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培毓 |
---|---|
論文名稱: |
平路小說研究(1983-2006)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Hsu, Chun-Y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平路 、小說 、後設小說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1 下載:10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平路為台灣文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作家,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創作迄今,無論是小說、文化評論或散文都表現傑出,尤其是小說的形式多變,關注的主題廣泛,有別於當代的其他女性作家,本篇論文以平路的小說為研究範圍,探究其23年的創作歷程。第一章先論述研究動機,並列出較重要的研究文獻。第二章是探討平路以移民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平路以「鄉土情懷」為主的創作,從中可見其對「鄉土情懷」的思索,並呈現移民在新的土地生活的情形。第三章主要是探討平路小說中所呈現的未來世界,平路小說中的未來世界沒有疾病及天災的威脅,每個人的一生都十分平順,呈現出科技過度發展後人類面臨的問題,平路並非反對科技,而是希望藉由小說提醒我們在科技便利的外表下所隱藏的問題。第四章要探討的是平路以創作為主題的小說,也就是平路以後設手法創作的小說,以及顛覆人們習以為常觀念的短篇小說,雖然平路以「輕盈」的態度創作這類小說,但小說卻揭開了事物表面的面紗,直指事物的核心,這類小說因為思辯性較強,使平路被視為知識性文學的代表。第五章是研究以名女人為主的小說,這類小說用寫實與虛構的筆法,刻劃歷史中被神格化了的女性,平路為這些無法發聲的女性說出她們的故事,藉由書寫這些女性的故事,平路也掌握了屬於自己的女性聲音。第六章主要是探討平路小說中缺乏愛的人物,這些小說人物大多是童年缺乏父母無條件的愛,以致於成年後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些缺憾,除此之外,還探討《凝脂溫泉》中以都會女性為主的三篇小說,這些獨自生活在城市中的女子,原本寄望愛情能讓她們免於寂寞,最後都發現寄望別人紓解寂寞只會更寂寞,唯有接受自己才能繼續在城市中生活。
參考書目
一、 平路小說著作
平路《玉米田之死》,台北:聯經,1985年8月。
平路《五印封緘》,台北:圓神,1988年4月。
平路《紅塵五注》,台北:皇冠,1989年7月。
平路《是誰殺了X X X 》,台北:圓神,1991年4月。
平路《行道天涯》,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3月。
平路《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1997年11月。
平路《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平路《紅塵五注》,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平路《凝脂溫泉》,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5月。
平路〈血色相關〉,收於陳義芝主編《八十九年小說選》,台北:九歌,2001年3月。
平路〈蒙妮卡日記〉,收於李昂主編《九十年小說選》,台北:九歌,2002年4月。
平路《樁哥》,台北:印刻,2002年8月。
平路《何日君再來》,台北:印刻,2002年7月。
平路《玉米田之死》,台北:印刻,2003年11月。
平路《五印封緘》,台北:印刻,2004年1月。
二、 專書
(一)中文專書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 ── 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6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年9月。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 ── 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1991年9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 ── 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6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年10月。
王浩威、平路等著《今夜,我們來談文學》,台北,天下文化,2001年4月。
平路《到底是誰聒噪》,台北:當代,1988年2月。
平路《在世界裡遊戲》,台北:圓神,1989年4月。
平路《非沙文主義》,台北:唐山,1992年8月。
平路《愛情女人》,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平路《女人權力》,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平路《巫婆の七味湯》,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12月。
平路《我凝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8月。
平路《讀心之書》,台北:聯合文學,2004年9月。
平路《平路散文精選集》,台北:九歌,2005年2月。
台灣查某編《台灣女生留學手記》,台北:玉山社出版, 2000年7月。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2002年2月。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中正,1991年9月。
何敬文、單德興主編《再現政治與美國華裔文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6年10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李有成主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10月。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 ── 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12月。
孟樊、林燿德主編《流行天下 ── 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1992年1月。
周慶華《秩序的探索 ── 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1994年11月。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 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11月。
周芬伶《艷異 ── 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1999年2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 ──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4月。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 ── 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1997年9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2003年9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 ── 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 2002年3月。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 ── 當代文學文化論》,台北:印刻, 2005年10月。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4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2003年2月。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6月。
張春榮《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台北:爾雅,1999年11月。
張國清《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4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1995年8月。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9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 ── 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年4月。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2005年9月。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年12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10月。
焦桐、林永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 ── 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9年12月。
郭強生《在文學徬徨的年代》,台北:立緒,2002年6月。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 ── 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2000年9月。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5月。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 ── 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1999年10月。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 ── 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1998年10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94年8月修訂10版。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 ── 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2001年12月。
蔡振念《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精讀》,台北:五南,2003年6月。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1985年9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年9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 ── 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5年5月。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2001 年9月。
黎活仁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8年12月。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 ── 1975~1997》,台北:麥田,1999年2月。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1997年4月。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民國1997年11月。
(二) 外文翻譯專書
赫胥黎(Aldous Huxley),牧村圖書編譯《美麗新世界》,台北:牧村圖書出版,2004年11月。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陳信宏譯《我愛身分地位》,台北:先覺,2005年1月。
克里斯多夫˙哈洛克(Christopher Horrocks)著,詹乃璇、周汶昊譯《布希亞與千禧年》,台北:果實,2002年10月。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1994年6月。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11月。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2003年8月。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梁永安譯《文化與抵抗》,台北:立緒,2004年8月,頁211。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杜默譯《後人類未來 ── 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台北:時報,2003年6月。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4月。
格雷˙格林(Gayle Greene)、考比里亞˙庫恩(Coppelia Kahn)著,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1995年7月。
吉納˙科拉塔( Gina Kolata)著,洪蘭譯《基因複製 ── 從桃麗羊看人類的未來》,台北:遠流,1998年1月。
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 ── 後現代與文化理論文集》,台北:時報,1996年7月。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校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台北:時報,1997年1月初版九刷。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2004年2月。
傅敖斯(John Fowles)著,林文淇、劉紀雯譯《傅敖斯》,台北:光復,1987年11月。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05年10月。
蓮達.赫哲仁(Linda Hutcheon),《後現代主義的政治學》,劉自荃譯,台北:駱駝,1996年4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笑忘書》,台北:皇冠,2002年3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台北:皇冠,2004年3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翁德明譯《被背叛的遺囑》,台北:皇冠,2004年11月。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翁德明譯《簾幕》,台北:皇冠,2005年11月。
瑪格莉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著,嚴韻譯《與死者協商 ── 瑪格莉特˙愛特伍談寫作》,台北:麥田,2004年5月。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著,桂裕芳譯《寫作》,台北:聯經,2006年1月。
Nancy Wasserman Cocola & Arlene Modica Matthews著,孫柯譯《解開母女情結》,台北,遠流,1994年4月。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 ── 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1995年12月。
Patricia Ticineto Clough著,夏傳位譯《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1998年1月。
蘇珊˙宋妲(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唐山,1997年10月。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應,2000年2月。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5年12月三刷。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2000年11月。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2000年1月。
二、 期刊報紙(依作者筆劃順序,中文在前、英文在後)
平路〈苦難與文學的天涯異路〉,《聯合文學》第七卷第十二期,1991年10月,頁154-156。
平路〈在父權的邊緣翻滾 ── 《行道天涯》裡的女性情慾〉,《中國時報》39版,1995年3月17日。
平路〈平路挑戰你心中的刻版印象〉,《新新聞》第七二三期,2001年1月1日-2001年1月17日,頁28-29。
江迅〈專訪臺北駐港光華文化中心主任平路〉,《亞洲週刊》第十七卷第五集,2003年1月27日-2003年2月2日,頁40-41。
李金蓮〈遨遊在遊戲規則以外 ── 訪平路談《在世界裡遊戲》〉,《中國時報》20版,1989年5月15日。
李有成〈漂泊離散的美學:論《密西西比的馬薩拉》〉,《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七期,1992年12月,頁71-87。
李欣倫〈「her-story」的私語及建構 ── 專訪平路〉,《文訊》總號第一九四期,2001年12月,頁99-102。
呂明純〈人類主體神話的「解構」或「超越」?── 試析平路〈人工智慧紀事〉〉,《問學集》第十集,2000年10月,頁1-18。
辛金順〈女子絮語 —— 論平路《凝脂溫泉》的閨閣敘述〉,《書評》雙月刊第六三期,2003年4月,頁19-28。
吳淑芳〈追索平路小說〈按鍵的手〉與身世之謎〉,《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八集,2003年5月,頁97-108。
沈秀臻整理〈以女性解讀神性:平路與魏明德的對話〉,《人籟論辨月刊》第十六期,2005年5月,頁16-23。
林燿德〈孫中山/波利瓦VS.宋慶齡/平路 ── 評《行道天涯》〉,《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六期,1995 年4月,頁158-160。
林奇伯〈文化是創意加法 ── 專訪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平路〉,《光華》第二十八卷第十期,2003 年10月,頁28-29。
苦苓〈一個「意念先行」的小說家〉,《自立晚報》6版,1988年12月12日。
范銘如〈逃離與依違 ── 《何日君再來》的空間、飲食與文化身分〉,《當代》第二一五期,2005年7月,頁122-137。
南方朔〈重塑革命者的血肉和心情 ── 從馬奎茲《迷宮中的將軍》到平路的《行道天涯》〉,《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六期,1995 年4月,頁154-157。
施佳瑩〈論《行道天涯》對歷史的解構與重塑〉,政治大學《中文研究學報》卷三,2000年6月,頁181-192。
徐淑卿<平路 ── 在女人的故事中述說自己>,《中國時報》41版,1997年6月5日。
袁瓊瓊<擺盪平凡與偉大之間>,《中國時報》42版,1995年4月13日。
張娟芬<平路 ── 頻頻翻新後設手法顛覆自己>,《中國時報》31版,1992年9月18日。
張惠娟〈後現代與女性主義之糾葛 ── 試論當代女性烏托邦小說〉,《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1995年4月,頁26-39。
張春榮〈精悍匕首 ── 平路《紅塵五注》〉,《文訊》總刊號一七○卷,1999年12月,頁23-24。
梅家玲〈平路小說裡的「她」〉,《中國時報》42版,1998年4月30日。
梅家玲〈巫女自道〉,《聯合報》48版,1999年1月4日。
陳一珊〈平路:寫自己的歷史,找自己的認同〉,《天下雜誌》第二八五期,2003年10月,頁110-111。
黃慶萱〈命運與性格的交錯 ── 論平路《樁哥》的時代反映與民族關懷〉,《明道文藝》二二三期,1994年10月,頁158-170。
黃硯〈媒體人兼作家 ── 平路在虛實之間把玩趣味〉,《卓越雜誌》第一九三期,2000年9月,頁190-194。
馮賢賢〈平路 ── 在寫作中照見自己〉,《人本教育札記》第一五九期,2002年9月,頁8-13。
焦慧蘭〈從人工智慧到塵泥與血淚的關懷 ── 訪作家平路〉,《幼獅文藝》第八十五卷第一期,1998年1月,頁5-11。
楊照〈歷史的聖潔門面背後 ── 評平路長篇小說《行道天涯》〉,《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六期,1995 年4月,頁158-160。
楊光整理〈在時代的脈動裡開創人文的空間 ── 李瑞騰專訪平路〉,《文訊》總號第一三○期,1996年8月,頁81-86。
蔡逸君記錄整理〈凝脂溫泉VS.尋找紅氣球 ── 平路、李黎對談錄〉,《聯合文學》第十六卷第十期,2000年8月,頁134-141。
劉墉〈女人哪!就是愛的太多〉,《聯合報》E6版,2006年1月18日。
蔣淑貞〈兩性戰爭可休矣?:當代女性科幻小說的敘事模式與性別政治〉,《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八期,1998年1月,頁32-47。
鄭美里紀錄〈訪平路、楊照虛構的魅力 ── 閱讀小說〉,《中國時報》41版,1996年6月5日。
鄭淑麗〈平路:遵循神秘的先驗系統〉,《張老師月刊》257期,1999年5月,頁78-80。
戴華萱〈搶救大明星?搶救文學? ── 讀平路的《何日君再來》〉,《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第六期,2003年5月,頁42-67。
羅葉〈以傳奇拼寫小說 ── 《何日君再來》的幾個問題〉,《文訊》總號第二○四期,2005年7月,頁36-37。
Ien Ang著,施以明譯〈不會說中國話 ── 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之種族性〉,《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七期,1992年12月,頁48-69。
四、學位論文
王鈺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 ── 以《行道天涯》和《自傳の小說》為考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瑞明,2004年6月。
林璟薇《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 ── 一九七○至二○○○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蔡芳定,2004年7月。
唐毓麗《平路小說研究》,南華管理學院中文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陳玉玲,2000年6月。
張佩珍《台灣當代女性文學中的母女關係》,南華管理學院中文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吳秀瑾,2000年6月。
黃清順《台灣小說的後設之路 ── 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台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楊昌年,2003年7月。
楊翠《鄉土與記憶 ── 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李永熾,2003年7月。
鄧靜蓓《虛構與真實的雙人舞 ── 《捕諜人》書寫閱讀記》,輔仁大學中文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林明德,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