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鐘寶珍 ZHONG, BAO-ZHEN |
---|---|
論文名稱: |
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 |
指導教授: |
陳憲明
Chen, Hsien-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畢業學年度: | 8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生活方式 、人與地 、惡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希望透過區域文化內涵及歷史脈絡的詮釋路徑,探討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
以瞭解人地關係在特殊地理環境中的特性。
田寮鄉全區80% 以上的面積有泥岩地層分布,泥岩分布區最大的特色是在於地形上雨
溝遍布、地表被嚴重切割;且由於其特殊的地質條件,土壤對於植物的生長非常不利
,因而容易形岩裸露的景觀,而更加速地形面土壤流失及崩塌的作用;再者,泥岩區
在地質條件及氣候件的共同影響下,缺乏地下水且地面水的季節分配不均。這些生態
環境特質對於日後本區的整個人文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於是本區因為環境惡劣,在早期以農業開墾為區域開發手段及目的的社會經濟背景下
,開發極晚。在被納入漢人的發展空間之前,本區主要為平埔族人分布的區域,漢人
的逐漸進入本區,是在兩個重要的社會環境背景之下進行。其一,西南部平原地區大
約在雍正乾隆之時,土地的開發,與周圍平原區僅有一山之隔有一山之隔但自然環境
卻不佳的本區,因而也納入為生活所迫者的拓展地之內。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康熙末
年朱一貴之役以後,本區因位於連絡羅漢門地區與府城之中路交通的其中一段,而交
通路線逐漸打開,漢人移入漸多,發展也較受重視。
乾隆末年以前大約境內所有的適墾地均有漢人入墾,但多是以漢佃的身分而附居在平
埔族人的村社中;隨著漢人人口的增加及逐漸地取得土地,村落社會也漸以漢為組成
主體。嘉慶道光以後除了繼續移入的人之外,聚茖內部也開始分化,這顥示本區耕地
狹小,土地生產力有限,在人口增加至一定程度之後必然向外遷移。全區開發的完成
大約在清末至日據初期這一期間,但愈至後期開發的聚落,除了某些特殊原因外,通
常為自然環境愈不適農耕活動的地點。
惡地環境所提供予人文活動發展的限制,在居民的經濟生活中明顯可見。其經濟活動
因複雜的環境特質而具有多樣性,農耕、畜牧及林業活動在經濟結構,因不同時期與
不同地點而有明顯差異的組合。農耕活動受限於自然環境的惡劣最大,土壤生產力且
缺乏灌溉水源使得耕作趨向粗放化,農業收入普遍低於其他地區。在區內惡地地形最
為發達的村落中,鄉民明顯地需依賴其他收入才得以維生,經濟活動的雜異化及愈趨
商業化隨著人口壓力的增加而愈為強烈,過去不視為具經濟價值的物資都盡量加以商
品化,目的在追求一切可能的經濟收入,因此惡劣的交通狀況及長達的空間距離並不
會產生「不符經濟效益而不為之」的現象。
惡地品中的村落社會,是一種內部關係密的共同體社會,而這種共同體性格來自於村
落社會內部組成的均質性及強烈的共存關係。以村落內部的血綠關係來說,親族聚居
,主姓占優勢的現象非常明顯;就社會階層而言,幾乎所有人都從事農業,區內因財
富土地擁有差異而形成的階層分別也不明顯,有在各方面都極為均質的人口組成。
惡地生態環境的自然限制,諸如水源的稀少、耕地的缺乏雖造成某些程度的資源競爭
,但共同匱乏的心理更促使了合作關係的產生,共築水塘及共同合股 " 做溝 " 便是
其例。厝地田園的流失對於鄉民身家財產的威脅極大,因共面對惡劣環境而具同樣的
危機意識,使得相互依存的關係更為緊密。
村落社會在內部形成一種共同耕作農事、共同分享資源的共同體性格,但其社會關係
的建立卻是簡單的。對外所建立的社會關係是鄉民社會生活內容中極重要的一部分。
以通婚關係而言,除了部分區位較為孤立、經濟情況較差或內部姓氏較雜異的村落內
婚情形較多外,大部分的通婚圈都在鄰近庄社所組成的小範圍內。再以宗教信仰活動
來,大部分村落雖有自己奉祀的家內神或村廟,與其他村落間也因共同信仰而形成超
村落的祭祀圈。此祭祀圈的形成仍地緣及血緣為結合原則,共同的宗教活動則為鄉民
提供與村外社會接觸的機會,並為平淡的社會生活帶來節慶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