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珠瓊 |
---|---|
論文名稱: |
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與實踐——以台北縣二重國中為例 |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3 |
中文關鍵詞: | 古典詩歌 、詩歌吟唱 、詩歌教學 、吟唱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6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透過對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的探討,以二重國中的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為研究對象,建立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的教學理論,並經由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之實踐,檢討訓練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的方式。
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探討相關的研究現況,規劃研究範圍,並提出研究需要使用的方法和預期效果。
第二章 古典詩歌吟唱教學理論與意義
說明古典詩歌的定義,並對古典詩歌吟唱作清楚界說,再探討古典詩歌吟唱教學的意義。
第三章 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實施現況分析
探討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的實施現況,先從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實施的源流開始探討,分析歷年來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實施計畫修正的原因與結果,並且歸納分析參賽的詩稿。接著再由行政單位、教師、學生三個方面,探討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現況。
第四章 古典詩歌吟唱比賽之教學
探討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的教學步驟,基礎訓練,包括發音咬字訓練、美讀訓練、誦詩訓練、吟詩訓練、唱詩訓練、舞台表演訓練;進階訓練,包括選擇吟唱詩稿、理解吟唱詩稿、編定吟唱人員、搭配舞台效果。藉由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理論的確立及教學方式的說明,使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得以實踐。
第五章 古典詩歌吟唱參賽之實踐
記錄筆者所任教的二個班級學生,實際參加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之教學過程。將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分為十六堂課,從說明古典詩歌吟唱比賽的規則,到進行基礎訓練和進階訓練,並且在比賽後進行檢討與回饋。
第六章 結論
總結全文,檢討二重國中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的方式,提出未來展望。期望此論文能提供國民中學學校及教師,在從事古典詩歌吟唱比賽教學時的參考。
古籍部分
《四部備要經部.周禮鄭注》,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經部.論語》,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經部.毛詩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史部.史記》,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史部.前漢書》,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子部.墨子卷》,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四部備要子部.呂氏春秋》,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書經集註》,台北:新陸書局,1986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10禮類,禮記注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91年。
《說文解字》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月增訂七版。
《文心雕龍》劉勰原著,龍必錕譯注,台北市:臺灣古籍出版,1996年。
《詩品》鍾嶸原著,徐達譯注,台北縣:臺灣古籍出版,1996年。
《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謝靈運傳》,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6月版)。
《通志》宋.鄭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7年。
現代專書
王更生《國文教學面面觀》,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年。
王更生《國文教學新論》,,台北:明文出版社印行,1991年。
王世貞《全唐詩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初版。
王琄《愛上表演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王建生《簡明中國詩歌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朱自清《精讀指導舉隅》,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2月臺一版。
李曉華《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發聲藝術概要》,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刷。
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邱燮友《品詩與吟詩》,台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年6月。
邱燮友《美讀與朗誦》,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91年8月初版。
吳金娥等著《國音及語言運用》,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林文寶《朗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計有功《唐詩紀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臺一版。
洪澤南《大家來吟詩》,台北:萬卷樓,1999年。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台北:萬卷樓發行,1996年。
袁行霈、劉逸生《古典詩詞名篇鑑賞集》,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4月初版。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印行,1991年。
陳少松:《古典詩詞文吟誦研究》北京市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台北:文史哲山版社,2000年初版。
陳茂仁《古典詩歌初階》,台北:文津出版,2003年。
張松如主編《中國詩歌史》(先秦兩漢),高雄:麗文文化,1994年初版。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8年。
崔小萍《表演藝術與方法》,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編纂《國音學》,台北縣新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七版。
傅隸樸《中國韻文通論》,台北:正中書局印行,1982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黃友棣《樂風泱泱》,台北市:東大出版,1991年初版頁102-104。
黃瑞枝《說話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7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編》,高雄:巨流出版社印行,1993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編》,高雄:巨流出版社印行,1993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編》,高雄:巨流出版社印行,1993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編》,高雄:巨流出版社印行,1993年。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局,1991年。
黃文吉、袁行霈《國中國文古典詩詞曲鑑賞》,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
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1992年。
《臺北縣國民中小學韻文教學補充教材(四)》,臺北縣政府編印,2009年3月初版。
潘麗珠《雅歌清韻:吟詩讀文一起來(修訂版)》,台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6月再版。
潘麗珠《九年一貫語文領域第三階段之國文學科詩歌吟誦課程創意教學研究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2002年。
潘麗珠《古韻新聲:潘麗珠吟誦教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2003年9月初版。
潘麗珠《創意國文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潘麗珠《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1月初版2刷。
潘麗珠《論文資料及詩歌簡譜彙編》,「咱的歌詩」專題網站建置團隊編製,未出版。
鄭博真《多元智能統整課程與教學》,高雄市:高雄復文出版,2000年初版。
鄭博真《協同教學:基本概念、實務和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2002年。
賴橋本《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2年。
談衛那《詩詩談詩話》,台北:華一書局,1993年二版。
Thoms Armstong著,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初版。
Mack Owcn著,郭玉珍譯《表演藝術入門:表演初學者實務手冊》,台北:亞太圖書,1995年初版。
單篇期刊論文
王祿松〈談詩歌朗誦〉,《文藝月刊》,1976年 6月。
王更生〈如何進行美讀教學〉,收錄於《如何進行國文教學》,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年。
王更生〈陳少松和他的「古詩詞文吟誦研究」──總往代絕學,開吟誦新運〉,《國文天地》,1999年9月。
王更生〈什麼是古典詩詞吟唱藝術〉,《國文天地》,2004年9月。
王更生〈古典詩詞的「吟」和「唱」〉,《國文天地》,2004年11月。
王更生〈古典詩詞吟唱的幾個觀念〉,《國文天地》,2004年12月。
王更生〈古典詩詞吟唱的價值〉,《國文天地》,2005年1月。
王更生〈古典詩詞吟唱前的準備工作〉,《國文天地》,2005年 2月。
王更生〈古典詩詞吟唱的三點要素〉,《國文天地》20卷10期2005年3月號。
王建華〈如何指導學生對詩歌吟誦與習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5年6月。
尤信雄〈詩歌概說及我國詩歌之流變〉,收錄於《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1992年。
邱燮友〈當代詩歌朗誦對社會的功能〉,《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9年4月。
邱燮友〈歌盡桃花扇底風:詞的音樂與吟唱〉,《國文天地》,1991年4月。
邱燮友〈詩歌教學與應用〉,《中國語文》,2002年5月。
邱燮友〈從美學角度看詩歌吟唱教學〉,《國文天地》,2004年11月。
邱燮友〈古典詩歌吟唱教學的傳承與發展〉,《中國語文》,2008年4月。
林文寶〈談朗誦的基本腔調〉,《國文天地》,1999年9月。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2003年。
陳品卿〈詩歌教學之一:詩〉,收錄於尢信雄等著:《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2年。
黃春貴〈如何進行課文教學〉,《詩詞曲輔導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0年6月初版。
曾永義〈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文訊》,2004年6月。
潘麗珠〈詩歌「吟、唱、讀、誦」的觀念及要領〉,《國文天地》,1994年4月。
潘麗珠〈從多元智慧理論談關漢卿「閒適」的吟誦教學〉,《國文天地》,1999年8月。
潘麗珠〈古典詩歌聲情藝術及其美學義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三十期,2001年7。
潘麗珠〈現代詩的聲情教學之我見〉,《國文天地》,2001年 6月號。
潘麗珠〈現代詩的聲情教學〉,《台灣詩學季刊》,2002年3月。
潘麗珠〈古典詩歌聲情的建構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3年12月。
潘麗珠〈古典詩歌教學之課程設計──以聲情教學為主〉,《中等教育》,2003年12月。
潘麗珠〈詩歌吟誦創意教學研究〉,2004年第二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成果報告。
潘麗珠〈古典詩歌吟誦的聲情概念〉,引自《論文資料及詩歌簡譜彙編》,「咱的歌詩」專題網站建置團隊編製,未出版。
潘麗珠〈詩歌作品的制約論〉,《論文資料及詩歌簡譜彙編》,「咱的歌詩」專題網站建置團隊編製,未出版。
賴橋本〈曲的吟唱技巧〉,《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1992年六月三版。
簡明勇〈詩歌吟唱教學〉,《國文天地》,2001年6月。
學位論文
江錦玨:《古典詩詞義旨教學之研究——以高中一綱多本國文教材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吳玉屏:《現行國中古典詩歌教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吳正修:《古典詩歌吟唱教學之現況探討:以台北縣幾所國中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彭菊英:《現代詩聲情藝術探討──以朗誦為主》,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美瑤:《古典詩歌聲情教學研究──以現行國中國文課文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文君:《詩歌義旨教學之研究──以國中國文教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謝和芬:《國民中學少年詩歌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蘇佳玲:《國中國文古典詩歌教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網路資源
林錦慧、楊淑惠、張秀如:〈教師語言藝術的理論與實際〉http://class.ncue.edu.tw/article95.shtmlh
文化建設委員會「愛詩網」http://ipoem.cca.gov.tw
黃真美〈我們底歌……我是清澈的水流〉http://tea.wfsh.tp.edu.tw/s-chinese/teacher7.htm。
潘麗珠:〈詩歌吟誦的生成論〉《咱的歌詩》網站,http://140.122.184.46/potery/?q=node/15
楊維仁:〈台灣傳統詩社簡介〉http://www.ktjh.tp.edu.tw/yang527/j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