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曹家敏 Jai-min Tsau |
---|---|
論文名稱: |
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保育治理工程政府規劃單位對工程生態檢核表認知與態度研究 A study of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b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heck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for the Shihmen Reservoir and its Catchment Management Project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government engineering planner |
指導教授: |
汪靜明
Wang, Ching-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教育 、認知 、態度 、計畫行為理論 、石門水庫 、集水區保育治理 、工程生態檢核 、生態檢核表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3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係以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保育治理政府規劃單位為研究對象(本文簡稱規劃單位)。研究範疇上則以保育治理工程生態檢核機制推行之生態檢核表為研究主軸,呈現有關規劃單位推動生態檢核表的歷程。同時探討規劃單位對於石門水庫推行生態檢核表的認知、態度,以及推行成效之看法初探。並彙整分析各規劃單位的實務經驗,以供未來相關單位研擬生態保育計畫與推行之參考。在研究方法採取質化、量化並行方式,以WHO-IDEA思議方法、問卷調查、深入訪談、文件分析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並交叉檢核研究之正確性。
本研究分析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檢核表顯示,推行生態檢核機制係為兼顧治理、管理與生態保育等理念,將生態考量事項融入既有保育治理工程中加強生態保育措施之落實。現階段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生態檢核表之推行與執行迄今已逐漸步入軌道,為開創我國永續公共工程典範作法,頗受各界參與者肯定。
各規劃單位對生態檢核表之認知與態度方面,分析顯示各規劃單位普遍對於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生態保育、集水區保育治理具有高度認知瞭解,而生態檢核表較深入執行與內容部分,仍有部分人員不甚瞭解。在態度面向上,各規劃單位多數亦抱持著正面的態度與看法。而認知與態度相關性分析中,顯示認知與態度面向有高度相關性,即認知越高對保育治理工程生態檢核表所抱持的態度與推行成效看法越趨向正面。在生態檢核表推行看法與成效初探分析中,多數的規劃單位受試者認為是具有成效與正面效益。其中,具體效益為「工程硬體減量」與「減少工程施作時紛爭」,而抽象的效益則是「生態保育觀念的建立」。本研究歸納分析多數規劃單位抱持正面與積極的態度,願意繼續推行生態檢核,並將其應用於其他領域中。
從環境教育的觀點論之,在工程生態檢核機制之推行上,藉由環境教育平台構築多場生態保育重要會議,串連起各界參與者之溝通橋樑,可促進民眾參與、資訊公開、教育宣導、知識傳遞之功能。對生態檢核機制建立與推廣具有關鍵性角色,諸多意見亦顯示環境教育的參與在社會教育上貢獻是值得被肯定的。
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鑫(1989)。自然資源與保育。環境教育季刊,(1),48-1。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p.58。
立法院(2006)。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500012581號令制定公布全文8條。
行政院環保署(1998a)。環境影響評估業者評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393頁。
行政院環保署(1998b)。環境白皮書。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517 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4)。野生動物保育法,83.10.29.華總(一)義字第6525號令公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a)。建立生態工程案件檢核評估作業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b)。公共建設專業人員生態工程講習河溪水域班。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8)。永續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政策白皮書(核定本)。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台北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9)。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生態檢核表研商會議會議紀錄。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六日。
米高.奎因.巴頓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年)
呂光洋(1995)。台灣地區生態環境特色,自然保育教育研討會專集,45-74,行政院農委會主辦。
李三畏(1990)。我國自然保育工作現況,第二屆自然保育研習會論文暨會議記要,1-11,行政院農委會主辦。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胡氏圖書。
李美枝(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文笙書局。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文笙書局。
陳素琴、李明聰(200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生態旅遊遊客之環境行為模式—以洲仔溼地公園為例。2007年21世紀第五屆產業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吳定(2002)。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汪靜明(1989)。社會教育機構推行環境教育之理念基礎。環境教育季刊第4期。pp:15-22。
汪靜明(1993)。社會環境教育。科學知識,(37),98-125。
汪靜明(1994)。河川生態保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市。
汪靜明(1995)。自然保育內涵及其教育特徵。環境教育季刊(26):23-36
汪靜明(2001)。河川治理與管理的生態觀。水資源管理會刊第3卷第4期。pp:30-39。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第2期。pp:9-46。
汪靜明(2006)。集水區水土生態保育的新思維。水土保持思維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59-70。中華水土保持學會主辦。
汪靜明(2007)。非工程措施納入綜合治水計畫之生態觀點。第332至337頁於與水共舞:面對治水問題與Master Plan。時報文教基金會。台北市。654頁。
汪靜明(2008a)。國家永續發展中集水區環境治理之生態保育作法。研習論壇月刊第87期。pp:8-14。
汪靜明(2008b)。為落實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生態檢核機制催生。第1-1~A1-13於教育部「97年度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生態工法及生物多樣性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綜合災害研究中心主辦。
汪靜明(2009a)。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的生態檢核。第12-38頁於河川生態與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導 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主辦。
汪靜明(2009b)。永續公共工程的生態保育落實方案~生態檢核。第99-115頁於永續公共工程與節能減碳研討會-落實方案篇論文集。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台灣營建研究院、台灣混凝土學會主辦。
汪靜明等(2009c)。石門水庫集水區生態保育暨環境教育平台推動歷程及教育成果。第191-226頁於98年度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執行成果研討會,經濟部水利署主辦、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協辦。
汪靜明編(2009d)。石門水庫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檢核表網路操作手冊。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汪靜明(2009e)。台灣櫻花鉤吻鮭的生態保育暨環境教育概念-以WHO-IDEA思議方法建構為例。發表於台灣鮭魚與櫻鮭國際研討會。國科會、台灣海洋大學。
何炎殷(2009)。應用計劃行為理論於公部門訓練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金恆鑣(2000)。生命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成。2000年台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討會資料集4-1。
吳明清(1994)。師資培育變通方案之規劃與實施。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開創師資培育的新局(頁109-122)。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沈奐均(2007)。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第一階段歷程及其環境教育參與者角色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周儒﹙1999﹚。八十八年度中澳環境教育研習會結案報告—邁向廿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台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市:五南。(David C. Engleson, & Dennis H.Yockers , 1994)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俊成、陳麗琴、薛怡珍、王培蓉(2008)。遊客對福山植物園解說需求與解說效果之研究。《臺灣林業科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卷2期,p122-136。
林泰安(2009)。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模式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地
理環境教育成效評量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華君(2001)。「行政倫理理論與實踐」。南華大學政策研究學報。嘉義: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1期。
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行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19-20。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七卷第四期, 頁1-14。
陳德禹(1996)。「論行政裁量中有關行政倫理之運用」。網址:http://politics.soc.ntu.edu.tw/old/empa/0417/07.pdf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台北:五南。
陳綺鄉(2006)。東華大學生環境素養評估與環境行動預測變項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曹春隆(2001)。專科生升學與選擇校系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曾華壁(1998)。1970年代台灣資源保育主義之發展:以政府角色為主之研究。思與言,36(3),61-104。
曾文齡(2006)。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生態武陵》多媒體教材設計歷程及其參與者角色。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詹氏書局。
黃政傑(1998)。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經濟部(2006a)。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核定本)。台北市。22頁。
經濟部(2006b)。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第1階段執行計畫(核定本。台北市。
經濟部(2009)。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推動小組第六次會議紀錄。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經水字第09802606630號。
楊冠政(1991)。環境價值的策略研究。環境教育季刊, 10:12-25。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19,2-12。
楊冠政(1995)。環境價值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0),55-82,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市。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
楊政川(1998)。台灣森林環境的生態教育-以扇平森林生物科學園為例,國家環境週系列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實務。台北:心理。
楊國樞、文崇一(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
楊珮姚(2006)。民眾對愛河污染整治概況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88)。價值澄清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99-215)。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鄭時宜(2003)。影響環保團體成員三種環境行為意向之因素的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新煌(1990)。環境意識。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市,28 頁。
蕭武桐(1993)。行政倫理。華視出版。p.158
蕭武桐、黃新福(1999)。「行政倫理觀點論行政裁量權的運用」。銓敘部主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3輯。頁349-376。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Stony Stratford: Milton Keyne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Fishbein, M. and I.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Marcinkowski,T.J.(1988).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ion 49(12):3677-A.
Rillo, T. J. (1974). Basic guideline f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6(1):52-55.
Taylor, S. J. and R. Bogdan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 York: Wiley
Triandis, H. C. (1977). Interpersonal Behavior. CA: Brooke/Cole, Monterey.
UNESCO,(1977).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ESCO,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