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淑卿
論文名稱: 明傳奇《金鎖記》研究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竇娥金鎖記六月雪葉憲祖明傳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9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元雜劇《竇娥冤》既是關漢卿代表作,也是元雜劇的經典,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讀者和觀眾,在中國文學史及戲劇史上奠定不朽的地位。然而北曲在明代早已衰微,竇娥故事卻能至今流傳不衰,主要歸功於明傳奇《金鎖記》的改編翻新,使《竇娥冤》故事得以南曲形式重新傳唱於戲曲舞臺上。
      對於明傳奇《金鎖記》的評價,歷來學者褒貶不一,其中以大團圓結局取代悲劇結尾的作法最受非議,然而此一改動並非全由作家的寫作技巧造成,其中也存在著時代文化背景與觀眾好尚的影響。因此,本論文希望透過對《金鎖記》更深入的研究,進一步了解其改編原因、改編本與原作間的差異、在戲劇史上的價值及優劣等,以期能為《金鎖記》在元雜劇《竇娥冤》的改編歷史中尋一價值定位。
      本論文研究以明傳奇《金鎖記》文本為中心,並旁及與此劇有關的問題,進而對全劇作一有系統的探討。首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先對《金鎖記》作者進行考訂,從前人意見中整理歸納出最合理的說法,再進一步研究該作者之時代背景及創作觀,以窺探其創作意旨。第三章,追本溯源,由史傳及民間傳說出發,再及於元雜劇《竇娥冤》,以逐步爬梳明傳奇《金鎖記》的本事來源。第四、五、六章為本論文之研究重點,分別探討《金鎖記》在《竇娥冤》的影響下,經過改造、提煉、擴展所呈現的戲劇結構、主題思想及文學表現,從中可看出元明兩代文化思想的變遷,以及《金鎖記》在藝術表現上的進步。第七章結論,總結二至六章的研究,提出《金鎖記》之得失,並肯定其對延續傳統優秀劇作的貢獻。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步驟……………………………5 一、研究範圍………………………………………………5 二、研究方法………………………………………………7 三、研究步驟………………………………………………9 第三節 文獻探討……………………………………………10 一、相關學位論文…………………………………………12 二、單篇論文………………………………………………12 第二章 作者、時代背景及創作觀……………………………14 第一節 作者考訂:幾種不同說法的考訂…………………14 一、葉憲祖作………………………………………………18 二、葉憲祖作《金鎖記》,袁于令作《竇娥冤》………18 三、袁于令作………………………………………………19 四、袁于令初稿,葉憲祖改定……………………………21 五、葉憲祖初稿,袁于令改定……………………………22 第二節 作者生平及著述……………………………………23 一、生平……………………………………………………24 二、著述……………………………………………………32 第三節 時代背景及創作觀…………………………………35 一、時代背景………………………………………………35 二、創作觀…………………………………………………39 第三章 《金鎖記》之本事源流探討…………………………43 第一節 史傳與民間傳說……………………………………43 一、庶女叫天………………………………………………43 二、東海孝婦………………………………………………45 三、鄒衍繫獄………………………………………………48 第二節 元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50 一、情節概要………………………………………………50 二、主題思想………………………………………………54 三、人物形象………………………………………………58 第四章 《金鎖記》之分場情節與排場結構…………………67 第一節 分場大意及人物關係圖……………………………67   一、分場大意………………………………………………67   二、人物關係圖……………………………………………70 第二節 情節布局分析………………………………………71 一、情節線的分類…………………………………………72 二、《金鎖記》之情節布局………………………………74 第三節 排場結構分析………………………………………80 一、排場的定義及類型……………………………………81 二、《金鎖記》之排場結構………………………………84 第五章 《金鎖記》之主題思想………………………………96 第一節 貞孝美德的彰顯……………………………………97 一、歷代貞節觀念的嬗變…………………………………97 二、《金鎖記》貞孝美德的彰顯…………………………102 第二節 天道報應的展現……………………………………105 一、中國人的天道報應觀…………………………………106 二、《金鎖記》天道報應的展現…………………………109 第三節 圓滿和諧的心理需求………………………………112 一、中國古典戲曲團圓結局的審美心理…………………112 二、《金鎖記》圓滿和諧的心理需求……………………116 第六章 《金鎖記》之文學表現………………………………119 第一節 腳色刻畫細緻………………………………………119 一、原有腳色………………………………………………119 二、增改腳色………………………………………………126 第二節 語言本色自然………………………………………128 一、曲詞本色………………………………………………129 二、賓白鮮活………………………………………………133 第三節 修辭運用巧妙………………………………………137 一、引用……………………………………………………137 二、類疊……………………………………………………140 三、譬喻……………………………………………………142 四、借代……………………………………………………143 五、排比……………………………………………………144 六、對偶……………………………………………………145 七、映襯……………………………………………………146 第七章 結論……………………………………………………147 參考書目…………………………………………………………150

    一、專書
    (一)古籍(先按朝代排列,相同朝代再依姓氏筆畫排列)
    1、經
    (南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2、史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南朝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房玄齡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姚思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梁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魏徵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北宋)歐陽修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
    (北宋)歐陽修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五代史附十國春秋》,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元)不著撰人:《大元通制條格》,臺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無名氏:《元典章》,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元)蘇天爵:《元文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李東陽撰、申時行修:《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明)黃淮、楊士奇編著:《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明)焦竑所編:《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周炳麟等修:《餘姚縣志》(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清光緖25年刊本影印),臺北:張元傑重印,1974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3、子
    (西漢)劉安:《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西漢)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東漢)王充撰、蕭登福校注:《論衡》,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東漢)高誘注、楊家駱主編:《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9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釋道宣撰:《廣弘明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
    (南宋)朱熹:《近思錄》,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南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守仁撰、(明)徐愛等編錄:《陽明傳習錄》,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收入《涵芬樓秘笈》(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4、集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金楓出版公司,1997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李白撰、(宋)楊齊賢注、(元)蕭士贇補、(明)郭雲鵬編:《李太白全集》(上冊),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
    (元)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李贄:《焚書》,收入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祁彪佳:《祁彪佳文稿》第三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明)袁宏道撰、楊家駱編:《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明)徐渭:《徐渭集》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明)張溥編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明)黃宗羲:《南雷文定》前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戲曲相關書籍
    (明)毛晉《六十種曲》(一)、(六),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70年。
    (明)王世貞:《曲藻》,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王驥德:《曲律》,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呂天成:《曲品》,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呂天成撰、吳書蔭校註:《曲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沈自晉:《南詞新譜》,收入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邱濬:《伍倫全備忠孝記》,臺北:天一書局,1983年。
    (明)青溪菰蘆釣叟:《 醉怡情》,收入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明)袁于令撰、李復波點校:《金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張琦:《衡曲麈譚》,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無名氏:《歌林拾翠》,收入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明)臧晉叔:《元曲選》,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怡庵主人:《六也曲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
    (清)玩花主人:《 綴白裘》,收入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清)姚燮:《今樂考證》,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十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高奕:《 新傳奇品》,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笠閣漁翁《笠閣批評舊戲目》,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無名氏:《傳奇彙考標目》,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黃文暘原編、管庭芬校錄:《重訂曲海總目》,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焦循《劇說》,收入《歷代詩史長編二輯(據中國古典戲劇集成影印)》第八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清)葉堂:《 納書楹曲譜》,收入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二)近代專著(作者約清末民初時期,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季烈、劉富樑同撰:《 集成曲譜》聲集卷七(據民國乙丑年刊本影印),1969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國維:《曲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收入《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收入王國維、太愚、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吳梅:《顧曲麈談》,臺北:廣文書局,1978年。
    周明泰:《五十年來北平戲劇史材》,北平:匯文閣店,1932年。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年。
    許之衡:《曲律易知》,臺北:郁氏印獎會,1979年。
    梅蘭芳述、許姬傳記:《舞臺生活四十年》第二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譚鑫培傳本、馮春航校正、羅駕新編次:《戲學指南》,臺北:廣文書局, 1978年。
    (三)現當代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大錯述考、鈍根編次、燧初校訂:《戲考(又名顧曲指南)》,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王安祈:《光照雅音──郭小莊開創台灣京劇新紀元》,臺北:相映文化事業公司,2008年。
    王夢生:《梨園佳話》,臺北:廣文書局,1983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3年。
    吳仁溥主編:《新編國劇劇本叢書》第15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2年。
    李曉:《比較研究:古劇結構原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余培林:《詩經正詁》下,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周傳家等編著:《戲曲編劇概論》,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1年。
    邱燮友注譯:《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胡金兆:《程硯秋》,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胡菊人編輯:《戲考大全》,臺北:宏業書局,1986年。
    施紹文、沈樹華著:《關漢卿戲曲集導讀》,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俞為民:《明清傳奇考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臺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
    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漁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耿湘沅:《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1年。
    唐松波、黃建霖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譜》卷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馬威:《戲劇語言》,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3)、(4),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梁沛錦、波多野太郎:《關漢卿現存雜劇研究》,橫濱:橫濱市立大學,1971年。
    張庚:《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6年。
    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陳亞先:《 戲曲編劇淺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陳萬鼐:《中國古劇樂曲之研究》,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78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年。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曾永義編注:《中國古典戲劇選注》,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
    曾永義:《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傅謹:《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局,2003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劉紹唐、沈葦窗主編:《京戲近百年瑣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錢乃榮:《北部吳語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年。
    盧文勤、吳迎:《梅蘭芳唱腔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謝柏梁:《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顏天佑:《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臺北:順先出版公司,1976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龔德柏:《 戲劇與歷史》,臺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67年。
    (四)翻譯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青木正兒著、王吉廬譯:《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臺北:國立編譯館,1966年。
    馬可波羅作、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二、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孔麗君:《論葉憲祖及其戲曲創作》,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宗玉:《「寫實」與「浪漫」,說「玩偶之家」與「竇娥冤」》,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鶴宜:《阮大鋮石巢四種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邱瓊慧:《祁彪佳戲曲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吳豔萍:《葉憲祖戲曲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小說為探討中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郝青雲:《元雜劇曲文與其明傳奇改寫本的跨文化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5年。
    閔惠瑛:《葉憲祖雜劇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楊豔娟:《明代女性貞節觀研究──明代通俗小說管窺》,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榮莉:《袁于令戲曲小說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蔣小平:《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鄺采芸:《明末清初傳奇多元對應關係研究──以李玉、李漁、洪昇、孔尚任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三、單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士君:〈一個被評論家忽略了的人物──《竇娥冤》中賽盧醫形象簡析〉,《戲劇文學》,2004年第9期,頁37~39。
    王季思:〈談關漢卿及其作品《竇娥寃》和《救風塵》〉,《關漢卿研究論文集成》,香港:潛文堂,1969年,頁236~247。
    王猛:〈略論中國古代小說和戲曲中的因果報應觀念〉,《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7~60。
    王衛民:〈《竇娥冤》與歷代改編本之比較〉,《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93~103。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中國文哲研究集刋》第7期,1995年,頁245~393。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上),《哲學與文化》20卷第7期,1993年,頁702~713。
    方建斌:〈淺論中國古典悲劇的大團圓結局──兼論古典悲劇中的因果報應問題〉,《殷都學刊》2000年第4期,頁67~70。
    母進炎:〈接受、揚棄、創造──《竇娥冤》與《金鎖記》戲曲藝術經驗傳承比較研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頁71~75。
    沈祖棻〈略談《竇娥冤》〉,《關漢卿研究論文集成》,香港:潛文堂,1969年,頁263~275。
    李復波:〈袁于令的生平及其作品〉,《文史》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269~286。
    李惠綿:〈論「天人」關係在《竇娥冤》雜劇之演變及其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4期,2006年,頁73~102。
    李豔麗:〈論「天」信仰與《竇娥冤》的二重審判〉,《四川戲劇》,2005年第5期,頁46~47、77。
    吳植敬:〈試論董仲舒「天人感應」觀〉,《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第2期,頁237~257。
    汪詩珮:〈宿命‧平反‧教化觀:論兩本《竇娥冤》〉,戲劇學刊,2010年,頁129~161。
    林鍾美:〈論《竇娥冤》〉,《戲劇論叢》第二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頁97~107。
    孟瑤:〈「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改寫〉,《大成》第七十六期,1980年3月,頁55。
    金乃俊:〈論《竇娥冤》改編中的幾個問題〉,《戲曲研究》第21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頁84~95。
    林喦:〈論鬼魂與夢兆情節在關漢卿戲劇創作中的作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頁57~60。
    周柳燕:〈中國古典戲曲團圓情結的文化內蘊〉,《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卷第3期,頁230~232。
    香文:〈《竇娥冤》與《東海孝婦》〉,《戲劇論叢》第二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頁90~96。
    姚一葦:〈元雜劇中之悲劇觀初探〉,《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戲劇類二,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頁177~193。
    祝肇年:〈《竇娥冤》故事源流漫述〉,《戲曲研究》第六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年,頁139~149。
    胡紅波:〈由五桂堂《六月飛霜》戲文說到《六月雪》〉(下),《大雅雙月刊》,2003年2月號,頁64~69。
    徐朔方:〈袁于令年譜〉,《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154~161。
    馬明杰:〈超脫痛苦撫慰心靈──中國古典戲劇結尾模式的文化涵義〉,《大舞臺》藝術雙月刊,2003年第1期,頁36~37。
    郭文睿:〈《竇娥冤》與《金鎖記》的比較〉,《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頁128~129。
    張敬:〈南曲聯套述例〉,《清徽學術論文集》,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頁1~66。
    張曉曉:〈悲劇意識的淡化:《竇娥冤》與《金鎖記》比較研究》,《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頁27~29、41。
    莊蕙綺:〈《竇娥冤》的民間性──《竇》劇被視為士大夫文學商榷〉,《中華學院》第45期,1995年,頁319~346。
    陳才訓:〈古典戲劇大團圓結尾的審美透視〉,《重慶社會科學(創刊號)》,頁64~69。
    馮晟乾:〈談孔子與老子之天人合一思想〉,《孔孟月刊》第11卷第10期,1973年,頁2~5。
    曾永義:〈雜劇中鬼神世界的意識形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9期,1976年,頁84~91。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頁111~117。
    楊驥:〈翻悲為喜是耶非──《金鎖記》略論〉,《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11期,頁17~18。
    齊曉楓:〈由竇娥故事的嬗變觀金鎖記〉,《輔仁國文學報》第1期,1985年,頁211~241。
    鄭偉:〈竇娥冤之研究〉,《藝術學報》第二十四期,1978年,頁10~44。
    鄭盤峰、秋傑:〈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淺析《竇娥冤》中的竇天章形象〉,《陝西教育學報》第22卷第4期,2006年,頁67~69。
    鄧明以:〈疊字研究〉,《修辭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頁166-177。
    薛惠琪:〈關漢卿悲、喜劇反映的社會意義及女性形象──以〈竇娥冤〉、〈救風塵〉為例〉,《康寧學報》第6期,2004年,頁261~277。
    魏奕祉:〈葉憲祖及其《鸞鎞記》〉,《戲曲研究》第十九輯,1986年,頁70~90。
    韓曉:〈論關漢卿的公案戲對天人關係的思考〉,《湖北大學學報》第26卷第6期,1999年,頁56~58。
    顏天佑:〈從天道觀念的轉變看竇娥冤〉,《元雜劇八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頁1~21。
    顧頡剛:〈《六月雪》故事的演變〉,《民間文學論壇》1983年第4期,頁17~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