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美京 |
---|---|
論文名稱: |
清代篆書風格 |
指導教授: |
王北岳
Wang, Bei-Yue 傅佑武 Fu, You-W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0 下載:1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參考書目
史料
《宣和書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方朔,《枕經堂金石題跋》(石刻史料新編19),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年。
王利器,《史記註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年。
包世臣,《藝舟雙楫》疏証,台北:華正書局,1990 年。
朱長文,〈續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年。
朱履貞,〈書學捷要〉,《歷代書法論文論》,下冊,台北:華正書局,1988 年。
江景著,《尚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年。
吳大澂,《吳大澂篆文孝經》,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7 年。
吳大澂,《篆文論語》,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 年。
吳毓江遺著,《墨子校注》,成都: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年。
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年。
容庚,《叢帖目(二)》,台北:華正書局,1974 年。
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馬宗霍,《書林藻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馬宗霍,《書林藻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7 年。
張懷瓘,〈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年。
許慎,〈說文解字‧〉,《歷代書法論文選續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年。
陶宗儀,《書史會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4 年。
傅山,《霜紅龕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趙爾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 年。
劉熙載,〈藝概〉,《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年。
衛恒,〈四體書勢〉,《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年。
豐坊,〈童學書程〉,《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4 年。
竇蒙,〈述書賦注〉《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年。
專書
《吳讓之印存序》,杭州:西泠印社,1998 年。
《筆歌墨舞-書法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99 年。
丁夢周,《中國書法與線條藝術》,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年。
王世國,《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 年。
王北岳,《篆刻述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 年。
王北岳,《篆刻藝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年。
王壯為,《書法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年。
司惠國、王玉孝,《篆書章法精解》,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年。
由雲龍,〈定庵提拔〉,《石刻史料新編》,二輯,十九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 年。
宇野雪村,《中國書法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年。
宇野雪村,《中國書法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年。
朱世源,《揚州歷代書法考評》,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年。
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堂五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
牟作武,《中國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吳清輝,《中國篆書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年。
李印華,《新編篆書入門五十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李義興、宗致遠等,《歷代名碑風格賞評》,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
李聰明,《甲骨文的書法藝術》,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7 年。
杜忠誥,《書道技法1、2、3》,台北:雄獅美術,1986 年。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沙孟海論書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
年。
沈尹默,〈筆與書法的關係〉,《中華藝林叢論》,三冊,台北:文馨出版社,1976
年。
沃興華,《中國書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谷谿,〈商周春秋戰國的書法藝術〉,《中國美術五千年》,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
年。
金開誠、王岳川,《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年。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 年。
姜壽田,《中國書法批評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年。
姜澄清,《中國書法思想史》,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 年。
洪丕謨,《中國書法史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年。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2 年。
徐律哲、徐蓉蓉,《清代書法藝術鑑賞》,新竹:清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
2001 年。
祝嘉,《書法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年。
祝嘉,《書學論集》,台北:華正書局,1985 年。
崔偉,《中國書法家全集—何紹基》,北京:和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康有為著、祝嘉疏證,《廣藝舟雙楫疏證》,台北:華正書局,1990 年。
張志和,《中國古代的書法》,台北:文津出版,2001 年。
張龍文,《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9 年。
從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啟功、秦永龍,《書法常識》,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
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
梁同書,〈頻羅庵論書〉,《清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84 年。
梁披雲主編,《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香港:香港書譜出版社,1989 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1987 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 年。
許佳瓊、穆孝天,《鄧石如世界》,台北:明文書局,1990 年。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證的發展〉,《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
郭沫若,〈殷契粹編〉,《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年。
陳方既,《書法美學思想史》,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2 年。
陳代星,《中國書法批評史略》,四川:巴蜀書社出版,1998 年。
陳振濂,《書法史學教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通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年。
陳振濂,《書法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 年。
陳振濂,《書法學綜論》,浙江:浙江美術學院,1990 年。
陳振濂,《歷代書法欣賞》,陝西: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年。
傅東光,《清代篆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 年。
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華正書局,《中國書法源流》,台北。
馮振凱,《中國書法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 年。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年。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台北: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文師出版社,1988 年。
齊沖天,《書法文字學》,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年。
劉君林,《古今書法要論》,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 年。
劉恒,《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年。
劉啟林,《古今古法要論》,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 年。
劉詩,《中國古代書法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年。
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劉濤,《書法談叢》,台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出版部,2000 年。
蔣文光、張菊英,《中國碑帖藝術論》,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5 年。
黎東明,《秦漢篆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年。
譚興萍,《中國書法用筆與篆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年。
譚興萍《中國書法用筆與篆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91 年。
期刊
于大成,〈碑與帖〉,《孔孟月刊》,十五卷十二期,1977 年,頁44~45。
王冬齡,〈碑學巨擘鄧石如〉《書譜》,1981 年4 月第39 期頁28-33。
王崗,〈清早期書論大勢〉《書法研究》,1990 年第2 期頁23-41。
王淵清,〈對清代碑學的成因及其文化意義的現代解釋〉上、下,1994 年第2-3
期。
白砥,〈金石氣論〉《書法研究》,1991 年第1 期頁14-30。
任隆,〈秦封泥文字的書法價值〉《書法》,2000 年第3 期頁4-7。
朱關田,〈李陽冰散考〉《書法研究》,1991 年第2 期頁10-21。
吳仁三,〈試論貞人與甲古文書法〉《書法研究》,1997 年第4 期頁87-95。
吳兆璜,〈漫談清代的篆書〉《書譜》,1978 年第6 期頁30-35。
李華年,〈繆篆新證〉《書法研究》,2000 年第5 期頁84-96。
李猷,〈清代篆書〉《書畫家》,1983 年8 月。
侯開嘉,〈碑學論辨三題〉《書法研究》,1992 年第3 期頁1-14。
侯開嘉,〈論岭南書家與清代碑學〉《書法研究》,2002 年第1 期頁89-98。
侯學書,〈「小篆入手」管見〉《書法》,2000 年第5 期頁5-7。
俞黎華,〈秦篆散論〉《書法研究》,1997 年第5 期頁52-60。
洗劍民,〈阮元北碑南帖論與清代書風的革新〉《書法研究》,2001 年第3 期頁
68-76。
孫稚雛,〈《說文解字》與篆書藝術〉《中山大學學報》,1996 年第3 期。
徐復觀,〈清代漢學〉,《論衡》,1977 年,頁169~170。
祝遂之,〈清代篆書藝術試析〉《書法研究》,1987 年第4 期。
馬國權,〈清代篆書概論〉《書譜》,1988 年第1 期頁62-69。
馬國權,〈篆刻技法中的篆法問題〉《書譜》,1985 年第3 期頁56-61。
馬國權,〈繆篆及其形體初探〉《書譜》,第6 卷(總32 期) 頁3-11。
崔樹強,〈宋、清兩代金石學對書法的影響及其背景分析〉《書法研究》,2 002
年第3 期頁74-104。
陳方,〈論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的書學觀念〉《書法研究》,1997 年第4 期頁
79-85。
傅愛國,〈高等教育與「金石書風」〉《書法》,2000 年第6 期頁43-44。
傅愛國,〈鄧石如論〉《書法研究》,1996 年第6 期頁68-89。
傅嘉儀,〈戰國秦“封宗邑瓦書"及其書法〉《書法研究》,1996 年第5 期頁
80-109。
程琦琳,〈漢文字與中國書法〉《書法研究》,1994 年第4 期頁1-17。
華人德,〈評帖學與碑學〉《書法研究》,1996 年第1 期頁12-19。
楊士林,〈春秋戰國書風管窺〉《書法研究》,1994 年第6 期頁66-77。
楊魯安,〈讀篆書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書法》,1999 年第5 期頁4-6。
翟萬益,〈大篆的裂蘗-從曾侯乙墓看曾楚書法在戰國時代的地位〉《書法研究》,
2002 年第2 期頁15-32。
趙庚華,〈清代篆書略論〉《錦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 年3 月第24 卷第2 期。
劉清揚,〈從篆書的筆法結構特徵論及篆書創作〉《書法研究》,2001 年第3 期頁
30-40。
劉雲鵬、王換新,〈論書法的時代風格〉《書法研究》,2002 年第1 期頁83-91。
磐大劉,〈清代前期的篆書〉《書譜》,1980 年12 月第37 期頁39-40。
蔣善國,〈篆書研究〉《書譜》,1978 年第6 期頁18-29。
蔣善國,〈篆書研究〉《書譜》,1979 年第2 期頁47-55。
穆孝天、劉彥湖,〈[清]鄧石如散論〉《中國書法》,第37 期頁32-35。
論文
李德斌,《來楚生篆刻藝術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張清治,《清代金石家之書法》,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 年。
余建華,〈以漢求魏,以清求魏〉,《浙江書法論文選》,浙江:浙江書法理論研究
會,1986 年。
李淑卿,《伊秉綬書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年。
宣柱善,《趙之謙的書法篆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年。
陳宜均,〈試論清初之前碑派於碑學書風中的歷史意義〉,《2003 年書法學術言討
論文集》,2003 年。
燦宜璇,〈古樹新花—吳昌碩的石鼓文〉,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年。
蘇森裕,〈清初漢隸復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劉滌凡,〈鄧完白書法篆刻藝術藝術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3 年。
廖新田,〈清代碑學書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
圖錄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1990 年。
《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商周至秦漢書法》,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
員會編,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 年。
《中國書法史圖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 年。
《中國書法全集、第56 卷、明代、黃道周》,劉正成主編,北京:榮寶齋,
1994 年。
《中國書道全集》,中田勇次郎主編,東京:平凡社,1987 年。
《中國書蹟大觀》,東京:講談社,1986 年。
《中國真蹟大觀、明七—清六》,東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舍出版,1995 年。
《明清書道圖說》,青山杉雨編,東京:二玄社,1986 年。
《故宮書畫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1955 年。
《書跡名品叢刊》,東京:二玄社,1964~1966 年。
《書道全集》,台北:大陸書店,1989 年。
《書道全集》,東京:平凡社,193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