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魯筠珍
Lu,Yun-Chen
論文名稱: 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 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for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十二年國教體適能超額比序免試就學區
英文關鍵詞: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fitness, comparing the ranking,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體適能成績列入十二年國教各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之現況,並調查與分析全臺灣民眾之認知及看法。以自編之「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意見調查表」作為研究調查工具,於民國102年4月15日至5月10日進行問卷收集,使用Google Docs做為網路傳送平台,張貼連結於BBS問卷版、教育版和FACEBOOK社群供民眾上網填答,一共回收1313份有效問卷,再根據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分析(t-test)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等統計方法分析處理,將研究結果綜整討論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11個有將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的免試就學區在採計標準、特殊身體狀況採計方式與成績檢測單位不盡相同,體適能成績比重佔總成績6%-20%之間。
    二、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在居住地、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性別則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在居住地、年齡、性別、學歷、職業、婚姻狀況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在居住地、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性別則未達顯著差異。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status quo for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ach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 Also,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about this issue from people in Taiwan.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of “survey of cogni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tool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by Google Docs Internet platform and were collected from users of Facebook and “questionnaire board” and “education board” on BBS, during April 15 to May 10, 2013.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s 1,313.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this study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criteria taken into account, specific physical conditio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unit are varied in 11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s, which included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The propor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score ranges from 6% to 20%.
    2.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gnition of status quo of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gender.
    3.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ognition of including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4.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opinions about included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gender.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之發展歷程……………………………………………………….8 第二節 體適能推動情形……………………………………………………………...11 第三節 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積分採計現況………………………………………...15 第四節 本章總結……………………………………………………………………...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30第三節 研究對象……………………………………………………………………...32第四節 研究工具……………………………………………………………………...33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4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7 第一節 填答民眾背景變項分布情形……………………………………………...…47 第二節 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情形之分析………………………………...…5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之差異情形…………………55 第四節 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情形之分析…………….......67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之差異情形...72 第六節 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之分析……………………...87 第七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之差異情形...9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10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3 參考文獻……………………………………………………………………...115 附 錄………………………………………………………………………...119

    方世欽(2004)。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感受與專業成長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方進隆(1997)。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12(3),70-77。
    方進隆等人(2007)。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格那。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12)。體適能揚升計畫。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12)。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7.67%】。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李書文(2003)。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兆鴻(2005)。設計與實作具專家評鑑機制的網路問卷調查系統平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吳玉妹(2005.9.30)。體育教學中的體適能教育。台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取自http://w3.fhsh.tp.edu.tw/sub/subject17/all.htm
    吳明隆(2009)。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臺北市:五南。
    吳為恭(2012.11.22)。超額比序爭議 家長擬串聯抗議。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吳清基(1998)。推動十年國民技藝教育的政策理念分析。臺灣教育,570,9-13。
    卓俊辰(1992)。體適能 。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林書鴻(2013)。高雄市國中生對體適能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項目政策認知與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施致平、李俞麟、羅晨溦、謝靜瑜(2012)。世代分析:教育部體適能政策推展績效之追蹤評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3),59-89。
    洪嘉文(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之有效策略與未來作法。中華體育季刊,14(1), 91-100。
    洪嘉文(2007)。體適能納入考試評估之可行性評估。中華體育季刊,20(1),39-50。
    徐如宜(2012.11.14)。比序項目疑不公 家長陳情教長。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莊玉鈴、秦夢群(2010)。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政策之分析與建議。臺灣體育,662,2-9。
    教育部(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九十二年體適能狀況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94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檢測與護照實施績效之調查研究。臺北市:作 者。
    教育部(2011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訂本。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2012)。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2)。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2)。http://www.fitness.org.tw/
    陳全壽、劉宗翰、張振崗(2004)。我國體適能政策指標之建議。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1-11。
    陳盛賢(2007)。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志(2012)。未納競賽成績 免試升學超額比序 家長轟不公。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雅惠(2012)。12年國教來了 9成5國中老師想變 不到2成有行動。親子天下,38,108-111。
    許振明(2008)。學生體適能政策推動與計畫執行之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雙月刊,18(5),30-36。
    張慶勳(2002)。國民教育概念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5(2),123-136。
    鄭崇趁(2001)。「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策略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61~286。
    聯合新聞網(2012.06.01)。12年國教 簿長、板擦長…搶加分。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總統府公報(1968)。制定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1727。
    總統府公報(1979)。制定國民教育法、廢止國民學校法、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3515。
    總統府公報(1982)。修正強迫入學條例。3980。
    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4,85-97。
    羅智華(2012.12.10)。【十二年國教面面觀】 國中會考 家長憂回基測之路。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Default.aspx
    嚴文廷(2012.08.06)。12年國教 教部訂體適能標準。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備查原則(民國101年4月23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民國101年7月18日)。
    國民教育法(民國68年5月23日)。
    國民學校法(民國33年3月15日)。
    教育基本法(民國88年6月23日)。
    Bouchard, C., Shephard, R. J., & Stephens, T.(1994).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and health:In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and Conference Statement .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rooks, G. A., Butte, N. F., Rand, W. M., Flatt, J., & Caballero, B.(2004).Chronicle of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 how a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 cameto be among dietary recommend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9(5), 921-930.
    Haskell, W. L.(1988). Overview: Health benefits of exercise. Handbook of life stress, cognition, and health . New York,NY :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22,259-294.
    King, A. C., Blair, S. N., Bild, D. E., Dishman,R. K., Dubbert, P. M., Marcus, B. H.,Oldridge, N. B., Paffenbarger, R. S.,JR., Powell, K. E., & Yeager, K. K.,(199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activity and interventions in adults.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24 (6) , 221-236.
    Reaven, P. D., Barrett, C. E., & Edelstein, S.(1991). 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women. Circulation, 83(2),559-665.
    Orzano, A. J., & Scott, J. G.(2004).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An Applied Evidence-Based Review.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 17 , 359-369.
    Ten, S. & Maclaren N. (2004).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n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9(6), 2526-253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