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阮雋絜
Chun-Chieh Juan
論文名稱: 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
指導教授: 劉若蘭
Liu, Ru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大學新生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歷程
英文關鍵詞: freshmen,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learning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習歷程,以及影響其學習歷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某公立綜合型大學九十八學年度入學,修習服務-學習課程的大學新生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並邀請研究參與者提供相關記錄與作業,資料分析運用持續比較法,藉由閱讀與註解資料,發現概念,再分類整理概念形成類別,並進行反面案例的分析,最後聯結類別形成主題;另以資料的三角校正、反面案例分析、研究參與者檢核、厚實描述,以及長期涉入與持續觀察建立研究信實度。
      研究結果發現,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習歷程,由「不瞭解服務-學習,初始態度影響投入程度」、「初次服務帶來改變,漸漸樂於服務」、「透過服務知能與實作,增進認同與發展」,至「觀點轉換,重新體認服務的意義」;而影響其學習歷程的重要因素包含:「學生投入程度影響學習經驗與成果」、「互動與支持提升服務的動力」、「課程設計與反思方式影響學習成效」,以及「個人與家人的服務經驗影響服務心態」。
      最後,本研究分別對大學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設計,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大學校院方面,建議學校應充分提供教師推動課程的資源,並鼓勵學系積極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規劃;服務-學習課程設計方面,建議應強化服務-學習的知能學習,提供直接服務學系的機會,安排多元且具挑戰的服務活動,建構學生反思與回饋的機制,以及加強督導的輔導與指引功能;後續研究方面,建議納入教師、助教和學系相關人員的觀點,並增加多元之研究方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新生之特質、需求與成功學習 ……………… 13   第二節 個人與環境互動及轉換理論 ……………………… 25   第三節 服務-學習相關理論與研究 ……………………… 33   第四節 服務-學習之課程設計 ……………………………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取向 …………………………………… 59   第二節 本研究服務-學習課程介紹 ……………………… 61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 66   第四節 研究實施過程 ……………………………………… 68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 73   第六節 研究之信實度 ……………………………………… 7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瞭解服務-學習,初始態度影響投入程度 …… 81   第二節 初次服務帶來改變,漸漸樂於服務 ……………… 87   第三節 透過服務知能與實作,增進認同與發展 ………… 93   第四節 觀點轉換,重新體認服務的意義 ………………… 107   第五節 影響學習歷程的核心元素 ………………………… 119   第六節 研究者反思 ………………………………………… 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37   第二節 建議 ………………………………………………… 14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47   西文部分 ……………………………………………………… 156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訪談同意書 …………………………… 163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訪談題綱 ……………………………… 164   附錄三 訪談資料概念稿(範例) ………………………… 168 表 次 表2-2-1 個人-環境互動理論之四模式 ……………………… 27 表2-2-2 個人與環境互動及轉換理論與本研究主題之關係 … 33 表2-3-1 Chickering的心理社會發展七向度 ………………… 35 表2-3-2 Perry的智能與倫理發展理論 ………………………  38 表2-4-1 社會正義觀點與傳統觀點之服務-學習模式比較 … 47 表2-4-2 服務-學習價值發展模式四變項 …………………… 50 表2-4-3 服務-學習價值發展模式 …………………………… 53 表2-4-4 服務-學習課程之發展歷程 ………………………… 54 表3-2-1 本研究課程發展階段之內涵 ………………………… 63 表3-2-2 本研究課程學生之階段任務 ………………………… 64 表3-2-3 本研究課程之評量方式 ……………………………… 65 表3-3-1 研究參與者之服務-學習情形 ……………………… 68 表3-5-1 研究參與者訪談資料編號原則範例 ………………… 74 表3-5-2 研究參與者相關資料編號原則 ……………………… 74 表3-5-3 本研究資料分析之步驟 ……………………………… 75 圖 次 圖2-2-1 Astin的輸入-環境-成果(I-E-O)模式 ………… 30 圖2-3-1 Kolb的學習循環週期 ………………………………… 40 圖3-1-1 研究概念圖 …………………………………………… 61 圖3-4-1 研究流程圖 …………………………………………… 69 圖4-1-1 研究參與者「不瞭解服務-學習,初始態度影響投入程      度」之階段歷程圖 …………………………………… 87 圖4-2-1 研究參與者「初次服務帶來改變,漸漸樂於服務」 之階段歷程圖 ………………………………………… 93 圖4-3-1 研究參與者「透過服務知能與實作,增進認同與發展」      之階段歷程圖 ………………………………………… 107 圖4-4-1 研究參與者「觀點轉換,重新體認服務的意義」 之階段歷程圖 ………………………………………… 119 圖5-1-1 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習歷程圖 ……… 138

    中文部分
    王仲匡(2007)。大學新生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生活科學學報,11,33-49。
    王新閔(2007)。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外志工服務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薇雅(2009)。大學生服務學習成效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南部四所大學校院為例。台南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古芸妮(2008)。自在的穿梭於人群之間-人際關係的意義與內涵。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107-119)。台北市:心理。
    江文賢(2001)。大學生約會暴力現象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伍翠盆(2005)。學生志工-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慶蘭(2009)。服務學習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實踐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英奇(1984)。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政光、戴文珠(2010)。服務學習融入生命關懷課程之成效探討。發表於明新科技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中心舉辦之「明新科技大學第二屆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6月18日,新竹縣:明新科技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Q. P. Michael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縣:桂冠。
    吳建隆(2006)。學生參與志願服務的培力經驗之研究-以中原資管系「因為愛」計畫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肇銘、陳建翔(2010)。協助原住民進行傳統文化網路行銷與作品拍賣之研究-以台東縣初鹿國小卑南族版雕文化傳承服務學習專案為例。發表於明新科技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中心舉辦之「明新科技大學第二屆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6月18日,新竹縣:明新科技大學。
    吳肇銘、鄧榮樺(2010)。以服務學習方式縮短國際數位落差之研究-2009中原大學柬埔寨海外志工專案為例。發表於明新科技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中心舉辦之「明新科技大學第二屆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6月18日,新竹縣:明新科技大學。
    沈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沈佳敏(2007)。學生參與圖書館服務學習之動機與觀感。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1998)。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復文書局。
    李燕鳴、劉文玲、陳福士(2002年12月)。東華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生活適應。慈濟醫學雜誌,14(6),365-372。
    李燕美(2004)。服務學習方案在大學服務性社團中實施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U.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台北市:五南。
    李月娟(2008)。北部某技術學院服務課程學生參與態度與滿意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欣樺(2009)。再見家鄉‧再建家鄉-跨文化背景學生自組自籌團隊參與國際服務之學習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一真(1994)。醫學院新生定向輔導具體措施細部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陽明醫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林珊如、卓宜青、劉旨峰、袁賢銘(2000年12月)。網路化學習歷程與同儕互評系統之建構經驗。資訊與教育雜誌,80,57-64。
    林銘雄(2004)。服務學習方案規劃之研究-以輔仁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慧貞(2006年12月)。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意願初探。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10,171-192。
    林思含(2007)。大專學校推動服務學習之成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俊閎(2007)。服務學習融入師資培育-以線上課輔活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玉珍(2008)。宜蘭縣大專學校學生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梅琴(2008)。探尋高峯經驗~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之研究。發表於輔仁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舉辦之「2008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推動策略及師資培訓」研討會。10月31日,台北縣:輔仁大學。
    林佩縈(2009)。重新感受自己的心,從心看見對方的新-研究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多元文化觀點轉換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富美(2004)。大學新生定向輔導實施之研究-從學務處負責人員與學生的觀點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建彬(2004)。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大葉學報,13(2),109-117。
    柯志堂(2005年7月)。高等教育服務學習之探討-以荒野溼地服務之學習經驗為例。高餐通識教育學刊,2,121-149。
    洪靖雅(2007)。從服務學習進入社會參與-大學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胡憶蓓(2008)。編輯的話。載於教育部,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頁4-5)。台北市:教育部。
    孫台鼎、胡憶蓓(2005)。服務學習課程對志工服務態度影響之調查研究。發表於東吳大學主辦之「2005自強隧道-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頁20-26)。11月25日,台北市:東吳大學。
    高慶賢(2005)。青少年參與服務學習現況與學習成效評估-以北市高中、職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徐明、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9-55)。台北市:洪葉。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86)。台北市:洪葉。
    徐明、邱筱琪(2008)。服務學習方案的實施與夥伴關係。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87-126)。台北市:洪葉。
    張雪梅(1993)。海洋大學一年級新生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人文數理學報,2,161-188。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証研究。台北市:張老師。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350-366)。台北市: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8年12月)。服務學習永續發展的新思維。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7(3、4期合訂),70-82。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瑋琪(2008)。追尋自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與自我成長。載於黃政昌(主編),你快樂嗎?大學生的心理衛生(頁383-399)。台北市:心理。
    張馨勻(2008)。大學學生對服務學習實施現況意見與參與態度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素蘭(2002)。專業服務學習對職前教師學習成果之影響-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怡芬(2004)。中山大學學生服務學習參與現況及參與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靜怡(2005)。大學生人格類型、服務學習課程參與效能及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靜宜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倩玉(2005)。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靜宜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盈方(2006)。靜宜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對於職能影響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淑瓊、盧瑞麟、張雪梅(2006)。「邊緣與整合」-台大宿舍服務學習方案對新生成功轉換的影響初探。發表於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舉辦之「2006自強隧道論壇-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研討會。12月22日,台北市:東吳大學。
    陳淑瓊(2008)。大學新生成功轉化相關因素研究-以一所公立大學住宿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台北市:教育部。
    曾淑貞、呂尚芝(1995)。台南師院大一新生生活適應問題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77-101。
    黃玉(2000)。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發表於東吳大學主辦之「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12月27日,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玉(2006年12月)。讓不同類型學校、多元背景學生都「入門」學習成功-大學分院不分系後的配套措施。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4。2009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cher.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2.php。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明雪(2007)。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森明(2005年9月)。台灣高等教育應如何進一步落實公平化的理念?教育研究月刊,137,5-15。
    彭佳琪(2008)。淡江大學學生參與不同類型服務學習學習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
    溫健蠶(1997)。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褚再勝(2002)。大專學生參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服務學習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楊昌裕(2002a)。大專校院實施服務學習現況調查。未發表。
    楊昌裕(2002b)。大學生發展理論應用與方案設計-大學新生定向輔導方案。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51-74)。台北市:東吳大學。
    楊昌裕(2008)。服務學習的倫理議題。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277-307)。台北市:洪葉。
    楊百川、楊青(2003)。全國各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調查。輔仁大學耶穌會使命特色發展室,未發表,台北縣。
    楊百川(2008年12月)。大專院校推動服務學習之論述建構-能耐發展導向。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7(3、4期合訂),53-69。
    楊青(2004)。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使命之實證研究-以「服務學習」課程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葉祥洵(2006)。服務學習融入大學勞作教育課程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以明新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紹國(2006年11月)。大一學生的需要?從他們想要的談起。臺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2009年10月29日,取自http://www.cher.ntnu.edu.tw/epaperi/prevcato/index2.php。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7)。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以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52(3),91-114。
    廖張京棣、劉若蘭、曹麗英(1999)。護專原住民新生學校適應行為之探討。技術學刊,14(4),619-626 。
    廖素嫻(2008)。醫學系服務-學習的潛在課程:以兩所大學醫學系的服務-學習課程為例。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蓋浙生(2002)。校園菁英看台灣-透視2020主流價值。台北縣:淡江大學。
    蔡淑鈴(2004年6月)。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7,47-88。
    劉宜蓁(2006)。國內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服務學習』課程對師資生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劉若蘭(2007年12月)。多元背景技職新生課業準備、歸屬感與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7,159-176。
    劉若蘭、楊昌裕(2008)。服務與學習的連結-反思。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225-276)。台北市:洪葉。
    劉若蘭(2009年7月)。實踐關懷與多元文化的體驗-大專學生參與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經驗。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1,1-27。
    劉杏元、劉若蘭、楊仕裕、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27-224)。台北市:洪葉。
    劉曉樺(2008)。青少年志願服務參與動機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軍校高中生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鄭怡婷(2007)。專業課程結合服務學習對課程滿意度、公民態度與技能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蕭新煌(1995)。「新人類」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參與。發表於救國團社會研究院舉辦之「談新人類與新新人類-探索一個新世代的社會秩序」研討會。3月25日,台北市:救國團社會研究院。
    謝紅霞、張敏(2005年6月)。大學新生心理問題探析。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3),117-119。
    簡茂發(1974年6月)。中美大學適應問題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7,77-87。
    蘇素美(2001年12月)。高師大新鮮人校園生活適應調查分析。訓育研究,40(4),62-68。
    嚴任吉(2007年6月)。耶穌會的教育使命與服務學習-以臺灣輔仁大學為例。全人教育學報,1,155-178。

    西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uthors.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 W. (1991). What really matters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vocativ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of student outcomes.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Meeting, Seattle.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The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Collier, P. J., & Williams, D. R. (2005). Reflection in action. In C. M. Cress, P. J. Collier, V. L. Reitenauer, & Associates (Eds.),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A student guidebook for service-learn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pp. 83-98. Sterling, V.A.: Stylus.
    Cress, C. M. (2005). What is service-learning? In C. M. Cress, P. J. Collier, V. L. Reitenauer, & Associates (Eds.), Learning through serving: A student guidebook for service-learn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pp. 7-16. Sterling, V.A.: Stylus.
    Crissman Ishler, J. L. (2005). Today’s first-year students. In M. L. Upcraft, J. N. Gardner, & B. O. Barefoot (Eds.), Challenging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 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pp. 15-2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lve, C. I., Mintz, S. D., & Stewart, G. M. (1990). Promoting values development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A design. In C. I. Delve, S. D. Mintz, & G. M. Stewart (Eds.), Community service as value education, pp. 7-2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rlandson, D. A., Harris, E. L., Skipper, B. L., & Allen, S. 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yler, J., & Giles, D. E.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Gullahorn, J. T., & Gullahorn, J. E. (1963).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3), 33-47.
    Gardner, J. N., & Hansen, D. A. (2003).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orientation. In J. A. Ward-Roof & C. Hatch (Eds.), Designing successful transitions: A guide for orienting students to college.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
    Hurtado, S., Cater D. F., & Spuler, A. (1996). Latino student transition to college: Assessing difficulties and factors in successful college adjust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7(2), 135-157.
    Jacoby‚ B., & Associate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endall, J. C., & Associates (Eds.). (1990).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for community and public service. Raleigh, N.C.: 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uh, G. D., Kinzie, J., Buckley, J. A., Bridges, B. K., & Hayek, J. C. (2006). What matters to student succ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operative (NPEC).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ong, F. T., Bonz, M. H., & Zachar, P. (1997). Coping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college adjustment among freshmen.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0(2), 211-220.
    Levitz, R., & Noel, L. (1989). Connecting students to institution: Keys to retention and success. In M. L. Upcraft, J. N. Gardner, & Associates (Eds.),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Neuman, W. L.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80). 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s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 60-75.
    Rickinson, B., & Rutherford, D. (1996). Systematic monitoring of the 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of undergraduate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withdrawal rat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24(2), 213-225.
    Rodgers, R. F. (1990). Rece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underlying student development. In D. G. Creamer & Associates (Eds.),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1990s, pp. 27-35.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Rosenberg, M., & McCullough, B. C. (1981). Mattering: Inferred significance to parent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 In R. G. Simmons (Ed.), Research in community and mental health, 2, pp.163-182. Greenwich, C.T.: JAI Press.
    Sayre, S. (2001). Qualitative methods for marketplac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Schlossberg, N. K., Lynch, A. Q., & Chickering, A. W. (1989).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s for adults: Responsive programs and services from entry to depar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lossberg, N. K., Waters, E. B., & Goodman, J. (1995). 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 Sigmon and other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Tinto, V. (1997). Classrooms as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 of student persistence.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68(6), 599-623.
    Upcraft, M. L., & Gardner, J. N. (1989).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nhancing freshman success. In M. L. Upcraft, J. N. Gardner, & Associates (Eds.), The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Helping students survive and succeed in college, pp. 1-1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Upcraft, M. L., Gardner, J. N., & Barefoot, B. O. (2005). Challenging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 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illiamson, E. G., & Biggs, D. A. (1975). Student personnel work: A program of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icker, A. W. (1979).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psychology. Monterey, C.A.: Brooks-Cole.
    Xin Ma. (2003).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Can schools make a differenc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96, 340-349.
    Zlotkowski, E. (2005). Service-learning and the first-year student. In M. L. Upcraft, J. N. Gardner, & B. O. Barefoot (Eds.), Challenging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 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pp. 356-37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