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袁慶齡 YAUN,Ching-Ling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活科技創新教學對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仿田宮迷你四驅車概念之振動機為例 A Study of Students’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of Innovative Instruction in the Living Technology at Junior High School -For Example Vibrational Robot of TAMIYA Mini 4WD Conception. |
指導教授: |
宋修德
Sung, Shiu-T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3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生活科技 、田宮迷你四驅車 、創新教學 、科技創造力 |
英文關鍵詞: | the living technology at junior high school, TAMIYA Mini 4WD, innovative instruction,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以實作活動與手腦並用為主的仿田宮迷你四驅車概念在國中生活科技創新教學,配合研究者自行設計創意科技教材-振動機之使用,輔以創造力技法及問題解決導向的競賽評量與情境學習,從而激發、培養與提昇國中學生之科技創造力。
研究採實驗設計研究,以臺北市市立某國中八年級學生137名為受試對象。實驗組以自編之仿田宮迷你四驅車概念創新教學;控制組則以相對應一般教學方式、內容進行教學。實驗教學的結果採用「學生競賽活動成績」及實驗教學前、後所實施的「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測驗」作為量化評鑑工具。而後續追蹤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學習活動紀錄表」與授課教師「教師教學週誌」的相關資料,歸納、統整教師活動省思回饋與學生個人活動紀錄之內容質性分析,以驗證仿田宮迷你四驅車概念創新教學對提昇科技創造力之正面效益。
本研究發現:實驗組學生透過振動機 動手做實驗教學後,其「科技創意學習成效」與「學生創造性傾向」,均獲得提昇;而控制組學生於一般式教學後,其「科技創意學習成效」與「學生創造性傾向」,亦有所成長。唯實驗組學生之「科技創意學習成效」與「學生創造性傾向」,皆優於控制組學生之成就。配合學習活動紀錄表與教師教學紀錄之分析結果亦指出:實驗組學生於仿田宮迷你四驅車概念創新教學後,亦明顯優於一般教學模式。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imitative TAMIYA Mini 4WD in the innovative instruction of living technology at ju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hands-on and brain activity-based simulations. The researcher’s self-designed innovative instruction material, the virbrational robot, coupled with the creativity techniques and problem solving-oriented competitive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learning have been adopted to elicit and foster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has been adopted, and 137 eighth grade students from one junior high school serve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s adopted the innovative instruction conceptualized by the self-made imitative TAMIYA Mini 4WD; the control group has adopted the genera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ult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been evaluated using the quantitative tools including the “student contest results” and the “creative junior high school aptitude test” implemented in the pre-survey and post-survey. Then the “record of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teachers teaching Weekly” related data were tracked to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and feedbacks on the activities, and the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personal activity record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ositive benefits of the imitative TAMIYA Mini 4WD concept in enhancing the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It has been found in this study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in the “technological and creative learning outcomes” and “creative tendencies” through the hands-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using the vibrational robot; the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have also shown improvement in this regard. However,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ecord of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teaching weekly” have shown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achieved higher growth better than other general teaching models.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邱皓政、蔡啟通、林逸媛(1992)。國中學生拓弄斯創造思考測驗評分常模修訂。測驗年刊,39,105-116。
上官百祥(2005)。課程修訂與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2)。
毛連塭、郭有遹、林幸臺、陳龍安(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方崇雄,張玉山(2003)。九年一貫生活科技之教學活動設計。研習資訊,20(6)。
王光復(2008)。生活科技應重視研究發展能力之培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4),1-2。
王保堤等(2005)。設計導向課程對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77-103,新竹市:教育大學。
王保堤、游光昭、王鼎銘(2006)。設計導向課程對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77-103。
王淑慧(2006)。高雄市九十三學年度國中生活科技師資現況調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1)。
田宮俊明(2004)。田宮模型:以態度重現完美的經營典範。(傅瑞德譯)。臺北縣:四方書城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0年)
史美奐(2004)。教師創新教學的類型與可能。課程與教學季刊,7(1),1-14。
朱益賢(2006)。從科技素養道科技創造力。生活科技教育,39(8),1-2。
李隆盛(1986)。我國國中階段工藝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市: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學會。
李隆盛(1996)。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2)。抓緊教科書。生活科技教育,35(11),1。
李隆盛(1996)。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堅萍(1994)。談國中新制「生活科技」課程。技職雙月刊,24,30-33。
李堅萍(2006)。培育科技創造力應重視實作技能的教學與自我效能的激發。生活科技教育,39(8),21-28。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教育,33(10),9-16。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下)。生活科技教育,33(9),7-14。
李建宏(1998)。軌道車完全改造技術讀本。臺北市:尖端出版社。
何益川(2004)。機械領域工程背景高創造力者之技術能力心智運作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吳明雄,上課講義,民97年9月17日。
吳明雄(2006)。第五章 檢核列舉相關方法。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IKI5zaCFRuQC0j1HwUoT2B0/artiClC?mid=157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132,164。
吳靖國(2003)。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創造」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
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6)。9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中高職國中校長會議。2009年10月17日,取自http://web.jajh.tp.edu.tw/prineipal/page4-4.htm
吳曉亮(2004)。吳曉亮老師給黃部長的公開信。2009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mlsh.tp.edu.tw/teeh/htm/oldbbs/6.htm
吳怡瑄、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教學、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 239-26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人龍(2003)。生活科技課程中設計與製作的學習歷程。教育研究資訊,11(4),3-24。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奕民(2002)。創新教學-從教師專業倫理出發。中等教育,53(4),36-48。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坤誼、游光昭(2004)。透過中小學科技素養課程以培育學生創造力之探討。南大學報,38(2),15-30。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皓政、葉玉珠(1998)。技術創造力的定義(二)技術創造力:概念與定義。2009年11月17日,取自http://tim.neeu.edu.tw/CroCi /outComC/Creativity.sehedule187B.htm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二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孟繼洛等(1993),中學「家政與生活科技」課程架構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周宜平(2004)。智力 性別 出生序 家庭社經地位與國一學生創造力傾向
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69-181。
洪榮昭(1999)。試析科技創作力。國際科技教育整合思考研討會。臺東縣:臺東師範學院。
保科政美(1998)。軌道四驅車百科。(劉淑玲譯)。臺北市:青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5年)
袁慶齡(2008) 。科技創新課程-振動機。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雅婷(2007) 。國中生創意認知歷程與科技創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世光、張玉山(2005)。「創意設計與製作」活動設計的基礎。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tkvs.yle.edu.tw/Curriulum/living2.doC
教育部(1984)。國中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5),國中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分析與展望。臺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臺北市:正中出版社。
陳仙舟、黃俊宏(1998)。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2009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eeda.org.tw/ablC/ClCCtriC_magazinC/ CrCativC_Cdu.htm
陳亮宇(2002)。自然科多元智慧教學對國小學生科學創造力的影響。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玉統(1996)。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為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蕙君(2008)。創意深耕,科技深根. 臺北新教育廣播節目. 教育週報.2008/1/11.
陳木(1986)。旋轉機械振動學。臺北縣:徐氏基金會出版。
陳坤饒(1991)。專科物理學。臺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嘉彌(2005)。激勵偏遠地區學生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策略研究。教育部
補助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專題研究。國立臺東大學。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玉山(1994)。成人科技素養架構與內涵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27(9), 1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玉山(2003)。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世忠(2002)。教學創新應用與實例。臺北市:學富出版社。
張啟瑞(2006)。舉辦科學創意競賽校際間之學童創造力比較性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志中(2008)。國民小學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科學創造力之研究。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行為、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旭鈞(1991)。國小兒童創造力、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8,117-141。
黃麗真、汪巧玲(2003)。「生活科技」名存實亡?。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4)。
曾若蘭(2008)。國中生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1。
葉玉珠(2002)。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發展與其主要影響生態系統之動態關係。國科會專題研究成困報告(NSC902511S110006)。
葉玉珠(2004)。「科技創造力測驗」的發展與常模的建立。測驗學刊,51(2),127-162。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50(2), 29-5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鏡中、范姜翠玉(2002)。國語文創新教學的思與行。研習資訊,19(1),17-27。
蔡錫濤(2001)。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的實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10),10-14。
蔡錫濤(2004)。生活科技課程的更張與調整。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 1-2。
鄧運林(1981)。小學生創造才能、科學興趣與人格特質之探討。今日教育,39,69-79。
潘朝昱(2007)。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編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在職專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發銓(2004)。國小學生運動技能、創造力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文基(1990)。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書局。
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龔文廣(2000)。知識經濟與新世紀人力資源發展新趨勢。勞工行政,149,8-18。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Alexandrov, N. (2008). Advanced European ERASMUS MUNDUS MSc in Network and e-Business Centered Computing. ACET Centre, School ofSystems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Retrieved May 20, 2008.http://www.reading.ac.uk/sse/pg-taught/sse-pgtadvancedEuropeanErasumsMund usMSc.asp
Besemer, P. S. & O’Quin, K. (1986). Analyzing creative products: refinement and test of a judging instrument. The journal of cerative behavior, 20(2),115- 126.
Blomdahl, C. & Rogala, W. (2008). Technology in Compulsory School – Why? What? How?. Desig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13(1), 19-28.
Csikszentmihalyi, M. (1996).Creativity.New York:Harper Collins.
Davis, G. A., Kogan, N. & Soliman A. M. (1999). The Qatar Creativity Conferenc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 , Family, and Society. Third Quarter , 33(3) , 151-166.
Dasgupta, S. (1996). Technology and Creativit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x, H. H. (1963). A critique on creativity in science. In M. A. Coler (Ed.), Essays on Creativity in the Sciences (pp. 123-152).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Guilford, J. (1988).Som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mode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8, 1-4.
Jonassen, D. H. (1997).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learning outcom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5(1), 45-94.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rnon, P.E.(1989). The nature-nurtuer problem in creativity. In J.A.,Gliver; R.R.,Ronning & C.R., Reynolds,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93-110). New York: Plenum Press.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einstein, J. B., & Bobko, P. (198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androgyny when moderated by an intelligence threshold.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4(4), 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