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尚明
論文名稱: 2001年亞洲盃女子足球比賽得失分特徵之研究
指導教授: 許樹淵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1
中文關鍵詞: 女子足球亞洲盃得失分
英文關鍵詞: Women’s Soccer, Asian Soccer Tournament, Goals Score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7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對象以參加2001年第十三屆亞洲盃女子足球賽事,共10場次數重要賽事為研究對象,並以事後回溯法記錄相關數據和比較分析,其目的為探討亞洲盃女子足球比賽不同分段時間、區域、位置、得失分方式及其差異情形。本研究資料處理,以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分析進行考驗,並以α=.05考驗其顯著水準。所得的結果如下:
    1. 不同分段時間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2. 不同射門區域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以A區球門區最多,C區罰球區兩側最少。
    3. 不同位置得分有顯著差異存在,經事後比較發現前鋒得分顯著優於後衛。
    4. 不同方式得分進球數的比較;(一)得分前攻擊型態(動態)進球比較,本研究中近柱橫傳、穿越傳球和遠柱橫傳優於交叉、疊瓦傳球、撞牆傳球、回傳球等;(二)得分前攻擊型態(定位球)的進球數變異數分析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三)不同得分機會來源進球數比較,隊友傳送顯著大於防守犯規、自行盤運、防守失誤;(四)不同得分執行方式輕撥和其他的得分執行方式有顯著的差異;抽射和其他的得分執行方式也有顯著的差異。
    5. 不同方式失分的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goals scored in the ten crucial matches at the 2001 Women’s Asian Soccer Tournament, correlat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to period of playing time, shooting position, player position, and method of scor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put to a one-way ANOVA analysis with α=.05 level。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as follows:
    1. No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goals scored in relation to playing period.
    2. No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goals scored in relation to shooting position. Most goals were scored from area A (the six yard box). Least goals were scored from area C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enalty area).
    3. A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goals scored in relation to playing position. Attackers scored more goals than defenders.
    4. An analysis of scoring method retur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Most goals scored in open play occurred from crosses to the near and far posts and from through passes. Fewer goals occurred from crossovers, overlaps, wall passes and back passes. (2) No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goals scored from set plays. (3) An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scoring opportunities revealed that most scoring chances arose from passes by team-mates. Fewer chances occurred from defensive fouls, defensive mistakes and individual dribbles by the attacking team. (4) A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method of shot. Tap-ins and strong instep shots showed a notable difference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 of shooting.
    5. No notable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an analysis of goals scored from defensive mistakes.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說...........3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4 第六節 名詞解釋..............4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不同分段時間得分之相關文獻.....8 第二節 不同區域得分之相關文獻.......13 第三節 不同位置得分之相關文獻.......17 第四節 不同方式得失分之相關文獻......19 第參章 研究設計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流程..............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24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2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分段時間進球數的比較......27 第二節 不同射門區域進球數的比較......30 第三節 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的比較......32 第四節 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的比較......36 第五節 不同失分方式進球數比較.......4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5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53 第三節 實際應用..............53 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分...............55 二、英文部分...............56 三、日文部分...............58 表 次 表2-1 1969~1977日本甲組聯賽分段時間之得分統計表.9 表2-2 不同分段時間得分之文獻比較.........11 表2-3 射門進球點分析...............14 表2-4 不同區域得分之文獻比較...........15 表2-5 不同位置得分之文獻比較...........17 表2-6 不同方式得分之文獻比較...........19 表2-7 不同方式得失分之文獻比較..........21 表4-1 不同分段時間進球數統計表..........27 表4-2 不同分段時間進球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28 表4-3 不同射門區域進球數統計表..........30 表4-4 十場重要賽事不同射門區域進球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1 表4-5 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統計表..........32 表4-6 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3 表4-7 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事後比較表........34 表4-8 得分前攻擊型態(動態)進球數統計表.....36 表4-9 得分前攻擊型態(動態)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7 表4-10得分前攻擊型態(動態)進球數之事後比較表.37 表4-11得分前攻擊型態(定位球)進球數統計表...39 表4-12得分前攻擊型態(定位球)進球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9 表4-13 不同得分機會來源進球數統計表.......40 表4-14不同得分機會來源的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1 表4-15 得分機會來源的進球數事後比較表......42 表4-16 不同得分執行方式進球數統計表.......44 表4-17不同得分執行方式的進球數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5 表4-18 不同得分執行方式的進球數事後比較表....45 表4-19 不同失分方式進球數統計表.........48 表4-20不同方式失分的進球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9 圖 次 圖1-1區域劃分圖..............5 圖3-1研究流程圖..............23 圖4-1不同分段時間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27 圖4-2不同射門區域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30 圖4-3不同職司位置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33 圖4-4得分前攻擊型態(動態)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36 圖4-5得分前攻擊型態(定位球)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39 圖4-6不同得分機會來源時間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41 圖4-7不同得分執行方式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44 圖4-8不同失分方式進球數之百分比統計圖...48 附 錄 附錄一 2001年亞洲盃女子足球賽10場重要賽事賽程表.60 附錄二 不同方式得失分紀錄表..........61

    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臺北足球協會(民82):中華足訊,第73期,11頁。
    方仁權(1993) :世界強隊運用斜傳中吊進攻戰術的規律和特點。中國體育科技。第29卷,10期,16-23頁。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何長發(民75):墨西哥世界盃射門統計。臺北:民生報。
    何加才、李冬生、呂文元、劉丹、潘日春、孫金剛(1994) :我國優秀女子足球隊打法特點及其效果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第30卷,4期,29-33頁。
    紅毅、周毅(1993):首屆世界盃女子足球錦標賽射門的統計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8期,61~65頁。
    周新華、袁建國、王巍、張玉生、陳瑞增(1994) :第15屆世界盃足球賽失球情況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第30卷,12期,27-28頁。
    黃文祥(民88):十六屆世界盃足球比賽時間之分析。臺灣省學校體育,第49期,56-60頁。
    黃文祥(民85):足球比賽入球點之分析〜以1990、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為例。大專體育,第17期, 66~71頁。
    梁殿乙、中山邦夫(1996):對射門前戰術手段運用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第32卷,12期。62~64頁。
    張介元(民83):世界盃足球賽的得分趨勢及相關之研究,以1986年、1990年比賽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教育學報,227~309頁。
    張介元(民84):從六個W的點分析足球致勝要訣,以一九九四年世界盃足球賽得分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253~256頁。
    趙榮瑞(民84):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射門狀況之研究。國立台灣體專學報,第六期, 83~99頁。
    趙榮瑞、呂桂花、黃文祥、王柏旻(民88a):1998年法國世界盃足球賽射門技術之分析。一九九九年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光碟,台灣,林口。
    蔡尚明(民85):台灣發展女子足球三十年概況。第三屆國際體育史學學術研討會發表。
    蔡尚明(民87):中國時報。六月二日,第七版。
    蔡尚明(民89):第二屆亞洲足球教練班報告書。中華體育總會,2-3頁
    蔡尚明(民90):足球比賽得失分特徵之研究。華夏學報,第35期。
    蘇少泉、黎國堯(1998):中國足球演義。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409-413頁。
    羅智聰等(民85):我國女子足球比賽中射門現況分析之研究~84年台灣區運動會為主~。南榮體育學報,第4期,90~104頁。
    戴漢東(1994):第15屆世界盃足球賽進球情況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0卷,12期, 24~26頁。
    二.英文部分
    Ali, H. A. (1988) A statistics analysis of tactical movement of strokes in Soccer. Science and Football. eds. T. Reilly, A. Lees, K. Davids, and W.J. Murphy ,London: E & Fn Spon ,302-378.
    FIFA NEWS(Nov. 1999)
    Furrer, G. & Vogel, E.(1986). FIFA World Cup-Mexico ’86, Switzerland, FIFA.191-195.
    Harris, S. & Reilly, T.(1988). Space teamwork and attacking success in soccer, Science and Football. eds T. Reilly, A. Lees, K. Davids, and W.J. Murphy , London: E. & F.N. Spon, 322-328.
    Hughes, M.D., Robertson, K.and Nicholson, A.(1988). Comparison of patterns of play of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teams in the 1986 world cup for soccer. Science and Football, eds T. Reilly, A. Lees, K. Davids, and W.J. Murphy, London: E & F.N. Spon ,363-367.
    Jinshan, X. Xiaoke., C. Yamanaka, K. and Matsumoto, M. (1991). Analysis of the Goals in the 14th World Cup. Science and Football Ⅱ.eds T. Reilly, A. Lees, K. Davids and W.J. Murphy, London: E.& F.N. Spon, 203-205.
    Luhtanen, P. H.(1991). A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offensive actions in soccer at world cup level in Italy 1990. Science and footballⅡ.eds T.Reilly.,A. Lees., K. Davids.,& W.J. Murphy, London: E & F.N. Spon, 215-219.
    Olsen, E. (1988). An analysis of goal scoring strategies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in Mexico, 1986. Science and football. eds T Reilly., A. Lees., K. Davids & W.J. Murphy, London: E & F.N. Spon, 373-376.
    Raju, N. (1988). First Asian Coaching School, Conducted by Andy Roxburgh Scotland and Dr. Josef Venglos Czechoslovakia Compiled by N. Raju (AFC), 38-207.
    Schifferle,T. (1990). Tognoni,G. & Cooper,K. Italy ’90, Germany, FIFA, 256-260.
    Technical Report Olympic Football Tournament Seoul. Korea Republic (1988),122.
    Technical Report SAUDI ARABIA 89ⅢWorld Youth Championship For The FIFA/COCA-COLA CUP (1989),149.Technical Report 3rd FIFA U-16 World Tournament for the JVC Cup Scotland (1989),137
    Williams, L.R.T (1973). Anticipation & timing in motor skills. NewZealand. Journal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49-51.
    三.日文部分
    恩田裕(1979):競技得點推移—比較分析中心—,成城法學「教養論集」1,65~102,129~166。
    久保田洋一、田中純二(1969):”分析”—特得點可能地域侵入方法—,體育學研究,P.270。
    赤井岩男(1977):分析( )。武藏大學Vo1.9.,頁1~14。
    赤井岩男(1977):”分析()”,武藏大學人文學會雜誌,9-1,9-2, 1~14,169~182。
    赤井岩男(1978):”分析(2)”,武藏大學人文學會雜誌,10-1,PP.57~72。
    田中純二、久保田洋一(1969):”分析關研究—特地域別距離高—“,體育學研究,13-5,PP.270~271。
    田中和久(1987):”Mexico86全132得點傾向分析”,第7回醫科學研究,日本協會出版,PP.47~56。
    高橋孝太郎(1973):得點勝敗關係研究,上智大學體育,7,PP.23~36。
    真榮城勉、田中純二(1982):”.分析關研究—攻選有效性”,愛媛大學教育學部記要第1部教育科學,28,PP.187~196。
    松本光弘、小野太佳司(1983):高校分析—得點場面,講談社,PP.202~205。
    吉田勝志(1968):中關—考察—第15回東海地區大學選手權大會—,三浦學園體育研究會體育研究會誌III。
    吉田勝志(1969):””,體育學研究,13-5,PP.269~170。
    吉田勝志(1970):”技術一般分析”,中部工業大學紀要,第五卷,PP.261~26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