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佩茹 Peiju Chang |
---|---|
論文名稱: |
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視覺感知 、事件類型 、時態 、基本義 、延伸義 、語法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6 下載:1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語音與語義的結合在起初誠然具有極高的任意性,然而隨後的語義結合、延伸以及抽象化的種種現象皆與人類的認知能力息息相關。我們一方面想探究語言現象背後的認知機制,另一方面希望能將研究成果貢獻於漢語教學上。
正式進入視覺動詞的討論之前,我們先考察語言如何呈現人類的感知經驗。認知心理學的感知研究成果顯示,感知經驗受到兩種作用力的影響:一為資料驅動,二為概念驅動。我們以語言表達感知經驗時,對於這兩種作用力有不同的側重;雖然語言類型迥異,但英語及漢語皆有表達這些不同面向的語言形式。由此可知,語言並非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而是與我們的生活經驗、認知活動密切相關。
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也反映出語言與認知之間的關係。事件類型為語言重現實體世界中各種情境的幾種主要分類,具有跨越語言界限的共性。“look”、「看」在事件類型中同屬「活動」,“see”、「看見」同屬「短暫事件」。因此“look”、「看」的時間結構為可持續、沒有明確的終結點;“see”、「看見」的時間結構為瞬間完成、具有終結點。我們並以實際語料考察這四個動詞與時態的搭配關係。
在語義延伸方面,“see”及「看」皆延伸出「看望」、「確認」語義,可見語義延伸有其共性;然而“see”及「看」的語義延伸也有各自的特性。
在語法化方面,英語的“see”由動詞演變成表原因的連接詞“seeing (that)”,其間歷經了從視覺感知進入心理層面的覺知、判斷,再進一步成為表示採取某種行動前的原因;類似的演變過程在其他語言的視覺動詞中也可以找到例證,而且我們發現漢語的「看」、「看見」在複句中也具有表達原因的功能。“seeing (that)”已經正式成為連接詞中的一員,因此在語法化的程度上,比因果句中的「看」、「看見」來得深。此外,漢語「可見」與其英語對照說法“As we can see”的作用皆為引出推論;「可見」已經成為連詞,因此語法化程度較深。另一個語法化的例子是漢語的「看」演變成帶有嘗試義的語助詞「看」。語助詞「看」由原本視覺動詞語義「觀察」衍生出測試義,接著再延伸出嘗試義,除了語義延伸之外,在詞性上也從主要詞類變成次要詞類。語助詞「看」具有嘗試義,然而其用法受到原本語義的限制,因此使用範圍比「試」來得小許多。
綜上所述,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皆能證明,認知在語言形式及抽象化過程中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後,我們運用前述的研究結論,再加上中介語語料分析及問卷分析的結果,為漢語視覺動詞的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中文類
丁邦新.1994.(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台灣版)趙元任.1968. (原著)《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台北:學生書局。
王力. 1987a.《中國語法理論》.台中:藍燈文化事業。
王力. 1987b《中國現代語法》.台中:藍燈文化事業。
心叔. 1962.〈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於《中國語文》.8、9月號,p.392。
石毓智. 2000.〈現代漢語的動補結構:一個類型學的比較研究〉.於《現代中國與研究》.第1期,62-69。
石毓智. 2002.〈使用頻率、慣用語化和語法化—漢語動補結構語法化的機制〉.於《現代中國語研究》.第4期,78-90。
呂叔湘. 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 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 於《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1年7月第33卷第4期,268-275。
吳啟主. 2002.《漢語構件語法語篇學》.長沙市:岳麓書社。
周生亞. 1996.《古籍閱讀基礎》.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范曉. 2001.〈論語法研究中結構和功能相結合的原則〉. 於《現代中國語研究》.創刊第2期,2001年4月。
姚瑜雯. 2002.《現代漢語動作動詞重疊探討與教學應用》.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袁毓林. 1994.〈關於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思考〉. 於《現代語言學:理論建設的新思考》.(第三屆全國現代語言學會議論文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莊舒文. 2002.《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陸儉明. 1959.〈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 於《中國語文》. 10月號, 490-492。
陸儉明.沈陽. 2003.《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英和. 1996.《認知發展心理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平. 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 於《中國語文》.第6期,401-421。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 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臺北市:文鶴。
湯廷池. 1979.〈「來」與「去」的意義與用法〉. 於《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301- 320。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 1992.(中譯本)《認知心理學》.Solso, R. L.(原著)《Cognitive Psychology》2nd ed. 台北:五南。
曾心怡. 2003.《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勞寧. 1962.〈語助詞“看”的形成時代〉. 於《中國語文》.6月號,p.278。
蔡鏡浩. 1990.〈重談語助詞“看”的起源〉. 於《中國語文》第1期,p.75、76。
鄭良偉. 1997.〈台語與台灣華語裡的子句結構標誌「講」與「看」〉. 於《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II: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詞的互動》.105-132。
廖灝翔. 2001.《現代漢語「像」詞之語法結構、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守信. 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 台灣:學生書局。
鄧守信. 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於《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集》,7-17。
劉月華. 1986.〈對話中「說」、「想」、「看」的一種特殊用法〉. 於《中國語文》.1986年第3期,168-172。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台北:師大書苑。
盧福波編著. 2000.《對外漢語常用詞語對比例釋》. 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Tian Shou-he. 1996. 《漢語口語指引》. 台北市:南天書局。
◎外文類
Bach, Emmon, and Robert Harms. Eds. 1968.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huang, Yuan-hsun S. and Katheleen Ahrens. 2002. Sense and Meaning Facets for Verbs in Mandarin and English: taking Fang4 and Put as an Example, in第三屆中文詞彙語意學研討會論文集, 88-98.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所文獻語料庫研究室.
Comrie, Bernard. 1976. Asp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Charles.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Bach and Harms, eds. (1968),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1-88.
He, Baozhang. 1992. Situation Types and Aspectual Classes of 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iki, Kurumi. 1995.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knowledge of semantically similar lexical items: the case of verbs of perception. PhD. Thesis, Indiana University.
Huang, Lillian. M.J. 1987. Aspect: A General System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Rice University.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Stephen and Rachel Kaplan. 1982. 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 functioning in an uncertain world. New York: Praeger.
Komatsu, Lloyd K., ed. 1994. Experimenting with the Mind: reading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Cole.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viersity of Chicago.
Langacker, Ronald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n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tin, Daniel J., ed. 2002.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ore reading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i, Ying-che.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case in Chinese grammar.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Liu Xun et al. 1981.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I & II.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Press.
Marks, Lawrence. E., 1978. The Unity of the Senses: Interrelations among the Modalitie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Quirk, Randolph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Quirk, Randolph.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perling, George. 1960.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s, in Lloyd K. Komatsu ed. (1994), Experimenting with the Mind: reading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17-31.
Smith, Carlotta S. 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second edition).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tein, Dieter and Susan Wright ed., 1995.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u, Shuhui. 2002. Textual Level Interpretation Skills in Teaching Elementary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in ACTFL 2002 36th Annual Conference, Salt Lake City.
Swan, Michael. 1980.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weetser, Eve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 James.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in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289-296.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s Socciety.
Tobin, Yishai. 1993. Aspect in the English verb: Process and result in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Traugott, Elizabeth C. 1995.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in Stein and Wright (1995),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31-54.
Treisman, Anne. 1986. Features and Objects in Visual Processing, in Daniel J. Levitin ed. (2002),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ore readings. 399-413.
Vendler, Z. 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imbardo, Philip G., and Richard J. Gerrig. 1996. Perception, in Daniel J. Levitin ed. (2002),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ore readings. 133-188.
原田寿美子. 1997.「小説内に見られる“見” “看見” “只見”等の用法について—日本語との対応の観点から—」.『中国語学』vol. 244, 124-131. 東京都:日本中国語学界.
◎辭典
《現代漢語詞典》. 199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臺灣閩南語辭典》. 2001. 董忠司總編纂. 國立編譯館主編.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Collins Cobuild英語語法系列:4.易混淆詞》 Edwin Carpenter. 2000. 顧明華翻譯. 香港:商務印書館。
《Collins Cobuild英語語法系列:9.連詞》Sylvia Chalker. (2000) 劉萬存翻譯. 香港:商務印書館。
《Collins Cobuild Learner’s Dictionary》. 1996. Great Britai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Webster’s II New College Dictionary》.1995.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資料庫
《WordNet 》 http://www.cogsci.princeton.edu/~wn/
《British National Corpus》http://thetis.bl.uk/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中央研究院人文資料庫(師生版)》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1/pkiwi.sh
《漢語中介語語料庫》.1997.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