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易晉
論文名稱: 「客家桐花祭」政策分析~「文化」、「節慶」串起客家情?
The Study of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in Taiwan from 2002 to 2009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客家委員會客家桐花祭節慶活動文化公民權利
英文關鍵詞: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festival, cultural citize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4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行政院客委會在2001年成立之初,即構思如何促使客家文化發聲及帶動客庄經濟發展,以活絡客庄;因此,客委會於2002年便以「桐花」為客家族群共同兒時回憶,象徵過往客家先民移墾山林之生活與文化意象,並與客家文化相互連結,開啟客家桐花祭活動。
    自2002年至2009年,客家桐花祭已歷時八年之久,本研究即以文化公民權利之觀點,運用歷史社會學之方法,以及文件分析、內容分析與研究者之詮釋,透過歷年參與桐花祭的縣市地方政府與社團,所舉辦活動資料與歷年報紙報導之蒐集,以及各項客委會所發佈與桐花祭相關之官方政策、文宣、手冊、活動計畫書等,進行研究整理與分析,並探討其所潛藏之客家文化因子、欲呈現之節慶活動意涵,以及所反映之客家文化圖像。
    據此,研究者透過上述資料整理與詮釋,將桐花祭活動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2002年至2005年,主要以打造傳統客家文化意象為此階段核心發展,帶動活動參與者認識並深入客家文化,同時亦讓客家文化在全臺發聲,即為打造傳統客家文化意象時期;第二階段為2006年至2009年,此階段客委會重心開始流轉自以文化創意產業及推動觀光旅遊為重,推出多項桐花意象商品,以及規劃多項休閒旅遊活動,將客家文化包裝成文化商品,進入推展休閒觀光客家庄時期。
    研究者分析並歸納桐花祭活動在八年之間,發現客家傳統文化展演活動在兩階段桐花祭中是持續承辦的,但就客委會所宣揚之官方政策,則在第二階段開始著重於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凸顯各地客庄文化,與產業及觀光旅遊結合以活絡客庄經濟;而展演方式,則從傳統文化開始轉往通俗文化,如2005年五月天樂團代言桐花祭開幕式等,以偶像為號召卻有失其原為客家文化傳承之意,且推出各式桐花意象商品及旅遊活動推展,桐花變成品牌操作,客家文化精神則無法實質發揮。再者,桐花祭中客家傳統文化展演回應Kymlicka 以族群為單位之文化公民權利伸張;2006年後客委會桐花祭政策著重於文化消費、文化旅遊,文化公民權利便從族群向個人移轉,強調個人對於客家文化的參與及近用權。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has been lunched each year by the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since 2002.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policy of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for the past 8 years and make an attempt to reveal its hidden meaning about the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ultural rights.
    Taking a verity of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a multi-method design including content analysi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based on historical sociology is set up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is from 2002 to 2005, it characterizes that the festival seems to promote traditional Hakka image through cultural performance. By contr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2006-2009) that is the festivals function to marketing tourism in the Hakka areas.
    Finally,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indeed helps to make visible the tradition and confirm the poly-ethnic group rights that are necessary to make a more inclusive society for a multicultural state, like Taiwan. Nevertheless, after 2006,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has become using as opportunities for commercial tourism exchange and lifestyle expression for ordinary people that might fulfill the cultural citizenship based on liberalism rather than the right for linguistic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group highlighted by Will Kymlicka.

    目次 i 表目次 ii 圖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多元族群文化政策 9 第二節 多元族群文化政策在臺之推動 18 第三節 節慶活動與客家桐花祭 22 第四節 客家桐花祭相關研究回顧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歷史社會學分析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方法 44 第四章 桐花祭客家文化圖像分析 49 第一節 傳統客家文化意象營造時期(2002年至2005年) 50 第二節 推展休閒觀光客家庄時期(2006年至2009年)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5

    2009桐花主題網。網址:http://tung.hakka.gov.tw/internet/index.aspx
    文化公民權運動。網址: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main.html
    丁榮生(2004年10月12日)。「發揮文化公民權,創造美的社會」。中國時報,藝文版。
    王伯仁(2008)。現代臺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麒鈞(2008)。台灣節慶活動的設立與舉辦-從客家桐花祭談起。載於臺灣地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60。台北:景文科技大學旅運管理系。
    王俐容(2006a)。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頁129-159。
    王俐容(2006b)。多元文化的展示與族群關係:以文化藝術節為例。載於劉阿榮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頁86-106。台北:揚智。
    王俐容(2005)。當代台灣客家文化的再現與重構:以文化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計畫。
    王雯君、張維安(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年客家桐花祭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8,頁121-145。
    王舜皇(2002)。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振寰(1992)。社會權與社會運動。當代,69,頁53-64。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三民。
    江震浩(2007)。文化公民權之賦權與實踐:以2006臺北電影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朱雅群(2004)。客家桐花祭之政策行銷暨滿意度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婉寧(2003)。台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池永歆(2004)。地方的文化抑或模仿地方的文化─文化地理視域下的「客家桐花祭」。臺灣史學雜誌,1,頁1-16。
    行政院客委會(2002)。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客家運動計畫。台北:行政院客委會。
    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200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專刊。台北: 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
    余家哲、李政鴻(2009)。歷史社會學與國際關係理論的交會:歷史社會學的國家理論。政治科學論叢,40,頁127-152。
    吳信慧(2008)。客家桐花祭政策網絡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學明(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移墾開發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2-6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車成緯(2008)。地方依附、社區意識與節慶活動認同之關係研究-以土城桐花節為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怡萱(2009)。客家花布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資源基礎的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娥(2004)。臺灣民俗節慶。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謀榮(2001)。公民權理論之研究─以Kymlicka理論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豐楙(1993)。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載於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2-9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
    宋兆麟、李露露(1991)。中國古代節日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
    沈清松(1990)。個人和群體生活的秩序與美感。載於民國七十八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頁49-6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秀宇(2009)。政府政策行銷策略成效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活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舜平(2007)。「幔」延花漾視古今──威廉莫里斯印花設計與新客庄布花工藝鏡像。歷史月刊,237,頁18-24。
    林錫全、蔡奇芳、廖瑞君、張宇函(2009)。族群意識與地方節慶觀光發展─走訪三義客家桐花祭。社區發展季刊,127,頁245-257。
    林怡君(2008)。地方文化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以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蓉(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飲食文化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52-178。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綉芬(2006)。客家桐花祭之效益評估—以苗栗縣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火旺(1998)。族群差異與社會主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1,頁249-270。
    林衡道、楊鴻博(1996)。鯤島探源,1-8輯。台北:稻田。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客家魅力: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觀點、策略與案例。台北:師大書苑。
    紀子鈞(2008)。臺灣民俗體育與意識形態:歷史社會學的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雅雯(2005)。苗栗縣2005年客家桐花祭活動意見調查及分析。苗栗文獻, 21,頁65-88。
    柯志明(2005)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臺灣社會學,10,頁149-170。
    洪馨蘭(2010年4月18日)。找尋客家桐花祭裡「物的精神」。立報,客說客話。
    洪醒漢(2002)。軍事重「地」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形塑及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南方朔(1993)。文化啟示錄。台北:三民。
    徐正光(2002)。序: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4-9。台北:正中。
    許瑛玳(2008)。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妃(2009)。新瓦屋客家花鼓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雲(2008)。全球化境況下世界公民養成──終身學習新觀點。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方法,頁1-25。台北:師大書苑。
    陳雪雲(1998)。淺談博物「學」~文化研究的觀點。社會教育學刊,27,頁98-113。
    陳運棟(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源流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9-41。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素秋(2006)。從文化公民權概念談公民身分中的性別問題。載於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頁211-230。台北: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頁77-88。
    陳其南(2005)。社會典範轉移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載於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頁181‐186。
    陳定銘、邱秀宇(2007)。中央與地方政府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活動與經費補助為主。載於東海大學主辦,地方自治與民主發展──台灣經驗的省思學術研討會,頁1-29。台中:東海大學。
    陳定銘(2006)。台灣客家桐花祭的政策視窗與政策企業家析探。載於國立中央大學主辦,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頁1-25。桃園:中央大學。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遠足文化。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源:台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載於張維安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18。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
    張培倫(2005)。秦力克論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論。台北:探索經銷。
    張維安(2006)。生態、文化與產業——竹苗地區台三線文化產業消費者調查分析。台灣身體文化學會主辦《2006苗栗(火旁)龍‧文化與觀光研討會》,育達技術學院。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南投:台灣文獻館。
    張富峻(2003)。環境中的人心v.s. 人心中的環境──三義?現代木雕的二十一種表現。苗栗:三義木雕協會。
    莊啟文(2005)。鳳山地區攤商家庭升學主義意識形態與成就價值觀之歷史社會學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康俐雯(2004年10月19日)。「新憲法將增訂多元族群專章: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圓滿落幕 推動三項具體措施」。自由時報,藝文版。
    楊惠如(2009)。台灣客家獅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映淳(2007)。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逸昌(2008)。客家概論。苗栗縣頭份鎮:曾逸昌。
    黃順意(2005)。客家文化產業行銷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庭康(2005)。歷史比較社會學:一點研究經驗的分享。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57-74。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黃炳鈞(1998)。台灣北部客家祠堂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進興(1992)。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
    游冉琪(2006)。地方行銷提振地方競爭力-鶯歌陶博館點土城金的故事。研考雙月刊,30:5,頁90-100。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台北:台灣省交通處旅遊局。
    葉欣偉(2004)。農業節慶活動遊客效益認知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21-55。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蔡孟尚(2006)。客家桐花祭政策執行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婷(2005)。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強強滾。光華雜誌,30:7,頁6-17。
    鄭榮興(2007)。台灣客家研究概論:戲曲篇。載於徐正光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頁320-336。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榮興(2002)。客家戲曲音樂的概述。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70-77。台北:正中書局。
    劉新圓(2005)。什麼是文化公民權。載於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劉還月(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
    賴守誠(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台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轉型為例。國家與社會,1:1,頁167-213。
    駱焜祺(2002)。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聰輝(2004)。台灣歲時節慶內涵析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頁6-19。
    謝俊逢(2002)。客家的音樂與文化:以山歌為中心。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頁48-69。台北:正中。
    謝世忠、蘇裕玲(1997)。國家、傳統、與文化展演:日月潭邵族/Thao豐年慶典的觀光與非觀光實踐。載於文化展演與人類學研討會文集,頁1-3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顧琪君(2000)。由傳統工藝談工藝的振興。臺灣工藝,5,頁10。
    Connerton, P. (1989)。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rsoy, D. (2004). Perceived impacts of 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 byorganizers: an extension and valid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5, 171-181.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Hastrup, K. 著,賈士蘅譯(1998)。他者的歷史。台北:麥田。
    Jary, D., Jary, J. 著,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Jackson, R. (1997). 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21st century. Champaign, Ill : Saga more Pub.
    Johnny A. 著,陳志希、閻蕙群譯(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Kymlicka, W. & Norman, W. (1995).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pp. 283-322).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2000). Introduction: Citizenship in cultural diverse societies: issues, contexts, concept. In Kymlicka, Will and Wayne Newman (Ed.), 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pp.1-4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2001).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ndrick, S., Straw, P., McCrone, D. 著,王幸慧譯(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下─歷史社會學。台北:麥田。
    Manning, F. E. (1983). The Celebration of Society: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formance. Ohio: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Murdock, G. (1999). ‘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s: Public Discourse and Culture Citizenship’ in Jostein Gripsrud(ed.) Televis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Ong, A. (1999).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subject making: Immigrants negotiate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odolfo D. Torres, Louis F. Miron and Jonathan Xavier Inda (Ed.), Race,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A Reader (pp. 262-294). Oxford: Blackwell.
    Sandel, M. (1983).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1984).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Smith, M. J. 著,呉翠松譯(2003)。社會科學的概論。台北:韋伯。
    Smith, D. (1991). 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Oxford : Polity.
    Stevenson(2003)。Cultural citizenship cosmopolitan questions. Maidenhead, Berkshire : Open University Press.
    Stevenson, N. (1997). Globalization, Na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8 (1), pp.41–66.
    Stoeltje(1992). “Festival” In Folklor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Richard Bauman ed., pp. 261-2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ynbee, A. 著,劉北成譯(2000)。歷史硏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Turner, B. S. (2001). Outline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Nick Stevenson (Eds.), Culture & Citizenship (pp. 11-32). London: Sage.
    Turner, B. S. (2000).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