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馥蘭
論文名稱: 漢語副詞「還」之語義、篇章、語用功能及其教學應用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Mandarin Adverb Hai and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 陳俊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副詞「還」持續焦點敏感算子主觀性反預期
英文關鍵詞: Hai, continuance, focus-sensitive operator, subjectivity, counter-expec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6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漢語副詞「還」功能相當豐富多樣,在實際使用上又易與其他近義詞發生誤用。因此,本文依Halliday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為主要架構,以語料庫為本分析「還」的包括核心語義及篇章、語用功能,以立體地呈現各個層面的漢語副詞「還」,為各種「還」的用法教學提供基礎。
    本研究主張,漢語副詞「還」的核心語義為「持續」,因投射於不同序列而有不同的表現:在時間軸上,表示預期某情狀在參照時間時已結束,但實際上該情狀仍持續;在抽象空間中,將各成份排序後,表示原預期涵蓋範圍止於序列上的某成份,但實際上仍包含該成分後的其他成分;在程度序列上,則表示原預期所修飾的對象不在該程度的門檻內,但主觀判定仍符合該程度的標準。
    在篇章功能部分,「還」為一順向銜接成分,範距可為句內或跨句。在句內時功能主要為連接新成分,範距為跨句時則經常有轉換、開啟新話題的功能。在時間軸上的「還」標示兩個命題間的不連續性,常與「就」或因果句、轉折句的前一分句搭配做為背景。在信息結構方面,「還」為一焦點敏感算子,標記某成份在與其他類似事物比較後,具有其中之一的某特性,並斷言該成分為具有該特性的集合中的一份子。當具對比性時,「還」的關聯方向可為左向或右向;不具對比性時,「還」的焦點則為句尾焦點。
    至於在語用層面,為能符合「還」所處的各種序列,本文針對漢語副詞「還」的預設重新做出以下定義:一、存在某預設集合,「還」所斷言的成份與該集合具有相同屬性。二、某狀態/屬性在該序列上預期或可能的不存在。「還」的核心語用功能為表「不在預期內」,依語境可為正面或負面評價,其語用功能依搭配的語氣類型功能而不同,可表訝異、不滿、讚嘆等態度,在請求時更有表委婉的作用。
    最後本文分析四套教材中關於副詞「還」的教學或使用情形,再依語料分析結果,做出副詞「還」的教學排序,並提出教學時應留意的重點,設計相關例句與練習,以期對學生習得副詞「還」的各項用法有所助益。

    Hai (還) is an adverb with various usage and is frequently used by native mandarin speakers. However, non-native speakers usually master only the basic usage of it.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hai, including its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framework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which are arranged by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will be applied to pedagogical practice.
    With respect to semantic meaning, Hai (還) exhibits “continuance” and can be used on different gradients. On a timeline, Hai refers to the extension of a state of affairs through to a given reference time. On a gradient organized by one’s own knowledge, it indicates that the extension of a coverage through to a given reference point. In a graded category, it postpones the threshold and thus subjectively locates an entity at the margin of the categ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function, Hai (還) is able to exert its influence at the intra-sentence, complex-sentence or the larger level of discourse. In intra-sentence scope, Hai serves mainly to connect new components. At the complex-sentence or the larger level of discourse, hai often indicates change in topic. Hai on the timeline marks the gap between two proposition and goes with background, such as in casual or concessive sentences. It also appears often with jiu (就). As for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Hai is a focus-sensitive operator. It marks that a component possess a property of a set, which is composed by other similar entities, and asserts the component is part of the set. When refers to a comparative focus, hai can be left- or right-associated. Otherwise, ha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nd-focus.
    On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the study defines the presumption of Hai (還) as follows: first, A set exists and Hai asserts an entity possesses the same property with the set. Second, The property is expected or is possible to cease.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Hai is “not within one’s expectation.” It gives positive or negative comment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The attitude shown by Hai differs with the mood and can be surprised, dissatisfied or amazed. Besides, hai can be euphemistic when used in a request.
    Finally, after a survey of pedagogic material, this study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aforementioned analysi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fully master the usage of hai (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1 一、相關理論及術語 1 二、研究方向與範圍 3 三、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副詞的定位 5 一、副詞的分類 5 二、漢語副詞的特性 9 第二節 語義相關研究 17 一、英語副詞Still的語義研究 17 二、漢語副詞「還」的語義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篇章功能研究 39 一、相關理論概念 39 二、英語副詞Still與Yet的篇章功能 41 三、漢語副詞「還」的篇章相關研究 45 第四節 語用功能研究 50 一、相關理論概念 50 二、英語副詞Still的語用功能 52 三、「還」的語用功能分析 55 第五節 「還」與其他近義詞 58 一、還與更 58 二、還與再 60 三、還與也 63 四、還與又 65 第一節 本文研究架構 68 一、語義層面 68 二、篇章層面 70 三、語用層面 7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2 一、語料蒐集 72 二、分類標準 74 第四章 語料分析與討論 82 第一節 「還」的語義層面 82 一、「還」的語義歸類 82 二、「還」在語義、篇章、語用之連繫 85 第二節 「還」的篇章分析 87 一、「還」的銜接功能 87 二、「還」的信息結構 94 三、「還」在複句中搭配後景功能 97 四、「還」的會話組織功能 99 第三節「還」的語用層面 102 一、「還」的預設與心理預期 102 二、「還」的情態意義及其語用功能 104 三、「還」的會話互動功能 111 第五章 教學初探 117 第一節 現行教材分析 117 一、《新實用視聽華語》 117 二、《遠東生活華語》 118 三、《中文聽說讀寫》 120 四、《新實用漢語》 121 第二節 「還」的偏誤情形 123 一、搭配之中心語錯誤 123 二、語法位置錯誤 123 三、句型結構不完整 124 四、近義詞的誤用 124 第三節 「還」的教學排序與設計 126 一、「還」的教學排序 126 二、「還」的教學設計 130 第六章 結論 136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3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38 參考書目 139

    丁聲樹等(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于超(2007),〈副詞「還是」的多角度考察〉,碩士論文,中國吉林延邊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硏究所詞典編輯室(1990),《現代漢語詞典》,香港 : 商務印書館。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第四期,279-288頁。
    王力(1943),《中國語法理論》,重慶:商務印書館。
    王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上冊),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申雅輝(2000),〈淺論副詞「還」和「再」的語法語義區別〉,《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一期,36-38頁。
    石毓智(2005),〈判斷詞「是」構成連詞的概念基礎〉,《漢語學習》第五期:3-10頁。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200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自然、冉永平(2002),《語用學概論(修訂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佟慧君(1986),《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朱德熙(1979)《語法修辭講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文山(2008)〈論現代漢語中的三個「還有」兼論共時材料中的語法化〉,《漢語學習》第五期:55-61頁。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364-390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沈紅丹(2003),〈含有「還」的比字句的語用分析〉,《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卷第六期,27-29頁。
    沈家煊(1998),〈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價〉,《當代語言學》(試刊)第三期,41-46頁。
    沈家煊(2001),〈跟副詞“還”有關的兩個句式〉,《中國語文》第六期,483-493頁。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林碧華(2005),〈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易麗麗(2005),〈「也」與「還」〉,載金立鑫編《對外漢語教學虛詞辨析》,257-26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武果(2009)〈副詞「還」的主觀性用法〉,《世界漢語教學》第23卷第三期。322-333頁。
    胡小川、彭玲(2009)〈轉折句中的「還是」〉,《漢語學習》第六期,3-10頁。
    胡孝斌(1997),〈說「還是」〉,《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148-154頁。
    胡明揚(1996),〈現代漢語詞類問題考察〉,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1-21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胡裕樹主編(1962/1981),《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德明(2008),〈反問句中副詞「還」的意義類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第六卷第六期,42-45頁。
    唐敏(2009)〈副詞「還」的「反預期」語用功能及「反預期」的義源追溯〉,《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69-73頁。
    唐敏、齊煥美(2009),〈程度副詞「還」的主觀性〉,《泰山學院學報》第四期,112-115頁。
    徐鵬波、徐鵬鵬(2009),〈副詞「還」的語氣義分析〉。《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38-43頁。
    馬真(1984),〈關於表示程度淺的副詞「還」〉,《中國語文》第3期,166-172頁。
    高增霞(2002),〈副詞「還」的基本義〉,《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28-34頁。
    張平(2003),〈副詞「還」分布格式及語義的歷時演化〉,《株洲工學院學報》第六期:47-49 頁。
    張平(2004),〈表反問語氣的「還」與加強反問語氣的「又」〉,《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二期:109-126頁。
    張平(2006),〈程度副詞「還」新探〉,《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52-155頁。
    張全生(2009),〈現代漢語焦點結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南開大學。
    張志公等(1959),《漢語知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寶林(1996),〈關聯副詞的範圍及其與連詞的區分〉,載胡明揚編《詞類問題考察》, 391-402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盛銀花(2007),〈「還有」的連接功能及其詞彙化〉,《語言研究》,第27卷第四期,37-41頁。
    章婷(2004),〈對外漢語教學中同義副詞辨析之淺見〉,《語文學刊》第三期,92-94頁。
    許葵花(2007),〈認知語境語義闡釋功能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許餘龍(2001),《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立民、張燕密(2008),〈釋「還、再、又」〉,《語言研究》第三期,26-36頁。
    陳全真(2005),〈動詞「算」的語義、語用及語法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329-337頁。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的對比分析〉,《師大學報》,第31期,437-469頁。
    游欣慈(2000),〈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童小娥(2004),〈副詞「還」各義項的發展演變及其語義網絡系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八期,448-452頁。
    楊玉玲(2004),〈說說「還NP呢」句式〉,《修辭學習》第6期,48-50頁。
    楊年保(2005),〈語義預設與語用預設研究〉,《雲夢學刊》第三期,119-121頁。
    楊玲(1999),〈現代漢語副詞「還」的語義與語法分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一期,65-71頁。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臺北:敦煌書局。
    趙艷芳(2000),《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第四期,243-252頁。
    劉月華、潘文娛和故韡(1983/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緱新華(2004),《現代漢語單音節副詞的特點及其成因》,碩士論文,中國河北師範大學。
    緱新華(2005),〈現代漢語單音節副詞的兼類考察及認知解釋〉,《石家莊學院學報》第四期, 97-100頁。
    蔣琪、金立鑫(1997),〈「再」與「還」重複義的比較研究〉,《中國語文》第三期,187-191頁。
    鄭盛錦(1996),〈還、又、也功能比較〉,《柳州師專學報》第4期,25-34頁。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謝佳玲(2006),〈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第3卷第一期,1-25頁。
    羅雪梅(1999),〈論語義預設與語用預設〉,《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77-80頁。
    Biq, Yung-O. 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s:Polysemy or Abstraction?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 1-18.
    Bonami, Olivier, Danièle Godard, & Brigitte Kampers-Manhe. 2004. Adverb classification. In Corblin, Francis & Henriëtte de Swart (eds.) Handbook of French Semantics, 143–184. CA: CSLI Publication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Crupi, C. D. 2006. Structuring cues of conjunctive yet, but, and still, In J. Davis, R. J. Gorup and N. Stern (Eds.), Advances in Functional Linguistuics (pp.263-281). Amsterdam Philadelphia : J. Benjamins
    Dixon, R. M. W. 2005. A Semantic Approach to English Gramm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orn, L. R. 1989. A natural history of neg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Hu, Jianhua & Pan, Haihua. 2007. Focus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Chinese existential You-sentences. Semantics and Syntax, Vol. 84, 133-145.
    Jackendoff, Ray.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eech, Geoffrey. 1981.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gman.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chaelis, L. A. 1993. ‘Continuity’ within Three Scalar Models: The Polysemy of Adverbial Still. Journal of Semantics 10: 193-237.
    Palmer, F. 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mat, P and Ricca, D. 1998. Sentence Adverbs in the language of Europe. In Johan van der Auwera (Eds.), Adverbial Constructions in the Lanuages of Europe. (pp. 187-276)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Ranger, G. 2007.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discourse. In A. Celle and R. Huart (Eds.), Connectives as Discourse Landmarks (pp. 177-194). Amsterdam Philadelphia : J. Benjamins
    Teng, Shou-hsin. 1983.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 : the Scope of Quantification and the Hierarchy of Scope.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Syntax. 253-260. Taiwan: Cran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