,較鬆散且不明顯。但日治初期新式糖業的原料區制度,後期的水利組織,不斷將原本組織鬆散的空間加以整合。又透過鐵公路交通網的連結,以及長期以來逐步建立的行政管理體系和公共設施,整合成以嘉義街為中心的聚落階層組織。其聚落階層分六級:@級中地:為嘉義街,屬區域性的中心聚落。?二級中地:僅朴子街一地,是郡級行政中心。?三級中地:多數為街庄中心。?四級中地:位置條件較差的地方行政中心,以及局部交通中心,或是有小火車、汽車停靠,且設有學校、行政管理的分支處所。…五級中地:僅有一、二個最基層的公共設施,或小火車、汽車的停靠站。?基層聚落。
1. 三浦博亮(1923):嘉南大圳■輪作方式,《臺灣農事報》, 200:64- 93。
2. 土屋重雄(1897):《臺灣事情一斑》,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社。
3.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28):《1/25,000地形圖》,嘉義 街、大林、中埔、北港、朴子、布袋嘴、後壁、圖幅。
4. 大林、水上、嘉義、朴子等,地政事務所:《地籍圖》,各地 段圖幅。
5. 大林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6. 大林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7. 大林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牛斗山段》。
8. 大林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9. 水上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三界埔段、南靖段、 後潭段水虞厝段》。
10. 小原一策(1932):鹽分地改良■灌溉■將■排水■,《台灣 ■水利》,
2(2):13-18。
11. 不著撰者(1958):《平台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以下 簡稱文叢),第1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不著撰者(1962):《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150種。
13. 不著撰者(1963):《清聖祖實錄選輯》,文叢,第165種。
14. 不著撰者(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6種。
15. 不著撰者(1964):《臺灣府輿圖纂要》,文叢,第181種。
16. 中央氣象局(1978~1994):《氣候資料年報》。
17. 中村孝志(1954):荷蘭時代之臺灣農業及其獎勵,《臺灣經 濟史初集》,臺灣研究叢刊,25:54-69,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18. 中研院台史所藏古文書,T232.D203,2~19。
19. 中興大學土壤系(1971):《嘉義縣土壤調查報告》。
20. 六腳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21. 六腳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22. 水資會(1989):《臺灣地區雨量紀錄,(二)中部區域、( 三)南部區域》。
23. 台南州(1925~1935):《台南州統計書:七~十七》。
24. 民雄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除戶簿》。
25. 民雄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戶籍登記簿:現住戶》。
26. 台灣新聞社(1917):《台灣糖業年鑑》,1:70-71。
27. 台灣新聞社(1919):《台灣糖業年鑑》,2:12。
28. 石萬壽(1989):《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
29. 石萬壽(1990):《臺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出版社。
30. 石萬壽(1990):<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臺灣史研 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系, 171-186。
31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 ,富山房。
32. 朴子地政事務所:日據時期《土地台帳:蒜頭段、灣內段、林 內段、更寮段、塭港段、山寮段、型厝寮段》。
33. 伊能嘉矩(1965):《臺灣文化志(下)》,東京,刀江書院 。
34. 安倍明義(1935):《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蕃語研究會 。
35. 有安龍太郎(1934):嘉南大圳區域內■於■■鹽份地改良■ 就■■,《台灣水利》,4(4):46-72,4(5):77-69。
36. 有安龍太郎(1934,1935a):■-■■■■■依■看天田改良 ■狀況就■,《台灣■水利》,4(6):69-78;5(1): 82-116。
37. 有安龍太郎(1935):■-■■■■■依■看天田改良■狀況 ■就■:嘉南大圳組合區域內■於■■,《台灣■水利》,4( 6):69-78;5(1):82-116。
38. 有安龍太郎(1935b):■-■■■■■依■看天田改良事業■ 一考察,《台灣■水利》,5(1):42-64。
39. 有安龍太郎(1935c):土地改良■對■■農政問題■就■(二 ),《台灣■水利》,5(3):12-32。
40. 江日升(1962):《臺灣外記》文叢,第60種。
41.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21種。
42. 吳進喜、李明賢、許淑娟(1997):《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 雄縣政府。
43. 吳新榮(1980):《臺南縣志》,卷一自然志(上),第三篇 :聚落,台南縣新營,台南縣政府。
44.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1989):《巴達維亞城日記(二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5. 村上直次郎原譯,程大學中譯(1990):《巴達維亞城日記( 三)》。
46. 汪明輝(1990):《阿里山鄒族社會的傳統空間組織》,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東海材稔、財津亮藏(1933~1934):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台灣農事報》,no.322:2-21 ,323:14-25,324:31-45,326:23-45。
48.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a):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2:2-21。
49.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b):嘉南大圳■通水後■於■■ 土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3:14-25。
50.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3c):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 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4:31-45。
51.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4a):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6:23-45。
52. 東海林稔,財津亮藏(1934b):嘉南大圳■通水後■於■■土 地利用狀況■關■■考察《臺灣農事報》,327:28-42。
53.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 志, 地理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4. 武澤斌太郎(1914):《臺灣內地鐵道旅客運賃表》,臺灣總 督府鐵道部、鐵道省運輸局。
55. 武澤■太郎(1935):《臺灣私設鐵道軌道法規類集》,臺北 市, 臺
灣旅行案內社。
56. 武澤斌太郎(1944):《臺灣私設鐵道乘合■■運賃表》,臺 北市,臺灣旅行案內社,75-85。
57. 岸內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58.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 國立臺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6:203-241。
59.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雙元性的人口服務部門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60.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 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61. 施添福(1989、1990):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 軍事和規謀模的相關關分析,《臺灣風物》,39(2):1-42, 40(1):37-66。
62. 施添福(1992):清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中研院 台灣史田野研究室論文集(1):台灣史上的土地問題》,57-104 ,臺北。
63. 施添福(1994):揭露台灣島內的區域性:歷史地理學的觀點 ,《中等教育》,45(4):62-72。
64. 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65. 柯志明(1989):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濃經濟之形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66. 相良吉哉(1933):《台南州祠廟名鑑》,臺南市,臺灣日日 新報社。
67. 相良捨男(1919):《經濟上■■見■■臺灣■糖業》,東京 ,相良捨男。
68.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05種。
69. 茂也信一(1931):小作問題■■大觀■■嘉南大圳事業(三 ),《台灣■水利》, 3(6):10-47
70. 南靖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71. 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文叢,第30種。
72. 孫習之(1971):臺灣省新營至嘉義平原區域航照地質之研究 ,石油地質,8:65-75。
73. 高拱乾(1961):《臺灣府志》,文叢,第65種。
74.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 臺北,人間出版社。
75. 張漢裕(1944):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臺灣經濟史二 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6. 惜遺(1950a):臺灣水利事業年譜,《臺灣之水利問題》,臺 灣研究叢刊第4種,106-141,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7. 惜遺(1950b):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 研究叢刊第4種,1-97,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8. 曹永和(1954):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經濟史初集》 ,臺灣研究叢刊,25:70-8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9.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
80. 梁志輝(1995):《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發展之研究(1683~1895)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野呂寧(1915):土地調查,《農政經濟》,100:16-26。
82. 陳正美(1992):《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史》附錄,1047-75 ,台南市,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
83. 陳正美(1996):臺灣農田水利發達誌:嘉義地區埤圳篇,《 農田水利》,43(4):59-67,43(5):42-48。
84. 陳其南(1989):清代臺灣社會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集刊,49:114-147。
85. 陳芳惠(1968):臺灣中部埔里盆地■開拓■集落,《人文地 理》,20(3):30-62。
86. 陳芳惠(1971):北部臺灣大漢溪流域灌溉水利■集落■發 達-■■大溪■例■■■,《人文地理學論叢》,織田武雄先 生退官紀念,日本,京都,柳原書店。
87. 陳芳惠(1975):桃園台地蚵殼港地區的灌溉與聚落,《地學 彙刊》,3:77-83。
88. 陳芳惠(1976):桃園臺地聚落型的計量地理學研究,《台灣 文獻》,27(2):311-318。
89. 陳美鈴(1977):嘉義平原地區生態環境的特色,《嘉義師院 學報》,11:391-423。
90. 陳夢林(1962):《諸羅縣志》,文叢,第141種。
91. 富田芳郎(1933a):南部台灣■一部■於■■集居型農村聚落 經營景,《地學評論》,9(7):559-589。
92. 富田芳郎(1933b):台灣■於■■農村聚落■形態就■■,《 臺灣地學記事》,4(2):11~14,4(3):18-24。
93. 富田芳郎(1934a):台灣■景觀■就■■,《台灣地學紀事( 附錄:地學研究)》,1:1-6。
94. 富田芳郎(1934b):台灣■聚落■研究,《台灣時報》,1: 18-25。
95. 富田芳郎(1935a):台灣■農村聚落,《日本學術協會報告》 ,10(1):18-22。
96. 富田芳郎(1935b):台灣■於■■合成聚落■■■■麻豆及■ 佳里,《地理學評論》,11(6):17-27;11(7):18-23。
97. 富田芳郎(1935c):台灣本島人■姓氏■分布■居住型,《台 灣地學記事》,6(4-5):25-38。
98. 富田芳郎(1936):地理學上■■見■■台灣■文化景觀,《 紀念演講集:開學式特輯號》,台北帝國大學,5:153-180。
99. 富田芳郎(1936a):台灣■南支那■■村落居住景觀■比較, 《台灣時報》,1:37-42。
100. 富田芳郎(1936b):南支那■村落居住景觀■就■,《地理學 》,4(9):1-7;4(10):29-35。
101. 富田芳郎(1943):台灣聚落■研究,《台灣文化論叢》,台 北,清水書店,149-221。
102. 富田芳郎(1959):《■■■■集落:台灣》,集落地理講座 (4):世界集落,木內信藏等編,東京,朝倉書局,85-97。
103. 殖產局特產課(1930,1932,1940)《臺灣糖業統計》,18: 46-47,20:22-23,27:26-2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
104. 買威令著,林滿紅譯(1977):清末臺灣南部的蔗糖業,《臺 灣文獻》,28(2):137-142。
105.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
106. 楊英(1959):《從征實錄》文叢,第32種。
107. 楊錦棉,蔡金獅(1992):水利小組組織及演進,《嘉南農田 水利會七十年史》,719-734,台南市,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 。
108. 嘉南大圳組合(1930):《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公共埤 圳嘉南大圳組合。
109. 嘉南農田水利會(1977):《灌溉給水區分圖》。
110. 嘉南農田水利會嘉義管理處,《嘉義地區的水利發展史》。
111. 嘉義郡水利組合(1934):嘉義郡水利組合■實行小組合■概 要,《台灣■水利》,4(1):102-108。
112. 嘉義縣(1898):《嘉義縣報》。
113. 嘉義縣、市各戶政事務所(1994):《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現 戶索引》,「戶長資料彙總表」。
114. 嘉義廳(1901~1919):《嘉義廳報》。
115. 嘉義廳(1908):《明治三十九年嘉義廳第一統計書》。
116. 嘉義廳(1908):《嘉義廳第一統計書》。
117. 嘉義廳庶務課(1920):《大正七年嘉義廳第二統計書》。
118. 嘉義廳庶務課(1920):《嘉義廳第二統計書》213,臺北,臺 南新報支局。
119. 漢聲(1997):《荷蘭時代台灣的老地圖》,臺北,漢聲。
120. 臺南州(1928,1929):《臺南州第十八統計書》,300;《臺 南州第十九統計書》,278,臺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
121. 臺糖公司(1988):《臺灣糖業四十年》,臺北,臺灣糖業公 司。
122. 蒜頭糖廠:《原料採集區域圖》。
123. 臺糖公司(1991):《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臺灣糖 業公司。
124. 臺灣新聞社(1917):《臺灣糖業年鑑》,1:65-67。
125. 臺灣總督府(1904):《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嘉義廳、斗 六廳、鹽水港廳)。
126. 臺灣總督府(1904):《■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嘉義廳、斗 六廳、鹽水港廳)。
127. 臺灣總督府(1927):《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 99-116。
128. 臺灣總督府(1937):《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84-116 。
129.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1916):《大正四年臺灣現住人口統 計》,228-274。
130. 臺灣舊慣調查(1909):《臺灣糖業舊慣一斑》,臨時臺灣舊 慣調查會。
131. 臺灣鐵道(1942):《臺灣總督府鐵道年報:昭和十六年度》 ,臺北市,臺灣總督府鐵道部。376-390,456-466
132. 遠流(1996):《臺灣堡圖》,台北,遠流。
133.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文叢,第74種。
134. 蔣毓英撰,陳碧笙校注(1985):《臺灣府志》,廈門大學出 版社。
135. 盧嘉興(1978):嘉義縣屬海岸線演變考,臺灣文獻,10(3) :27-34。
136.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台北,臺灣日日 新報社。
137.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 、二編,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138.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 調查要計表》,101-112。
139.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 ,101-112。
140. 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a):《第一臺灣糖業案內》,台北,臺 灣日日新報社。
141. 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b):《第二次糖業記事》,台北,臺灣 日日新報社。
14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 第150種。
14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3):《臺灣私法》譯本,台灣省文 獻委員會。
144. 謝石城、陳俊良、何連欽(1964):《臺灣省嘉義縣市寺廟大 觀》,嘉義市。
145. 謝兆申、王明果(1988):《臺灣地區土壤圖》,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
146. 謝兆申、王明果(1989):《臺灣土壤》,中興大學土壤調查 試驗中心。
147.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文叢,第14種。
148. 豐秋義(1936):實行小組合■就■■,《台灣■水利》,6: 117-131,277-280。
149. 藤黑總左衛門(1936):臺灣南部■產業的使命■嘉南大圳, 《臺灣■水利》,6(2):17-25。
150. 鹽水港廳(1901~1909):《鹽水港廳報》。
151. 澀谷紀三郎(1915a):看天田■關■■研究,《台灣農事報》 ,119:19-28。
152. 澀谷紀三郎(1915b):臺灣■土性■其調查事業,《農政經 濟》, 100:31-37。
153. 澀谷紀三郎(1916):看天田■關■■研究,《臺灣農事報》 ,119:19-28。
154. 澀谷紀三郎(1917):土性■■見■■臺灣農產■增進策,《 臺灣農事報》,128:1-5。
155. 澀谷紀三郎(1918):《嘉義廳土性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 農事試驗場。
156. 澀谷紀三郎(1919):臺灣■於■■土地改良,《臺灣時報》 ,6:1-7。
157. 澀谷紀三郎(1921):深耕■依■看天田■改良■■■■■─ 利用,《臺灣農事報》,175:12-20。
158. 澀谷紀三郎(1922):臺灣■農產增殖■關■■私見,《臺灣 農事報》,193:2-10。
159. 澀谷紀三郎(1926):臺灣農業管見,《臺灣農事報》,23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