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彩媚 LIN, TSAI-MEI |
---|---|
論文名稱: |
父職教育數位學習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以「e爸樂學網」建置為例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of Fatherhood Education e-LearningProgram Development-Building website for “Dad’s Fun e-Learning” as Case Study |
指導教授: |
黃馨慧
Hwang, Shin-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0 |
中文關鍵詞: | 父職教育 、數位學習 、父職教育方案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Fatherhood Education, E-learning, Fatherhood Educated Program, Action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4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發展父職教育數位學習方案,以國中生之父親為目標服務對象,探討家有國中生之父子關係變化及教養困境,並針對其父職教育數位學習需求,進行方案內容設計,發展建置一套父職教育數位學習網站教材-「e爸樂學網」(http://www.88ezgo.org.tw),最後評鑑其應用於父職教育學習之適用性。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方案發展主軸,輔以專家及使用者評鑑等方法以驗證研究成果,學習方案發展是依據ADDIE系統化教學設計流程,進行分析、設計、發展、建置及評鑑等過程,循序漸進完成「e爸樂學網」網站教材之行動研究歷程。研究中運用訪談、問卷、回饋單、及文件檔案等方式收集研究資料,並進行歸納、分析,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父職教育數位學習發展與研究方向之建議,以供相關人員參考。研究結果如下:
一、家有國中生之父子關係互動時間相對於小學階段減少,父親自覺在國中階段和孩子溝通及相處上面臨的親職教養挑戰增多,為增進父子交流與溝通,認為父親應參與父職在職教育的需求高。
二、父親對於運用數位學習進行父職教育的方式接受度高,認為可跨越時空限制和減少實體參與的尷尬處境,是符合父親特性的另類學習型態。
三、父親對於e化學習的需求,著重在目標明確、內容技巧實務、操作指引簡易、及是否有效且輕鬆的學習和整合性資源的提供連結。
四、本父職教育方案在學習內容設計上包含認知、行為、情感及關係等四個層面之增能。方案學習內容符合學習者需求,有助父職相關知能的了解並提供支持和資源的連結。
五、發展父職教育數位學習方案,應以系統化教學設計流程為依歸,透過持續的評鑑和修正,有助方案發展更趨完整。
六、「e爸樂學網」數位學習方案應用於一般國中生之父親參與父職教育適用性高。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d build a fatherhood education program, the target group is aimed at father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ich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change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and bring up difficul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fathering education e-learning, has proceeded to design contents of program, and developed to build a set of fathering education e-learning material via “Dad’s Fun e-Learning” website(http://www.88ezgo.org.tw), and evaluation the approbation when apply on fatherhood education e-learning..
This research adopted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as core development for this program, and supported by the review results of experts and users to identify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This lear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is according to ADDIE procedure via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which followed the procedure sequence to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and gradually complete the website materials “Dad fun e-learning” as the progress of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his research used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feedback lists, and document fil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then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Finally according to result of study, has addressed suggestion for fatherhood education e-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 future, and provided reference to related people.
The study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Families whom hav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interaction time spend between father and son at this stage are less as compared to son’s age at elementary school. More challenge for fatherhood education for a father to communicate and live with his son during the son’s school stage. Father should take more fatherhood on-job education.
2.The acceptance levels of fathers toward the type of e-learning applied to fatherhood education is high , and believed this method used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ime space and reduce the embarrassing circumstances of participation in person. This alternative learning type matches fathers’ characteristics.
3.Regarding fathers toward needs of e-learning, is emphasized on the explicit objectives of tool, technique of practice contents, simple and easily operate guide lines, whether is effective and easy learning, and provide links of integrated resources
4.The design of learning contents in fathering education program includes cognition, behavior, emotion and also related to the abilities of these four levels. The learning contents of this program meet learners’ need, and help to understand related knowledge of fathering education, and provide conjunction of support and links of resource.
5.Developing fathering education e-learning, should accomplish via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process , through continuing process of evaluation review and correction, which helps this program development tend towards complete.
6.High applicable for gene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ather to attend the fatherhood education via “Dad’s Fun e-Learning” (http://www.88ezgo.org.tw)
中文部份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4)。男性關懷專線0900-013-399。2007年12月20日。取自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1354&CtNode=646&mp=1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行(1996)。新男性的成長-打破「男性優勢」的迷思。測驗與輔導,135,2755-2784。
王起杰、沈素月(2005)。男性更年期知多少?高醫醫訊月刊,24(11)。2006.11.29,取自http://www.kmu.edu.tw/~kmcj/data/9404/index.html
王淑如(1994)。國民中學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喬真(2004)。高中職教師數位學習態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曉萍(2005)。己婚男性的性別角色態度、婚姻滿意度及父職參與之研究-以國中學生父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6-2413-H031-001)。台北市: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學研究,6,131-171。
王鐘和(1998)。談親子衝突及其因應之道。學生輔導,57,32-41。
田冠鈞(2004)。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數位學習的瓶頸和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25,17-26。
白怡娟(2000)。單親父親的父職經驗—以單親父親vs女兒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行政院主計處(2006)。人力運用調查統計分析。2006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895&ctNode=3299
行政院國科會(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國家型計畫總體規劃書。2006年10月28日,取自http://elnpweb.ncu.edu.tw/index.htm
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23,41-46。
何俐安(2006)。成人學習與網路輔助教材設計。研習論壇月刊,71,30-37。
何榮桂、郭再興(1996)。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在網路上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55,25-31。
吳弘凱(2003)。淺談網頁技術與網頁製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93,3-11。
吳明隆(1998)。以網路為主的教學環境(Web-Based Instruction)內涵及規劃原則。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12),22-38。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美枝, 何禮恩(譯)(2001)。J. McNiff, P. Lomax, & J. Whitehead著。行動研究 : 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清山、林天佑(2002)。電子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1,119-120。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尚易、黃漢耀(譯)(1994)。F. Minirth., B. Newman., & P. Warren著。爸爸手冊。台北市:月旦出版社。
呂斌南(2001)。E-learning 對組織發展與知識管理影響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089THU00026004。
李介至(1999)。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介至(2002)。青少年親子衝突之現況分析。諮商與輔導,197,21-25。
李文龍(2002)。時代變遷中的父親角色。親子教育,102,8-9。
李正傑(2000)。已婚男性的父職經驗與父職教育方案需求:以三代同堂的雙薪家庭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跨世紀展望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01-233),嘉義市。
李永基(2002)。以虛擬社群概念探討企業數位化學習之研究-以D公司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宜珍(1994)。訓練評鑑的設計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5,3-7。
李淑娟(1996)。國中生父子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2,177-208。
李淑娟(2004)。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和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092NTNU0261001。
李惠瑩、廖永靜(2004,2月)。家有國中生的母親之親職教育需求評定。載於嘉義大學舉辦之「2004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頁577-588),嘉義市。
李愛華(2003)。高雄市國中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091NKNU046032。
沙依仁、江亮演、王麗容(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縣:空大。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林建仲、鄭宗文(2001)。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學習解決問題為中心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5,55-62。
林珍瑩(2001)。科技資訊網之建置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090NTNU0036001。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林淑玲(2003)。家庭教育學。嘉義市:濤石。
林惠娟(2000)。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親職教育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089THU00201020。
林惠絨(1998)。中年危機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瑩珠(譯)(1995)。D. Dinkmeyer, & G..D.Mckay著。青少年期教養法。台北市,遠流。
林聰儒(2002)。e-Learning 輔助知識管理之初探。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武文瑛(2004)。數位學習應用於成人教育學習的途徑、困境與改進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1,45-52。
邱書璇、林秀慧、謝依蓉、林敏宜、車薇(1998)。親職教育。台北市:啟英。
品質認證中心(2006)。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2007年5月7日,取自http://www.elq.org.tw/contList.htm
柯里斯、林為正(譯)(2003)。D. Stoop著。富爸爸不如好爸爸:父親在孩子一生中可扮演角色。台北市:智庫。
洪久賢(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性別議題:女性主義觀點。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頁57-82)。台北市:師大書院。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台北市:華彩。
凌心儀(2003)。網路課程設計與發展-以「教育傳播與科技」課程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一帆(2000)。雙薪家庭性別、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需求及阻礙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雙薪家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KNU014012。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6,15-30。
徐新逸(2004)。數位學習知識類型與訊息設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5-16。
徐麗賢(2003)。大陸台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CYU0658011。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2006年一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97年1月2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NEWS/1036.html
馬惠芬(2002)。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週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高迪理(譯)(1999)。P. M. Kettner, R. M. Moroney, & L. L. Martin著。服務方案之設計與管理。台北縣:揚智出版社。
高新發(2002)。網際學習之理論基礎。設計研究,2,81-90。
國家網路醫院(2006)。父親節專題:探討「男性~更年期」。2006年11月29日。取自http://hospital.kingnet.com.tw/activity/father/
張再明(2006)。從父職參與的現況論父職教育的實施。家庭教育雙月刊,4,25-46。
張佩韻(1998)。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原禎(2006)。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網路課程之發展研究:以「ASSUR教學設計」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國恩(2004)。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兼論e-learning跨領域之整合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25,126-132。
張淑萍(2003)。數位教材設計。載於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合著),數位學習最佳指引(第5章,頁1-47)。台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張菀珍、黃富順(2006)。我國外及配偶學習需求與現況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7,75-101。
張愛華(1991)。學校親職教育的策劃實施與評鑑。教師天地,50,27-32。
莫蔾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許政穆(2002)。e-learning教材設計工具介紹。資訊與教育雜誌,89,33-42。
許銘堯(2005)。家庭教育網路學習活動之實施及成效評估-以母子衝突議題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鶯珠、黃玲蘭、丁介陶(2004)。中學階段的親職教育:創造三贏的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郭佳華(2000,9月)。有效父職教育方案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舉辦之「跨世紀展望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63-200),嘉義市。
郭佳華(2001)。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YU0658002。
郭靜晃、吳杏玲譯(1993)。B. M. Newman & P. R. Newman著。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縣:楊智。
郭麗玲(2000)。自我導向學習理論與模式,社會教育,29,1-34。
陳一明(2005)。網路自學模式與傳統自學模式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安琪(2003)。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KNU0739006。
陳金鍠(2005)。青少年父親管教方式與理想父職參與之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柏蒼(譯)(1995)。K.R.Canfield 著。老爸100分。台北市:希代。
陳柏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增訂一版)。台北市:南宏。
陳茂祥(2001)。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及其在成人教育上的啟示。朝陽學報,6,65-89。
陳清美(2004)。落實終身學習的重要策略-非正式學習。成人教育,77,46-51。
陳淑惠(2003)。探問e世代青少年的迷「惘」問題-兼談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86,12-15。
陳登吉、賴阿福(2005)。網路與教育。台北縣:空大。
陳曉慧(1998)。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曾春霞(1999)。台中市國小學童家長對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態度與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馮潔瑩(2002)。高級中學親職教育家長態度與實施作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CU0332042。
黃仁竑(2002)。數位學習管理系統之功能與標準。資訊與教育雜誌,89,21-32。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之分工。台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院學報,35,313-337。
黃怡瑾、陳放子(2004,2月)。男性參與親職與親職教育需求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嘉義大學舉辦之「2004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頁141-164),嘉義市。
黃松溝(2005)。父親參與家庭團體方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武元、許榮隆(2001)。非同步的學習能力遷移之研究。資訊與教育雜誌,85,74-88。
黃迺毓(1991)。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順(2003)。全球化與成人教育。成人教育,71,2-12。
黃富順(主編)(2002)。成人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編著(2006)。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縣:空大。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市:偉華。
黃慧真(譯)(1989)。S. W. Olds , & D. E. Papalia著。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市:桂冠。
黃馨慧(1996)。家庭生命週期,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楊希珮(2000)。已婚男性家庭生活教育需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政勳(2001)。基隆市國民中學小學實施親職教育現況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楊國德(2000)。成人教育與網路學習,台灣教育,595,45-54
楊國德(2004)。新型態社會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77,23-31。
楊麗容(2007)。國中生父親參與父職教育之需求、意願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NU5658023。
鄒景平(2003)。數位學習概論。載於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著,數位學習最佳指引第1章,1~-24。台北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廖永靜(2000,9月)。親職教育的方案設計:一個團體動力取向。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舉辦之「跨世紀展望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38),嘉義市。
廖永靜(2003)。做個A+爸爸-成為快樂、民主、能溝通、肯學習的天才老爸。台北市:遠流。
廖鳳瑞(1996)。教師日誌-教師的省思與成長。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設實驗幼稚園編著:開放的足跡,209-234。台北縣:光佑文化。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光榮(2002)。影響電子化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嘉義縣教育網路之非同步遠距教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玟傑(2004)。數位課程設計之關鍵成功因素與台灣數位學習課程之分析。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K. Clatterbaugh著。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市:女書文化。
劉素芬(2001)。老人居家照顧服務方案評估-以紅十字會為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NU02100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雅鈴(2006)。不同家庭生命週期親職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賴伯仲(2003)。在網路學習社群中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簡建忠(1994)。教學科技與總結性評鑑。教學科技與媒體,15,12-19。
魏秀珍(2005)。軍職父親之父職意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NU5261009。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魏澤群(2005)。使用者最大-從優使性出發的網站設計原則。台北市:網奕資訊。
魏澤群(2007)。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台北市:網奕資訊。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6-3413-H-031-004-G11)。台北市:東吳社會工作學系。
羅綸新(2003)。教育類網站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8,4-22。
蘇怡如(2005)。中學生網路禮儀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TU5331005。
西文部份
Allen, M. W. (2003). Michael Allen’s guide to e-learning: Building interactive, fu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programs for any company. NJ: John Wiley & Sons.
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STD).Retrieved August, 31, 2006, form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glossary.html
Andrews, D. H., & Goodson, L. A.(198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3, 2-16.
Cabrera, N . J., Tamis-Lemonda, C. S., Bradley, R. H., Hofferth, S .& Lamb, M.E. (2000). Fatherhoo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ld Development, 71(1): 127-136,
Chadha, G.. (2002). E-Learning:an expression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New Delhi: Data-McGraw-Hill.
Cochran, M., & Woolever, F. (1983). Beyound the deficit model:The empowerment of parents with in formation and informal supports. In I. Sigel & L .Laosa (Eds.), Changing families (pp.225-245). New York: Plenum.
Cohen, J. F. (1979). Male roles in mid-life.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8(4), 465-472.
Comstock, J. (1994). Parent adolescent conflict: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8, 263-282.
Dannefer, D., & Perlmutter, M. (1990). Development as a multidimensional process:Individual and soial constituent. Human Development, 33, 108-137.
Davis, S. J. (1983). Fatherhood education in the workplace. Educat.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 Florida. Retrieved November 4, 2006 , from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database. (Publication No. AAT 8420318).
Dick, W., & Carey, L. (1996).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4th ed).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ick, W., Carey, L., & Carey, J.O. (2005).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 Erickson, M.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m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77-292.
Duvall, E. M. (1977). 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5nd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E-learning. (2006). Retrived December 5, 2006, from http://www.cisco.com/web/about/ac79/elearn/overview.html
Erikson, W.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ew York: Norton.
Gagne,R.M.(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4th ed).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Gange, R.M., Briggs, L. J., & Wager, W.W.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4th ed).New You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Grando, R., & Ginsberg, B. (1976). Communication in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family Coordinator, 25(4), 465-473.
Grant, T. R., Hawkins, A. J., & Dollahite, D.C. (2001). Web-based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fathers: Remote but promining. In J.Fagan & A.J. Hawkins(Eds.), Chinical and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with fathers(pp.143-170).New York: Haworth.
Hennon, C.B., & Arcus, M. (1993). Life-span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 Brubaker, T. H. (Ed.), Family relations-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California: Sage.
Hewlett, B. S. (2000). Culture, History, and Sex: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Conceptualizing Father Involvement.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59-74.
Horn, W. F., & Rosenberg, J. (1998). New father book: What every new father needs to know to be a good dad. Des Moines, IA: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 Books.
Horton, W. (2000). Designing Web-Based Training. New York: John Wiley.
Kearley, G.. (1996)。Distance education:A system view. California:Wadsworth.
Kemp,J.E. (1985).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New York:Harper & Row.
Klinman, D.G. (1986). Fathers a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M. E. Lamb (Ed.), The father’s role:Applied perspectives (pp. 413-42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ders and Teachers, New York: Cambridge.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Cambridage,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Lajoie, S.P,(2000). Computers as cognitive tools, volume two : No more walls (2th ed ).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Lamb, M. E.(1986). The changing role of fatherhood. In M. E. Lamb (Ed.), The father’s role:Applied perspectives (pp.3-27).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2000).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 An Overview.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23-42。
LaRossa, R. (1988). Fatherhood and social change . Family Relations, 37(4), 451-458.
LaRossa, R., Gordon, B. A., Wilson, R. J., Bairan, A., & Jaret, C. (1991). The Fluctuating Image of the 20th Century American Fathe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4), 987-996.
LaRossa, R., Jaret, C., Gadgil, M. & Wynn, G. R. (2000).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Fatherhood in Comic-Strip Families: A Six-Decad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2), 375-387.
Levant, R. F. (1988). Education for fatherhood. In Bronstein, P. & Cowan, C.P.(Eds), Fatherhood today: Men’s changing role in the family (pp.253-275).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Levine, J. A. (1993). Involving Fathers in Heard Start: A Framework for public policy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Family in Society, 74(1), 4-19.
Marsiglio, W., Amato, P. & Day, R. D. (2000). Scholarship on Fatherhood in the 1990s and Beyon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4), 1173-1191.
Martin, D.H. (1985). Fathers and Adolescents. In S. M. H. Hanson & F. W. Bozett (Eds.), Dimensions of Fatherhood (pp.170-195).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
McBride, B. A. & McBride, R. J. (1993). Par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Programs for Fathers. Childhood Education, 70(1), 4-9。
Mckillip, J. (1987). Need analysis: tools for the human services and education. CA: Sage.
Meyer, S. A. (1993). Adapting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s to Meet the Needs of Fathers: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Family Relations, 42(4), 447-452.
Monette, M. L. (1977).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need:An analysis of selected literature. Adult Education .In S.B.Merriam(Ed.), Selected writings on philosophy an dadult education(pp.155-169). Malabar, Florida: Robert E.Krieger.
Montemayor, R. (1983). Parents and adolescent in conflict: All families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families most of the tim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 83-103.
Moore, M. G.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 Belmont, CA: Wadworth.
Morris, S. N., Dollahite, D. C., & Hawkins, A. J. (1999). Virtual Family Life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ather Educ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 Family Relations, 48(1), 23-30.
Newman, B. M. & Newman, P. R. (1991).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California: 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wen, J. M. (1999). Program evaluation:Forms and approache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
Parke, R. D. (2000). Father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43-58.
Pleck, J. H. (1977). Paternal involvement :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nd ed, pp.66-103). New York : Wiley.
Rosenberg, M. J. (2000). 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Columbus, OH:McGraw-Hill.
Smith, L. P. & Ragan, T. J. (2005).Instructional design(3th ed).New York:Merrill, Macmillan Pub.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