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君萍
論文名稱: 漢德開談問候語對比分析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對比分析德漢文化語用社會語言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4下載:1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論文探討漢語及德語問候語的分類及分布的情形,研究方法為:一、使用觀察日誌及訪談的方式收集語料,語料整理後,我們將問候語的類型歸結為:宣示問候語、稱呼問候語及情境問候語三類,並從時間、情境及對話者雙方關係這三個不同的方向,將語料及訪談資料作質化的描述。二、使用問卷測試在不同權勢(Power)及不同的心理距離(Distance)下,德語的受試者及漢語的受試者是否會選擇不同類型組合的問候語。
    描述觀察日誌語料的特性時,我們發現漢語可單獨使用稱呼作為問候語,德語無此用法。此外,漢語的情境問候語類型及出現頻率在數量上均多於德語問候語。這符合了Hsu(1960)提出的東方文化趨向情境主義(situationalism)與互相依賴(mutual dependence)兩個特徵,其中互相依賴的理論與集體主義內容相符。另外,在時間、情境及對話雙方關係上,德語出現跟時間有關的問候語數量比漢語多。在情境上,德語及漢語看似有很多相同的問候語,但在使用的情境上卻不相同。在對話雙方的關係方面,漢語由於有稱呼問候語一類,使得會話雙方的權勢關係比德語的鮮明許多。
    問卷部分,我們則是證實了德語及漢語在不同的權勢及心理距離下,問候語形式的使用,的確反映出語言與文化的關聯。但是,德語及漢語的問候語也有類似的地方:這兩個語言在對話者心理距離縮小時都傾向由獨立策略轉向涉入策略,因此,我們認為 Scollon and Scollon(1995)禮貌體系的理論不完全適用於問候語選擇策略的解釋。

    目錄 I 圖表目錄 IV 表格目錄 V 摘要 VI 1. 前言 1 1.1. 論文架構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4 1.4. 研究範圍 5 1.5. 研究假設 6 2. 文獻探討 8 2.1. 問候語的定義 8 2.1.1. 問候語的名稱問題及範圍界定 8 2.1.2. 問候語在會話結構中的位置及問候語的結構 9 2.1.3. 問候語的功能 12 2.2. 問候語研究 13 2.2.1. 問候語的分類 13 2.2.2. 影響問候語的變項 22 2.2.3. 問候語的回應 27 2.2.4. 問候語與稱呼的關係 27 2.3. 問候語的對比分析研究 29 2.4. 會話策略與禮貌體系 33 2.5. 文化理論 37 3. 研究方法 40 3.1. 觀察日誌部分 40 3.1.1. 研究目標 40 3.1.2. 語料的收集 41 3.1.3. 研究對象 41 3.1.4. 觀察日誌設計與實驗程序 42 3.1.5. 資料分析及處理 43 3.2. 問卷部分 44 3.2.1. 問卷語料研究目標 44 3.2.2. 研究對象 44 3.2.3. 問卷設計與實驗程序 46 3.2.4. 資料分析 48 4. 漢德問候語的類型 49 4.1. 宣示問候語 50 4.1.1. 宣示問候語及其特徵 50 4.1.2. 宣示問候語的使用時間和情境 52 4.1.3. 對話者之間的關係 55 4.1.4. 宣示問候語的回應 58 4.1.5. 小結 59 4.2. 稱呼問候語 60 4.2.1. 稱呼問候語及其特徵 60 4.2.2. 稱呼問候語的使用時間和情境 62 4.2.3. 對話者之間的關係 63 4.2.4. 稱呼問候語的回應 66 4.2.5. 小結 68 4.3. 情境問候語 69 4.3.1. 情境問候語及其特徵 69 4.3.2. 情境問候語的使用時間和情境 70 4.3.3. 對話者之間的關係 73 4.3.4. 情境問候語的回應 74 4.3.5. 小結 75 4.4. 討論 76 4.4.1. 情境主義(situationalism)與互相依賴(mutual dependence) 76 4.4.2. 時間、情境及對話雙方關係和問候語的關係 78 4.4.3. 問候語的回應 79 5. 權勢心理距離變項影響下漢德問候語類型的分布 83 5.1. 問卷結果 84 5.1.1. 漢語及德語不同關係的權勢值 84 5.1.2. 漢語及德語問候語的分布情形 86 5.1.3. 漢語問候在不同心理距離的情況下分布的情形 92 5.1.4. 德語問候在不同心理距離的情況下分布的情形 95 5.2. 討論 97 5.2.1. 德漢問候語的選擇趨勢 97 5.2.2. 問候語在禮貌語言裡的呈現 105 5.2.2.1. 會話策略與問候語分類的關係 106 5.2.2.2. 禮貌體系下的會話策略與問卷結果 109 6. 結語 118 6.1. 總結 118 6.2. 教學建議 119 6.3. 研究限制 121 6.4. 後續研究建議 122 參考書目 123 附錄一: 德語解釋表 130 附錄二:觀察日誌漢語版 132 附錄三:觀察日誌德語版 136 附錄四:問卷漢語版 140 附錄五:問卷德語版 145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依漢語拼音排列)
    陳原. 2001. 《語言與社會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陳忠. 1999.《信息語用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杜道明. 1997.〈漢英交際語差異的問話探源〉.於《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 404-415頁.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郭風嵐.松原恭子. 2000.〈日本留學生對漢語部分稱謂的適應與認同〉.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45-50頁.
    顧芸英. 1994. 〈交際能力與語用原則〉於《文化與交際》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辜雪娥. 2000. 《德語教材Themen Neu中的儀式性詞語》.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德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何兆熊. 1987.《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胡明揚. 1987.〈問候語的文化心理背景〉.於《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30-33頁.
    胡文仲. 1994.《文化與交際》.北京:北京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李櫻. 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於《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323-356頁.
    李悅娥.范宏雅. 1998.〈招呼語語用失誤分析及策略研究〉.於《外語及外語教學》.第11期(總第114期).28-31頁.
    林欽惠. 2002. 《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 碩士論文. 台北:台灣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劉芳本. 1993. 《德漢口語手冊》.台北:建宏出版社.
    彭增安. 1997.〈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語用失誤〉.於《漢語學習》.第5期(總第101期).40-43頁.
    錢厚生. 1996.《英漢問候語告別語對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施家煒. 2001.(中譯本)〈跨文化交際:話語分析法〉. Scollon, Ronald; Scollon, Suzanne Wang. 1995.(原著)〈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汝建. 2001.《漢語語用學探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索振羽. 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得杏. 1992.《社會語言學導論》.北京:北京語言學出版社.
    王魁京. 1998.《第二語言學習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崇一.蕭新煌. 1989. 《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 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余龍. 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楊德峰. 1999.《漢語與文化交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占一.畢繼萬. 1995.〈如何理解和揭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於《文化語言學中國潮》. 251-275頁. 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善禮. 2001.〈德語地區及台灣地區日常對話的「開談」「結談」例行行為及儀式行為〉於 《台德學刊》第三期. 3-46.
    張瑞德. 2000.(中譯文)〈東西文化的差異及其重要性〉. Hsu, Francis L. K. 1960.(原著)〈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World Today〉於《文化人類學新論》. 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德文部分.
    Barnlund, Dean C. and Araki, Shoko. 1985.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 The Management of Compliments by Japanese and America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6.1.9-26.
    Brinker, Klaus. 2000. Linguistische Gesprächanalyse: eine Einführung. 3rd ed. Berlin: Erich Schmidt.
    Chen, Song-Cen. 1991. Soci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ing of greeting expression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92.55-60.
    Emery, Peter G. 2000. Greeting, Congratulating und Commisserating in Omani Arabic.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6-216.
    Ferguson, Charles A. 1981.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Politeness Formulas, in Florian Coulmas ed. (1981),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21-35. New York: Mouton/ The Hague.
    Goffman, Erving. 1981 Forms of Talk. Oxford: Blackwell.
    Goffman, Erving.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 to Face Behavior. Garden City: Doubleday.
    Grundy, Peter. 2000. Doing Pragmatics. Second Edition. London: Arnold.
    Günthner, Susanne. 1993. Diskursstrategien in der interkulturellen Kommunikation. Analysen deutsch-chinesischer Gespräche.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Hofstede, Geert.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Related Valu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ong, Beverly. 1985. Politeness in Chinese: Impersonal Prounouns and Personal Greeting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7.2.204-213.
    Jaworski, Adam. 1994. Pragmatic Failure in a Second Language: Greeting Responses in English by Polish Studen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XXXII.1.43-55.
    Kiefer, Ferenc. 1980. Greetings as Language Gam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4.147-155.
    Komes, Renate. 1987. Grußformeln und die Regeln in ihrer Anwendung. 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 zur Pragmalinguistik in Bergweiler, Kreis Wittlich, in Bünter Bellmann (Hrsg.) (1987), Beiträge zur Dialektologie am Mittelrhein. 256-286. Stuttgart: Steiner.
    Lado, Robert. 1964.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Laver, John. 1981.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Politeness Formulas, in Florian Coulmas ed. (1981),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298-306. New York: Mouton/The Hague.
    Lee, W. (1968). Thoughts o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J. Alatis(Ed.) Contastive linguistics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k German translation by Martina Wiese. (2000). 3rd ed. Tübingen: Niemeyer.
    Merkelbach, Chris. 2002. Das Ausländerbild bei Taiwanern – Konturen und Muster, in 台灣第三屆德語文學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世紀交替-危機或轉機. 195-208. 台北:東吳大學.
    Miodek, Waclaw. 1994. Die Begrüssungs- und Abschiedsformeln im Deutschen und im Polnischen. Heidelberg: Gross.
    Shih, Yu-hewi. 1994. Conversational Polite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aipei: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Tannen, D. 1989. Talking Voi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iandis, H. C. 1989.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 506-520
    Werner, Veith. 2003. Soziolinguistik. Tübingen: Narr
    Wienges, Sebastian. Westlicher Individualismus vs. Asiatische Werte. Die Bedeutung von Individauum und Kultur für gesellschaftliche Entwicklung. Berlin: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Berlin.
    Zobl. H. (1980). The formal and developmental selectivity of L1 influence on L2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30. 1: 43-57.
    網路資源
    冉永平《禮貌的語用研究》http://www.pragmaticschina.com/ranyongping/politeness.htm
    Xenos Christan Fellowship
    http://www.xenos.org/essays/ethsys.htm
    許烺光心理人類學網站
    http://francishsu.sinica.edu.tw/
    Chinese Theological Terms by Rev Charles. H. Zhao
    http://ocean.ccim.org:8088/dictionary/index_zhao.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