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惠婷 |
---|---|
論文名稱: |
2008年北京奧運宣傳短片及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 Semiology Analysis of the Campaign Videos and TV Commercials in The Beijing Olympics 2008 |
指導教授: |
胡光夏
Hu, Guang-Shiash 王健華 Wang, Chien-Hw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符號學 、北京奧運 、人文奧運 |
英文關鍵詞: | Semiology, Beijing Olympics, Humanity-orientated Olymp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8年北京奧運對於中國而言,不僅是主辦一次全球性的運動賽事,它是一個重要商機,也刺激社會加速變革,同樣也是一個提升國民素質的全民運動,對於在經濟、政治國力影響力與日俱增的中國,贏得奧林匹克競賽主辦權,具有時代及背景的特殊意義。中國對2008年北京奧運的重視,亦呈現在傳播訊息的廣告及宣傳短片之中。本研究探討北京奧運的宣傳短片及廣告如何呈現「人文奧運」,其符號建構的背後,又隱藏什麼樣的內涵意義及神話。以廣為傳播的電視廣告及象徵物宣傳短片作為分析文本,透過次級資料的蒐集作為人文奧運在內涵及策略上的依據,文本分析上則採用Saussure的符號學理念,及Barthes的符號意義層次系統進行分析。
北京奧運的宣傳短片及廣告文本中,中國國家形象的呈現包括:融合現代與傳統、融合國家主義、淵源歷史與民族成就、跨越時間與空間、神秘化與去神秘化,以及開放且高一致性。而文本中反映的神話為:中國透過北京奧運,即將改頭換面、平反汙名、和平崛起並重寫歷史。
【中文部份】
Anderson, B.(1999)。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人譯)。時報文化。(原作1983年出版)
Barker, C.(2004)。文化研究 -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羅世宏等譯)。台北:五南。(原作2003年出版)
Barthes, R.(1988)。符號學要義(Elements of Semiology)(洪顯勝譯)。台北市:南方。(原作1968年出版)
Barthes, R.(1991)。寫作的零度 : 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Le Degre Zero De I'Ecriture)(李幼蒸譯)。台北市 :久大桂冠聯合出版。(原作1953年出版)
Barthes, R.(1998)。神話學(Mythologies)(許薔薔、許綺玲譯)。臺北市:桂冠。(原作1957年出版)
Berger, A. A.(1992)。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黃新生譯)。台北市:遠流出版。(原作1933年出版)
Boyd-Barrett, J. O.(1992)。文化依賴與大眾媒體(Cultural Dependecny and The Mass Media)(鄧宗德譯)。在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編著,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
Culler, J.(1992)。索緒爾(Saussure)(張景智譯)。臺北市:桂冠。(原作1976年出版)
Culler, J.(1992)。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方謙譯)。臺北市:桂冠。(原作1983年出版)
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張錦華、劉容玫、孫嘉蕊、黎雅麗譯)。台北:遠流。(原作1990年出版)
Fiske, J.、Hartley, J.(1993)。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鄭明椿譯)。臺北市 : 遠流。(原作1990年出版)
Gellner, E.(2001)。國家主義(Nationalism)(李金梅譯)。臺北市 : 聯經。(原作1995年出版)
Girginov, V.、Parry, J.(2004)。解讀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Olympic Games Explained)(許立宏譯)。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出版。
Jensen, K. B.、Jankowski, N. W.(1996)。大眾傳播研究研究方法:質化取向(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唐維敏譯)。台北:五南。(原作1991年出版)
Lewis, J.(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Cultural Studies:The Basics)(邱誌勇、許夢芸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原作2002年出版)
Nixon, H.、Frey, J.(2000)。運動社會學(A sociology of sport)(王宗吉等譯)。臺北:洪葉文化。
Rose, G.(2006)。視覺硏究導論 : 影像的思考(Visual methodologie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王國強譯)。臺北:群學。(原作2001年出版)
Saussure, F. d.(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台北市:弘文館。(原作1966年出版)
Smith, M. L.(2004)。奧運.雅典.189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誕生(Olympics in Athens 1896: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吳俊宏譯)。台北:麥田。
Stokes, J.(2007)。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趙偉妏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2003年出版)。
Woodward, K.(2004)。身體認同 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林文琪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1997年出版)
2008北京奧運口號揭曉(2005)。檢自南方網: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sports/match/2008/200506280747.htm
中國印"映出中華風採--迎奧運提升社會文明程度(2007年10月22日)。檢自人民日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2/content_6919574.htm
于英(2007年05月01日)。讓“紅領巾情結”重回孩子心間。檢自中國教育新聞網: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4b/t20070501_81449.htm
中國印映出中華風采--迎奧運提升社會文明程度(2007年10月22日)。檢自人民日報: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0710/22/t20071022_13325593.shtml
古代奧運會歷史。檢自中國奧委會。:http://www.olympic.cn/olympic/ancient/2004-04-16/142724.html
方壺齋(2005)。春節來臨談晚會。檢自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230000/newsid_4236400/4236469.stm
王仁齊(2005)。申辦2012年奧運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書錚(2002)。中共籌辦二○○八年奧運對北京市發展可能影響─北京奧運經濟個案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王章陵(1991)。反思與尋根:中國大陸文化思潮的取向。在張隆義編著,中共的命運。
王歡(2005年6月26日)。奧運主題口號回顧 雅典“歡迎回家”堪稱經典。檢自中國新聞網:http://www.olympic.cn/news/olympic_comm/2005-06-26/601296.html
冉茂金、孟祥寧(2006年3月10日)。李漢秋委員:傳統是我們捨棄不了的根。檢自中國文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flac.org.cn/zt/2006-03/10/content_6437092.htm
北京奧運會組委會(2002)。《北京奧運行動規劃》全文。檢自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7/13/content_481092.htm
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2005年6月26日)。檢自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6-26/26/591325.shtml
石朝穎(2007年11月1日)。「復興中華文化」對抗「文革」 。檢自大紀元:http://news.epochtimes.com.tw/7/11/1/69372.htm
吳淑儀(1997)。台灣主要報紙對奧運新聞報導之內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當代(63),18-29。
宋國誠(2007年5月4日)。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論」(上)。檢自破報:http://pots.tw/node/1467
李幼蒸(1998)。符號學和人文科學-關於符號學方法的認識論思考。哲學雜誌(23),208-222。
李佳馨(2002)。羅蘭˙巴特符號學「方法論向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哲學系,台北市。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 : 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李歐梵(2001)。奧運精神知多少。亞洲週刊,15(30),10。
李華球(2008)。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遐思?似理想?。台北:博揚 。
李澤厚(1987)。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杜婕、張秀萍(2006)。奧運傳播與文化。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汪湧、高鵬(2005)。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奧運會主題口號誕生記。檢自中國安徽在線網站:http://news.big5.anhuinews.com/system/2005/06/27/001292050.shtml
房寧(2002)。成長的中國 : 當代中國靑年的國家民族意識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拉開中華文化復興的序幕!(2007)。檢自香港文匯報:http://hot.wenweipo.com/2006culture/
侯健美(2003)。健全的靈魂,健全的體魄。在人文奧運。北京:東方出版社。
思高(1996)。決勝在今朝 : 百年奧運特輯 。台北:正中。
星野克美、青木真茂、岡本慶一、稻增龍夫、紺野登(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黃恆正譯)。台北市:遠流。
范帆(2007年4月27日)。火炬設計師:靈感來自"祥雲"紙卷 體現兩大理念。檢自華夏經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4/26/content_6032604.htm
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論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告學研究(13),93-111。
胡光夏(2001)。流行文化「名人」推薦廣告之研究--解析「電視廣告就是媒介內容」的類型與意義建構過程 。廣播與電視(17),95-117。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巨流。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唐維敏(1991)。影像與意識形態: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司迪麥電視廣告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縣。
孫葆麗(2003)。北京2008年奧運會“人文奧運”理念初探。(學者論壇)。檢自北京社會科學門戶網站: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21029.htm.zh
徐僑珮、李茶(2004)。看懂奧運好好玩。台北:相映文化。
袁懋栓(2004)。全球化背景下的北京人文奧運。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同斌、秦圓圓(2001)。北京2008申奧的台前幕後。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馬麗(2003)。中國與世界-人文奧運與中國融入世界。在人文奧運。北京:東方出版社。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 。臺北:五南。
高鵬、程義峰(2007)。奧運時評:奧運看臺上是否會出現“京罵”? 。檢自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12/26/content_7315962.htm
張立文(2003)。序二。在人文奧運。北京:東方出版社。
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1993年9月24日)。檢自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6/20010713/511405.html
張孝銘(1998)。論現代運動中之意識型態。中華體育,12(2),26-33。
張軍(2007年4月27日)。揭秘祥雲:雲紋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圖案。檢自金羊網-羊城晚報:http://ycwb.com/big5/ycwb/2007-04/27/content_1464141.htm
張慧(2002)。公民道德建設與北京人文奧運。檢自北京哲學社會科學網: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20710.htm.zh
許安琪、樊志育(2002)。廣告學原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57),127-157。
陳其南(1994)。傳統中國的國家形態、家族意理與民間社會。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
陳明珠(2007,10月)。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台北: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陳東旭(2007年2月5日)。交通亂亂亂 北京市長頻道歉。檢自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58438
彭永捷(2003)。人文、人本和文化。在人文奧運。北京:東方出版社。
彭海濤(2005年1月31日)。國族的世界想象:2008奧運申辦的媒介研究。檢自《二十一世紀》網路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0101.htm
閔琦、張祖樺(1995)。轉型期的中國 : 社會變遷 : 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 。台北:時報文化。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葉丁鵬、林芬蘭(2003)。中共舉辦二○○八年奧運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可能之影響。國民體育季刊,23(1)。
葉韋君(2004)。從雅典到北京:二○○八年北京奧運文化理念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台北市。
賈曉燕,2007年5月25日。北京進入“汽車時代” 機動車突破300萬輛。檢自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5/25/content_6151113.htm
廖菲(2007)。北京市民奧運心態分析-基於”民眾奧運期待”調查,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榮嬌嬌(2007年10月4日)。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帶來豐厚的“非物質遺產” 。檢自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04/content_6830702.htm
趙天麟(2006)。大型運動賽事辦理模式與城市發展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高雄。
劉士林(2006年2月22日)。從文化視角看都市交通。檢自東方宣傳教育資料網:http://www.dfxj.gov.cn/dfxjw/dfxj/node2831/node2865/node2891/userobject1ai49481.html
劉立行(1997)。電影理論與批評 。台北:五南。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0)。當代廣告 : 操作與概念。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清平(1998)。現代道德建構的歷史性兩難。在社會文化與倫理道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劉湘吟(2005)。北京的奧運主張--「人文奧運」與「志願服務」 。新觀念(206),26-27。
劉維公(2000)。全球化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189-228。
劉慧雯(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批評與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27。
蕭湘台(2003)。改革開放後大陸社會穩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高雄。
龔鵬程(1990),台灣的故事.文化篇。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英文部份】
Culler, J.(1975). Structuralist poetics :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R.、Papson, S.(1996).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 NY:Guilford.
Goodman, J. R.、Duke, L. L.、Sutherland, J.(2002). Olympic athletes and heroism in advertising: Gendered concepts of valor?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9(2),374-393.
Housel, T. H.(2007). Australian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Narratives of the nation in the 2000 sydney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24(5),446-461.
Jenkins, R.(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avers, A.(1982). Roland barthes, structuralism and after .London:Methuen .
Leiss, W.、Kline, S.、Jhally, S.(1990).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Ontario:Nelson Canada.
Sinclair, J.(1987). Images incorporated: Advertising as industry and ideology. London:Croom Helm.
Williams, R.(1980).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 Selected essays . London:Verso.
Williamson, J.(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Marion Boy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