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慧娟
論文名稱: 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之敘述模式研究
指導教授: 曾金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中介語敘述模式修辭對比語篇分析漢語敘述語料庫
英文關鍵詞: Interlanguage, Narrative Mode, Contrastive Rhetoric,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and Culture, Chinese Narratives, Corpu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8下載:10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Sapir-Whorf假說:人們是依循著母語的規範與習俗,去解釋他們所觀察到的客觀世界,而人們的思維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建築在其所屬族群的語言習慣上。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的敘述模式,並以母語為日語的中、高級漢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包括漢語母語者與日籍漢語學習者各三十名,以兩組圖片進行口語敘述,並根據受試者語料建立語料庫。再根據語料庫資料,按照詞、句子、語篇的層次,從四個架構來分析漢語母語者與日籍學習者敘述語篇的差異,這四個架構分別為:(1) Halliday(1985)的敘述句動詞及物性過程理論,(2) Labov(1972)的語篇結構理論,(3)敘述人稱,(4)名詞指稱。
    研究發現,漢語受試者與日籍受試者的漢語口語敘述語篇,在觀察焦點與敘述傾向上有不同的表現:漢語受試者進行敘述時,著重事件發展與人物行為的動態性描述;日籍受試者則重事件的時空背景,與人或物的外在形象的說明,以及事件發展的最終結果或狀態。日籍受試者在漢語敘述語篇上呈現的敘述傾向,也多少反映出日語的敘述傾向。
    由此可知,第二語言學習者傾向將其母語中的敘述模式與習慣套入第二語言中,這也可能是造成日籍學習者敘述表達僵化(fossilization)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日籍學生,漢語教師應瞭解漢、日語間的敘述傾向,提醒學習者以漢語進行敘述時,需轉換敘述的焦點與傾向。

    In linguistic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SWH) states that there is a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 of the language a person speaks and how that person both understands the world and behaves in i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terlanguage of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and to see if any patterns or generalizations can be found by looking at a large number of learners’ spoken Chinese.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30 native speakers of Japanese and another 30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They are showed two sets of pictures and the oral narratives is recorded and kept in a corpus. Using the learner corpus as data source, sort the words, sentences and discourses into four different frameworks. The four frameworks are (1) Halliday’s verbs process theory (1985), (2) Labov’s discourse structure of narrative (1972), (3) pronouns (point of view) and (4) Nouns reference.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discourses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Japanese learners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ir foci and ways of narrative. Chinese learners tend to focus on development events and actions and behaviors of characters. Contrary, Japanese learners tend to describe more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vents or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 result or state of the action. The narratives tendency shown on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Japanese learners also exhibits the narrative traits of Japanese.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tends to apply his native language narrative mode into h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might b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fossilization of Japanese learners. Thu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 Chinese teacher should perceive the narrative tendency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remind learners of them and further to facilitat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Chines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語言與文化 5 2.1.1 Sapir-Whorf假說 5 2.1.2文化對比 6 2.1.3日本文化 6 2.1.4小結 8 2.2語篇結構對比分析研究 9 2.2.1 Kaplan(1966) 9 2.2.2 Tannen(1980) 11 2.2.3 Mihm(1991) 12 2.2.4 劉齊生(1999) 14 2.2.5小結 15 2.3 中介語研究 16 2.3.1中介語理論 16 2.3.2鄧立立(1998) 17 2.4日語類型學研究 18 2.4.1金谷武洋(2003) 18 2.4.2大野晉(1974) 21 2.5 敘述語篇 22 2.5.1 Halliday動詞及物性過程理論(1985) 22 2.5.2 Labov 語篇結構(1972) 28 2.5.3敘述人稱 33 2.5.4名詞指稱 37 第三章 實驗設計與分析模式 41 3.1語篇對比相關研究 41 3.2實驗設計 43 3.2.1受試者 43 3.2.2實驗材料 44 3.2.3實驗工具 46 3.2.4實驗方式及流程 46 3.2.5實驗地點與時間 47 3.3 語料庫建立 48 3.3.1語料庫內容 48 3.3.2語料庫欄位 48 3.3.3語料劃分標準 48 3.4 分析模式 49 3.4.1敘述句的動詞及物性過程 50 3.4.2語篇結構 53 3.4.3敘述人稱 56 3.4.4名詞指稱 57 第四章漢、日組口語語篇敘述模式 59 4.1 漢、日組敘述句之動詞及物性過程分析 59 4.1.1 敘述句之動詞及物性過程分析說明 59 4.1.2 漢、日組敘述句之動詞及物性過程使用分析 63 4.1.3漢、日組敘述句之動詞及物性過程傾向討論 76 4.2 漢、日組語篇結構分析 80 4.2.1敘述語篇結構分析說明 80 4.2.2漢語受試者敘述語篇結構使用情形 85 4.2.3日籍受試者敘述語篇結構使用情形 86 4.2.4漢、日受試者在敘述語篇結構差異 87 4.3 漢、日組敘述人稱使用分析 90 4.3.1敘述人稱分析說明 90 4.3.2漢語受試者敘述人稱使用情形 93 4.3.3日籍受試者敘述人稱使用情形 95 4.3.4漢、日受試者在敘述人稱使用差異 96 4.3.5日籍受試者敘述人稱使用傾向討論 100 4.4 漢、日組名詞指稱使用分析 105 4.4.1名詞指稱分析說明 105 4.4.2漢語受試者名詞指稱使用情形 112 4.4.3日籍受試者名詞指稱使用情形 114 4.4.4漢、日受試者在名詞指稱使用上的異同 118 4.4.5漢、日受試者在名詞指稱上的差異 121 4.5 小結 126 4.5.1漢、日口語語篇的敘述傾向 126 4.5.2造成差異的原因 128 第五章 結論 131 5.1漢、日組在口語敘述傾向的差異 131 5.2實驗結果與前人研究的比較 132 5.3學習者母語敘述傾向相關研究在漢語教學的重要性 134 5.4可進行的後續研究 135 參考文獻 136 附件 144 (一)附表 144 (二)語料庫欄位範例 146 (三)母語受試者基本資料 147 (四)日籍受試者基本資料 149 (五)實驗說明 151 (六)受試者語料 157 (七)實驗圖片 196

    (一)中文
    Benedict, R. 黃道琳譯. 1974. 《菊花與刀》. 台北:華新.
    Benedict, R. 黃道琳譯. 1976. 《文化模式》. 台北:巨流.
    Reischauer, Edwin O. 1977《日本人》(The Japanese). 臺北市 : 五南 1991 譯.
    丁邦新. 1994.(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 趙元任.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台北:學生書局.
    三浦朱門著. 鄧麗寶譯. 1992. 《日本人的真面目》. 臺北市 : 稻田,
    土居健郎著. 王新生等譯. 1995. 《日本人獨特的人際心理》. 台北市 : 錦繡出版
    王亞同. 2000. 〈中美大學生作文模型比較研究〉. 於《外語教學與研究》. Vol.32 No.1. 59-63.
    王建勤. 1997.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王學松. 2001. 〈來華日本學生漢語學習情況調查〉. 於《語言文字應用》. 第4期. 25-30.
    申 丹. 1998.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
    申小龍. 1993. 《文化語言學》. 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吳麗君. 2002. 《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滇雯. 2000. 〈日本留學生漢語偏誤分析之(一):動詞重疊〉. 於《漢語學習》. 第5期. 60-64
    宋協毅. 2000. 〈論日語主觀性形容詞的客觀化〉. 於《外語與外語教學》. 第8期(總136期). 18-20.
    李嘉樂. 1989. 〈漢語與日語〉. 於《語文研究》. 第2期(總32期). 11-13.
    周慶華. 2002. 《故事學》. 台北:五南書局.
    周剛. 2000. 〈漢、英、日語連詞語序對比及其語言類型學意義〉. 於《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 1-17.
    屈承熹.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文鶴.
    於寧. 徐平. 昌切. 1991. 〈中譯本〉《語言學與小說》. Fowler, R. 《Linguistics and the Novel》. 四川:重慶出版社.
    松本一男著. 黃愛平譯. 1994. 《日本人與中國人》, 台北:錦繡.
    松本一男著. 歐陽文譯. 1992. 《環環相扣—日本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 台北市 : 新潮社.
    施家煒. 1998. 〈外國留學生22類現代和語句式的習得順序研究〉. 《世界漢語》4: 34-41.
    胡壯麟. 朱永生. 張德祿. 1997. 《系統功能語法概論》. 湖南教育出版社.
    迪昌運. 1996. 《怎樣說得對?—日本人漢語學習中常見語法錯誤辨析》. 北京文化大學出版社.
    宮本幸子. 2000. 〈日本學生學習漢語常見的表達錯誤〉. 於《漢語學習》. 第4期. 61-63.
    徐烈炯. 1995. 《語義學》. 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
    馬清華. 2000. 《文化語義學》. 江西人民出版社.
    高莉莉. 2001. 〈從Labov的分析模式看“A Horse man in the Sky”的敘事結構〉. 於《山西教育學院學報》. 第四期. 66, 76.
    高寧慧. 1996. 〈留學生的代詞偏誤與代詞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則〉. 於《世界漢語教學》. 第2期(總期36). 60-70.
    崔立斌. 2004. 〈日本學生漢語學習的語法錯誤分析與和日語言對比〉. 於《語言文字應用》. 第4期. 20-24.
    張岩紅. 199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日語言表達差異〉. 於《外語與外語教學》. 第5期(總120期). 18-19,48.
    莊英章等. 1991.《文化人類學》. 國立空中大學.
    許余龍. 2000. 《對比語言學》.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連淑能.1994. 《英漢對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銳. 1993. 〈漢語動詞的過程結構〉. 於《中國語文》. 第6期(總237期). 410-419.
    傅騰霄. 1996. 《小說技巧》. 台北:紅葉文化.
    彭宣維. 2000. 《英漢語篇綜合對比》.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黃宣範. 1999. (中譯本)《漢語語法》. 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台北:文鶴.
    楊 義. 1998. 《中國敘事學》. 台北:紅螞蟻圖書.
    廖巧雲. 1999. 〈功能語法理論在文體分析中的應用—語篇分析範例〉於《外語與外語教學》. 第8期(總其123).
    熊沐清. 2001. 〈論語篇視點〉. 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總期33).  21-28.
    管燕紅. 1998. (中譯本)《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 Jack C. Richards, John and Heidi Platt. 香港:朗文.
    趙世開. 1999. 《漢英對比語法論集》.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福泉. 1999. 《基礎日本語文法》. 台北:籐笛.
    趙毅衡. 1998. 《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施大書苑.
    劉月華. 1998. 〈關於敘述體的篇章教學—怎樣交學生把句子連成段落〉. 於《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總43期). 71-78.
    劉齊生. 1999. 〈文化對語篇結構的影響—中德日常體敘述比較研究〉. 於《現代外語》. 第4期(總86期). 346-361.
    鄭天剛. 1990. 〈日語的與漢語的“有”、“在”〉. 於《漢語學習》. 第4期(總58期). 28-30.
    鄧立立. 2000. 《漢語連接形式於口語敘述中的使用—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比較》. 碩士論文.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漢語文教學研究所.
    戴國華. 2000. 〈日本留學生漢語動詞常見偏誤分析〉. 於《漢語學習》. 第6期. 61-65.
    顧 俊. 1981. 《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

    (二)英文
    Brown, R, 1958. How Shall a Thing be Called? Psychol. Rev., 65: 14-21.
    Cruse, D. A. 1977. The Pragmatics of Lexical Specificity. Linguistics 13: 153-164.
    Clancy. P.M. 1980. Referential Choice in English and Japanese Narrative Discourse. In Chafe (ed.) 1980.
    Coulmas, F. (ed). 1986.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Fowler, F. 1986. Linguistics Criticism. Oxford Oxford New York Press.
    Halliday , M. A. K. 1994. A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don: Edward Arnold.
    Hatch, J. 1992. Discourse and LanguageEedu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aton. J. B. 1966. Composition through Pictures. Hong Kong:Longman.
    Heaton. J. B. 1975. Beginning Composition through Pictures. Hong Kong:Longman
    Kaplan. R. B. 1966.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16:1-2. 1-20.
    Krashen. Stephen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gmann, London.
    Kuno, S. & E. Kaburaki. 1977. Empathy and Syntax. Linguistic Inquiry 8: 627-72
    Jacquelyn & William. 1979. Discours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ransfer.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 19: 3-12.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ihm. A.. 1991. Erzhlen in Japan und Deutschland. Aspekte einer interkulturellen Narrativik. In: Akten des 8. IVG-Kongresses Tokyo 1990. Bd. 5. Mnchen. 303-311.
    Miranda Y. P. Lee. 2003.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Rhetoric of English Narratives: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English and Chinese non-Native English Writers. Text 23: 347-368.
    Muhlhausler, Peter & Harre, Rom. 1990. Pronouns and People: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y. Cambridge, Mass., USA : B. Blackwell
    Regent, O. 1985.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 learning of specialized written discourse. In Riley (ed.) 105-120.
    Schachter, J. and Rutherford, W. 1979. Discours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ransfer.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 19: 3-12. Reprint in B. W. Robinett & J. Schachter.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RAL. 10:3,
    Tannen, D. 198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al Narrative Strategies: Athenian Greek and American English. In Chafe (ed.) 51-87.

    (三)日文
    大野晉. 1974. 《日本語》. 東京:岩波書社.
    角田太作. 1991. 《世界言語日本語》. 東京:出版.
    金田一春彥. 1977. 《日本人言語表現》. 東京:講談社.
    金谷武洋. 2003. 《日本語文法謎解—「」日本語「」英語》. 東京:筑摩書房.
    郭春貴. 2001. 《誤用中語—基礎》. 東京:白帝社.
    張起旺著. 玉充代譯. 2001. 《日本人間違中語》. 台北:書刊行.
    森田良行. 1995. 《日本語視》.東京:創拓社.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